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頁
快穿:星際學霸又在直播了 作者:清風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63章 打臉真千金63
9月12日,江瀾拖著行李箱,低調地走進了華科院大學。
華科院大學作為華科院的預備役,是不少莘莘學子的夢想學府。
江瀾進學校的時候,分數不高不低,並不冒尖,再加上她為人低調,平常就是寢室和圖書館兩點一線,可以說在同學裏麵沒有很大的存在感。
華科院大學雖然男多女少,但是學術氛圍很濃厚,大家對於美女的熱情,遠遠低於對科研的熱情。
江瀾的第一次爆發,是在期中考試的時候,她以專業課全科滿分的成績,成功登頂年級第一,並且以絕對的優勢碾壓了第二名。
如果這是一個巧合,那麽第一學期期末考試,她又以專業課全科滿分的成績,蟬聯第一,直接傲視整個大一,成為神一樣的人物。
高等數學、力學、熱學、光學、電磁學、原子物理學、數學物理方法、理論力學、熱力學與統計物理、電動力學、量子力學、固體物理學、結構和物性、計算物理學。
這些課程隨便拿出一門,都是能逼瘋正常人的存在。
哪怕是華科院大學最頂尖的那一批學生,也隻能精通其中個別幾門學科,做不到全才。
迄今為止,也隻有江瀾做到了,她成了學生裏麵公認的學神。
不僅學生覺得江瀾很神,華科院大學的教授們也發現了這個學生的神奇,紛紛朝著江瀾伸出了橄欖枝。
最後江瀾選擇了華國應用物理學之父楊震,成為了他第三位關門弟子。
現在的江瀾已經大三了,這兩年她的名氣已經傳遍了整個華科院大學。
還沒畢業就發布了12篇sci論文,擁有5個應用物理方麵的專利,是不折不扣的學術天才。
不僅是華科院大學把她當成寶貝,同在b市的國內top1和top2的大學也經常來挖牆角,甚至開出了非常優厚的條件。
華科院大學為了留住江瀾,特批給了她一個獨立的實驗室,放眼全國,這樣的條件都是非常難得的。
「這個太陽能電池是不是成功了?」助理髮出激動的聲音。
江瀾點了點頭,「是的,按照試驗的數據,太陽能電池已經研發成功了。它的性能非常強,比市場上現有的太陽能電池高出好幾倍。」
「那真是太好了!」實驗室裏的研究人員紛紛慶祝起來。
江瀾作為項目的牽頭人,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科研從來都不是什麽容易的事情,失敗的概率總是比成功要高的多。
如果不是她擁有超前的知識,也不可能在這麽短時間內就做出成績。
「江小姐,專利申請已經提交。」
江瀾的助理,是華科院大學在讀的博士生,論學歷比本科未畢業的江瀾高,論年紀比江瀾大。
但科研界達者為尊,實力才是第一位的,他很慶幸自己加入了江瀾的實驗室。
「好的,辛苦你們了,今天請大家吃飯。」
江瀾拿出手機打了個電話給自己的導師,告訴了他這個好消息。
楊震作為華國最老牌的物理學家,如今已經是90歲高齡,但他依然身體矯健,對科研充滿熱情。
得知小弟子有了新的科研成果,放下電話就眼巴巴的就跑來了。
江瀾本以為隻有自己的導師過來,結果來了一串人。她倒是沒想到,自己一個電話把物理界的大拿們都給炸出來了。
一群老爺子圍著實驗室的太陽能電池,討論起來。
「這個參數,利用率居然這麽高?怎麽做到的?」
「光能轉化為電能,如果按照這個邏輯,是不是可以運用到其他的領域啊?」
「對啊,做民用電池太浪費了,這個設計如果用在航天和軍用上來更合適啊。」
「咳咳……」楊震把江瀾推到眾人前麵,「這是我小徒弟研發出來的,讓她來講講思路吧。」
「各位老師,那我就來談談我的思路。首先我設計了光能採集……」
江瀾不緊不慢地講著自己的思路,旁邊的大佬們也聽得很認真。
等她說完之後,發現在場的人都眼睛放光的看著她。
「後生可畏啊……華國有這樣的年輕人,我們這些老傢夥就算死了,也能安心了。」
老一輩的研究者,都是苦日子過來的,最大的心願就是能為華國培養出新一代的人才。
太陽能電池專利,很快就被國家收購了,出於某些考慮,太陽能電池將用於軍事領域,暫不涉及民用。
不過在江瀾的請求下,遠在g省的張二貴收到了一台貴重的翻地機器。
上麵安裝著國家當前最先進的太陽能電池,關鍵是這台機器還是g省邊防部隊專門護送過來的。
張二貴一開始還不舍用,但用了一次之後,他就再也捨不得放著積灰了,因為實在太好用了。
隻要有太陽的時候把機器放出去,機器就能自動翻地,就跟他閨女翻得一樣快一樣深。
僅靠太陽能專利就能吃一輩子老本的江瀾,並沒有放慢科研的腳步。
太陽能電池不是江瀾終點,而是起點,這是一個屬於江瀾的時代。
在接下來的幾年裏,江瀾的發明層出不窮,除了翻地機之外,她還發明了秸稈自動處理機,從收割到清理,全程自動非常省力。
目前秸稈自動處理機已經實現了量產,因為價格低廉,所以銷量很好,這兩年已經沒有農人因為焚燒秸稈的問題而糾結了。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9月12日,江瀾拖著行李箱,低調地走進了華科院大學。
華科院大學作為華科院的預備役,是不少莘莘學子的夢想學府。
江瀾進學校的時候,分數不高不低,並不冒尖,再加上她為人低調,平常就是寢室和圖書館兩點一線,可以說在同學裏麵沒有很大的存在感。
華科院大學雖然男多女少,但是學術氛圍很濃厚,大家對於美女的熱情,遠遠低於對科研的熱情。
江瀾的第一次爆發,是在期中考試的時候,她以專業課全科滿分的成績,成功登頂年級第一,並且以絕對的優勢碾壓了第二名。
如果這是一個巧合,那麽第一學期期末考試,她又以專業課全科滿分的成績,蟬聯第一,直接傲視整個大一,成為神一樣的人物。
高等數學、力學、熱學、光學、電磁學、原子物理學、數學物理方法、理論力學、熱力學與統計物理、電動力學、量子力學、固體物理學、結構和物性、計算物理學。
這些課程隨便拿出一門,都是能逼瘋正常人的存在。
哪怕是華科院大學最頂尖的那一批學生,也隻能精通其中個別幾門學科,做不到全才。
迄今為止,也隻有江瀾做到了,她成了學生裏麵公認的學神。
不僅學生覺得江瀾很神,華科院大學的教授們也發現了這個學生的神奇,紛紛朝著江瀾伸出了橄欖枝。
最後江瀾選擇了華國應用物理學之父楊震,成為了他第三位關門弟子。
現在的江瀾已經大三了,這兩年她的名氣已經傳遍了整個華科院大學。
還沒畢業就發布了12篇sci論文,擁有5個應用物理方麵的專利,是不折不扣的學術天才。
不僅是華科院大學把她當成寶貝,同在b市的國內top1和top2的大學也經常來挖牆角,甚至開出了非常優厚的條件。
華科院大學為了留住江瀾,特批給了她一個獨立的實驗室,放眼全國,這樣的條件都是非常難得的。
「這個太陽能電池是不是成功了?」助理髮出激動的聲音。
江瀾點了點頭,「是的,按照試驗的數據,太陽能電池已經研發成功了。它的性能非常強,比市場上現有的太陽能電池高出好幾倍。」
「那真是太好了!」實驗室裏的研究人員紛紛慶祝起來。
江瀾作為項目的牽頭人,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科研從來都不是什麽容易的事情,失敗的概率總是比成功要高的多。
如果不是她擁有超前的知識,也不可能在這麽短時間內就做出成績。
「江小姐,專利申請已經提交。」
江瀾的助理,是華科院大學在讀的博士生,論學歷比本科未畢業的江瀾高,論年紀比江瀾大。
但科研界達者為尊,實力才是第一位的,他很慶幸自己加入了江瀾的實驗室。
「好的,辛苦你們了,今天請大家吃飯。」
江瀾拿出手機打了個電話給自己的導師,告訴了他這個好消息。
楊震作為華國最老牌的物理學家,如今已經是90歲高齡,但他依然身體矯健,對科研充滿熱情。
得知小弟子有了新的科研成果,放下電話就眼巴巴的就跑來了。
江瀾本以為隻有自己的導師過來,結果來了一串人。她倒是沒想到,自己一個電話把物理界的大拿們都給炸出來了。
一群老爺子圍著實驗室的太陽能電池,討論起來。
「這個參數,利用率居然這麽高?怎麽做到的?」
「光能轉化為電能,如果按照這個邏輯,是不是可以運用到其他的領域啊?」
「對啊,做民用電池太浪費了,這個設計如果用在航天和軍用上來更合適啊。」
「咳咳……」楊震把江瀾推到眾人前麵,「這是我小徒弟研發出來的,讓她來講講思路吧。」
「各位老師,那我就來談談我的思路。首先我設計了光能採集……」
江瀾不緊不慢地講著自己的思路,旁邊的大佬們也聽得很認真。
等她說完之後,發現在場的人都眼睛放光的看著她。
「後生可畏啊……華國有這樣的年輕人,我們這些老傢夥就算死了,也能安心了。」
老一輩的研究者,都是苦日子過來的,最大的心願就是能為華國培養出新一代的人才。
太陽能電池專利,很快就被國家收購了,出於某些考慮,太陽能電池將用於軍事領域,暫不涉及民用。
不過在江瀾的請求下,遠在g省的張二貴收到了一台貴重的翻地機器。
上麵安裝著國家當前最先進的太陽能電池,關鍵是這台機器還是g省邊防部隊專門護送過來的。
張二貴一開始還不舍用,但用了一次之後,他就再也捨不得放著積灰了,因為實在太好用了。
隻要有太陽的時候把機器放出去,機器就能自動翻地,就跟他閨女翻得一樣快一樣深。
僅靠太陽能專利就能吃一輩子老本的江瀾,並沒有放慢科研的腳步。
太陽能電池不是江瀾終點,而是起點,這是一個屬於江瀾的時代。
在接下來的幾年裏,江瀾的發明層出不窮,除了翻地機之外,她還發明了秸稈自動處理機,從收割到清理,全程自動非常省力。
目前秸稈自動處理機已經實現了量產,因為價格低廉,所以銷量很好,這兩年已經沒有農人因為焚燒秸稈的問題而糾結了。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