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頁
帶球跑後攝政王火葬場了 作者:焰衣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知道了。」
顧南枝迴到左殿的拔步床,側身而臥,窗外子夜梟鳴,殿內燭影幢幢,隔著兩重屏風,紫藤與鬆鶴重疊,留白處勾勒出一個淺淡的玄影,恍若在藤花下棲月而眠,身側有仙鶴相伴。
……
「太後娘娘。」宮女喚醒睡熟的顧南枝。
殿內已有數名宮女端來盥洗的器具,出聲的宮女服侍顧南枝起身,其餘四位宮女圍上來,淨臉、梳發。
最初的宮女將太後攙到黃花梨木雕鳳紋五屏風鏡台前,就去右殿收拾東西。
顧南枝的心跳有一剎的失律,宮女拾掇完金瘡藥和棉布就端出殿門。
吊起的心穩穩落地,借著晨曦微光,細密屏紗猶如煙雨濛濛,上麵並無模糊的影子。
他果然如來時一樣,悄無聲息地離宮了。
顧南枝展開雙臂,宮女為她更衣,褪下寢衣露出包紮的小臂傷口時,宮女「咦」了聲。
「昨夜半夢半醒,不當心又撓破了傷口。」顧南枝有片刻的慌張,繼而解釋道。
進宮一段時間後,宮人們皆知太後娘娘的好脾氣,溫和近人,宮女不禁多嘴一句,「是太醫包紮的吧,太醫署的太醫們醫術精湛,包紮得很是平整,即使穿輕薄的衫子也瞧不出來。」
顧南枝:「嗯,確是精湛。」
梳洗、更衣後,顧南枝坐於羅漢床前。
牆角的半月桌有一枚汝窯美人瓶,此時瓶中早換了春杏,白中夾粉的杏花在黑褐的枝椏上盛開。
宮人宣唱:「曌夫人到——」
顧南枝起身相迎,母親曌夫人一襲深紅折枝牡丹圓領衫子,寶藍鑲銀絲萬福蘇緞長裙逶迤在地,濃墨似的雲髻並無簪步搖。
母親曾說過,她從不簪步搖,步搖不搖,意在約束女子。
「母親安康。」顧南枝矮身行禮,在母親麵前她從不是什麽太後。
曌夫人並無做出反應,經過她身前,坐於羅漢榻左側。
待母親落座,顧南枝方能坐於右側。
「昨晚接風宴遇刺,聽聞是雲中王救了你。」
宮裏遍布母親的眼線,就連她身邊的緲碧也是母親的人,母親得知此事並不奇怪。加上昨夜雲中王所說的真相,可能設局之人就是母親……
顧南枝老實作答,「是雲中王救了女兒。」
「那你有無受傷?」雖說是擔憂她的身子,但言語平淡如水,仿佛問的是「昨天吃了什麽」。
「隻是受了一點驚嚇。」
「那緲碧半夜為何尋來藥物?」
緲碧昨夜值守,今日便不當值。她原本以為能逃過母親的詢問。
「傷口結痂發癢,睡覺的時候撓破了。」顧南枝捋開袖子,露出小臂,「母親若不信,女兒可以解開棉布。」
曌夫人瞧了一眼,不似作假,便調轉話鋒道:「不必。為母還有更重要的事要與你交代。」
「謹聽母親教誨。」
「雲中王多年未曾朝覲,而今迴來恐是包藏禍心,今日早朝你藉機抓住他私貪賑災銀,治理不嚴,以致雲中餓殍遍野的錯處,務必要問他的罪。」
顧南枝憶起昨晚,顰眉道:「母親這其中是不是有什麽隱情?譬如大司農沒有批下足夠的銀兩,銀兩運輸過程中被地方的官員一層層盤削,落在雲中所剩無幾。」
曌夫人美目一淩,厲色道:「你從何聽來的謬論?為母讓你做,你便做。」
「母親,女兒多嘴。」顧南枝連忙垂首,惶惶不安。
「枝兒你深居簡出,養成單純性子,最易受人三言兩語矇騙。」曌夫人淩厲的目光一一掃過在場伺候的宮女,意有所指道,「你身邊亂嚼舌根的人該換了。」
宮女們芒刺在背,顫巍巍跪地。
她幼時笨拙,常常惹得母親生氣,母親不舍打罵她,就將怒氣灑在宮人上,身邊的宮人換了一批又一批。
顧南枝不忍道:「母親,不管她們事……」
「哦?那枝兒你是從何聽來的?」曌夫人反問,尾調上揚,逼迫感十足。
顧南枝閉口不言,在曌夫人看來卻是心虛地編不出謊話。
「過些時日,為母會挑一批訓練有素的奴才進宮服侍。」
距離早朝的時辰不多了,曌夫人簡單交代兩句便離開,奢靡大殿裏的氛圍冷冰如霜,似乎還迴蕩她不容置喙的囑咐。
卯時,天光大亮。
顧南枝坐於大殿之上,透過珠玉簾幕,望向殿下烏泱泱的文武百官。
她像一個木偶,將母親所交代的事情一板一眼地說出來,經邦論道、析圭分組,猶如一場角色扮演的過家家。
長安城樓加固撥款之事完畢,顧南枝嗓子凝澀,輕吐道:「雲中王何在?」
眾臣聽聞太後語氣肅重,對接下來發生的事有所預感。
以楊磐為首的楊氏一黨,狀若平靜,實則內心激動不已。
負責點卯的官員上前應答,「昨夜宮宴雲中王受了點傷,還在大鴻臚養傷,今日便告了假。」
顧南枝長舒一口氣,言語間也輕快不少,「雲中王不在,雪災一事暫且按下不表,散朝。」
百官俯首,隻待太後先行離朝。
長長的甬道將蒼穹切割成狹窄的長條,甬道上顧南枝乘坐鳳攆,行在迴長樂宮的路途中。
她眉心緊皺,方才心底還放下的大石又提領起來。母親讓她問罪雲中王,今日逃的了一時卻逃不了一世,下一次早朝又該怎麽辦?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顧南枝迴到左殿的拔步床,側身而臥,窗外子夜梟鳴,殿內燭影幢幢,隔著兩重屏風,紫藤與鬆鶴重疊,留白處勾勒出一個淺淡的玄影,恍若在藤花下棲月而眠,身側有仙鶴相伴。
……
「太後娘娘。」宮女喚醒睡熟的顧南枝。
殿內已有數名宮女端來盥洗的器具,出聲的宮女服侍顧南枝起身,其餘四位宮女圍上來,淨臉、梳發。
最初的宮女將太後攙到黃花梨木雕鳳紋五屏風鏡台前,就去右殿收拾東西。
顧南枝的心跳有一剎的失律,宮女拾掇完金瘡藥和棉布就端出殿門。
吊起的心穩穩落地,借著晨曦微光,細密屏紗猶如煙雨濛濛,上麵並無模糊的影子。
他果然如來時一樣,悄無聲息地離宮了。
顧南枝展開雙臂,宮女為她更衣,褪下寢衣露出包紮的小臂傷口時,宮女「咦」了聲。
「昨夜半夢半醒,不當心又撓破了傷口。」顧南枝有片刻的慌張,繼而解釋道。
進宮一段時間後,宮人們皆知太後娘娘的好脾氣,溫和近人,宮女不禁多嘴一句,「是太醫包紮的吧,太醫署的太醫們醫術精湛,包紮得很是平整,即使穿輕薄的衫子也瞧不出來。」
顧南枝:「嗯,確是精湛。」
梳洗、更衣後,顧南枝坐於羅漢床前。
牆角的半月桌有一枚汝窯美人瓶,此時瓶中早換了春杏,白中夾粉的杏花在黑褐的枝椏上盛開。
宮人宣唱:「曌夫人到——」
顧南枝起身相迎,母親曌夫人一襲深紅折枝牡丹圓領衫子,寶藍鑲銀絲萬福蘇緞長裙逶迤在地,濃墨似的雲髻並無簪步搖。
母親曾說過,她從不簪步搖,步搖不搖,意在約束女子。
「母親安康。」顧南枝矮身行禮,在母親麵前她從不是什麽太後。
曌夫人並無做出反應,經過她身前,坐於羅漢榻左側。
待母親落座,顧南枝方能坐於右側。
「昨晚接風宴遇刺,聽聞是雲中王救了你。」
宮裏遍布母親的眼線,就連她身邊的緲碧也是母親的人,母親得知此事並不奇怪。加上昨夜雲中王所說的真相,可能設局之人就是母親……
顧南枝老實作答,「是雲中王救了女兒。」
「那你有無受傷?」雖說是擔憂她的身子,但言語平淡如水,仿佛問的是「昨天吃了什麽」。
「隻是受了一點驚嚇。」
「那緲碧半夜為何尋來藥物?」
緲碧昨夜值守,今日便不當值。她原本以為能逃過母親的詢問。
「傷口結痂發癢,睡覺的時候撓破了。」顧南枝捋開袖子,露出小臂,「母親若不信,女兒可以解開棉布。」
曌夫人瞧了一眼,不似作假,便調轉話鋒道:「不必。為母還有更重要的事要與你交代。」
「謹聽母親教誨。」
「雲中王多年未曾朝覲,而今迴來恐是包藏禍心,今日早朝你藉機抓住他私貪賑災銀,治理不嚴,以致雲中餓殍遍野的錯處,務必要問他的罪。」
顧南枝憶起昨晚,顰眉道:「母親這其中是不是有什麽隱情?譬如大司農沒有批下足夠的銀兩,銀兩運輸過程中被地方的官員一層層盤削,落在雲中所剩無幾。」
曌夫人美目一淩,厲色道:「你從何聽來的謬論?為母讓你做,你便做。」
「母親,女兒多嘴。」顧南枝連忙垂首,惶惶不安。
「枝兒你深居簡出,養成單純性子,最易受人三言兩語矇騙。」曌夫人淩厲的目光一一掃過在場伺候的宮女,意有所指道,「你身邊亂嚼舌根的人該換了。」
宮女們芒刺在背,顫巍巍跪地。
她幼時笨拙,常常惹得母親生氣,母親不舍打罵她,就將怒氣灑在宮人上,身邊的宮人換了一批又一批。
顧南枝不忍道:「母親,不管她們事……」
「哦?那枝兒你是從何聽來的?」曌夫人反問,尾調上揚,逼迫感十足。
顧南枝閉口不言,在曌夫人看來卻是心虛地編不出謊話。
「過些時日,為母會挑一批訓練有素的奴才進宮服侍。」
距離早朝的時辰不多了,曌夫人簡單交代兩句便離開,奢靡大殿裏的氛圍冷冰如霜,似乎還迴蕩她不容置喙的囑咐。
卯時,天光大亮。
顧南枝坐於大殿之上,透過珠玉簾幕,望向殿下烏泱泱的文武百官。
她像一個木偶,將母親所交代的事情一板一眼地說出來,經邦論道、析圭分組,猶如一場角色扮演的過家家。
長安城樓加固撥款之事完畢,顧南枝嗓子凝澀,輕吐道:「雲中王何在?」
眾臣聽聞太後語氣肅重,對接下來發生的事有所預感。
以楊磐為首的楊氏一黨,狀若平靜,實則內心激動不已。
負責點卯的官員上前應答,「昨夜宮宴雲中王受了點傷,還在大鴻臚養傷,今日便告了假。」
顧南枝長舒一口氣,言語間也輕快不少,「雲中王不在,雪災一事暫且按下不表,散朝。」
百官俯首,隻待太後先行離朝。
長長的甬道將蒼穹切割成狹窄的長條,甬道上顧南枝乘坐鳳攆,行在迴長樂宮的路途中。
她眉心緊皺,方才心底還放下的大石又提領起來。母親讓她問罪雲中王,今日逃的了一時卻逃不了一世,下一次早朝又該怎麽辦?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