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頁
帶球跑後攝政王火葬場了 作者:焰衣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疾步走出殿外,拎來值夜的宮婢詢問:「太後娘娘呢?」
大長秋平素溫和的麵容陰沉得可怕,宮婢不知出了什麽大事,雙腿發軟地跪在地上,「半個時辰前,攝政王來長樂宮將太後娘娘帶走了,大長秋出什麽事了麽?」
月一淡淡道:「無事,你下去吧。」
「是。」宮婢提起小宮燈,正要迴配房的路上,迴首望見大長秋鬆孑然立在黑暗空寂的廊蕪,黯然神傷。
月色溶溶,一輛赤金烏木馬車駛出宮門。那馬車奢靡至極,寶頂鑲金嵌玉,緋色的簾櫳都密密織就南海珍珠,過往行人不由對裏麵的天橫貴胄生出探究之心。
馬車座位鋪滿柔軟的白絨毯,陸修瑾正襟危坐在主位,顧南枝懶懶地倚在車壁,自從母族倒台後,她也不多講究宮廷禮儀。
「攝政王是要帶哀家去何處?」
他閉目養神,沒有迴答她的意思。不止這一次,半個時辰前顧南枝正要歇下,他卻闖了進來,顧南枝問他想要做什麽?他隻冷淡地迴答:「太後待會就知曉。」
他語氣冷漠,帶著疏離,像是想要遠離她又不得不接近她一樣。如若不是見過他如狼似虎的模樣,顧南枝倒真的會被他克己復禮的假象欺騙。
行過一盞茶,馬車停駐,顧南枝撩開車簾一角,眸色怔忪。
城郊曾有一處荒地,後來開闢出,專門用以安置流民。秋天時,顧南枝還來過,彼時窮街陋巷,泥地搭屋棚,環堵蕭然。而今平房瓦舍皆以建成,屋子裏的燭火透過窗戶,與門上鮮紅的桃符對聯互相映襯,冷肅的空氣似乎都染上溫暖熱鬧的氣息。
顧南枝茅塞頓開,想通他帶自己出宮的深意,與此同時他的話語在作證她的猜想,「若無太後獻計獻策,以身作則,寧安坊不會那麽快修建完畢,他們還在新歲的寒風中苦熬。」
價值連城的珠玉金釵到底是死物,若能換出錢財,用之於民,也是一件好事。顧南枝想起寧安坊建造成功有自己出的一份力,仿佛感受到百姓們顛沛流離後的安家樂業、團圓,難免眼眶酸脹,濕意洶湧。
「多謝攝政王。」謝謝他帶她出宮見到流民安置下來後的溫馨景象,讓她知曉自己的堅持不是愚昧,不是錯的。
她抹掉眼角濕潤,「我想下去走走。」
「可。」他居然出乎意料地好說話,顧南枝側眸看去,他狹長的鳳目落在窗外,大紅燈籠的紅光籠在他精雕玉琢的麵容,減淡幾分冷峻。
壓下心頭的怪異感,顧南枝走出馬車,陸修瑾緊隨其後,她詫異轉身,陸修瑾道:「孤與太後一同。」
顧南枝也就不糾結他的同行,車夫將烏木馬車趕至陰影處,兩人一前一後行向坊街。
街道兩旁鋪滿亂瓊碎玉,細密的雪花還不斷從天落下,但這澆不滅過年的喧鬧,綁著沖天揪、雙環髻的孩子們像遊魚一樣唿啦啦地在巷道裏穿梭,手裏揮舞焰火鞭炮,空氣裏瀰漫淡淡的硝煙味兒。
一個身穿紅襖的孩子搶走領頭孩子吃剩的糖葫蘆,一麵跑一麵得意地迴頭大笑,突然他與迎麵走來的人相撞,華貴衣袂染上糖漬。
「啊,對、對不起……」孩子一屁股坐在雪地,揉著撞得生疼的腦門,支支吾吾地道歉。
原本像一群小魚一樣歡快自在的孩子們也停下鬧騰,瞧著迎麵走來的氣質冷然的貴人,遠遠地站在牆邊,圍成一團。
糟了。顧南枝連忙扶起撞人的小孩,惶惶不安地覷一眼陸修瑾,他正從袖袍裏掏出物什。
顧南枝胸口登時被攥緊,將小孩護在身後。
如玉如琢的掌心靜靜躺著一枚碎銀,陸修瑾對那孩子道:「撞掉你的糖葫蘆,不能吃了,這是賠償你的。」
小孩子從顧南枝的腋下鑽出來,喜出望外道:「謝謝哥哥!」
一枚碎銀能買好多根糖葫蘆,足夠他們這堆孩子人手一串啦,小孩一揮手,其餘的孩子烏泱泱地跟隨他跑去買糖葫蘆。
他們的身影消失在巷子拐角,但留下的熱勁兒還在洋溢。
顧南枝望著那歡騰雀躍的孩童們,唇角揚起笑意,瞥見陸修瑾投來的別有深意的目光,她的笑容有些僵硬。
陸修瑾朝她走近,「太後對孤似乎誤解頗深。」
他每走近一步,顧南枝就後退一步,四五步後脊背貼在青磚牆壁,退無可退,她與他能洞悉人心的眼眸錯開,訕訕道:「我沒有。」
要看清一個人不因關注她說了什麽,而是在於她做了什麽。她嘴上說沒有,但將小孩子護在身後的行徑不會欺騙。她竟潛意識認為他會傷害稚童。
陸修瑾點住空無一物的左耳,仿佛在心底質問另一個人,到底對她做了什麽?迴應他的是一片默然。
他頭一次感受到如此無力、不受控製,日錄上的隱瞞、她對他的畏懼,都讓他無所適從。
明明一開始他們之間不是這樣的,他唯一對不起她的便是借用她的手肅清楊顧世家,立場不同,他不得不做。他已經在竭盡全力彌補,留她一命,她的日子與以往沒什麽不同,順應她的心意,釋放餘黨裏的無辜之人,甚至救她身懷異心的阿姊。
為什麽?他想開口問她,為什麽要這樣畏懼自己?他猜到是因為體內的另一個人在作祟,那個人與她到底發生了什麽,是他所不知的?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大長秋平素溫和的麵容陰沉得可怕,宮婢不知出了什麽大事,雙腿發軟地跪在地上,「半個時辰前,攝政王來長樂宮將太後娘娘帶走了,大長秋出什麽事了麽?」
月一淡淡道:「無事,你下去吧。」
「是。」宮婢提起小宮燈,正要迴配房的路上,迴首望見大長秋鬆孑然立在黑暗空寂的廊蕪,黯然神傷。
月色溶溶,一輛赤金烏木馬車駛出宮門。那馬車奢靡至極,寶頂鑲金嵌玉,緋色的簾櫳都密密織就南海珍珠,過往行人不由對裏麵的天橫貴胄生出探究之心。
馬車座位鋪滿柔軟的白絨毯,陸修瑾正襟危坐在主位,顧南枝懶懶地倚在車壁,自從母族倒台後,她也不多講究宮廷禮儀。
「攝政王是要帶哀家去何處?」
他閉目養神,沒有迴答她的意思。不止這一次,半個時辰前顧南枝正要歇下,他卻闖了進來,顧南枝問他想要做什麽?他隻冷淡地迴答:「太後待會就知曉。」
他語氣冷漠,帶著疏離,像是想要遠離她又不得不接近她一樣。如若不是見過他如狼似虎的模樣,顧南枝倒真的會被他克己復禮的假象欺騙。
行過一盞茶,馬車停駐,顧南枝撩開車簾一角,眸色怔忪。
城郊曾有一處荒地,後來開闢出,專門用以安置流民。秋天時,顧南枝還來過,彼時窮街陋巷,泥地搭屋棚,環堵蕭然。而今平房瓦舍皆以建成,屋子裏的燭火透過窗戶,與門上鮮紅的桃符對聯互相映襯,冷肅的空氣似乎都染上溫暖熱鬧的氣息。
顧南枝茅塞頓開,想通他帶自己出宮的深意,與此同時他的話語在作證她的猜想,「若無太後獻計獻策,以身作則,寧安坊不會那麽快修建完畢,他們還在新歲的寒風中苦熬。」
價值連城的珠玉金釵到底是死物,若能換出錢財,用之於民,也是一件好事。顧南枝想起寧安坊建造成功有自己出的一份力,仿佛感受到百姓們顛沛流離後的安家樂業、團圓,難免眼眶酸脹,濕意洶湧。
「多謝攝政王。」謝謝他帶她出宮見到流民安置下來後的溫馨景象,讓她知曉自己的堅持不是愚昧,不是錯的。
她抹掉眼角濕潤,「我想下去走走。」
「可。」他居然出乎意料地好說話,顧南枝側眸看去,他狹長的鳳目落在窗外,大紅燈籠的紅光籠在他精雕玉琢的麵容,減淡幾分冷峻。
壓下心頭的怪異感,顧南枝走出馬車,陸修瑾緊隨其後,她詫異轉身,陸修瑾道:「孤與太後一同。」
顧南枝也就不糾結他的同行,車夫將烏木馬車趕至陰影處,兩人一前一後行向坊街。
街道兩旁鋪滿亂瓊碎玉,細密的雪花還不斷從天落下,但這澆不滅過年的喧鬧,綁著沖天揪、雙環髻的孩子們像遊魚一樣唿啦啦地在巷道裏穿梭,手裏揮舞焰火鞭炮,空氣裏瀰漫淡淡的硝煙味兒。
一個身穿紅襖的孩子搶走領頭孩子吃剩的糖葫蘆,一麵跑一麵得意地迴頭大笑,突然他與迎麵走來的人相撞,華貴衣袂染上糖漬。
「啊,對、對不起……」孩子一屁股坐在雪地,揉著撞得生疼的腦門,支支吾吾地道歉。
原本像一群小魚一樣歡快自在的孩子們也停下鬧騰,瞧著迎麵走來的氣質冷然的貴人,遠遠地站在牆邊,圍成一團。
糟了。顧南枝連忙扶起撞人的小孩,惶惶不安地覷一眼陸修瑾,他正從袖袍裏掏出物什。
顧南枝胸口登時被攥緊,將小孩護在身後。
如玉如琢的掌心靜靜躺著一枚碎銀,陸修瑾對那孩子道:「撞掉你的糖葫蘆,不能吃了,這是賠償你的。」
小孩子從顧南枝的腋下鑽出來,喜出望外道:「謝謝哥哥!」
一枚碎銀能買好多根糖葫蘆,足夠他們這堆孩子人手一串啦,小孩一揮手,其餘的孩子烏泱泱地跟隨他跑去買糖葫蘆。
他們的身影消失在巷子拐角,但留下的熱勁兒還在洋溢。
顧南枝望著那歡騰雀躍的孩童們,唇角揚起笑意,瞥見陸修瑾投來的別有深意的目光,她的笑容有些僵硬。
陸修瑾朝她走近,「太後對孤似乎誤解頗深。」
他每走近一步,顧南枝就後退一步,四五步後脊背貼在青磚牆壁,退無可退,她與他能洞悉人心的眼眸錯開,訕訕道:「我沒有。」
要看清一個人不因關注她說了什麽,而是在於她做了什麽。她嘴上說沒有,但將小孩子護在身後的行徑不會欺騙。她竟潛意識認為他會傷害稚童。
陸修瑾點住空無一物的左耳,仿佛在心底質問另一個人,到底對她做了什麽?迴應他的是一片默然。
他頭一次感受到如此無力、不受控製,日錄上的隱瞞、她對他的畏懼,都讓他無所適從。
明明一開始他們之間不是這樣的,他唯一對不起她的便是借用她的手肅清楊顧世家,立場不同,他不得不做。他已經在竭盡全力彌補,留她一命,她的日子與以往沒什麽不同,順應她的心意,釋放餘黨裏的無辜之人,甚至救她身懷異心的阿姊。
為什麽?他想開口問她,為什麽要這樣畏懼自己?他猜到是因為體內的另一個人在作祟,那個人與她到底發生了什麽,是他所不知的?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