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本宮要仔細研究
甄嬛傳:所有人都能聽見我的心聲 作者:微微微微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周寧海說道,“娘娘深謀遠慮,奴才望塵莫及。”
“為了女兒能有個好去處,曹貴人隻能聽命行事。娘娘讓她往東就不敢往西,讓她往北就不敢往南。”
頌芝說道,“後宮嬪位之上都是有數的,讓咱們的人,還有那些無關痛癢的人頂上去。”
“往後的再有得寵的,或者家世不錯的嬪妃想升位,就沒那麽容易了。”
華妃說道,“到時候不用本宮動手,後宮也不得安寧。皇上想要個清淨的後宮,絕不可能。”
“皇上的身子早就不比從前,溫柔鄉即是英雄塚。酒色最能掏空人的身子,消磨人的意誌,皇上再是人中之龍,又能撐多久?”
頌芝在邊上一唱一和的說道,“是啊,奴婢陪娘娘翻了這麽多的醫書、還有養生之術,也有了一番心得。”
“那些酒色之徒,就沒有幾個能長壽的。更有不少人日日大魚大肉,喝多之後,中風癱倒在床。”
“比想法子下藥,可安全多了,還讓人挑不出錯。”
周寧海興奮的說道,“如此一來,兵不血刃就能達成目的。”
華妃揚著下巴,得意的說道,“本宮也是在寶華殿跪了幾天,才想出了這個法子。”
“慢有慢的好處,誠嬪說得對,本宮從前就是太急躁了。”
另一頭,曹貴人迴到自己住處,抱著溫宜逗弄。
音袖高興的說道,“您跟在華妃娘娘身邊這麽多年,總算是要熬出頭了。”
“啟祥宮雖好,但也受麗嬪挾製。這迴您帶公主來圓明園避暑,麗嬪卻隻能留在宮裏做烤鴨,明裏暗裏說了不少酸話。”
“奴婢原本還擔心迴宮之後,又要看她臉色。如今有了華妃的承諾,等迴去的時候,您便是一宮主位,隻是不知皇上會讓您住哪個宮。”
曹貴人說道,“哪個宮都不要緊,要緊的是關上門之後,能自己當家做主。”
“不過華妃現在與以往,是越來越不同了。換作以前,哪怕是粉身碎骨,她都不會放過那些敢與她爭寵的人。”
“這會兒居然主動為皇上安排美人,若說她是因為太在乎皇上,不得已才退而求其次,我也是不能信的。”
“大病一場之後,當真能讓人轉性嗎?”
音袖說道,“或許是死過一次,所以顯得與以往不同了呢?”
“再說您不是懷疑,華妃背後,應該又找了個人給她出謀劃策。”
“或許這些主意,就是那個人出的呢?隻是不知道誰這樣大的本事,能讓華妃言聽計從。”
曹貴人抱著溫宜,坐在凳子上想了許久,隨後不確定的說道,
“或許是誠嬪?”
“華妃對她的態度與別人都不同,且對她不曾有絲毫嫉妒之心,這實在太不尋常。”
“而且讓得寵的都是自己人,交好後宮。這做法與誠嬪的做法,如出一轍。”
“或許誠嬪就是年家準備好送進宮,替華妃出謀劃策的那個人!”
長春仙館
孫妙青剛喂弘晝喝完藥,才剛出門,突然就打了兩個噴嚏。
“是誰在念叨我呢?”
琉璃說道,“許是您這兩日照顧五阿哥累著了,奴婢去請陸太醫過來,為您請個平安脈吧。”
孫妙青說道,“沒事兒,我這會兒又好了。”
“今兒晚上我想喝鮑魚雞粥,讓膳房的人做好了,多灑點蔥和香菜末。”
琉璃說道,“奴婢知道,這就吩咐下去。”
鈴蘭走過來,行過禮後,從袖口裏拿出一封信來。
“娘娘,老爺夫人來信了。奴婢檢查過了信件完整,沒被人動過。”
孫妙青接過信,迫不及待的打開,
“哥哥說家中一切都好,讓我不要擔心。根據調令,織造局的事情都已經安排妥當,不日將往通州上任。”
“年將軍那裏也是事後才知道這事,但並未多說什麽。在信件中噓寒問暖,並囑咐哥哥要為皇上盡忠。”
“年羹堯在哥哥麵前,稱青海之功隻是微薄之力,全靠皇上運籌帷幄,決勝於千裏之外。”
“還說自己舊疾發作,腿腳遲緩。此番征戰之後,深感體力大不如前,軍醫為其診斷,此番事畢需安心將養。”
“但念及皇上對年家恩重,萬死不能報其一。西北未定,軍中不能沒有將才。”
“此次平亂亦發現了幾個良將賢才,準備將之舉薦給皇上,以做儲備......”
孫妙青驚呆了,這謙虛謹慎,忠君體國的樣子,一點都不年羹堯!
青海亂局並不是小事,羅卜藏丹津反叛早有預謀。趁先帝去世,胖橘繼位,老十四迴京,西北沒了威懾這個機會。
奪嫡剛剛有了結果,大胖橘這些兄弟的勢力尚未清除幹淨,老十四這個大將軍王,又一向不服胖橘這個親哥。
若是放他迴西北領兵平亂,誰知他會不會調轉槍頭,直接反戈一擊。
武將雖多,但能讓大胖橘相對放心,又有這個本事平亂的人裏,就隻有年羹堯最合適。
大胖橘將年羹堯派往青海,前期調兵遣將,對羅卜藏丹津形成合圍之勢,就用了大半年的時間。
直到前不久兩軍對壘,短短半個月就將叛軍潰不成軍。最關鍵的是省下了不少錢糧,並未對朝廷造成太大負擔。
直接讓大胖橘的皇位穩固下來,對朝裏朝外不服他的人,形成了震懾。
所以大胖橘才會稱他為恩人,天下才會傳揚年大將軍的威名。年羹堯才越發的得意,居功自傲,忘乎所以。
去青海前見著蘇培盛拱手叫蘇公公,去青海迴來後,就膽敢當著胖橘的麵,讓蘇妃伺候用膳。
結果這會兒給孫株合的書信,卻寫得如此謙恭。
這世界變化太快,孫妙青覺得她看不太懂。
鈴蘭見孫妙青拿著信發呆,小聲叫道,“娘娘,娘娘?”
“哦,怎麽了?”
孫妙青迴過神說道,“先迴去,這封信信息含量有點高,本宮要仔細研究。”
“為了女兒能有個好去處,曹貴人隻能聽命行事。娘娘讓她往東就不敢往西,讓她往北就不敢往南。”
頌芝說道,“後宮嬪位之上都是有數的,讓咱們的人,還有那些無關痛癢的人頂上去。”
“往後的再有得寵的,或者家世不錯的嬪妃想升位,就沒那麽容易了。”
華妃說道,“到時候不用本宮動手,後宮也不得安寧。皇上想要個清淨的後宮,絕不可能。”
“皇上的身子早就不比從前,溫柔鄉即是英雄塚。酒色最能掏空人的身子,消磨人的意誌,皇上再是人中之龍,又能撐多久?”
頌芝在邊上一唱一和的說道,“是啊,奴婢陪娘娘翻了這麽多的醫書、還有養生之術,也有了一番心得。”
“那些酒色之徒,就沒有幾個能長壽的。更有不少人日日大魚大肉,喝多之後,中風癱倒在床。”
“比想法子下藥,可安全多了,還讓人挑不出錯。”
周寧海興奮的說道,“如此一來,兵不血刃就能達成目的。”
華妃揚著下巴,得意的說道,“本宮也是在寶華殿跪了幾天,才想出了這個法子。”
“慢有慢的好處,誠嬪說得對,本宮從前就是太急躁了。”
另一頭,曹貴人迴到自己住處,抱著溫宜逗弄。
音袖高興的說道,“您跟在華妃娘娘身邊這麽多年,總算是要熬出頭了。”
“啟祥宮雖好,但也受麗嬪挾製。這迴您帶公主來圓明園避暑,麗嬪卻隻能留在宮裏做烤鴨,明裏暗裏說了不少酸話。”
“奴婢原本還擔心迴宮之後,又要看她臉色。如今有了華妃的承諾,等迴去的時候,您便是一宮主位,隻是不知皇上會讓您住哪個宮。”
曹貴人說道,“哪個宮都不要緊,要緊的是關上門之後,能自己當家做主。”
“不過華妃現在與以往,是越來越不同了。換作以前,哪怕是粉身碎骨,她都不會放過那些敢與她爭寵的人。”
“這會兒居然主動為皇上安排美人,若說她是因為太在乎皇上,不得已才退而求其次,我也是不能信的。”
“大病一場之後,當真能讓人轉性嗎?”
音袖說道,“或許是死過一次,所以顯得與以往不同了呢?”
“再說您不是懷疑,華妃背後,應該又找了個人給她出謀劃策。”
“或許這些主意,就是那個人出的呢?隻是不知道誰這樣大的本事,能讓華妃言聽計從。”
曹貴人抱著溫宜,坐在凳子上想了許久,隨後不確定的說道,
“或許是誠嬪?”
“華妃對她的態度與別人都不同,且對她不曾有絲毫嫉妒之心,這實在太不尋常。”
“而且讓得寵的都是自己人,交好後宮。這做法與誠嬪的做法,如出一轍。”
“或許誠嬪就是年家準備好送進宮,替華妃出謀劃策的那個人!”
長春仙館
孫妙青剛喂弘晝喝完藥,才剛出門,突然就打了兩個噴嚏。
“是誰在念叨我呢?”
琉璃說道,“許是您這兩日照顧五阿哥累著了,奴婢去請陸太醫過來,為您請個平安脈吧。”
孫妙青說道,“沒事兒,我這會兒又好了。”
“今兒晚上我想喝鮑魚雞粥,讓膳房的人做好了,多灑點蔥和香菜末。”
琉璃說道,“奴婢知道,這就吩咐下去。”
鈴蘭走過來,行過禮後,從袖口裏拿出一封信來。
“娘娘,老爺夫人來信了。奴婢檢查過了信件完整,沒被人動過。”
孫妙青接過信,迫不及待的打開,
“哥哥說家中一切都好,讓我不要擔心。根據調令,織造局的事情都已經安排妥當,不日將往通州上任。”
“年將軍那裏也是事後才知道這事,但並未多說什麽。在信件中噓寒問暖,並囑咐哥哥要為皇上盡忠。”
“年羹堯在哥哥麵前,稱青海之功隻是微薄之力,全靠皇上運籌帷幄,決勝於千裏之外。”
“還說自己舊疾發作,腿腳遲緩。此番征戰之後,深感體力大不如前,軍醫為其診斷,此番事畢需安心將養。”
“但念及皇上對年家恩重,萬死不能報其一。西北未定,軍中不能沒有將才。”
“此次平亂亦發現了幾個良將賢才,準備將之舉薦給皇上,以做儲備......”
孫妙青驚呆了,這謙虛謹慎,忠君體國的樣子,一點都不年羹堯!
青海亂局並不是小事,羅卜藏丹津反叛早有預謀。趁先帝去世,胖橘繼位,老十四迴京,西北沒了威懾這個機會。
奪嫡剛剛有了結果,大胖橘這些兄弟的勢力尚未清除幹淨,老十四這個大將軍王,又一向不服胖橘這個親哥。
若是放他迴西北領兵平亂,誰知他會不會調轉槍頭,直接反戈一擊。
武將雖多,但能讓大胖橘相對放心,又有這個本事平亂的人裏,就隻有年羹堯最合適。
大胖橘將年羹堯派往青海,前期調兵遣將,對羅卜藏丹津形成合圍之勢,就用了大半年的時間。
直到前不久兩軍對壘,短短半個月就將叛軍潰不成軍。最關鍵的是省下了不少錢糧,並未對朝廷造成太大負擔。
直接讓大胖橘的皇位穩固下來,對朝裏朝外不服他的人,形成了震懾。
所以大胖橘才會稱他為恩人,天下才會傳揚年大將軍的威名。年羹堯才越發的得意,居功自傲,忘乎所以。
去青海前見著蘇培盛拱手叫蘇公公,去青海迴來後,就膽敢當著胖橘的麵,讓蘇妃伺候用膳。
結果這會兒給孫株合的書信,卻寫得如此謙恭。
這世界變化太快,孫妙青覺得她看不太懂。
鈴蘭見孫妙青拿著信發呆,小聲叫道,“娘娘,娘娘?”
“哦,怎麽了?”
孫妙青迴過神說道,“先迴去,這封信信息含量有點高,本宮要仔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