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頁
[歷史衍生] 科技強國,向秦始皇直播四大發明 作者:火星少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張居正笑了起來,他自己都沒察覺,一開始的時候他說的是桑弘羊,現在卻變成了桑公。
張學顏悠然神往:「不知後世的財政經濟,卻是如何運轉?」
他已經對「經濟」這個詞活學活用。
「繼續看吧。」張居正斷定,「定然是讓你我都會覺得驚駭而不可思議的。」
富國並非隻有重農才可以做到。
後世的繁盛景況不就是對桑弘羊這句話最好的註解嗎?
漢朝。
漢武帝劉徹竟然有些感動,甚至都要對著桑弘羊表演一番執手相看淚眼了。
「桑卿懂朕啊!」
不管自己晚年到底是怎麽想的,思想發生了什麽變化,但之前的經歷同樣是自己政治生命的一部分。
雖然可能大概也許做錯了一些事情,但也立下了不少功績——這些即使是仙畫也不否認。
可那些賢良文學們居然想要全盤否定!
豎子爾敢?!
這些功績和政策豈是他們這些目光短淺之人能完全看透的?
漢武帝恨得牙癢癢,也因此對一直站在自己這邊維護和肯定自己的桑弘羊生出極大的欣慰與滿意來。
桑卿的忠誠,果然無可指摘!
不愧是和朕一起長大的!
桑弘羊正沉浸在自己的發言之中——那是晚年的他,思想和理念更加成熟,倒是在這一刻點醒了自己不少。
他甚至立刻想到了政策的細節要怎麽調整。
當然了,此時麵對自己君主難得一見的真情流露,也要好好迴應一番。
於是,未央宮中就上演了極為少見的讓人都有些肉麻的君臣相得之景。
……
【那些賢良文學
們說桑弘羊的經濟政策是不管百姓死活。】
【實際上,真的如此嗎?】
【首先不否認的是,執行過程中的弊病肯定是會存在的,在古代那樣的環境裏,吏治不可能清明到哪兒去。尤其是漢武帝晚期的時候,昏招頻出。】
【所以,民間有怨言肯定不是假的。】
【不過,賢良文學們也大可不必一幅自己隻是為民請願的大義凜然。】
【在當時的那個年代,賢良文學大多是儒生,而且是讀得起書,已經取得了一定功名的儒生,他們出身於哪個階層,代表著哪個階層的利益,簡直是一目了然啊!】
【讓利於民?我看,是讓利於這些地方上的豪強和士紳、權貴與富商吧?!】
【真正的民,隻要能買到價格合適的鹽和鐵,誰管你這些東西是從哪一家製造出來的呢?】
【而宏觀經濟學的理論以及歷史上無數的經驗告訴我們,在關係到國計民生的重要領域,國家的介入和調控,甚至是壟斷,反倒會起到平抑物價的作用。】
【即使是實行自由市場經濟的西方,對於糧食、食鹽等剛性必需品的價格以及供需關係的把控,也都是有政府參與的。】
【畢竟,完全指望豪強以及資本?】
【任何一個長了腦子的人都不會抱有這樣天真的想法。】
大災之年,無數失了糧食收成的饑民來到了州城乞討。
遍地餓殍。
米行的掌櫃於心不忍,問東家道:「老爺,咱們要不要開倉賣一點糧?現在糧食價格已經不錯了。」
東家嗤笑一聲:「別這麽沒耐性,再等個幾天,我估摸著幾天後糧價還得翻倍的漲。到時候,咱們開張一天吃幾年,豈不是更省事兒?」
天幕一黑,出現一行行的文字。
「如果有20%的利潤,資本就會蠢蠢欲動;如果有50%的利潤,資本就會冒險;如果有100%的利潤,資本就敢於冒絞首的危險;如果有300%的利潤,資本就敢踐踏人間一切的法律。」
——馬克思。
【而且,鹽鐵之議到後麵,其實爭論的點來到了意識形態方麵。】
【哎,是的,又來了,它又來了!】
【到底是應該逐利還是逐義?】
【又是這個問題。】
【所以,這場大辯論並不僅僅隻限於大漢朝本身的經濟政策,也不僅僅隻限於對武帝一朝的總結和評價。它巨大的影響力甚至綿延了往後兩千年——華夏文明和之後的王朝們到底要選擇哪一條路?】
【是儒家重義輕利的那條路嗎?】
……
天幕下的老百姓們原本以為這一期是教大家怎麽賺錢的,卻沒想到大部分人都聽得雲裏霧裏。
當然,聽不懂的隻是那些形而上的東西,其他的一些點,百姓們天然就會有感悟。
「我覺得這桑大人說得對啊,無奸不商,這鹽鐵要是控製在這些豪紳手中,咱們
肯定落不到什麽好。」
什麽低買高賣都是簡單的,遇到事情的時候囤積居奇那才是要命!
「可官府管著也不是什麽好事。」有百姓嘟囔道,「還是撞著清官倒還好,要是遇到個貪官,咱們照樣慘。」
看運氣!
而商家們,尤其是各大時空的大豪商們,聽到馬克思那段犀利得毫不留情麵的名言時,表現各異,精彩紛呈。
有人哈哈大笑,坦然承認:「此話倒也不假。」
若有什麽事情超過了300%的利潤,那不管怎麽著也要去爭一爭的。
也有人大義凜然:「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若是違背道德良心的事情,那我肯定是不會做的。」
張學顏悠然神往:「不知後世的財政經濟,卻是如何運轉?」
他已經對「經濟」這個詞活學活用。
「繼續看吧。」張居正斷定,「定然是讓你我都會覺得驚駭而不可思議的。」
富國並非隻有重農才可以做到。
後世的繁盛景況不就是對桑弘羊這句話最好的註解嗎?
漢朝。
漢武帝劉徹竟然有些感動,甚至都要對著桑弘羊表演一番執手相看淚眼了。
「桑卿懂朕啊!」
不管自己晚年到底是怎麽想的,思想發生了什麽變化,但之前的經歷同樣是自己政治生命的一部分。
雖然可能大概也許做錯了一些事情,但也立下了不少功績——這些即使是仙畫也不否認。
可那些賢良文學們居然想要全盤否定!
豎子爾敢?!
這些功績和政策豈是他們這些目光短淺之人能完全看透的?
漢武帝恨得牙癢癢,也因此對一直站在自己這邊維護和肯定自己的桑弘羊生出極大的欣慰與滿意來。
桑卿的忠誠,果然無可指摘!
不愧是和朕一起長大的!
桑弘羊正沉浸在自己的發言之中——那是晚年的他,思想和理念更加成熟,倒是在這一刻點醒了自己不少。
他甚至立刻想到了政策的細節要怎麽調整。
當然了,此時麵對自己君主難得一見的真情流露,也要好好迴應一番。
於是,未央宮中就上演了極為少見的讓人都有些肉麻的君臣相得之景。
……
【那些賢良文學
們說桑弘羊的經濟政策是不管百姓死活。】
【實際上,真的如此嗎?】
【首先不否認的是,執行過程中的弊病肯定是會存在的,在古代那樣的環境裏,吏治不可能清明到哪兒去。尤其是漢武帝晚期的時候,昏招頻出。】
【所以,民間有怨言肯定不是假的。】
【不過,賢良文學們也大可不必一幅自己隻是為民請願的大義凜然。】
【在當時的那個年代,賢良文學大多是儒生,而且是讀得起書,已經取得了一定功名的儒生,他們出身於哪個階層,代表著哪個階層的利益,簡直是一目了然啊!】
【讓利於民?我看,是讓利於這些地方上的豪強和士紳、權貴與富商吧?!】
【真正的民,隻要能買到價格合適的鹽和鐵,誰管你這些東西是從哪一家製造出來的呢?】
【而宏觀經濟學的理論以及歷史上無數的經驗告訴我們,在關係到國計民生的重要領域,國家的介入和調控,甚至是壟斷,反倒會起到平抑物價的作用。】
【即使是實行自由市場經濟的西方,對於糧食、食鹽等剛性必需品的價格以及供需關係的把控,也都是有政府參與的。】
【畢竟,完全指望豪強以及資本?】
【任何一個長了腦子的人都不會抱有這樣天真的想法。】
大災之年,無數失了糧食收成的饑民來到了州城乞討。
遍地餓殍。
米行的掌櫃於心不忍,問東家道:「老爺,咱們要不要開倉賣一點糧?現在糧食價格已經不錯了。」
東家嗤笑一聲:「別這麽沒耐性,再等個幾天,我估摸著幾天後糧價還得翻倍的漲。到時候,咱們開張一天吃幾年,豈不是更省事兒?」
天幕一黑,出現一行行的文字。
「如果有20%的利潤,資本就會蠢蠢欲動;如果有50%的利潤,資本就會冒險;如果有100%的利潤,資本就敢於冒絞首的危險;如果有300%的利潤,資本就敢踐踏人間一切的法律。」
——馬克思。
【而且,鹽鐵之議到後麵,其實爭論的點來到了意識形態方麵。】
【哎,是的,又來了,它又來了!】
【到底是應該逐利還是逐義?】
【又是這個問題。】
【所以,這場大辯論並不僅僅隻限於大漢朝本身的經濟政策,也不僅僅隻限於對武帝一朝的總結和評價。它巨大的影響力甚至綿延了往後兩千年——華夏文明和之後的王朝們到底要選擇哪一條路?】
【是儒家重義輕利的那條路嗎?】
……
天幕下的老百姓們原本以為這一期是教大家怎麽賺錢的,卻沒想到大部分人都聽得雲裏霧裏。
當然,聽不懂的隻是那些形而上的東西,其他的一些點,百姓們天然就會有感悟。
「我覺得這桑大人說得對啊,無奸不商,這鹽鐵要是控製在這些豪紳手中,咱們
肯定落不到什麽好。」
什麽低買高賣都是簡單的,遇到事情的時候囤積居奇那才是要命!
「可官府管著也不是什麽好事。」有百姓嘟囔道,「還是撞著清官倒還好,要是遇到個貪官,咱們照樣慘。」
看運氣!
而商家們,尤其是各大時空的大豪商們,聽到馬克思那段犀利得毫不留情麵的名言時,表現各異,精彩紛呈。
有人哈哈大笑,坦然承認:「此話倒也不假。」
若有什麽事情超過了300%的利潤,那不管怎麽著也要去爭一爭的。
也有人大義凜然:「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若是違背道德良心的事情,那我肯定是不會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