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也感到一陣燥熱。
因為不知道為什麽,她的手指竟探入了他的口中,正緩緩攪弄著他濕熱的唇與舌,那人也很配合,微張著薄唇,用舌尖最柔韌的部位抵著她的指腹,廝磨卷纏,有一下沒一下。
潮欲來時風滿樓。
空氣中瀰漫著奇異的香味,薄霧在四周吞吐,薑也鼻翼翕動,兩扇纖濃的睫毛驟然一揚,與場景倏然變幻。
待再一看清,她正跨坐在男人的腿上,一手扯他的襯衫,一手解他的褲子。而他身下是一張舒適柔軟的水床。
她來不及仔細看他,隻一晃眼,瞥見他縱深的胯骨往下,三角區赫然有一粒拇指大小的胎記。
她僵住了,目光上移,這次終於看見了男人的臉。
是淩硯。
額頭上滲出細細密密的汗珠,時間滴滴答答的流逝,四周的空間在扭曲,像黃油一樣融化坍縮,失去形狀。
……
薑也猛然醒來,燒還沒退,她在家裏翻出來個物理退燒貼,一看過期了,但還是貼在額頭上,冰涼冰涼的,很提神。
窗外無星無月,城市渾濁一片。
她移動去工作檯,翻開筆記,從頭到尾一頁一頁地瀏覽。筆記記錄了很多事情,關於翟安的部分尤其多。
在初期的會診過程中,翟安的主訴記錄通常多達幾頁,而她自己的個案分析就隻寫了寥寥幾筆。時間越往後,主訴記錄就越短,個案分析就變得越長。
在開始那段谘詢時間裏,兩人有過很多博弈較量。
譬如,翟安會有意無意地打破谘詢設置,比如故意遲到、要求延長谘詢時間,在一談到自身的情況時,就避重就輕,還把話題往薑也身上引。
她試圖通過這一係列的舉動,來掌控谘詢關係。大概這也是她考驗中的一環,薑也當然沒有讓她得逞。
摸著良心說,薑也對待這個個案也算是費盡心血了,那錢是一分沒有白掙,都是辛苦費。
從前期到谘詢後期,她也是完全沒預料到翟安會自殺,因為情況其實一直在變好,可事情怎麽變成了這樣?
翟安的死不能籠統地粗暴歸因,一切還是要從頭說起。
在治療的前13周,薑也就明確下來,談話治療對翟安收效甚微。
翟安對自己有深刻的洞察,非常了解自己,卻依然會落入已知的世界,甚至會強化出一套外人不可辯駁的自毀邏輯。
這就是一種智性陷阱,雖然道理她都知道,但那些道理沒有形成經驗,幫不了她。
這就像我們知道被侵害不是自己的問題,別人也告訴我們被侵害不是我們的問題,但我們仍然會在感情層麵受到巨大傷害,自我消耗一樣。
一個不夠了解她的心理谘詢師,永遠無法用一般的經驗駁倒她,更遑論取得她的信任了。在這個行業,什麽樣的病人就有可能成為什麽樣的專家,久病成良醫不是說說而已。
比如雷德菲爾德·傑米森就是躁鬱症患者,也是著名的躁鬱症專家。誰能在他的領域打敗他呢?
他的經驗比誰都豐富。
翟安也一樣,她不會自省,不喜歡聯想,對那些傳統的治療方式完全脫敏。也不是說沒有效果,而是她太熟悉流程,谘詢師問出的每一句話都在她的流程模板裏。
薑也沒辦法了,隻能一邊翻典閱籍,一邊向心理督導尋求幫助,兩相結合再調整谘詢計劃,找全新的治療方法來應對。
在治療的第17周,為了抑製翟安的習慣性出軌行為,進而幫助她穩定和淩硯的關係,薑也不斷對她進行開放式提問,問她會對什麽人產生幻想,問她想要什麽樣的關係,問她想從關係中得到什麽。
翟安很防備,又心不在焉地開始敷衍,說自己什麽也沒想,腦袋裏一片空白,隻要對方長得帥就行雲雲。
這樣的情況僵持了三周,終於有一天,她說了一點實話。
她說她想要掌握身體的主動權,主導關係,而不是被動地被男人侵害,也想要在事後得到溫暖和撫慰。
幻想中是一個又濕又冷的暴雨天,她在森林裏迷路了,走了好久終於看見一幢亮著燈的木屋,她趕緊跑進去,發現房間裏有暖氣,有浴缸,有大床,有可以讓她變幹淨的泡泡浴,還有一碗暖胃的熱湯。
屋子非常安全,任何人也無法找到她,傷害到她。
於是,薑也就看了天氣預報,把下一次的谘詢時間定在了一個暴雨天。
那天,翟安如約到了辦公室,因為下暴雨她顯得很沮喪,話也不想說。
薑也就給她點了一碗熱騰騰的胡辣湯外賣,還拿出幹毛巾替她擦浸濕的頭髮和手,給她準備了一雙毛毛拖鞋,把屋子裏的燈光調成溫暖的橘黃色。
薑也讓她想像著迴到了那幢木屋,非常安全,不用擔心,沒有人會找來。甚至用毯子把她裹成一個粽子,然後端來胡辣湯,看著她一勺一勺地吃幹淨。
又建議她把診療椅當成那張床,舒舒服服睡一覺。
翟安一反常態地配合,在那張狹窄的診療沙發上靜靜蜷躺了二十分鍾,然後她仿佛突然間軟化了,眼神裏流露出諸般動容,敞開心扉說了許多心裏話,傷心欲絕。
到談話的最後,她竟然提出了要求,說:「薑老師,你可以答應我,永遠不欺騙我,不背叛我嗎?」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因為不知道為什麽,她的手指竟探入了他的口中,正緩緩攪弄著他濕熱的唇與舌,那人也很配合,微張著薄唇,用舌尖最柔韌的部位抵著她的指腹,廝磨卷纏,有一下沒一下。
潮欲來時風滿樓。
空氣中瀰漫著奇異的香味,薄霧在四周吞吐,薑也鼻翼翕動,兩扇纖濃的睫毛驟然一揚,與場景倏然變幻。
待再一看清,她正跨坐在男人的腿上,一手扯他的襯衫,一手解他的褲子。而他身下是一張舒適柔軟的水床。
她來不及仔細看他,隻一晃眼,瞥見他縱深的胯骨往下,三角區赫然有一粒拇指大小的胎記。
她僵住了,目光上移,這次終於看見了男人的臉。
是淩硯。
額頭上滲出細細密密的汗珠,時間滴滴答答的流逝,四周的空間在扭曲,像黃油一樣融化坍縮,失去形狀。
……
薑也猛然醒來,燒還沒退,她在家裏翻出來個物理退燒貼,一看過期了,但還是貼在額頭上,冰涼冰涼的,很提神。
窗外無星無月,城市渾濁一片。
她移動去工作檯,翻開筆記,從頭到尾一頁一頁地瀏覽。筆記記錄了很多事情,關於翟安的部分尤其多。
在初期的會診過程中,翟安的主訴記錄通常多達幾頁,而她自己的個案分析就隻寫了寥寥幾筆。時間越往後,主訴記錄就越短,個案分析就變得越長。
在開始那段谘詢時間裏,兩人有過很多博弈較量。
譬如,翟安會有意無意地打破谘詢設置,比如故意遲到、要求延長谘詢時間,在一談到自身的情況時,就避重就輕,還把話題往薑也身上引。
她試圖通過這一係列的舉動,來掌控谘詢關係。大概這也是她考驗中的一環,薑也當然沒有讓她得逞。
摸著良心說,薑也對待這個個案也算是費盡心血了,那錢是一分沒有白掙,都是辛苦費。
從前期到谘詢後期,她也是完全沒預料到翟安會自殺,因為情況其實一直在變好,可事情怎麽變成了這樣?
翟安的死不能籠統地粗暴歸因,一切還是要從頭說起。
在治療的前13周,薑也就明確下來,談話治療對翟安收效甚微。
翟安對自己有深刻的洞察,非常了解自己,卻依然會落入已知的世界,甚至會強化出一套外人不可辯駁的自毀邏輯。
這就是一種智性陷阱,雖然道理她都知道,但那些道理沒有形成經驗,幫不了她。
這就像我們知道被侵害不是自己的問題,別人也告訴我們被侵害不是我們的問題,但我們仍然會在感情層麵受到巨大傷害,自我消耗一樣。
一個不夠了解她的心理谘詢師,永遠無法用一般的經驗駁倒她,更遑論取得她的信任了。在這個行業,什麽樣的病人就有可能成為什麽樣的專家,久病成良醫不是說說而已。
比如雷德菲爾德·傑米森就是躁鬱症患者,也是著名的躁鬱症專家。誰能在他的領域打敗他呢?
他的經驗比誰都豐富。
翟安也一樣,她不會自省,不喜歡聯想,對那些傳統的治療方式完全脫敏。也不是說沒有效果,而是她太熟悉流程,谘詢師問出的每一句話都在她的流程模板裏。
薑也沒辦法了,隻能一邊翻典閱籍,一邊向心理督導尋求幫助,兩相結合再調整谘詢計劃,找全新的治療方法來應對。
在治療的第17周,為了抑製翟安的習慣性出軌行為,進而幫助她穩定和淩硯的關係,薑也不斷對她進行開放式提問,問她會對什麽人產生幻想,問她想要什麽樣的關係,問她想從關係中得到什麽。
翟安很防備,又心不在焉地開始敷衍,說自己什麽也沒想,腦袋裏一片空白,隻要對方長得帥就行雲雲。
這樣的情況僵持了三周,終於有一天,她說了一點實話。
她說她想要掌握身體的主動權,主導關係,而不是被動地被男人侵害,也想要在事後得到溫暖和撫慰。
幻想中是一個又濕又冷的暴雨天,她在森林裏迷路了,走了好久終於看見一幢亮著燈的木屋,她趕緊跑進去,發現房間裏有暖氣,有浴缸,有大床,有可以讓她變幹淨的泡泡浴,還有一碗暖胃的熱湯。
屋子非常安全,任何人也無法找到她,傷害到她。
於是,薑也就看了天氣預報,把下一次的谘詢時間定在了一個暴雨天。
那天,翟安如約到了辦公室,因為下暴雨她顯得很沮喪,話也不想說。
薑也就給她點了一碗熱騰騰的胡辣湯外賣,還拿出幹毛巾替她擦浸濕的頭髮和手,給她準備了一雙毛毛拖鞋,把屋子裏的燈光調成溫暖的橘黃色。
薑也讓她想像著迴到了那幢木屋,非常安全,不用擔心,沒有人會找來。甚至用毯子把她裹成一個粽子,然後端來胡辣湯,看著她一勺一勺地吃幹淨。
又建議她把診療椅當成那張床,舒舒服服睡一覺。
翟安一反常態地配合,在那張狹窄的診療沙發上靜靜蜷躺了二十分鍾,然後她仿佛突然間軟化了,眼神裏流露出諸般動容,敞開心扉說了許多心裏話,傷心欲絕。
到談話的最後,她竟然提出了要求,說:「薑老師,你可以答應我,永遠不欺騙我,不背叛我嗎?」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