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數月前白山族會上議定了設置馬場、引進良馬繁衍軍馬諸事;高麗來的老獵人金老伯便毛遂自薦,領著一幫年輕獵戶“兼職”照管馬場,各人皆領著一份餉銀,雖住的是簡陋低矮的石頭房子,卻算得是正經的編製內“鐵飯碗”了,因此眾人感恩戴德,俱是十分樂業。她的狗子白靈一大早跟著老趙跑了,夭夭便隻帶著張彌等數十護衛騎馬來到離白狼坳不遠的白頭峰馬場;金老伯帶著幾名馬場管事的親自陪著,將馬場慢慢巡視了一遍,又把馬匹的引種、繁育情況一一向她匯報。
此處風景甚好,山林水源皆備,馬兒們活動空間頗大,飲水食草,嬉遊奔鬧,倒有些動物天堂的意思。
夭夭看著偌大的馬場,連著新下的小馬駒子也隻有稀稀拉拉的數十匹,不禁擔憂:冷兵器時代,馬兒好不好直接影響騎兵的戰力,是要緊的大事。而今血統好且強健的種馬難得,且又價格金貴,白頭峰馬場初建,這數月間費了許多力氣也隻尋來了四五匹;而母馬大多也隻是本地的草原種,良馬難得啊!
夭夭邊看邊於心中盤算:待到秋日裏各地供奉的馬匹一到,這白頭峰馬場便會慢慢興旺起來,眼下的日子隻得先湊合著。
如此一想,臉上憂色漸褪,便安慰有些慚愧的金老伯道:“古人說‘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這白頭峰馬場是咱們白山至關重要的武備之所,如今我便將其全權托付與老伯了!等入了秋,這馬場想必會更加忙碌些;過些日子我再給老伯配個識文斷字、會做賬的副手;若是老伯仍覺得人手不足,盡管來石居找我。”
夭夭說罷,等了一會兒,方聽見金老伯戰戰兢兢說了一個“謝”字,似乎馬場蕭條是他的責任,不禁失笑道:“老伯在侍弄馬匹牛羊上是積年的慣手,我是放心的,隻照著平日裏如何照管馬匹的樣子,多經心些就是了。馬駒子不多,也不是老伯的過失。”
金老伯手下的人也多是高麗來的流民,都是避難討生活的窮苦人,其中有三四個還是他打獵的學徒——從高麗投奔來的;想必去的地方多些,夭夭想起來要就近尋找生鐵礦,便多了個心思,讓張彌尋了一處能議事的地方,令他們一起來見。這些獵戶們雖然在白山生活了數年,夭夭看著他們麻鞋裹腿的,頭上都勒著淺色的頭巾,一應穿戴還是高麗平民的樣子,倒是有些新奇。
獵戶們雖禮儀粗疏,言語遲鈍,但能看出來他們對自己還是恭敬的。畢竟他們的本根源頭中國,一個個皆是講漢話,行的也是儒家的禮節。
眾人見郡主親自召見,都有些惶恐不安,皆低著頭不敢看她。
夭夭見狀,也不多話,便開門見山地問他們本家故鄉可有能尋礦冶鐵的熟手,若有,則可招至白山做事,倘真有本事,白山絕不虧待,一應生活酬勞皆是上等的;連帶著舉薦之人也有一份好處。
眾獵戶一聽是這般的好事,都很認真地商議起來。
金老伯見外頭太陽有些西斜,就要張羅著給她上茶點水果,又殷勤地喚人準備遮陽的傘蓋諸物。夭夭忙止住他,說了一句“不必麻煩”。
又等了他們片刻,其中一個年輕些的獵戶方才說道:“ 郡主娘娘若急需生鐵礦,元山便有,不但費不了多少銀錢,運到這兒也隻要半天工夫便到了。”那獵戶見夭夭饒有興趣地看著他,膽子也大了不少,便自薦去元山尋找采礦師傅和熟手工匠。
“生鐵礦也可先采購一批;工匠也要找。”夭夭望了金老伯一眼,老頭兒忙道:“這是我兩年前新收的徒弟,是鹹鏡道人,叫劉吉兒。人是機靈的,做事也穩妥。”夭夭點了點頭,拿了紙筆現寫了一個條子,交給那叫“劉吉兒”的年輕獵戶,微笑吩咐道:“你拿這個去雲門見楊老族長,他自會給你安排人;若是事兒辦得好,本郡主自會記得你的好處。”
離了馬場,夭夭又帶著張彌一行人去了內庫。這內庫本是上一任縣主的私庫,存放的都是積年的老東西。碩大的一方石洞,攔著兩層鐵柵欄,進了門,裏頭則是三間連通的庫房,裏一間放的是積年的頭麵首飾、玉器珠寶、珍玩擺件,皆琳琅滿目的碼放在一個個箱籠裏。又有許多爛了繩子的銅錢散在地上,前朝通行的五銖錢以及“開元通寶”都生了鏽跡;夭夭看著牆角那一株一丈高的珊瑚樹,紅彤彤閃亮亮的,就那麽隨便地被插在地上,氣得嘴巴直抖。
中間一間放的是一些大件的宮製屏風,夾雜著一把一把的字畫、古人真跡,就那麽毫無章法地堆在一處。夭夭氣鼓鼓地打開靠牆的一副大格子櫥櫃,原來裏頭存的是各色各樣名貴的中藥材;虎骨人參、鹿茸枸杞應有盡有,甚至還有珍貴難尋的紫靈芝、肉蓯蓉。隻是中藥這玩意兒不比金石玉器,若存放太久,大半也都會失了藥效,變成一堆腐敗朽損的廢品。
“難道上一任縣主有囤積癖?”夭夭咬了咬牙,看著這麽一大堆好玩意兒就這麽被糟蹋了,心痛得幾欲掉淚。
錦緞衣料等一些相對不那麽貴重的物品,皆堆放在外一間庫房裏,滿坑滿穀的,眼見是有人隔一段時間便拿出去晾曬,一些舊年的錦緞綢紗望之依舊華美如新。夭夭深吸一口氣,忙令人將最新的幾箱衣料,或深或淺或素或豔的,各色皆揀幾匹抱迴去給玉紓練手。又叫人把管內庫的人喚來,先把能用的中藥材揀出來晾曬;早晚再把庫房的賬本子給送到石居給她看看,比如那個陳年的開元通寶,指不定還能拿到中原買糖、買馬、買戰甲,也算憑空發了一筆小財。
此處風景甚好,山林水源皆備,馬兒們活動空間頗大,飲水食草,嬉遊奔鬧,倒有些動物天堂的意思。
夭夭看著偌大的馬場,連著新下的小馬駒子也隻有稀稀拉拉的數十匹,不禁擔憂:冷兵器時代,馬兒好不好直接影響騎兵的戰力,是要緊的大事。而今血統好且強健的種馬難得,且又價格金貴,白頭峰馬場初建,這數月間費了許多力氣也隻尋來了四五匹;而母馬大多也隻是本地的草原種,良馬難得啊!
夭夭邊看邊於心中盤算:待到秋日裏各地供奉的馬匹一到,這白頭峰馬場便會慢慢興旺起來,眼下的日子隻得先湊合著。
如此一想,臉上憂色漸褪,便安慰有些慚愧的金老伯道:“古人說‘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這白頭峰馬場是咱們白山至關重要的武備之所,如今我便將其全權托付與老伯了!等入了秋,這馬場想必會更加忙碌些;過些日子我再給老伯配個識文斷字、會做賬的副手;若是老伯仍覺得人手不足,盡管來石居找我。”
夭夭說罷,等了一會兒,方聽見金老伯戰戰兢兢說了一個“謝”字,似乎馬場蕭條是他的責任,不禁失笑道:“老伯在侍弄馬匹牛羊上是積年的慣手,我是放心的,隻照著平日裏如何照管馬匹的樣子,多經心些就是了。馬駒子不多,也不是老伯的過失。”
金老伯手下的人也多是高麗來的流民,都是避難討生活的窮苦人,其中有三四個還是他打獵的學徒——從高麗投奔來的;想必去的地方多些,夭夭想起來要就近尋找生鐵礦,便多了個心思,讓張彌尋了一處能議事的地方,令他們一起來見。這些獵戶們雖然在白山生活了數年,夭夭看著他們麻鞋裹腿的,頭上都勒著淺色的頭巾,一應穿戴還是高麗平民的樣子,倒是有些新奇。
獵戶們雖禮儀粗疏,言語遲鈍,但能看出來他們對自己還是恭敬的。畢竟他們的本根源頭中國,一個個皆是講漢話,行的也是儒家的禮節。
眾人見郡主親自召見,都有些惶恐不安,皆低著頭不敢看她。
夭夭見狀,也不多話,便開門見山地問他們本家故鄉可有能尋礦冶鐵的熟手,若有,則可招至白山做事,倘真有本事,白山絕不虧待,一應生活酬勞皆是上等的;連帶著舉薦之人也有一份好處。
眾獵戶一聽是這般的好事,都很認真地商議起來。
金老伯見外頭太陽有些西斜,就要張羅著給她上茶點水果,又殷勤地喚人準備遮陽的傘蓋諸物。夭夭忙止住他,說了一句“不必麻煩”。
又等了他們片刻,其中一個年輕些的獵戶方才說道:“ 郡主娘娘若急需生鐵礦,元山便有,不但費不了多少銀錢,運到這兒也隻要半天工夫便到了。”那獵戶見夭夭饒有興趣地看著他,膽子也大了不少,便自薦去元山尋找采礦師傅和熟手工匠。
“生鐵礦也可先采購一批;工匠也要找。”夭夭望了金老伯一眼,老頭兒忙道:“這是我兩年前新收的徒弟,是鹹鏡道人,叫劉吉兒。人是機靈的,做事也穩妥。”夭夭點了點頭,拿了紙筆現寫了一個條子,交給那叫“劉吉兒”的年輕獵戶,微笑吩咐道:“你拿這個去雲門見楊老族長,他自會給你安排人;若是事兒辦得好,本郡主自會記得你的好處。”
離了馬場,夭夭又帶著張彌一行人去了內庫。這內庫本是上一任縣主的私庫,存放的都是積年的老東西。碩大的一方石洞,攔著兩層鐵柵欄,進了門,裏頭則是三間連通的庫房,裏一間放的是積年的頭麵首飾、玉器珠寶、珍玩擺件,皆琳琅滿目的碼放在一個個箱籠裏。又有許多爛了繩子的銅錢散在地上,前朝通行的五銖錢以及“開元通寶”都生了鏽跡;夭夭看著牆角那一株一丈高的珊瑚樹,紅彤彤閃亮亮的,就那麽隨便地被插在地上,氣得嘴巴直抖。
中間一間放的是一些大件的宮製屏風,夾雜著一把一把的字畫、古人真跡,就那麽毫無章法地堆在一處。夭夭氣鼓鼓地打開靠牆的一副大格子櫥櫃,原來裏頭存的是各色各樣名貴的中藥材;虎骨人參、鹿茸枸杞應有盡有,甚至還有珍貴難尋的紫靈芝、肉蓯蓉。隻是中藥這玩意兒不比金石玉器,若存放太久,大半也都會失了藥效,變成一堆腐敗朽損的廢品。
“難道上一任縣主有囤積癖?”夭夭咬了咬牙,看著這麽一大堆好玩意兒就這麽被糟蹋了,心痛得幾欲掉淚。
錦緞衣料等一些相對不那麽貴重的物品,皆堆放在外一間庫房裏,滿坑滿穀的,眼見是有人隔一段時間便拿出去晾曬,一些舊年的錦緞綢紗望之依舊華美如新。夭夭深吸一口氣,忙令人將最新的幾箱衣料,或深或淺或素或豔的,各色皆揀幾匹抱迴去給玉紓練手。又叫人把管內庫的人喚來,先把能用的中藥材揀出來晾曬;早晚再把庫房的賬本子給送到石居給她看看,比如那個陳年的開元通寶,指不定還能拿到中原買糖、買馬、買戰甲,也算憑空發了一筆小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