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妙青說道,“舅舅做事周到,人命關天,小心謹慎些也應該的。”


    “寧可慢一點,也不能急功近利。”


    鈴蘭說道,“娘娘放心,舅老爺知道該怎麽做。不過這東西,真的能杜絕天花嗎?”


    百姓貧苦不堪,交稅之後能維持溫飽,就已經很不錯了。肚子裏沒有油水,再是青壯年,身體又能健康到哪裏。


    倘若生病,大多都是硬扛,或者根據以往流傳下來的經驗,去山上挖藥,或者找村頭的赤腳大夫。


    都輪了一遍之後,病情越來越重,最後才去藥店找大夫診治。


    要是遇上瘟疫、天花這樣的烈性傳染病,一個村子幾百戶人家,能熬過來的都少之又少,一隻手都數的清。


    若這法子真的有用,能救多少人命啊!


    孫妙青說道,“當然,其實種痘的法子幾百年前就有了,隻不過並沒有惠及萬民。”


    鈴蘭幾人驚愕不已?種痘不是先帝因為入關後皇室子弟困於天花之害,才讓太醫弄出來的嗎?怎麽會幾百年前就有了?


    琉璃驚道,“可要是幾百年前就有了,為什麽大家都不知道?”


    “有的地方每過幾年,就會有天花之害,往往十室九空。”


    孫妙青想起上輩子課堂上講的,宋真宗時期宰相王旦,就曾請峨眉山道士,為王素種痘。


    曆朝曆代對天花有過深入記載的醫學手劄不在少數,大多都有提到種痘之法。


    不過一是因為風險,二是因為沒有得到有力的推廣,所以隻能在小地方流傳。


    孫妙青說道,“唐宋的醫書中,就有不少關於種痘的記載。但安全有效的痘種不易得,常被視作家中秘方,尋常百姓拿著銀子也沒有門路。”


    “不算那些隱匿的人口,官方記錄的有兩千多萬人,好的痘種能種上幾個?”


    “再說也有許多人一生都不會染上,沒有皇帝的大力推廣,出於謹慎,他們是不會用的。”


    薔薇問道,“可那些都是種的人痘,牛痘也可以嗎?”


    孫妙青說道,“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裏,就記載了用水牛虱,可以預防天花。”


    “牛場都建起來了,何不一試?要是當真成了,對所有人都有好處!”


    若換作別的朝代,即便牛痘被弄出來,想要推行天下,也並不容易。


    封建皇權希望大量的百姓被束縛在土地上,人身控製極為嚴密。


    孫妙青才來的時候,還想過要是沒有被選進宮,她有錢又有閑,還有那麽一對溺愛她的兄嫂,天下何處去不得。


    但待久了才明白,沒有路引,又沒有功名,她連城門都出不去。


    就算運氣好蒙混出去,也住不了店,進不了城,隻能去荒山野嶺安家。


    瘟疫有些時候,對皇權穩固,也是有作用的。


    而清朝不同,因為生活環境,飲食習慣不同。滿人和蒙古人對天花的抵禦,比漢人更差。


    順治,代善的三個兒子,多鐸,阿睦爾撒納、林丹汗等,都是死於天花。


    曆朝曆代,隻有清朝大力推行種痘,但因為種種條件,並沒能普及全國。


    辛苦來這麽一遭,總要留下點什麽吧。


    琉璃說道,“一定能成的,不瞞娘娘,奴婢長這麽大,也該沒出過花。”


    “每次聽到他們說起這事兒,心裏別提多害怕了。”


    孫妙青說道,“我何嚐不是一樣?不過聽說蒙古秀女,必須種過痘或者出過花才能進京選秀,不知道是不是?”


    琉璃點頭道,“是有這麽個規矩,且大清禮重蒙古,每年皇上都要接見蒙古王公。”


    “但按照規矩,未出過痘的蒙古王公,不得入京麵聖。”


    “順治爺方麵連續六年沒有接見蒙古王公,就是因為當時蒙古正鬧這個。”


    薔薇說道,“娘娘不必擔心,最多還有兩三個月,必能出結果。”


    “等人試過確認安全之後,就不用再怕見喜。”


    孫妙青點頭,反正眼前這十幾年,皇宮沒有鬧這些,她一點都不用擔心!


    *


    碧桐書院


    大胖橘正和甄嬛,正一起欣賞,據傳是吳道子所作的《送子天王圖》。


    甄嬛讚歎道,“畫聖之前,世人皆沿襲遊絲描法。講究緊勁連綿,如春蠶吐絲。”


    “及至畫聖開創了蘭葉描,虯須雲鬢,數尺飛動,毛根出肉,力健有餘,世人推崇備至。”


    “此畫若不是畫聖親筆,嬛嬛實在想不出來,還有誰能有此功力。”


    大胖橘揣著手,端詳著說道,“這幅《送子天王圖》在明時出現,畫上並無印信,且此前也沒有任何記載。”


    “雖被視作是吳道子真跡,但也有不少人認為,是宋人臨摹而成,或者吳派高手所畫。”


    “不過即便不是畫聖真跡,也是難得的傳世佳作。能畫出此畫的人,絕不可能是籍籍無名之輩。”


    “就算比不上畫聖,也相差不遠。”


    甄嬛說道,“嬛嬛覺得若真有這人,並非是相去不遠,而是青出於藍。”


    大胖橘笑著說道,“嬛嬛覺得是青出於藍,那便是青出於藍。”


    因為西北戰事大獲全勝,哪怕被孫妙青下套,輸了支象牙出去,但也不影響他的好心情。


    嶽鍾琪帶著羅卜藏丹津先行一步,日夜兼程,還有幾日便能入京。


    大勝之下,那些朝秦暮楚的大臣也安分不少。文武百官需要製衡,軍中將領也需要製衡。


    凡事有所挾製,才是長遠之道。


    甄嬛看他高興的樣子,雖然與她一同品畫,但心思顯然並不在畫上。不然怎麽也要與她多爭論幾句,才會罷休。


    “皇上人逢喜事精神爽,嬛嬛見您這幾日嘴都沒合攏過。”


    大胖橘說道,“有嗎?”


    甄嬛點頭,“當然有,別說皇上,嬛嬛和其他姐妹知道後,也高興得很。”


    “以往隻知道年大將軍威名,這一戰又出來了個嶽將軍。軍中人才輩出,乃是大清之福,皇上之福,臣妾恭喜皇上。”


    大胖橘一把將甄嬛拉了起來,“的確是大喜,朕已經想好了,等年羹堯迴來,賜雙眼花翎、四團龍補服、黃帶、紫轡及金幣。”


    “年羹堯本人及其父年遐齡晉升一等公爵,外加太傅銜;此外嘛,再賞給他一個子爵的爵位,由其子年斌承襲。”


    “至於嶽鍾琪,同樣雙眼花翎,封太子太保,賞三等威信公爵位。兼甘肅提督,督辦甘肅、青海兩地軍務政要。”


    大胖橘說得很起勁兒,甄嬛聽得心裏很勉強。雖然她眼下與華妃並沒有什麽深仇大恨,但華妃的性子霸道蠻橫,她往日也受了不少冤枉氣。


    娘家立下大功,獲此封賞,華妃還不知道要多得意,看來以後受氣的日子,還長著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甄嬛傳:所有人都能聽見我的心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微微微微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微微微微辣並收藏甄嬛傳:所有人都能聽見我的心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