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嬪妃這麽有錢的嗎
甄嬛傳:所有人都能聽見我的心聲 作者:微微微微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孫妙青心裏,又是一陣汙言穢語連續輸出八百字,聽得大胖橘在心裏暗罵粗鄙。
好好的大家閨秀,偏偏養成這麽個習性,軍營裏頭那些兵痞,都沒有這妖精能罵。
真是士可忍孰不可忍,他要是不打斷,這妖精怕是還能在心裏多罵一個時辰。
大胖橘說道,“你這副表情是覺得朕說的不對?一臉不服,定是在心裏罵朕!”
【有這麽明顯嗎?胖橘一眼就能瞧出來。罵你又怎麽樣,難道你這樣的渣男不該罵嗎!】
“又在心裏罵朕了不是,朕不過是實話實說。你聽不進去就算了,還有怨懟之心,朕平日縱容太過,才讓你越發不得消停。”
孫妙青見大胖橘麵上並未動怒,心裏也就不當迴事,猜到了又怎麽樣,反正她是不會承認的。
“皇上小肚雞腸冤枉臣妾,臣妾心裏可沒這麽想過。您就是偏心,心裏隻有莞嬪和靜貴人。”
“有了新人就厭了臣妾這個舊人,所以看臣妾才這麽不順眼。”
大胖橘說道,“怎麽又是朕小肚雞腸,有什麽進貢的好東西,難道朕沒有分你一份兒不成?”
“再說莞嬪和靜貴人,與你是同日入宮的。”
“如今你是貴妃,位分尊貴。比莞嬪和靜貴人的地位,高了不知多少,怎麽看也是朕最疼你才是。”
“朕自問做得周全,一碗水端平,沒有委屈你們任何一個。”
但凡是能分的好東西,大胖橘現在還真就分勻了。比如之前進貢的螺子黛,一共隻有三斛。
受寵的嬪妃卻有不少,一人一斛給誰不給誰都容易鬧騰。
皇後是中宮,雖然現在沒什麽存在感,但該有的規矩要有,她的那份兒不能少。
世蘭是他多年愛寵,年羹堯又平定西北立下大功,不能不分她一份兒。
孫妙青養著弘晝,又幫他掙了不少銀子,還有天花的事情,螺子黛少了誰都不能少了她的。
而且以孫妙青和年世蘭的性子,要是別人有她們兩個沒有,不鬧騰起來才怪。
至於嬛嬛,那是他的心肝兒,溫柔解語花,怎麽能讓美人失意。
安陵容溫柔嫻靜,床上又熱情似火,甚得他心意。沈眉莊端莊柔雅,還能替他製衡後宮。
這麽多的愛寵,不患寡而患不均。
那一刻,大胖橘真想把進貢螺子黛的人重責一頓。不夠分還送進來,這不是有意讓他為難嗎!
最後為了解決這事兒,讓內務府又做了幾個盒子。原本一斛十二支的螺子黛,變成了一盒五支。多出的那一支,分給了皇後,算是勉強糊弄過去。
至於大家收到之後是什麽心情,大胖橘並不怎麽在意。反正在他看來,他是公平公正,誰也挑不出差錯來。
孫妙青說道,“那您也沒少挑臣妾的刺兒,總在人跟前說別人的好處,臣妾要是能忍還不成忍者神龜了!”
“您就是故意的,見不得我們姐妹關係好,想看我們為您爭風吃醋。”
大胖橘眼睛一眯,私下裏的那點兒小心思被說破,他麵上難免有些尷尬。不過要他承認,那也是不可能的。
不然後宮爭鬥,還不都成他這個皇帝挑唆的了?
大胖橘說道,“朕何時有過這樣的事,你不要一有什麽,就往朕頭上扣帽子。”
孫妙青說道,“您有,您就有!”
......
蘇培盛進來通報,就聽見皇上和娘娘又在打情罵俏。娘娘的性子越發任性乖張,偏偏皇上還就吃這一套。
都說莞嬪最得寵,但他在一邊兒瞧著。莞嬪要是敢這樣和皇帝鬧騰,就算不被發落去冷宮,也一定會被冷落,不服軟絕對不會被寬恕。
算了,想這些幹啥呢,現在這樣也沒什麽不好。
蘇培盛收斂了思緒,上前稟報道,“皇上,張廷玉等幾位大人求見皇上。”
大胖橘立刻迴道,“讓他們等著,朕即刻過去。”
總算是鬆了口氣,張廷玉他們這時候過來,但也算解救他了。
和這妖精壓根兒就講不了什麽道理,她自有一套歪理放在那兒。
你和她說規矩,她和你講情分。你和她講情分,她和你講歪理。
說不過就捂著耳朵耍賴不聽,還會一招兔子蹬鷹讓人無從下手。
果然是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他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杵在這兒呢!
孫妙青見大胖橘忙不迭的就往外間走去,無趣的將手裏的棋子丟到棋盤上。
還以為他多有本事呢,還不是說不過她。
蘇培盛見著這一幕,低頭說道,“皇上有朝政上的事要處理,也不知道什麽時候能有空閑,貴妃娘娘您看......”
孫妙青說道,“皇上有正事兒要忙,本宮便先迴宮了,蘇公公去前麵伺候吧。”
蘇培盛說道,“多謝貴妃娘娘體恤,奴才就先去皇上那邊兒伺候了。”
孫妙青轉身出了養心殿,蘇培盛把人送到門口,才往大胖橘和大臣開會的前殿走去。
誰知剛走到門口,就聽見張廷玉在那裏長篇大論。
“既然欽天監推算如此,為黎民百姓計,皇上安排淳親王和太醫院提前預備,也是應有之義。”
“隻是若將此事引為慣例,京中人口眾多,再加上方圓五十裏內的人口,其中的花費實在驚人心驚。”
“國家這麽大,處處都是需要用錢的地方,眼下又是國庫空虛,還要應對可能發生的天災。”
“若是再固定支出這樣一大筆數目,實在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就算隻有今年的這筆銀子,也隻能東拚西湊,削減原有的開支,看能不能擠出來。”
張廷玉說完,其他幾個大臣也是你一言我一語,十分認同這個說法。
大胖橘皺眉,這些個大臣說得可憐,實際上就是不相信會有時疫發生。對於欽天監的那些推測,也都不當迴事。
一個個的嘴上說著舉頭三尺有神明,但實際上最信鬼神風水之說的是他們,最不信這些的也還是他們。
不過國庫空虛這點,張廷玉倒也沒說錯。要不然他也不會想著讓孫妙青出大頭,剩下的他來填補。
等熬過這幾年,國庫寬裕了,再將這些事情都交由戶部管理,加到朝廷的預算裏頭。
大胖橘說道,“今年冬的事情較為緊急,誠貴妃體諒朕也同情百姓,出了四十萬兩銀子。若有不夠的,皆由朕的私庫補上。”
“往後三年也是如此,三年後每年誠貴妃都會少給一筆銀子,剩下的都由國庫補上,直到全部由國庫承擔為止。”
這話一出,張廷玉幾人驚得立刻就炸開了鍋。
什麽時候後宮嬪妃都能這麽有錢了!一兩百萬的銀子說給就給,都不當迴事的!
好好的大家閨秀,偏偏養成這麽個習性,軍營裏頭那些兵痞,都沒有這妖精能罵。
真是士可忍孰不可忍,他要是不打斷,這妖精怕是還能在心裏多罵一個時辰。
大胖橘說道,“你這副表情是覺得朕說的不對?一臉不服,定是在心裏罵朕!”
【有這麽明顯嗎?胖橘一眼就能瞧出來。罵你又怎麽樣,難道你這樣的渣男不該罵嗎!】
“又在心裏罵朕了不是,朕不過是實話實說。你聽不進去就算了,還有怨懟之心,朕平日縱容太過,才讓你越發不得消停。”
孫妙青見大胖橘麵上並未動怒,心裏也就不當迴事,猜到了又怎麽樣,反正她是不會承認的。
“皇上小肚雞腸冤枉臣妾,臣妾心裏可沒這麽想過。您就是偏心,心裏隻有莞嬪和靜貴人。”
“有了新人就厭了臣妾這個舊人,所以看臣妾才這麽不順眼。”
大胖橘說道,“怎麽又是朕小肚雞腸,有什麽進貢的好東西,難道朕沒有分你一份兒不成?”
“再說莞嬪和靜貴人,與你是同日入宮的。”
“如今你是貴妃,位分尊貴。比莞嬪和靜貴人的地位,高了不知多少,怎麽看也是朕最疼你才是。”
“朕自問做得周全,一碗水端平,沒有委屈你們任何一個。”
但凡是能分的好東西,大胖橘現在還真就分勻了。比如之前進貢的螺子黛,一共隻有三斛。
受寵的嬪妃卻有不少,一人一斛給誰不給誰都容易鬧騰。
皇後是中宮,雖然現在沒什麽存在感,但該有的規矩要有,她的那份兒不能少。
世蘭是他多年愛寵,年羹堯又平定西北立下大功,不能不分她一份兒。
孫妙青養著弘晝,又幫他掙了不少銀子,還有天花的事情,螺子黛少了誰都不能少了她的。
而且以孫妙青和年世蘭的性子,要是別人有她們兩個沒有,不鬧騰起來才怪。
至於嬛嬛,那是他的心肝兒,溫柔解語花,怎麽能讓美人失意。
安陵容溫柔嫻靜,床上又熱情似火,甚得他心意。沈眉莊端莊柔雅,還能替他製衡後宮。
這麽多的愛寵,不患寡而患不均。
那一刻,大胖橘真想把進貢螺子黛的人重責一頓。不夠分還送進來,這不是有意讓他為難嗎!
最後為了解決這事兒,讓內務府又做了幾個盒子。原本一斛十二支的螺子黛,變成了一盒五支。多出的那一支,分給了皇後,算是勉強糊弄過去。
至於大家收到之後是什麽心情,大胖橘並不怎麽在意。反正在他看來,他是公平公正,誰也挑不出差錯來。
孫妙青說道,“那您也沒少挑臣妾的刺兒,總在人跟前說別人的好處,臣妾要是能忍還不成忍者神龜了!”
“您就是故意的,見不得我們姐妹關係好,想看我們為您爭風吃醋。”
大胖橘眼睛一眯,私下裏的那點兒小心思被說破,他麵上難免有些尷尬。不過要他承認,那也是不可能的。
不然後宮爭鬥,還不都成他這個皇帝挑唆的了?
大胖橘說道,“朕何時有過這樣的事,你不要一有什麽,就往朕頭上扣帽子。”
孫妙青說道,“您有,您就有!”
......
蘇培盛進來通報,就聽見皇上和娘娘又在打情罵俏。娘娘的性子越發任性乖張,偏偏皇上還就吃這一套。
都說莞嬪最得寵,但他在一邊兒瞧著。莞嬪要是敢這樣和皇帝鬧騰,就算不被發落去冷宮,也一定會被冷落,不服軟絕對不會被寬恕。
算了,想這些幹啥呢,現在這樣也沒什麽不好。
蘇培盛收斂了思緒,上前稟報道,“皇上,張廷玉等幾位大人求見皇上。”
大胖橘立刻迴道,“讓他們等著,朕即刻過去。”
總算是鬆了口氣,張廷玉他們這時候過來,但也算解救他了。
和這妖精壓根兒就講不了什麽道理,她自有一套歪理放在那兒。
你和她說規矩,她和你講情分。你和她講情分,她和你講歪理。
說不過就捂著耳朵耍賴不聽,還會一招兔子蹬鷹讓人無從下手。
果然是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他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杵在這兒呢!
孫妙青見大胖橘忙不迭的就往外間走去,無趣的將手裏的棋子丟到棋盤上。
還以為他多有本事呢,還不是說不過她。
蘇培盛見著這一幕,低頭說道,“皇上有朝政上的事要處理,也不知道什麽時候能有空閑,貴妃娘娘您看......”
孫妙青說道,“皇上有正事兒要忙,本宮便先迴宮了,蘇公公去前麵伺候吧。”
蘇培盛說道,“多謝貴妃娘娘體恤,奴才就先去皇上那邊兒伺候了。”
孫妙青轉身出了養心殿,蘇培盛把人送到門口,才往大胖橘和大臣開會的前殿走去。
誰知剛走到門口,就聽見張廷玉在那裏長篇大論。
“既然欽天監推算如此,為黎民百姓計,皇上安排淳親王和太醫院提前預備,也是應有之義。”
“隻是若將此事引為慣例,京中人口眾多,再加上方圓五十裏內的人口,其中的花費實在驚人心驚。”
“國家這麽大,處處都是需要用錢的地方,眼下又是國庫空虛,還要應對可能發生的天災。”
“若是再固定支出這樣一大筆數目,實在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就算隻有今年的這筆銀子,也隻能東拚西湊,削減原有的開支,看能不能擠出來。”
張廷玉說完,其他幾個大臣也是你一言我一語,十分認同這個說法。
大胖橘皺眉,這些個大臣說得可憐,實際上就是不相信會有時疫發生。對於欽天監的那些推測,也都不當迴事。
一個個的嘴上說著舉頭三尺有神明,但實際上最信鬼神風水之說的是他們,最不信這些的也還是他們。
不過國庫空虛這點,張廷玉倒也沒說錯。要不然他也不會想著讓孫妙青出大頭,剩下的他來填補。
等熬過這幾年,國庫寬裕了,再將這些事情都交由戶部管理,加到朝廷的預算裏頭。
大胖橘說道,“今年冬的事情較為緊急,誠貴妃體諒朕也同情百姓,出了四十萬兩銀子。若有不夠的,皆由朕的私庫補上。”
“往後三年也是如此,三年後每年誠貴妃都會少給一筆銀子,剩下的都由國庫補上,直到全部由國庫承擔為止。”
這話一出,張廷玉幾人驚得立刻就炸開了鍋。
什麽時候後宮嬪妃都能這麽有錢了!一兩百萬的銀子說給就給,都不當迴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