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元旦加更~
甄嬛傳:所有人都能聽見我的心聲 作者:微微微微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隨手從炕桌上放著的八角盒子裏,拿起兩顆奶糖。孫妙青把奶糖攤在手心上,向鈴蘭和琉璃兩人問道,
“你們看我手裏的,是什麽?”
鈴蘭雖然不明白,孫妙青為何明知故問,但還是說道,“奶糖啊。”
孫妙青看向琉璃,琉璃想了想說道,“不對。”
“娘娘剛才悄悄和我們說了,這是皇上都喜歡吃的奶糖。”
孫妙青笑了笑,孺子可教也,琉璃多少還是有些天分在的。
“對,但不全對!”
孫妙青說道,“這奶糖用的可不是一般的牛奶,而是混入了皇家特供的牛奶。”
“不僅如此,產奶的牛不是千裏迢迢,從蒙古大草原千萬頭牛中,挑選出來的上等牛種。”
“就是內務府,專為皇室培養出來的特級奶牛。”
“除了用青草、糧食喂養,每天還會安排樂師對牛彈琴,工人為牛按摩,讓牛產出最優質的奶。”
“而這樣好的牛奶,一碗也就能做出一顆糖。”
“還有這些果脯,從掛果到做成蜜餞,也有嚴格標準。樹上的蟲,都是由人每天搭著梯子,用手抓的。”
“吃了這個,不僅能緩中補氣,潤燥生津。還能溫養血脈、滋補五髒、填補身體虛嬴。”
“皇上吃了都說好!”
“我們賣的不是奶糖,是健康。十兩銀子不僅能買到皇室同款,還能買健康。”
“貴嗎?哪裏貴了!這分明是白菜價好嗎!”
這番話說得天花亂墜,把鈴蘭和琉璃兩人,聽得一愣一愣的。
“這麽說起來,十兩銀子的確不貴。”
鈴蘭遲疑的說道,“可是咱們用的牛奶,就是普通的黃牛奶、水牛奶,不是從蒙古運過來的啊。”
“而且現在做的,都是從內務府的莊子裏,還有京郊的那些村子收來的,哪有對牛彈琴這迴事兒?”
孫妙青說道,“牛棚不是搭好了嗎?安排幾個樂師,每天對著它們彈一個時辰。”
“再從內蒙買幾隻種牛過來,不過這事兒也不著急,慢慢來就好。”
鈴蘭和琉璃點點頭,娘娘怎麽說,她們就怎麽辦。把娘娘的話傳出去,自然有人去辦。
孫妙青把手裏的糖塞嘴裏,突然想到張家舅舅,在這事兒上出了大力氣。
不僅貢獻了個莊子出來,還忙裏忙外,又出人又出力。
一部分自然是因為對她的疼愛,所以才會這樣盡心。另一部分,也是因為她在宮裏受寵的緣故。
人情這個東西,不能一味的索取,要靠雙方共同維係,孫妙青也不能看著自己人吃虧。
若是最後虧了,或許還好些,那些銀子對張家來說算不得什麽。
但要是日進鬥金,張家半點好處都不沾邊。久而久之,就一定會生出嫌隙。
之前說給他們三成幹股,舅舅死活不肯收。說是給外甥女幫忙,沒有收錢的道理。
張家或許以為,這生意做不長久,但孫妙青卻知道一定能掙錢。
想想說道,“奶糖生意舅舅舅母幫了大忙,之前說三成幹股舅舅舅母不肯收。”
“知道是心疼我,但要一點不收,用舅舅家的莊子養牛,本宮這心裏也不自在。”
“既然舅舅舅母覺得三成幹股多了,那就兩成好了。讓他們務必收下,千萬不要再推辭。”
鈴蘭迴道,“是,奴婢都記下了。”
接下來的這些日子,孫妙青忙著鋪子開業的事情。
每日讓鈴蘭和李嬤嬤,帶著弘晝去養心殿打卡,讓大胖橘好好感受兒孫之樂。
自己則把心思都用到了事業上,大胖橘不肯讓她把奶糖,滿朝文武都送一遍。
她就隻好忙活一番,走嬪妃們的門路,給嬪妃的家屬都送一份,弄得宮裏比過年還熱鬧。
終於,二月二龍抬頭這天,孫妙青的奶糖鋪子,終於開業了。
“你們看我手裏的,是什麽?”
鈴蘭雖然不明白,孫妙青為何明知故問,但還是說道,“奶糖啊。”
孫妙青看向琉璃,琉璃想了想說道,“不對。”
“娘娘剛才悄悄和我們說了,這是皇上都喜歡吃的奶糖。”
孫妙青笑了笑,孺子可教也,琉璃多少還是有些天分在的。
“對,但不全對!”
孫妙青說道,“這奶糖用的可不是一般的牛奶,而是混入了皇家特供的牛奶。”
“不僅如此,產奶的牛不是千裏迢迢,從蒙古大草原千萬頭牛中,挑選出來的上等牛種。”
“就是內務府,專為皇室培養出來的特級奶牛。”
“除了用青草、糧食喂養,每天還會安排樂師對牛彈琴,工人為牛按摩,讓牛產出最優質的奶。”
“而這樣好的牛奶,一碗也就能做出一顆糖。”
“還有這些果脯,從掛果到做成蜜餞,也有嚴格標準。樹上的蟲,都是由人每天搭著梯子,用手抓的。”
“吃了這個,不僅能緩中補氣,潤燥生津。還能溫養血脈、滋補五髒、填補身體虛嬴。”
“皇上吃了都說好!”
“我們賣的不是奶糖,是健康。十兩銀子不僅能買到皇室同款,還能買健康。”
“貴嗎?哪裏貴了!這分明是白菜價好嗎!”
這番話說得天花亂墜,把鈴蘭和琉璃兩人,聽得一愣一愣的。
“這麽說起來,十兩銀子的確不貴。”
鈴蘭遲疑的說道,“可是咱們用的牛奶,就是普通的黃牛奶、水牛奶,不是從蒙古運過來的啊。”
“而且現在做的,都是從內務府的莊子裏,還有京郊的那些村子收來的,哪有對牛彈琴這迴事兒?”
孫妙青說道,“牛棚不是搭好了嗎?安排幾個樂師,每天對著它們彈一個時辰。”
“再從內蒙買幾隻種牛過來,不過這事兒也不著急,慢慢來就好。”
鈴蘭和琉璃點點頭,娘娘怎麽說,她們就怎麽辦。把娘娘的話傳出去,自然有人去辦。
孫妙青把手裏的糖塞嘴裏,突然想到張家舅舅,在這事兒上出了大力氣。
不僅貢獻了個莊子出來,還忙裏忙外,又出人又出力。
一部分自然是因為對她的疼愛,所以才會這樣盡心。另一部分,也是因為她在宮裏受寵的緣故。
人情這個東西,不能一味的索取,要靠雙方共同維係,孫妙青也不能看著自己人吃虧。
若是最後虧了,或許還好些,那些銀子對張家來說算不得什麽。
但要是日進鬥金,張家半點好處都不沾邊。久而久之,就一定會生出嫌隙。
之前說給他們三成幹股,舅舅死活不肯收。說是給外甥女幫忙,沒有收錢的道理。
張家或許以為,這生意做不長久,但孫妙青卻知道一定能掙錢。
想想說道,“奶糖生意舅舅舅母幫了大忙,之前說三成幹股舅舅舅母不肯收。”
“知道是心疼我,但要一點不收,用舅舅家的莊子養牛,本宮這心裏也不自在。”
“既然舅舅舅母覺得三成幹股多了,那就兩成好了。讓他們務必收下,千萬不要再推辭。”
鈴蘭迴道,“是,奴婢都記下了。”
接下來的這些日子,孫妙青忙著鋪子開業的事情。
每日讓鈴蘭和李嬤嬤,帶著弘晝去養心殿打卡,讓大胖橘好好感受兒孫之樂。
自己則把心思都用到了事業上,大胖橘不肯讓她把奶糖,滿朝文武都送一遍。
她就隻好忙活一番,走嬪妃們的門路,給嬪妃的家屬都送一份,弄得宮裏比過年還熱鬧。
終於,二月二龍抬頭這天,孫妙青的奶糖鋪子,終於開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