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不適合蠢才
甄嬛傳:所有人都能聽見我的心聲 作者:微微微微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胖橘頭疾又犯了的消息,沒過多久,宮裏該知道的就都知道了。
每個人麵上都憂心忡忡,恨不能以身相代。不過心裏到底是怎麽想的,隻有她們自己才清楚。
至少沒影響到齊妃懟人,敬妃作畫,沈眉莊處理宮務,甄嬛看書......
華貴妃聽說後,迫不及待的帶著補品去養心殿看望,和韻常在爭著伺候大胖橘用膳。
把他煩得直接下令,嬪妃無詔不得再來養心殿,才算是得了個清靜。
躺在龍床上,大胖橘頭昏腦脹難受得厲害,撐著身子想要起來批折子,但就是支棱不起來。
蘇培盛著急得嘴上都起了兩個泡,拿了兩個軟枕靠大胖橘背後,好讓他能舒服些。
以往發作之後,休息一會兒就能如往常一般,並沒太大不適。但這幾次都要在床上躺個一兩天,才能恢複一些。
蘇培盛想到太醫說的,皇帝已經不年輕了,身子日漸虧虛不比從前。加之舊疾發作,所以才會如此。
若想緩解,除了針灸用藥,最重要的是好好休息,不要太過勞心。但朝政之事,皇帝怎麽會願意。
況且就算皇帝想把那些不重要的事情交出去,也沒有能放得下心的人。
三阿哥不頂用,五阿哥又還小,真要是出了什麽事兒,這天下又該怎麽辦。
大胖橘聲音有些虛弱,“去把廣東和蒙古那邊的折子給朕拿來。”
“......是。”
蘇培盛給皇帝搭被子的手一頓,無奈的轉身將東西拿了過來。
看皇帝明明渾身都不舒服,還要強撐著處理政務。雖然知道再怎麽勸說也無用,但還是忍不住開口,
“您身子才剛好了一點,太醫說要好好休息,不能累著。”
“朕知道,隻是大清如今正逢百年難見的盛世,還不到朕躲懶的時候。”
“蒙古那邊的生意,還有海運的事情,片刻都拖不得。”
大胖橘看了眼折子,隻覺上麵的字跟螞蟻一樣,動個不停。
不等他看完,眼睛就受不住模糊起來,再看就像是蒙上了一層輕紗,霧裏看花一般。
不得已閉上眼,兩隻手指揉搓著眉心的部位。皇後得了這麽多年頭風,發作起來也沒他這個厲害。
若是不能緩解,以後日日都這樣,他還做什麽皇帝,理什麽朝政!
“蘇培盛......”
“奴才在。”
大胖橘頓了頓,竟有些遲疑。
“陸太醫說的那藥,當真對止疼有奇效?”
蘇培盛心頭一顫,皇帝這時候問起,可見是動了心思。皇帝這幾次犯病的時候慘痛非常,他豈會不知?
但看陸太醫不敢直接對皇帝說,隻敢私底下透露,就知道那藥不過是飲鴆止渴。
“皇上,陸太醫也說了,這藥治標不治本。用多了還會上癮,若是斷了藥,會比從前還要痛苦十倍不止。”
大胖橘在心底早就想過多遍,權衡之後更不覺得上癮是什麽大事。
“朕知道,這頭疾本就沒辦法根治。這藥若當真有奇效,上不上癮有什麽區別。難道它不上癮,朕這頭疾發作起來,就用了?”
“隻要不是什麽天下無雙的寶貝,再沒有別的副作用。讓太醫院多準備一些,用的時候不缺即可。”
蘇培盛順著皇帝的話思索起來,要這麽說也對。反正這病太醫們也沒法子,想治本也隻能是想想。
再說這藥有太醫把控,總比吃金丹要好吧......
皇上現在雙腿浮腫,雖說還沒嚴重到一按一個坑,久久不能恢複的情況。
但也是一按就青一塊兒,好一會兒才恢複血色。身子虛,脾胃弱,說不得就是吃金丹給吃的!
想明白這些,蘇培盛也覺得那藥也就聽起來嚇人,實際上沒什麽大不了的。不過給皇上用的東西,還得多查探一番才行。
“奴才明白了,這就安排人將那藥拿去查驗一番,確保萬無一失。”
大胖橘點點頭,感覺這會兒精神好些了,繼續歪在床頭看折子。
要不是頭疼起來實在厲害,他也不會冒險用這樣的藥物。不過隻要有太醫看著,應該不會出什麽大事。
就像附子、砒霜、烏頭等等,皆是劇毒之物。但若是對症,也不失為一劑救命良藥。
*
蘇培盛的動作夠快,前腳問過陸太醫,將東西弄到手。後腳就宮裏宮外,悄悄問了好些人。
都說象穀在咳嗽止痛止血等方麵有奇效,用多了是容易上癮,但隻要按時服用,並不會有太大問題。
(有問題!有問題!有很大問題!不能自行使用!象穀就是罌粟,有些藥裏有這個成分,此物按照醫囑來!!!!!)
得了這些國手名醫的答複,蘇培盛的心放下了八成。
那邊小夏子帶著人翻遍了醫書,將相關記載都找出來核對過,確認無誤之後,才和大胖橘複命。
將陸太醫又叫去養心殿,大胖橘親自盤問了好一會兒。在陸太醫再三勸誡下,最終還是決定先試過再說。
出了養心殿,陸太醫用衣袖擦了擦額頭的汗水。
感受到背後的徹骨冷意,第一千八百五十二次在心裏發誓,以後絕對不讓兒孫進太醫院當差。
這差事要命,不適合他們這樣的蠢才。
*
儲秀宮
自從弘晝搬去阿哥所,儲秀宮就安靜多了。也有時間約著安陵容一起調製香料,看能不能將那些失傳的古方,再複刻出來幾樣。
“百濯香需用上好的陳皮,才能使香氣沾衣,曆年彌盛,百浣不歇。”
“內務府存著的陳皮,最多不過六十年,也不知道能不能行。”
安陵容一邊說著,一邊小心將陳皮研磨成粉。一遍不夠,還用紗布篩了又篩,來來迴迴研磨十餘次,上千下。
“可惜不能像珍珠粉那樣用水磨法,不然研好的粉末,一定還能再細些。”
孫妙青湊上去看了一眼,沾了些細粉在指頭上,隨手一碾也差不了多少。
“能磨成這樣已經很難得了,那時候的人都喜歡誇大。能留住香氣三天,就已經很不錯。”
安陵容笑道,“姐姐說得是,蘅芷居的生意越來越好,都等不上擺上貨架,就已經銷售一空。”
“每迴送來的那些銀票,再不貪財的人見了,也難免心神恍惚。”
“我總想著學著你的樣子,也拿出些錢財去救濟百姓。隻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琢磨了好幾日,也沒想到能做些什麽。”
孫妙青正準備說話,就連鈴蘭匆匆進來,在她耳邊小聲嘀咕了幾句。
安陵容垂下眼睛,繼續擺弄著手裏的香料,顯然並不怎麽好奇。
每個人麵上都憂心忡忡,恨不能以身相代。不過心裏到底是怎麽想的,隻有她們自己才清楚。
至少沒影響到齊妃懟人,敬妃作畫,沈眉莊處理宮務,甄嬛看書......
華貴妃聽說後,迫不及待的帶著補品去養心殿看望,和韻常在爭著伺候大胖橘用膳。
把他煩得直接下令,嬪妃無詔不得再來養心殿,才算是得了個清靜。
躺在龍床上,大胖橘頭昏腦脹難受得厲害,撐著身子想要起來批折子,但就是支棱不起來。
蘇培盛著急得嘴上都起了兩個泡,拿了兩個軟枕靠大胖橘背後,好讓他能舒服些。
以往發作之後,休息一會兒就能如往常一般,並沒太大不適。但這幾次都要在床上躺個一兩天,才能恢複一些。
蘇培盛想到太醫說的,皇帝已經不年輕了,身子日漸虧虛不比從前。加之舊疾發作,所以才會如此。
若想緩解,除了針灸用藥,最重要的是好好休息,不要太過勞心。但朝政之事,皇帝怎麽會願意。
況且就算皇帝想把那些不重要的事情交出去,也沒有能放得下心的人。
三阿哥不頂用,五阿哥又還小,真要是出了什麽事兒,這天下又該怎麽辦。
大胖橘聲音有些虛弱,“去把廣東和蒙古那邊的折子給朕拿來。”
“......是。”
蘇培盛給皇帝搭被子的手一頓,無奈的轉身將東西拿了過來。
看皇帝明明渾身都不舒服,還要強撐著處理政務。雖然知道再怎麽勸說也無用,但還是忍不住開口,
“您身子才剛好了一點,太醫說要好好休息,不能累著。”
“朕知道,隻是大清如今正逢百年難見的盛世,還不到朕躲懶的時候。”
“蒙古那邊的生意,還有海運的事情,片刻都拖不得。”
大胖橘看了眼折子,隻覺上麵的字跟螞蟻一樣,動個不停。
不等他看完,眼睛就受不住模糊起來,再看就像是蒙上了一層輕紗,霧裏看花一般。
不得已閉上眼,兩隻手指揉搓著眉心的部位。皇後得了這麽多年頭風,發作起來也沒他這個厲害。
若是不能緩解,以後日日都這樣,他還做什麽皇帝,理什麽朝政!
“蘇培盛......”
“奴才在。”
大胖橘頓了頓,竟有些遲疑。
“陸太醫說的那藥,當真對止疼有奇效?”
蘇培盛心頭一顫,皇帝這時候問起,可見是動了心思。皇帝這幾次犯病的時候慘痛非常,他豈會不知?
但看陸太醫不敢直接對皇帝說,隻敢私底下透露,就知道那藥不過是飲鴆止渴。
“皇上,陸太醫也說了,這藥治標不治本。用多了還會上癮,若是斷了藥,會比從前還要痛苦十倍不止。”
大胖橘在心底早就想過多遍,權衡之後更不覺得上癮是什麽大事。
“朕知道,這頭疾本就沒辦法根治。這藥若當真有奇效,上不上癮有什麽區別。難道它不上癮,朕這頭疾發作起來,就用了?”
“隻要不是什麽天下無雙的寶貝,再沒有別的副作用。讓太醫院多準備一些,用的時候不缺即可。”
蘇培盛順著皇帝的話思索起來,要這麽說也對。反正這病太醫們也沒法子,想治本也隻能是想想。
再說這藥有太醫把控,總比吃金丹要好吧......
皇上現在雙腿浮腫,雖說還沒嚴重到一按一個坑,久久不能恢複的情況。
但也是一按就青一塊兒,好一會兒才恢複血色。身子虛,脾胃弱,說不得就是吃金丹給吃的!
想明白這些,蘇培盛也覺得那藥也就聽起來嚇人,實際上沒什麽大不了的。不過給皇上用的東西,還得多查探一番才行。
“奴才明白了,這就安排人將那藥拿去查驗一番,確保萬無一失。”
大胖橘點點頭,感覺這會兒精神好些了,繼續歪在床頭看折子。
要不是頭疼起來實在厲害,他也不會冒險用這樣的藥物。不過隻要有太醫看著,應該不會出什麽大事。
就像附子、砒霜、烏頭等等,皆是劇毒之物。但若是對症,也不失為一劑救命良藥。
*
蘇培盛的動作夠快,前腳問過陸太醫,將東西弄到手。後腳就宮裏宮外,悄悄問了好些人。
都說象穀在咳嗽止痛止血等方麵有奇效,用多了是容易上癮,但隻要按時服用,並不會有太大問題。
(有問題!有問題!有很大問題!不能自行使用!象穀就是罌粟,有些藥裏有這個成分,此物按照醫囑來!!!!!)
得了這些國手名醫的答複,蘇培盛的心放下了八成。
那邊小夏子帶著人翻遍了醫書,將相關記載都找出來核對過,確認無誤之後,才和大胖橘複命。
將陸太醫又叫去養心殿,大胖橘親自盤問了好一會兒。在陸太醫再三勸誡下,最終還是決定先試過再說。
出了養心殿,陸太醫用衣袖擦了擦額頭的汗水。
感受到背後的徹骨冷意,第一千八百五十二次在心裏發誓,以後絕對不讓兒孫進太醫院當差。
這差事要命,不適合他們這樣的蠢才。
*
儲秀宮
自從弘晝搬去阿哥所,儲秀宮就安靜多了。也有時間約著安陵容一起調製香料,看能不能將那些失傳的古方,再複刻出來幾樣。
“百濯香需用上好的陳皮,才能使香氣沾衣,曆年彌盛,百浣不歇。”
“內務府存著的陳皮,最多不過六十年,也不知道能不能行。”
安陵容一邊說著,一邊小心將陳皮研磨成粉。一遍不夠,還用紗布篩了又篩,來來迴迴研磨十餘次,上千下。
“可惜不能像珍珠粉那樣用水磨法,不然研好的粉末,一定還能再細些。”
孫妙青湊上去看了一眼,沾了些細粉在指頭上,隨手一碾也差不了多少。
“能磨成這樣已經很難得了,那時候的人都喜歡誇大。能留住香氣三天,就已經很不錯。”
安陵容笑道,“姐姐說得是,蘅芷居的生意越來越好,都等不上擺上貨架,就已經銷售一空。”
“每迴送來的那些銀票,再不貪財的人見了,也難免心神恍惚。”
“我總想著學著你的樣子,也拿出些錢財去救濟百姓。隻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琢磨了好幾日,也沒想到能做些什麽。”
孫妙青正準備說話,就連鈴蘭匆匆進來,在她耳邊小聲嘀咕了幾句。
安陵容垂下眼睛,繼續擺弄著手裏的香料,顯然並不怎麽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