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東有,男,文學碩士、史學博士,南昌大學教授。


    1987年開始研究《金瓶梅》。出版了學術專著《〈金瓶梅〉—中國文化發展的一個斷麵》、《〈金瓶梅〉文化研究》、《〈金瓶梅〉詩詞文化鑒析》和研究明清小說、戲曲與社會經濟變遷關係的專著《人欲的解放—明清社會經濟變遷與大眾審美》,以及係列改編小說《西門大官人》、《潘金蓮與李瓶兒》和《傲婢春梅》;發表了《〈金瓶梅〉與運河經濟文化》、《論〈金瓶梅〉獨特的藝術思維指向》、《再論運河經濟文化與〈金瓶梅〉》、《〈金瓶梅〉的二律背反及其藝術思維》、《〈金瓶梅詞話〉對理學和宗教的選擇》、《相麵與中國古代小說審美藝術的關係—從〈金瓶梅詞話〉相麵情節說起》、《西門慶為什麽沒做地主—〈金瓶梅〉中的社會經濟問題》、《〈金瓶梅詞話〉道德說教中的哲學命題》、《〈金瓶梅詞話〉的非小說意味》、《話說西門大官人》等20餘篇論文。


    陳東有的《金瓶梅》研究主要有三個特點:一是從經濟文化即社會經濟發展史與社會變遷的層麵和角度來研究《金瓶梅》,努力探討文學與社會經濟之間的關係及其規律性,並由此發掘小說的內涵與價值,1989年他開始提出“《金瓶梅》是運河經濟文化的產物”這一觀點。二是注重《金瓶梅》的文學理論的研究,把“藝術思維指向”這一理論界的新論引進到“金學”的研究中來。三是積極地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轉化成大眾可以接受的通俗形式,引導普通讀者讀好《金瓶梅》一書,他改編的三本人物係列小說《西門大官人》、《潘金蓮與李瓶兒》、《傲婢春梅》,不僅在情節、文字上更加好讀易懂,而且附有導讀論文,為普通讀者起到了很好的引導作用。


    本書《潘金蓮與李瓶兒》是係列小說的第二部,主要通過潘金蓮、李瓶兒兩位女性的命運故事,講述西門慶的家事和各妻妾之間的情事,喜怒哀樂、幽怨閑愁、勾心鬥角、心狠手辣、天倫之親、利益相爭,一一生動地展現在讀者麵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潘金蓮與李瓶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陳東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陳東有並收藏潘金蓮與李瓶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