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誰輸誰贏
甄嬛傳:所有人都能聽見我的心聲 作者:微微微微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之前就被孫答應和狂徒氣得吐血昏迷,這會兒才清醒沒多久。為了自己的身前身後名,還要將他們好好送出宮。
即便在奪嫡最艱難的時候,也沒受過這樣的委屈。
大胖橘不甘的說道,“照你說的做,把他們趕出京城,安排人盯著。等到流言平息之後,給朕活剝了他們,挫骨揚灰!”
年世蘭點頭,“是,臣妾一定......”
一定讓他們兩個白頭偕老,雙宿雙飛。攜兒帶女去您墳頭上香探望,感謝您的慈悲和開明。
大胖橘頭一歪,殷紅的鮮血從嘴角流出,滴到枕頭上,暈成好大一攤紅色。
年世蘭就這麽站在床邊看著,過了好一陣才迴過神來。湊近之後,小心的探了探大胖橘的鼻息。
雖有些微弱,但還有一口氣在。年世蘭心情十分複雜,她多年籌謀才有了今日,本該高興才對,為什麽還淚流不止......
*
皇帝病危的消息,雖然沒有對外公布,但瞞不住那些心明眼亮的人。
即便地位上夠不著,但隻看皇帝這麽長時間不上早朝,幾位親王和肱骨大臣,匆忙入宮後就沒出來。
皇城把守森嚴,寂靜一片,猜也能猜到了。
後宮嬪妃都跪在寢殿外頭泣不成聲,皇後與年世蘭、孫妙青靜候在床頭,齊妃等各自帶著皇子守在一旁。
淳親王、恆親王、莊親王與果郡王立侍在側。
鄂爾泰、張廷玉與蔣廷錫三位軍機大臣跪在下首,手書皇帝遺旨。
大胖橘虛弱的說道,“自古帝王統禦天下,必以敬天法祖為首務。是以宵旰焦勞,無日不兢兢業業也。
朕蒙皇考聖祖仁皇帝為宗社臣民計,慎選於諸子之中,命朕纘承大統,紹登大寶,夙夜憂勤,深恐不克負荷......”
“皇五子弘晝,秉性仁慈,居心孝友,雍正五年十一月,朕於乾清宮召諸王、滿漢大臣入見,麵諭以建儲一事。”
“後親書諭旨,加以密封,收藏於乾清宮最高之處,即立弘晝為皇太子之旨也。”
“今既遭大事,著繼朕登極,即皇帝位。著派鄂爾泰,張廷玉,蔣廷錫,莊親王,淳親王盡心輔弼,讚鑲政務。”(前麵雍正遺詔,後麵鹹豐遺詔,換了個人名。)
“皇阿瑪您會沒事的!”
弘晝淚流滿麵的跪在床前,他迴宮後到去阿哥所之前,有一半時間都被皇帝帶在身邊。
皇子公主裏麵,隻有他因為額娘的緣故,受盡了寵愛。
不論是在養心殿還是儲秀宮,他們一家三口從來不講君臣。
他年紀還小,但也知道什麽是生死。
大胖橘不舍的看著他,“朕原本想著,為你再撐幾年,可惜老天不給朕這個機會。”
“以後有什麽不懂,不明白的,多問問你額娘。朝政上也是如此,明白嗎?”
“兒臣明白。”
大胖橘看向孫妙青,隨後遞給蘇培盛一個眼神。蘇培盛鞠了個躬,從床頭的櫃子裏,拿出一個盒子。
打開之後遞到孫妙青麵前,裏麵放著一枚壽山石鼉龍紐“敬天尊祖”璽。
大胖橘說道,“此印是朕登基之後所製,朕將它留給你。弘晝親政之前,你在養心殿怎麽做的,以後也一樣。”
“凡軍國大事,四品以上官員調動,需用上此印,方可下發。”
眾人聞言皆不可置信的看著皇帝,像是沒有想到,皇帝對誠貴妃居然這樣信任。
恆親王眉頭緊鎖,正準備開口勸說,就被淳親王死死拉住。
皇帝身子不好,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最後關頭這麽吩咐,必定是深思熟慮之後做下的決定。
他們這個四哥,登基不過幾年,大清卻是日新月異。權勢威望遠超先帝,威加海內,定於一尊。
別看現在就剩一口氣,隨時都可能歸西。但要是敢說一個不字,立刻便會叫他們知道,什麽叫做雷霆萬鈞。
反正不管傳給哪個皇子,都是他們侄子,他們本就是親王,早就升無可升。
孫妙青才懶得管這些人的眼神,反正事情完了,自會有人告訴她。誰的眼中是欣喜,誰的眼中是貪欲,又有誰的眼裏藏著不甘和憤恨。
“臣妾一定不會辜負皇上的信任,一定好好教導弘晝。等他親政後,必定如您一般英明果決。”
“更會善待諸位姐妹,視皇子公主如己出。”
“朕相信,這些你一直做得很好。”
“朕累了,都出去吧......”
“讓莞嬪進來......”
“皇阿瑪!”
“溫宜不出去!”
“讓臣妾再陪陪您吧......”
......
寢殿裏哭聲一片,都知道皇帝要不行了,不論是真情還是假意,都舍不願離開,一心守在皇帝跟前。
大胖橘原本就還剩下半條命,這下被煩得又少了一半。唯有皇後當真多看他一眼,都覺得厭煩。
捏著佛珠,默念著地藏王菩薩往生經,在親貴大臣之後離開。一個字都沒說,好似要死的人不是她的丈夫。
蘇培盛守在皇帝麵前,把哭天搶地的齊妃、欣貴人攔在身前,求救的看向孫妙青。
皇帝現在還有幾日可活,要讓她們撲皇帝身上痛哭流涕,怕是當場就得歸西!
孫妙青隻能說道,“幾位姐姐,皇上累了,我們還是先出去,讓皇上好好休息。”
齊妃幾人這才擦著眼淚,一步三迴頭的往外走。
孫妙青牽著弘晝離開,出門的時候正好遇見進來的甄嬛。
【胖橘最後想見的人是嬛嬛,而不是更像純元的韻貴人。】
【他終究是輸了,可嬛嬛也沒有贏。】
甄嬛手指猛地攥緊,眼淚再也忍不住,串珠似的往下掉。
即便在奪嫡最艱難的時候,也沒受過這樣的委屈。
大胖橘不甘的說道,“照你說的做,把他們趕出京城,安排人盯著。等到流言平息之後,給朕活剝了他們,挫骨揚灰!”
年世蘭點頭,“是,臣妾一定......”
一定讓他們兩個白頭偕老,雙宿雙飛。攜兒帶女去您墳頭上香探望,感謝您的慈悲和開明。
大胖橘頭一歪,殷紅的鮮血從嘴角流出,滴到枕頭上,暈成好大一攤紅色。
年世蘭就這麽站在床邊看著,過了好一陣才迴過神來。湊近之後,小心的探了探大胖橘的鼻息。
雖有些微弱,但還有一口氣在。年世蘭心情十分複雜,她多年籌謀才有了今日,本該高興才對,為什麽還淚流不止......
*
皇帝病危的消息,雖然沒有對外公布,但瞞不住那些心明眼亮的人。
即便地位上夠不著,但隻看皇帝這麽長時間不上早朝,幾位親王和肱骨大臣,匆忙入宮後就沒出來。
皇城把守森嚴,寂靜一片,猜也能猜到了。
後宮嬪妃都跪在寢殿外頭泣不成聲,皇後與年世蘭、孫妙青靜候在床頭,齊妃等各自帶著皇子守在一旁。
淳親王、恆親王、莊親王與果郡王立侍在側。
鄂爾泰、張廷玉與蔣廷錫三位軍機大臣跪在下首,手書皇帝遺旨。
大胖橘虛弱的說道,“自古帝王統禦天下,必以敬天法祖為首務。是以宵旰焦勞,無日不兢兢業業也。
朕蒙皇考聖祖仁皇帝為宗社臣民計,慎選於諸子之中,命朕纘承大統,紹登大寶,夙夜憂勤,深恐不克負荷......”
“皇五子弘晝,秉性仁慈,居心孝友,雍正五年十一月,朕於乾清宮召諸王、滿漢大臣入見,麵諭以建儲一事。”
“後親書諭旨,加以密封,收藏於乾清宮最高之處,即立弘晝為皇太子之旨也。”
“今既遭大事,著繼朕登極,即皇帝位。著派鄂爾泰,張廷玉,蔣廷錫,莊親王,淳親王盡心輔弼,讚鑲政務。”(前麵雍正遺詔,後麵鹹豐遺詔,換了個人名。)
“皇阿瑪您會沒事的!”
弘晝淚流滿麵的跪在床前,他迴宮後到去阿哥所之前,有一半時間都被皇帝帶在身邊。
皇子公主裏麵,隻有他因為額娘的緣故,受盡了寵愛。
不論是在養心殿還是儲秀宮,他們一家三口從來不講君臣。
他年紀還小,但也知道什麽是生死。
大胖橘不舍的看著他,“朕原本想著,為你再撐幾年,可惜老天不給朕這個機會。”
“以後有什麽不懂,不明白的,多問問你額娘。朝政上也是如此,明白嗎?”
“兒臣明白。”
大胖橘看向孫妙青,隨後遞給蘇培盛一個眼神。蘇培盛鞠了個躬,從床頭的櫃子裏,拿出一個盒子。
打開之後遞到孫妙青麵前,裏麵放著一枚壽山石鼉龍紐“敬天尊祖”璽。
大胖橘說道,“此印是朕登基之後所製,朕將它留給你。弘晝親政之前,你在養心殿怎麽做的,以後也一樣。”
“凡軍國大事,四品以上官員調動,需用上此印,方可下發。”
眾人聞言皆不可置信的看著皇帝,像是沒有想到,皇帝對誠貴妃居然這樣信任。
恆親王眉頭緊鎖,正準備開口勸說,就被淳親王死死拉住。
皇帝身子不好,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最後關頭這麽吩咐,必定是深思熟慮之後做下的決定。
他們這個四哥,登基不過幾年,大清卻是日新月異。權勢威望遠超先帝,威加海內,定於一尊。
別看現在就剩一口氣,隨時都可能歸西。但要是敢說一個不字,立刻便會叫他們知道,什麽叫做雷霆萬鈞。
反正不管傳給哪個皇子,都是他們侄子,他們本就是親王,早就升無可升。
孫妙青才懶得管這些人的眼神,反正事情完了,自會有人告訴她。誰的眼中是欣喜,誰的眼中是貪欲,又有誰的眼裏藏著不甘和憤恨。
“臣妾一定不會辜負皇上的信任,一定好好教導弘晝。等他親政後,必定如您一般英明果決。”
“更會善待諸位姐妹,視皇子公主如己出。”
“朕相信,這些你一直做得很好。”
“朕累了,都出去吧......”
“讓莞嬪進來......”
“皇阿瑪!”
“溫宜不出去!”
“讓臣妾再陪陪您吧......”
......
寢殿裏哭聲一片,都知道皇帝要不行了,不論是真情還是假意,都舍不願離開,一心守在皇帝跟前。
大胖橘原本就還剩下半條命,這下被煩得又少了一半。唯有皇後當真多看他一眼,都覺得厭煩。
捏著佛珠,默念著地藏王菩薩往生經,在親貴大臣之後離開。一個字都沒說,好似要死的人不是她的丈夫。
蘇培盛守在皇帝麵前,把哭天搶地的齊妃、欣貴人攔在身前,求救的看向孫妙青。
皇帝現在還有幾日可活,要讓她們撲皇帝身上痛哭流涕,怕是當場就得歸西!
孫妙青隻能說道,“幾位姐姐,皇上累了,我們還是先出去,讓皇上好好休息。”
齊妃幾人這才擦著眼淚,一步三迴頭的往外走。
孫妙青牽著弘晝離開,出門的時候正好遇見進來的甄嬛。
【胖橘最後想見的人是嬛嬛,而不是更像純元的韻貴人。】
【他終究是輸了,可嬛嬛也沒有贏。】
甄嬛手指猛地攥緊,眼淚再也忍不住,串珠似的往下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