翌日(7月21日)淩晨一時許,約2500名毛熊軍躡手躡腳地出了陣地,貓著腰向興夏軍陣地靠近,一旦有風吹草動,立刻臥倒隱蔽。
咚咚咚!
就在這夥毛熊軍接近至500米左右時,興夏軍陣地上突然升騰起幾十枚照明彈,將他們照得無所遁形,隨之而來的是密集的彈雨。
通通通——
上百挺機槍的咆哮聲中,這波打算偷襲的毛熊軍如麥杆般接連倒下,很快便全軍覆沒;
隨後,興夏軍4個炮兵團、12個步兵團、兩個軍警衛團、4個騎炮團共計1194門迫擊炮陸續對著毛熊軍展開了轟擊;
先是射程較遠的81毫米迫擊炮,轟擊數輪後,60毫米迫擊炮組隨同步兵壓上,抵達1000米敵軍陣地左右時也開始了咆哮;
數以千計的彈丸落地爆開,將周邊一切轟得支離破碎,被波及到的毛熊軍屍骸枕藉、哀鴻遍野;
有生力量、生存空間被逐步壓縮;
以上各部所有通用機槍也展開了超越射擊,將一個個毛熊軍打成了血篩子;
將毛熊軍陣地前沿轟了幾十輪後,興夏軍的炮火向前延伸,輕迫擊炮隨著步兵再次推進,清除剛才炮擊區域內的殘敵,並占領陣地;
後麵的步兵再次跟進,呈梯次攻占毛熊軍各道防線,如此反複。
各個運輸團也再次忙碌起來,將一箱箱彈藥送往前沿。
因為損失了所有的火炮,毛熊軍此時沒有了任何還手之力,僅存的百十挺馬克沁重機槍僅僅擊發了幾十秒,便被鋪天蓋地的炮火所吞噬;反擊的步兵也遭到了重點轟擊。
戰至中午時分,毛熊軍的生存空間被壓縮得隻剩下邊長約6公裏的近似直角三角形區域內,兵力不足4萬;
短短半天內,約有一千餘順著陡峭的山坡鑽入了叢林,但也是窮途末路。
反觀興夏軍一方,傷亡幾乎可以忽略,全程都是炮火覆蓋、機槍掃射,步兵最多也就收一下尾,即便如此,也是先用輕迫擊炮、手雷轟擊未知區域,隨後才推進,將老六行為施展得淋漓盡致。
停火後大約半個小時,毛熊軍一方有數十人打著白旗緩緩走了過來,一接近興夏軍陣地,便被上千支步槍、幾十挺機槍鎖定。
“大夏人,請不要開槍!我們是來談判的!”
為首的少將軍官急忙高聲喊道,並且高舉雙手。
此人身材魁梧、大長臉,下巴前伸,留著濃長的牛角胡和絡腮胡,顴骨突出、眼窩深陷,目光陰冷。
興夏軍一個步兵連上前將其包圍,逐個搜身後,沒有發現槍支,但對方每人都掛著佩刀,於是將其“代為保管”。
“我是毛熊軍少將紮蘇裏奇.奧烈維奇.巴德馬耶夫,奉費奧多羅中將的命令,來和你們談判。”
可惜與周圍的士兵都是遼東或魯省人,根本聽不懂他說什麽。
“你們等一下!”
領頭的連長麵無表情地應了一聲,也沒管對方聽沒聽懂,讓人匯報營長。
消息很快傳到楊興飛耳中,楊興飛說消息很快傳到楊興飛耳中,楊興飛於是從騎兵師裏挑選了幾十名懂得毛熊語的士兵充當翻譯,由高尚武帶隊與對方談判,條件就是,對方無條件投降,否則就繼續打,而且沒有第二次談判。
形勢比人強,毛熊軍一方此時也隻能接受這個條件,不投降肯定是死,投降了還有一線生機。
午後時分,紮蘇裏奇少於是遞交了由費奧多羅中將、庫羅帕特金中將聯名簽署的投降書,約4萬毛熊軍舉著雙手出了營地,被兩個步兵師看管起來,連長以上指揮官則被另行看押,少校以上指揮官又另行看管。
楊興飛隨後又派一個騎兵團兵分兩路,各帶幾名毛熊軍校官往薩彥嶺山腳、葉尼塞河下遊等地喊話,招降逃逸的毛熊軍,尋找先前逃亡的居民,告訴他們戰事已經結束,放心迴家,該種地種地,該捕魚捕魚。
楊興飛隨即迴放提示音:
“玩家及部下擊殺毛熊軍名,獲得騎兵模板卡張,累計張;
獲得步兵、炮兵、工兵、通訊兵、醫療兵等模板卡張,累計張;
金幣+;
摧毀毛熊軍各式火炮門298門、馬克沁重機槍517挺,金幣+;
金幣當前餘額;
爆出…”
這是興夏軍成軍以來規模最大的一仗,戰果也是空前的,經此一戰,金幣、模板卡都暴增,爆出的武器裝備和彈藥也前所未有的豐厚。
隨即命令俘虜們打掃戰場,當然,確切來說是收攏、火化毛熊軍屍體,己方陣亡的士兵以及武器彈藥已經被興夏軍收攏了。
7月24日午後,陸續收攏了3000餘毛熊軍,其中多為哥薩克騎兵。
將俘虜們甄別一番後,對俘虜們甄別一番後,從中篩選出名韃靼人或赫哲人,還有少量通古斯人,將這些俘虜單獨帶到一片區域。
洗腦一番後,將這些東方麵孔的俘虜招降,其中7500人加持步兵、炮兵等模板卡,補充到各步兵師,填補因犧牲和重傷產生的缺額;
其餘2746名俘虜加持騎兵模板卡,補充到騎兵師,後者同樣傷亡不少。
犧牲的士兵火化後,連同重傷員送迴遼東,前者安葬在烈士陵園,後者安心療養,康複後或者歸隊,或者去軍校執教,還可複員安置;
其家屬都會收到一筆撫恤金,逢年過節都會按時探望,並且安排其配偶工作,子女由興夏軍撫養成人。
善後結束,接下來就是處置剩下的俘虜了。
都送到北海道的話太多了,楊興飛是想讓倭國亂起來,可沒想過讓毛熊軍徹底占領北海道。
幹脆將其中一萬送往北海道,剩下的流放到庫頁島東北方向的堪察加半島,兩者都由騎兵一旅押送至廟街,再分批次交給北溟艦隊運送。
每個俘虜每天供給一個二兩重的雜麵窩頭,保證他們餓不死,但也沒有力氣鬧事。
犧牲士兵的骨灰以及重傷員也隨行,先由海軍送到半島國鹹興灣,再由新六師和渤海艦隊接力送迴遼東。
周邊平民也陸陸續續返迴,都是毛熊軍入侵之前的原住民,附近城鎮又恢複了往日的生機。
楊興飛見狀也鬆了一口氣,他可不想占領幾十萬平方公裏的無人區。
隨即招募了5個7000人的守備旅,加持模板卡後分別駐紮在葉尼塞河中遊的克拉斯諾亞爾斯克、上遊的克孜勒、安加拉河中遊的布拉茨克、貝加爾湖東南的伊爾庫茨克、貝加爾湖西南的烏蘭烏德,後者剛好居於伊爾庫茨克與赤塔之間。
一旦發生戰事,以上六個旅都可快速向伊爾庫茨克集結。
…
大戰結束後,消息不脛而走,舉世震驚。
毛熊國一方最為驚懼,結果與他們設想的完全相反,而且經此一役後,毛熊國的50萬常備軍僅剩下一小半,地方軍同樣損失慘重,除非完全不顧西線,否則已經無力再戰了。
況且,此戰不但折損了40萬兵力,還耗費了巨量的武器裝備和錢糧物資,這些都是橫征暴斂來的,再打下去,毛熊國百分百會發生激變。
其次就是青廷的感受了,仿佛下一刻末日就會降臨。
其實從興夏軍收複外東北和庫頁島起,青廷已經意識到,天時、地利、人和都被興夏軍占盡了,更別說還有碾壓它們的軍事力量,如今也隻能苟一天算一天了,一旦興夏軍發難,青廷必定是兵敗如山、土崩瓦解。
再就是西方列強,他們起初也和毛熊國一樣,以為進入外東北的興夏軍必定全軍覆沒,誰知被狠狠地打了臉。
後者不但以少勝多,而且令毛熊軍全軍覆沒。
至此之後,沒有哪個列強再敢對著興夏軍呲牙了,不過,背後使壞肯定少不了,想必興夏軍還不至於遠涉重洋去征討它們吧?
咚咚咚!
就在這夥毛熊軍接近至500米左右時,興夏軍陣地上突然升騰起幾十枚照明彈,將他們照得無所遁形,隨之而來的是密集的彈雨。
通通通——
上百挺機槍的咆哮聲中,這波打算偷襲的毛熊軍如麥杆般接連倒下,很快便全軍覆沒;
隨後,興夏軍4個炮兵團、12個步兵團、兩個軍警衛團、4個騎炮團共計1194門迫擊炮陸續對著毛熊軍展開了轟擊;
先是射程較遠的81毫米迫擊炮,轟擊數輪後,60毫米迫擊炮組隨同步兵壓上,抵達1000米敵軍陣地左右時也開始了咆哮;
數以千計的彈丸落地爆開,將周邊一切轟得支離破碎,被波及到的毛熊軍屍骸枕藉、哀鴻遍野;
有生力量、生存空間被逐步壓縮;
以上各部所有通用機槍也展開了超越射擊,將一個個毛熊軍打成了血篩子;
將毛熊軍陣地前沿轟了幾十輪後,興夏軍的炮火向前延伸,輕迫擊炮隨著步兵再次推進,清除剛才炮擊區域內的殘敵,並占領陣地;
後麵的步兵再次跟進,呈梯次攻占毛熊軍各道防線,如此反複。
各個運輸團也再次忙碌起來,將一箱箱彈藥送往前沿。
因為損失了所有的火炮,毛熊軍此時沒有了任何還手之力,僅存的百十挺馬克沁重機槍僅僅擊發了幾十秒,便被鋪天蓋地的炮火所吞噬;反擊的步兵也遭到了重點轟擊。
戰至中午時分,毛熊軍的生存空間被壓縮得隻剩下邊長約6公裏的近似直角三角形區域內,兵力不足4萬;
短短半天內,約有一千餘順著陡峭的山坡鑽入了叢林,但也是窮途末路。
反觀興夏軍一方,傷亡幾乎可以忽略,全程都是炮火覆蓋、機槍掃射,步兵最多也就收一下尾,即便如此,也是先用輕迫擊炮、手雷轟擊未知區域,隨後才推進,將老六行為施展得淋漓盡致。
停火後大約半個小時,毛熊軍一方有數十人打著白旗緩緩走了過來,一接近興夏軍陣地,便被上千支步槍、幾十挺機槍鎖定。
“大夏人,請不要開槍!我們是來談判的!”
為首的少將軍官急忙高聲喊道,並且高舉雙手。
此人身材魁梧、大長臉,下巴前伸,留著濃長的牛角胡和絡腮胡,顴骨突出、眼窩深陷,目光陰冷。
興夏軍一個步兵連上前將其包圍,逐個搜身後,沒有發現槍支,但對方每人都掛著佩刀,於是將其“代為保管”。
“我是毛熊軍少將紮蘇裏奇.奧烈維奇.巴德馬耶夫,奉費奧多羅中將的命令,來和你們談判。”
可惜與周圍的士兵都是遼東或魯省人,根本聽不懂他說什麽。
“你們等一下!”
領頭的連長麵無表情地應了一聲,也沒管對方聽沒聽懂,讓人匯報營長。
消息很快傳到楊興飛耳中,楊興飛說消息很快傳到楊興飛耳中,楊興飛於是從騎兵師裏挑選了幾十名懂得毛熊語的士兵充當翻譯,由高尚武帶隊與對方談判,條件就是,對方無條件投降,否則就繼續打,而且沒有第二次談判。
形勢比人強,毛熊軍一方此時也隻能接受這個條件,不投降肯定是死,投降了還有一線生機。
午後時分,紮蘇裏奇少於是遞交了由費奧多羅中將、庫羅帕特金中將聯名簽署的投降書,約4萬毛熊軍舉著雙手出了營地,被兩個步兵師看管起來,連長以上指揮官則被另行看押,少校以上指揮官又另行看管。
楊興飛隨後又派一個騎兵團兵分兩路,各帶幾名毛熊軍校官往薩彥嶺山腳、葉尼塞河下遊等地喊話,招降逃逸的毛熊軍,尋找先前逃亡的居民,告訴他們戰事已經結束,放心迴家,該種地種地,該捕魚捕魚。
楊興飛隨即迴放提示音:
“玩家及部下擊殺毛熊軍名,獲得騎兵模板卡張,累計張;
獲得步兵、炮兵、工兵、通訊兵、醫療兵等模板卡張,累計張;
金幣+;
摧毀毛熊軍各式火炮門298門、馬克沁重機槍517挺,金幣+;
金幣當前餘額;
爆出…”
這是興夏軍成軍以來規模最大的一仗,戰果也是空前的,經此一戰,金幣、模板卡都暴增,爆出的武器裝備和彈藥也前所未有的豐厚。
隨即命令俘虜們打掃戰場,當然,確切來說是收攏、火化毛熊軍屍體,己方陣亡的士兵以及武器彈藥已經被興夏軍收攏了。
7月24日午後,陸續收攏了3000餘毛熊軍,其中多為哥薩克騎兵。
將俘虜們甄別一番後,對俘虜們甄別一番後,從中篩選出名韃靼人或赫哲人,還有少量通古斯人,將這些俘虜單獨帶到一片區域。
洗腦一番後,將這些東方麵孔的俘虜招降,其中7500人加持步兵、炮兵等模板卡,補充到各步兵師,填補因犧牲和重傷產生的缺額;
其餘2746名俘虜加持騎兵模板卡,補充到騎兵師,後者同樣傷亡不少。
犧牲的士兵火化後,連同重傷員送迴遼東,前者安葬在烈士陵園,後者安心療養,康複後或者歸隊,或者去軍校執教,還可複員安置;
其家屬都會收到一筆撫恤金,逢年過節都會按時探望,並且安排其配偶工作,子女由興夏軍撫養成人。
善後結束,接下來就是處置剩下的俘虜了。
都送到北海道的話太多了,楊興飛是想讓倭國亂起來,可沒想過讓毛熊軍徹底占領北海道。
幹脆將其中一萬送往北海道,剩下的流放到庫頁島東北方向的堪察加半島,兩者都由騎兵一旅押送至廟街,再分批次交給北溟艦隊運送。
每個俘虜每天供給一個二兩重的雜麵窩頭,保證他們餓不死,但也沒有力氣鬧事。
犧牲士兵的骨灰以及重傷員也隨行,先由海軍送到半島國鹹興灣,再由新六師和渤海艦隊接力送迴遼東。
周邊平民也陸陸續續返迴,都是毛熊軍入侵之前的原住民,附近城鎮又恢複了往日的生機。
楊興飛見狀也鬆了一口氣,他可不想占領幾十萬平方公裏的無人區。
隨即招募了5個7000人的守備旅,加持模板卡後分別駐紮在葉尼塞河中遊的克拉斯諾亞爾斯克、上遊的克孜勒、安加拉河中遊的布拉茨克、貝加爾湖東南的伊爾庫茨克、貝加爾湖西南的烏蘭烏德,後者剛好居於伊爾庫茨克與赤塔之間。
一旦發生戰事,以上六個旅都可快速向伊爾庫茨克集結。
…
大戰結束後,消息不脛而走,舉世震驚。
毛熊國一方最為驚懼,結果與他們設想的完全相反,而且經此一役後,毛熊國的50萬常備軍僅剩下一小半,地方軍同樣損失慘重,除非完全不顧西線,否則已經無力再戰了。
況且,此戰不但折損了40萬兵力,還耗費了巨量的武器裝備和錢糧物資,這些都是橫征暴斂來的,再打下去,毛熊國百分百會發生激變。
其次就是青廷的感受了,仿佛下一刻末日就會降臨。
其實從興夏軍收複外東北和庫頁島起,青廷已經意識到,天時、地利、人和都被興夏軍占盡了,更別說還有碾壓它們的軍事力量,如今也隻能苟一天算一天了,一旦興夏軍發難,青廷必定是兵敗如山、土崩瓦解。
再就是西方列強,他們起初也和毛熊國一樣,以為進入外東北的興夏軍必定全軍覆沒,誰知被狠狠地打了臉。
後者不但以少勝多,而且令毛熊軍全軍覆沒。
至此之後,沒有哪個列強再敢對著興夏軍呲牙了,不過,背後使壞肯定少不了,想必興夏軍還不至於遠涉重洋去征討它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