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頁
快穿:星際學霸又在直播了 作者:清風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兩位教授連連點頭,其中一位試探性地問了一下。
「同學,你有什麽好辦法嗎?」
「我認為可以加一個渦輪增壓器……」江瀾直接在旁邊畫了上去。
「用渦輪增壓器利用廢氣為渦輪機提供動力,將額外的廢氣……」
「除此之外,這個發動機的體型也太大了,我建議用電子零件取代機械零件……」
江瀾說了一堆之後,感覺自己有些口渴,就低下頭喝了一口水。
等他抬頭的時候,發現兩個教授的眼睛都亮得驚人。
第259章 女穿男之七零八零搞科技13
「這位同學,你叫什麽名字?是什麽專業的?」
「我叫江瀾,江水的江,波瀾壯闊的瀾,就讀於物理係。」
兩個教授互相看了一眼,表情都有些怪異起來。
他們還以為這個學生是動力機械與工程本專業的,還在想自己怎麽對這麽優秀的學生沒有什麽印象,沒想到居然是外專業的。
這麽一個好苗子,居然去學什麽物理係,真是浪費了才華。
「江同學,你要不要轉係來動力機械與工程專業啊?我看你對這個發動機很了解嘛。」
「謝謝老師,我覺得現在的專業挺好的,暫時不打算轉係。」
既然學生不願意,做老師的也不能強人所難。
「那江同學,你有沒有興趣,來加入我們這個發動機課題的研究呢?」
江瀾點頭,迴答地很幹脆,「這是我的榮幸。」
看著兩個教授這麽隨意的態度,江瀾還以為這個所謂的發動機課題,是個微不足道的校級小課題。
後來他才知道,這個發動機課題,居然是不折不扣的國家級研究課題,是有國家專項基金補貼的重點實驗項目。
這兩個白頭髮的教授,一個叫劉晗章,一個叫沈玉之。
他們的身份更加是了不得,說出來嚇倒一片人。
他們可不是普通的大學教授,而是科學院院士退休之後被清大返聘來授課的,是不折不扣的國家級科研大拿。
江瀾自己也沒想到,去了一趟圖書館,就遇到了兩個大佬,還加入了一個重要的課題,運氣真是不錯。
因為歷史原因,花國的工業革命起步得比較晚。
導致一些關鍵的技術,落後於其他的發達國家。
不要說是資源匱乏的七十年代,哪怕是再過三十年,市場上國產車還是競爭不過進口車。
花國在柴油發動機的研發上麵,倒是做得不錯,但是在汽油發動機上麵,就是遜色多了。
國內大部分發動機的研發,更多的集中在模仿,而不是創新上麵。
為什麽造不出來?
因為製作工藝和硬體設施不達標,而這兩點往往還是互通的。
霓虹的發動機,運用了「熱脹冷縮」的原理,能夠通過特殊的機器讓發動機各個零件直接結合得更加緊密。
咱們一旦拆了之後,就不可能恢復原樣,也無法研究出參考的數值。
硬體設施就更讓人傷心了,高端的發動機模型澆灌機械。
別的國家可不會白白送我們,我們自己又研發不出來。
花國的山寨能力為什麽這麽強?
還不是被硬生生逼出來的嗎?
技術被封鎖,物品花錢也買不到。
咱們的科學家啥都沒有,隻能硬著頭皮上,逼著自己走出一條道路來。
看著兩個頭髮花白的院士,退休之後還在為發動機的事情操心,江瀾主動分擔了更多的實驗任務。
實驗結果自然是非常喜人的,在江瀾的參與之下,很多參數都被修正了。
研發進度跟坐了火箭一樣提升,很快就取得了階段性的進展。
半年之後,第一台花國全程自主研發的汽車發動機在清大實驗室誕生。
判定一款發動機的水平,一般從幾個維度入手,比如功率、扭矩、油耗、排放、可靠性等。
這款高壓直噴發動機數據很硬氣,最大功率135kw,最大扭矩300n·m,發動機熱效率40%,數據吊打市麵上所有的汽車發動機。
這款發動機的水平,即使放到40年後,也是頂尖的,更不要說科技水平很一般的七零年代了。
雖說汽車是民用科技發明,但是其吸金能力是非常可觀的。
眼下國家百廢待興,搞發展搞建設到處都需要花錢,貿易逆差遠遠大於貿易順差。
每一個能賺外匯的機會,國家都非常的重視,也非常的支持。
新型發動機的產生的第一時間,官方領導就安排了工作人員來查看情況,並且記錄了相關的數據。
劉教授提前跟江瀾打了招唿,告訴他這次實驗的專利,估計會被國家收購。
但是一次性給的錢不會太多,讓他有個心理準備。
教授說的不多,顯然不是按國內的生產水平來評估的,而是對標了國外的專利費用。
大家都知道汽車是個燒錢又賺錢的玩意兒,而發動機又是整台汽車最精華的部分,幾乎決定了車輛的性能。
江瀾作為本次實驗貢獻最大的一個人,如果他把專利技術賣給a國,至少能賺取8位數的專利費。
而在花國這個專利費就真不好說了,至少8位數是絕對不可能的。
因為國家現在困難,這些錢要拿去搞生產建設。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同學,你有什麽好辦法嗎?」
「我認為可以加一個渦輪增壓器……」江瀾直接在旁邊畫了上去。
「用渦輪增壓器利用廢氣為渦輪機提供動力,將額外的廢氣……」
「除此之外,這個發動機的體型也太大了,我建議用電子零件取代機械零件……」
江瀾說了一堆之後,感覺自己有些口渴,就低下頭喝了一口水。
等他抬頭的時候,發現兩個教授的眼睛都亮得驚人。
第259章 女穿男之七零八零搞科技13
「這位同學,你叫什麽名字?是什麽專業的?」
「我叫江瀾,江水的江,波瀾壯闊的瀾,就讀於物理係。」
兩個教授互相看了一眼,表情都有些怪異起來。
他們還以為這個學生是動力機械與工程本專業的,還在想自己怎麽對這麽優秀的學生沒有什麽印象,沒想到居然是外專業的。
這麽一個好苗子,居然去學什麽物理係,真是浪費了才華。
「江同學,你要不要轉係來動力機械與工程專業啊?我看你對這個發動機很了解嘛。」
「謝謝老師,我覺得現在的專業挺好的,暫時不打算轉係。」
既然學生不願意,做老師的也不能強人所難。
「那江同學,你有沒有興趣,來加入我們這個發動機課題的研究呢?」
江瀾點頭,迴答地很幹脆,「這是我的榮幸。」
看著兩個教授這麽隨意的態度,江瀾還以為這個所謂的發動機課題,是個微不足道的校級小課題。
後來他才知道,這個發動機課題,居然是不折不扣的國家級研究課題,是有國家專項基金補貼的重點實驗項目。
這兩個白頭髮的教授,一個叫劉晗章,一個叫沈玉之。
他們的身份更加是了不得,說出來嚇倒一片人。
他們可不是普通的大學教授,而是科學院院士退休之後被清大返聘來授課的,是不折不扣的國家級科研大拿。
江瀾自己也沒想到,去了一趟圖書館,就遇到了兩個大佬,還加入了一個重要的課題,運氣真是不錯。
因為歷史原因,花國的工業革命起步得比較晚。
導致一些關鍵的技術,落後於其他的發達國家。
不要說是資源匱乏的七十年代,哪怕是再過三十年,市場上國產車還是競爭不過進口車。
花國在柴油發動機的研發上麵,倒是做得不錯,但是在汽油發動機上麵,就是遜色多了。
國內大部分發動機的研發,更多的集中在模仿,而不是創新上麵。
為什麽造不出來?
因為製作工藝和硬體設施不達標,而這兩點往往還是互通的。
霓虹的發動機,運用了「熱脹冷縮」的原理,能夠通過特殊的機器讓發動機各個零件直接結合得更加緊密。
咱們一旦拆了之後,就不可能恢復原樣,也無法研究出參考的數值。
硬體設施就更讓人傷心了,高端的發動機模型澆灌機械。
別的國家可不會白白送我們,我們自己又研發不出來。
花國的山寨能力為什麽這麽強?
還不是被硬生生逼出來的嗎?
技術被封鎖,物品花錢也買不到。
咱們的科學家啥都沒有,隻能硬著頭皮上,逼著自己走出一條道路來。
看著兩個頭髮花白的院士,退休之後還在為發動機的事情操心,江瀾主動分擔了更多的實驗任務。
實驗結果自然是非常喜人的,在江瀾的參與之下,很多參數都被修正了。
研發進度跟坐了火箭一樣提升,很快就取得了階段性的進展。
半年之後,第一台花國全程自主研發的汽車發動機在清大實驗室誕生。
判定一款發動機的水平,一般從幾個維度入手,比如功率、扭矩、油耗、排放、可靠性等。
這款高壓直噴發動機數據很硬氣,最大功率135kw,最大扭矩300n·m,發動機熱效率40%,數據吊打市麵上所有的汽車發動機。
這款發動機的水平,即使放到40年後,也是頂尖的,更不要說科技水平很一般的七零年代了。
雖說汽車是民用科技發明,但是其吸金能力是非常可觀的。
眼下國家百廢待興,搞發展搞建設到處都需要花錢,貿易逆差遠遠大於貿易順差。
每一個能賺外匯的機會,國家都非常的重視,也非常的支持。
新型發動機的產生的第一時間,官方領導就安排了工作人員來查看情況,並且記錄了相關的數據。
劉教授提前跟江瀾打了招唿,告訴他這次實驗的專利,估計會被國家收購。
但是一次性給的錢不會太多,讓他有個心理準備。
教授說的不多,顯然不是按國內的生產水平來評估的,而是對標了國外的專利費用。
大家都知道汽車是個燒錢又賺錢的玩意兒,而發動機又是整台汽車最精華的部分,幾乎決定了車輛的性能。
江瀾作為本次實驗貢獻最大的一個人,如果他把專利技術賣給a國,至少能賺取8位數的專利費。
而在花國這個專利費就真不好說了,至少8位數是絕對不可能的。
因為國家現在困難,這些錢要拿去搞生產建設。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