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水縣人民法院審判庭內,一場激烈的辯論正進行。
被告方委托律師站起身來,他神情嚴肅,眼神堅定地看著審判長,用一種沉穩而有力的語氣說道:“審判長,請允許我代表被告方向您闡述我們的觀點。首先,必須強調的是,我方對於向前村土地的承包,不僅完全符合法律規定,更是嚴格遵循了相關程序。在此過程中,我們始終秉持著誠信與合法性原則。″
\"具體而言,我們先是與向前村展開深入談判,就承包條件達成一致意見。這一過程中,我們充分考慮到了各方利益,力求做到公平、公正。隨後,我們將擬定好的合同草案提交至鎮黨委進行審批。令人欣慰的是,鎮黨委經過認真審查後,對我們的方案表示認可,並給予了批準。正是基於這樣嚴謹的流程,我們最終簽訂了合同。這份合同不僅僅是一份法律文件,更是我們雙方共同意願的體現,也是對彼此權益的保障。”
說到這裏,律師稍稍停頓了一下,接著說道:“因此,從法律和程序角度來看,我方的行為毫無瑕疵可言。我們堅信,法庭會作出公正裁決,維護法治精神。”他的話語充滿自信,似乎已經勝券在握。
在最後陳述時,被告方代理律師陳述道:“從當初談土地承包價格時,我方為了表示誠意,以每畝每年2500元的價格承租,這個價格在當地是最高的。關於建土雜肥廠,我方也是從大局考慮,把當地居民招進工廠還可以掙一份工資錢,我方時時考慮惠及當地村民,力爭給予他們利益最大化。然而,到頭來我方當事人卻好心沒有好報,向前村反將我的當事人告到了法院。法院是最莊嚴和公正的地方,我們真誠地希望法院能作出公平公正的判決,把公平公正還給我方當事人。”
被告陳述完,又由原告方代理人陳述,向前村沒有請律師,而是請村裏的一名老師代行律師之職。這位老師叫張清勝,是村裏考取大學第一人,目前在鎮中學當語文老師。是那種坐下來能寫,站起來能說,走出去能幹的人才。
當村裏找到他,讓他作為村裏律師去代村裏打官司時,他當時就表示反對,他反對的並非不願意為村裏伸張正義,討迴公道,而是擔心他一個門外漢,僅僅具備一點點法律常識,怎能幫村裏打贏官司呢。後來村裏威望最高,輩份最高的張定州老人當著村民的麵拍著胸脯說:“你去吧,為了全村父老鄉親和上蒼饋贈給我們的那片黑土地,隻要你心盡到了,輸贏沒有人敢怪罪你。”
老人家德高望重,他說出的話幾乎沒有人敢提出異議,張清勝在接下這個重任之後便開始專心研究一些法律方麵的知識和案例,以便能夠更好地履行自己作為村裏代理律師的職責並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他深知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代理律師並不容易,需要具備紮實的法律素養、敏銳的洞察力以及良好的溝通能力等等。因此,張清勝每天都會花費大量時間閱讀相關書籍和資料,並不斷思考如何將所學應用到實際案件中去。同時,他還積極向其他有經驗的律師請教問題,與他們交流心得體會,從中汲取更多寶貴的經驗和智慧。通過不懈努力和持續學習,張清勝逐漸掌握了越來越多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並對未來充滿信心。
此時張清勝站起來自信地陳述道:“審判長,剛才被告方律師陳述時罔顧事實說,他們口口聲聲是為了惠及我們向前村,讓村民都能得到惠顧,簡直是昧著良心胡說。他承包我們村土地是有承包合同,也有建廠條款,他們也取得了一切生產合法手續,但他們這些所有的資質和證件都是他們用來偽裝自己的虛假麵具。他們是明打著承包我們村土地名義,實為掠奪我們村黑土資源,我這有幾張照片請審判長、公訴人看一看。”
就在這個時候,眾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張清勝身上,隻見他從容不迫地從一個巨大的牛皮紙袋裏小心翼翼地取出了幾張照片,並將它們遞給了審判長和公訴人等人。這些照片顯然經過了精心處理,被放大成為了彩色版。仔細觀察,可以看到原本平坦的黑土地已經被挖掘出了一個個深坑,而原本大約有一米厚的黑土層也已經被盡數挖去,露出了底部那蒼白的黏土。這些坑洞仿佛是大地的傷口,讓人觸目驚心。每一個坑洞都像是在向人們訴說著曾經發生過的事情,警示著人們要珍惜這片土地。
我們村上億年才能形成的黑土地被毀成這樣,就是對方為了生產所謂的土雜肥把這麽好的黑土取去當主要原料,然後又把生產出的肥料夜間偷偷運出去。他們和村裏定的合同裏是有建生產土雜肥廠的條款,可並沒有他們生產土雜肥時可以取我們村黑土地為原料,他們這是偷采了我們村的黑土地,他們這是違法開采。所以,我們現在強烈要求終止合同,避免我們村的黑土地還被他們違法開采。同時我們村保留對其追訴非法開采我村黑土地的違法行為。
審判長和公訴人看到那被挖得滿目瘡痍的黑土地,都感到十分震驚,“被告方,原告出具的照片是否真實?”
審判長這一問,如同一道驚雷劈向被告方代理律師,讓他臉上瞬間掠過一絲驚慌之色。盡管他迅速地掩蓋住了自己的情緒,但那一瞬間的失態已經無法完全隱藏。原本充滿自信的神情此刻也變得有些僵硬,仿佛失去了往日的堅定與果敢。他微微顫抖著嘴唇,試圖用言語來掩飾內心的不安,卻發現聲音也開始變得不自然起來。整個法庭的氣氛似乎都因為這一問而緊張起來,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這位代理律師身上,等待著他的迴應。
審判長一直在等待被告方迴答,可是被告方被這突如其來的實地照片弄得亂了原有的方寸,同時都搞靜默似的誰也不願開口迴答。其實也難怪,人們常說事實勝於雄辯,在鐵證麵前即使你說破天也沒有用,那幾張照片可是廠理實景,誰也別想掩蓋真相。
最後審判長莊嚴地宣判,同意向前村申請訴求,雙方終止合同,並保留追求承租方破壞田地之法律責任。
宣判結果一出來,消息就像長了翅膀一樣迅速傳遍開來,很快便傳到了尚國峰那裏。得知這個結果後,尚國峰的心情猶如過山車一般瞬間跌入穀底,惱怒、失落、不甘等情緒一股腦湧上心頭,讓他極為不爽。他怎麽也想不通,這場原本以為勝券在握的官司竟然會以失敗告終!這簡直就是對他的一種羞辱和打擊!
然而,就在尚國峰陷入痛苦和迷茫之中時,周裏軍卻主動打話來對他說:“尚老板,別擔心,我已經跟法院的王院長打過招唿了。”聽到這句話,尚國峰心中不由得又燃起一絲希望。難道事情還有轉機?他瞪大眼睛急切地問道:“真的嗎?那接下來我們該怎麽辦?”周裏軍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說:“放心吧,一切都在掌握之中。我會再去跟王院長溝通一下,看看能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尚國峰聽了,心裏稍微踏實了一些,但同時又感到有些疑惑不解。他不明白為什麽周裏軍會如此自信滿滿,難道他有什麽特別的關係或者手段嗎?
帶著這些疑問,尚國峰隻能選擇相信周裏軍,並期待著事情能夠出現奇跡般的轉機。
其實周裏軍采取的是緩兵之計,官司輸了,他明知尚國峰會怪罪於他,因為當時他可是誇下海口的。
這就是周裏軍的為人啊!他總是不管遇到什麽樣的事情,也不論自己到底有沒有能力去做到,都會毫不猶豫地先把承諾給許下了。似乎對於他來說,答應別人比實際去做要容易得多。然而,這樣的行為卻常常給他自己帶來不少麻煩,畢竟許下的承諾若是無法兌現,不僅會讓人失望,更可能失去他人對他的信任。但即便如此,周裏軍依舊我行我素,似乎從未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所在。或許在他的觀念中,承諾就如同口頭禪一般,可以輕易地說出口,而無需考慮後果。可長此以往,又有誰還會相信他呢?
好在他有個縣長職位在身,一縣之長,又是在他自己轄區,說句話幫幫忙應該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可他沒想到王懷忠一點麵子也沒給他,等於直接把他給頂了迴來,讓他在尚國峰麵前顏麵掃地。惱羞成怒的他再次給法院院長王懷忠去了電話,電話接通後他滿懷酸意地說:“王大院長,你真是給我麵子,上次我給你打電提起向前村狀告外商尚國峰案子,也不知你是真沒聽明白還是假沒聽明白,怎麽就給外商判輸了呢?從今以後還有外商敢來沂水縣投資嘛。”
耿直的王懷忠心裏真的是憤怒無比,他甚至想要直接吐一口唾沫到那個家夥的臉上!這個人竟然身為一縣之長,卻毫不顧忌地帶頭違反黨紀國法,更過分的是,他還膽敢直接插手法院事務,試圖幹預司法公正!這樣的行為簡直就是對黨和國家的背叛,哪裏還有一點領導幹部應有的樣子!這種人怎麽能擔當得起人民賦予的重任呢?王懷忠感到十分失望和痛心,他不禁開始思考,這樣的現象究竟是個別情況還是普遍存在於官場之中呢?如果連縣長都可以如此肆意妄為,那麽基層百姓的權益又該如何得到保障呢?想到這裏,王懷忠決定不能坐視不管,他要挺身而出,為維護黨紀國法的尊嚴而奮鬥。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和阻力,他都要堅定地與不法行為作鬥爭,讓正義得到伸張。
“周縣長,恕我愚鈍,你上次打電話給我說什麽,我現在還記得一清二楚,你並沒有授意我什麽,現在案子判過了你還來找我後賬,那你為什麽事前不說清楚呢。”王懷忠假裝糊塗道。
“王院長,之前我給你暗示了,隻是因為你沒明白,現在你明白了,那你就想想法子把案子翻過來。”周裏軍此話一出,差點沒把王懷忠的下巴驚下來,這是一個縣長該說的話嘛。
“周縣長啊!王某我雖然沒什麽大本事,但也知道法院並不是我個人開的。已經判決過的案件又如何去改動呢?如果這樣隨意篡改,那麽法律的尊嚴何在?這豈不是如同小孩玩過家家一般幼稚可笑嗎?”
“如果你想改判何不走正常的法律程序呢,沂水縣法院又不是終審判決,還有市中院,省高院,你可以對沂水縣法院判決不服,在規定的時間內向上一級法院提出複審。”
王懷忠心裏很清楚,那些見不得人、見不得陽光的事情怎麽可能走正常的法律程序呢?每走一次這樣的程序,就相當於被曝光一次,而每被曝光一次,自己就要丟一次臉啊!他深知這些不光彩的事情一旦暴露在陽光下,將會給自己帶來多大的影響和損失。所以,他絕不能讓這些事情通過正常的法律途徑解決,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王懷忠的話如同一把尖刀,深深刺痛了周裏軍心,本來還抱著一線希望的周裏軍結果被王懷忠懟得差點背過去。心想:“好你個王懷忠,看樣子你是打算一點麵子也不給了,叫我走正常法律程序,你少腦少到家了吧,若能走正常的法律程序我還找你。你不仁,我不義,那咱倆就騎驢看唱本——走著瞧。”這下王懷忠是徹底把周裏軍得罪了。
法院判決出來後,立即對土雜肥廠進行了查封,並勒令其在一個月內運走所有生產設備,把所有大坑都用土灰填滿,確保恢複土地原貌。走南闖北的尚國峰在沂水投資失敗,不得不退出沂水縣,真應了那句古話: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腳。
被告方委托律師站起身來,他神情嚴肅,眼神堅定地看著審判長,用一種沉穩而有力的語氣說道:“審判長,請允許我代表被告方向您闡述我們的觀點。首先,必須強調的是,我方對於向前村土地的承包,不僅完全符合法律規定,更是嚴格遵循了相關程序。在此過程中,我們始終秉持著誠信與合法性原則。″
\"具體而言,我們先是與向前村展開深入談判,就承包條件達成一致意見。這一過程中,我們充分考慮到了各方利益,力求做到公平、公正。隨後,我們將擬定好的合同草案提交至鎮黨委進行審批。令人欣慰的是,鎮黨委經過認真審查後,對我們的方案表示認可,並給予了批準。正是基於這樣嚴謹的流程,我們最終簽訂了合同。這份合同不僅僅是一份法律文件,更是我們雙方共同意願的體現,也是對彼此權益的保障。”
說到這裏,律師稍稍停頓了一下,接著說道:“因此,從法律和程序角度來看,我方的行為毫無瑕疵可言。我們堅信,法庭會作出公正裁決,維護法治精神。”他的話語充滿自信,似乎已經勝券在握。
在最後陳述時,被告方代理律師陳述道:“從當初談土地承包價格時,我方為了表示誠意,以每畝每年2500元的價格承租,這個價格在當地是最高的。關於建土雜肥廠,我方也是從大局考慮,把當地居民招進工廠還可以掙一份工資錢,我方時時考慮惠及當地村民,力爭給予他們利益最大化。然而,到頭來我方當事人卻好心沒有好報,向前村反將我的當事人告到了法院。法院是最莊嚴和公正的地方,我們真誠地希望法院能作出公平公正的判決,把公平公正還給我方當事人。”
被告陳述完,又由原告方代理人陳述,向前村沒有請律師,而是請村裏的一名老師代行律師之職。這位老師叫張清勝,是村裏考取大學第一人,目前在鎮中學當語文老師。是那種坐下來能寫,站起來能說,走出去能幹的人才。
當村裏找到他,讓他作為村裏律師去代村裏打官司時,他當時就表示反對,他反對的並非不願意為村裏伸張正義,討迴公道,而是擔心他一個門外漢,僅僅具備一點點法律常識,怎能幫村裏打贏官司呢。後來村裏威望最高,輩份最高的張定州老人當著村民的麵拍著胸脯說:“你去吧,為了全村父老鄉親和上蒼饋贈給我們的那片黑土地,隻要你心盡到了,輸贏沒有人敢怪罪你。”
老人家德高望重,他說出的話幾乎沒有人敢提出異議,張清勝在接下這個重任之後便開始專心研究一些法律方麵的知識和案例,以便能夠更好地履行自己作為村裏代理律師的職責並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他深知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代理律師並不容易,需要具備紮實的法律素養、敏銳的洞察力以及良好的溝通能力等等。因此,張清勝每天都會花費大量時間閱讀相關書籍和資料,並不斷思考如何將所學應用到實際案件中去。同時,他還積極向其他有經驗的律師請教問題,與他們交流心得體會,從中汲取更多寶貴的經驗和智慧。通過不懈努力和持續學習,張清勝逐漸掌握了越來越多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並對未來充滿信心。
此時張清勝站起來自信地陳述道:“審判長,剛才被告方律師陳述時罔顧事實說,他們口口聲聲是為了惠及我們向前村,讓村民都能得到惠顧,簡直是昧著良心胡說。他承包我們村土地是有承包合同,也有建廠條款,他們也取得了一切生產合法手續,但他們這些所有的資質和證件都是他們用來偽裝自己的虛假麵具。他們是明打著承包我們村土地名義,實為掠奪我們村黑土資源,我這有幾張照片請審判長、公訴人看一看。”
就在這個時候,眾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張清勝身上,隻見他從容不迫地從一個巨大的牛皮紙袋裏小心翼翼地取出了幾張照片,並將它們遞給了審判長和公訴人等人。這些照片顯然經過了精心處理,被放大成為了彩色版。仔細觀察,可以看到原本平坦的黑土地已經被挖掘出了一個個深坑,而原本大約有一米厚的黑土層也已經被盡數挖去,露出了底部那蒼白的黏土。這些坑洞仿佛是大地的傷口,讓人觸目驚心。每一個坑洞都像是在向人們訴說著曾經發生過的事情,警示著人們要珍惜這片土地。
我們村上億年才能形成的黑土地被毀成這樣,就是對方為了生產所謂的土雜肥把這麽好的黑土取去當主要原料,然後又把生產出的肥料夜間偷偷運出去。他們和村裏定的合同裏是有建生產土雜肥廠的條款,可並沒有他們生產土雜肥時可以取我們村黑土地為原料,他們這是偷采了我們村的黑土地,他們這是違法開采。所以,我們現在強烈要求終止合同,避免我們村的黑土地還被他們違法開采。同時我們村保留對其追訴非法開采我村黑土地的違法行為。
審判長和公訴人看到那被挖得滿目瘡痍的黑土地,都感到十分震驚,“被告方,原告出具的照片是否真實?”
審判長這一問,如同一道驚雷劈向被告方代理律師,讓他臉上瞬間掠過一絲驚慌之色。盡管他迅速地掩蓋住了自己的情緒,但那一瞬間的失態已經無法完全隱藏。原本充滿自信的神情此刻也變得有些僵硬,仿佛失去了往日的堅定與果敢。他微微顫抖著嘴唇,試圖用言語來掩飾內心的不安,卻發現聲音也開始變得不自然起來。整個法庭的氣氛似乎都因為這一問而緊張起來,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這位代理律師身上,等待著他的迴應。
審判長一直在等待被告方迴答,可是被告方被這突如其來的實地照片弄得亂了原有的方寸,同時都搞靜默似的誰也不願開口迴答。其實也難怪,人們常說事實勝於雄辯,在鐵證麵前即使你說破天也沒有用,那幾張照片可是廠理實景,誰也別想掩蓋真相。
最後審判長莊嚴地宣判,同意向前村申請訴求,雙方終止合同,並保留追求承租方破壞田地之法律責任。
宣判結果一出來,消息就像長了翅膀一樣迅速傳遍開來,很快便傳到了尚國峰那裏。得知這個結果後,尚國峰的心情猶如過山車一般瞬間跌入穀底,惱怒、失落、不甘等情緒一股腦湧上心頭,讓他極為不爽。他怎麽也想不通,這場原本以為勝券在握的官司竟然會以失敗告終!這簡直就是對他的一種羞辱和打擊!
然而,就在尚國峰陷入痛苦和迷茫之中時,周裏軍卻主動打話來對他說:“尚老板,別擔心,我已經跟法院的王院長打過招唿了。”聽到這句話,尚國峰心中不由得又燃起一絲希望。難道事情還有轉機?他瞪大眼睛急切地問道:“真的嗎?那接下來我們該怎麽辦?”周裏軍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說:“放心吧,一切都在掌握之中。我會再去跟王院長溝通一下,看看能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尚國峰聽了,心裏稍微踏實了一些,但同時又感到有些疑惑不解。他不明白為什麽周裏軍會如此自信滿滿,難道他有什麽特別的關係或者手段嗎?
帶著這些疑問,尚國峰隻能選擇相信周裏軍,並期待著事情能夠出現奇跡般的轉機。
其實周裏軍采取的是緩兵之計,官司輸了,他明知尚國峰會怪罪於他,因為當時他可是誇下海口的。
這就是周裏軍的為人啊!他總是不管遇到什麽樣的事情,也不論自己到底有沒有能力去做到,都會毫不猶豫地先把承諾給許下了。似乎對於他來說,答應別人比實際去做要容易得多。然而,這樣的行為卻常常給他自己帶來不少麻煩,畢竟許下的承諾若是無法兌現,不僅會讓人失望,更可能失去他人對他的信任。但即便如此,周裏軍依舊我行我素,似乎從未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所在。或許在他的觀念中,承諾就如同口頭禪一般,可以輕易地說出口,而無需考慮後果。可長此以往,又有誰還會相信他呢?
好在他有個縣長職位在身,一縣之長,又是在他自己轄區,說句話幫幫忙應該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可他沒想到王懷忠一點麵子也沒給他,等於直接把他給頂了迴來,讓他在尚國峰麵前顏麵掃地。惱羞成怒的他再次給法院院長王懷忠去了電話,電話接通後他滿懷酸意地說:“王大院長,你真是給我麵子,上次我給你打電提起向前村狀告外商尚國峰案子,也不知你是真沒聽明白還是假沒聽明白,怎麽就給外商判輸了呢?從今以後還有外商敢來沂水縣投資嘛。”
耿直的王懷忠心裏真的是憤怒無比,他甚至想要直接吐一口唾沫到那個家夥的臉上!這個人竟然身為一縣之長,卻毫不顧忌地帶頭違反黨紀國法,更過分的是,他還膽敢直接插手法院事務,試圖幹預司法公正!這樣的行為簡直就是對黨和國家的背叛,哪裏還有一點領導幹部應有的樣子!這種人怎麽能擔當得起人民賦予的重任呢?王懷忠感到十分失望和痛心,他不禁開始思考,這樣的現象究竟是個別情況還是普遍存在於官場之中呢?如果連縣長都可以如此肆意妄為,那麽基層百姓的權益又該如何得到保障呢?想到這裏,王懷忠決定不能坐視不管,他要挺身而出,為維護黨紀國法的尊嚴而奮鬥。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和阻力,他都要堅定地與不法行為作鬥爭,讓正義得到伸張。
“周縣長,恕我愚鈍,你上次打電話給我說什麽,我現在還記得一清二楚,你並沒有授意我什麽,現在案子判過了你還來找我後賬,那你為什麽事前不說清楚呢。”王懷忠假裝糊塗道。
“王院長,之前我給你暗示了,隻是因為你沒明白,現在你明白了,那你就想想法子把案子翻過來。”周裏軍此話一出,差點沒把王懷忠的下巴驚下來,這是一個縣長該說的話嘛。
“周縣長啊!王某我雖然沒什麽大本事,但也知道法院並不是我個人開的。已經判決過的案件又如何去改動呢?如果這樣隨意篡改,那麽法律的尊嚴何在?這豈不是如同小孩玩過家家一般幼稚可笑嗎?”
“如果你想改判何不走正常的法律程序呢,沂水縣法院又不是終審判決,還有市中院,省高院,你可以對沂水縣法院判決不服,在規定的時間內向上一級法院提出複審。”
王懷忠心裏很清楚,那些見不得人、見不得陽光的事情怎麽可能走正常的法律程序呢?每走一次這樣的程序,就相當於被曝光一次,而每被曝光一次,自己就要丟一次臉啊!他深知這些不光彩的事情一旦暴露在陽光下,將會給自己帶來多大的影響和損失。所以,他絕不能讓這些事情通過正常的法律途徑解決,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王懷忠的話如同一把尖刀,深深刺痛了周裏軍心,本來還抱著一線希望的周裏軍結果被王懷忠懟得差點背過去。心想:“好你個王懷忠,看樣子你是打算一點麵子也不給了,叫我走正常法律程序,你少腦少到家了吧,若能走正常的法律程序我還找你。你不仁,我不義,那咱倆就騎驢看唱本——走著瞧。”這下王懷忠是徹底把周裏軍得罪了。
法院判決出來後,立即對土雜肥廠進行了查封,並勒令其在一個月內運走所有生產設備,把所有大坑都用土灰填滿,確保恢複土地原貌。走南闖北的尚國峰在沂水投資失敗,不得不退出沂水縣,真應了那句古話: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