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頁
[歷史衍生] 科技強國,向秦始皇直播四大發明 作者:火星少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現在很多古羅馬的遺蹟都是用這種特殊的羅馬水泥來做的,在經歷過兩千多年的海浪侵襲之後,依然堅固。】
殘缺但依然看得出結構的古羅馬鬥獸場、甚至是一座還保留著浴場和神廟等的小鎮。
羅馬式的巨柱依然向天屹立。
這些建築看上去像是石製,但實際是用古羅馬人特製的一種水泥來建造的。
它們在第勒尼安海刮來的海風與水汽的侵蝕下,度過了幾千年的時光。
【這裏麵其實涉及到一個化學知識,石灰裏含有鹼,而海水裏含有鹽,鹽和鹼混合在一起的時候產生的化學物質就具有強烈的粘合性。】
【不單單是西方,東方也有熟練運用了這個化學小知識的建築,那就是長城!】糯米沒有了。秦人打扮的長城監工憂心忡忡。
用糯米汁混合黃土,這是修建長城的重要材料,它能夠作為這些巨石之間的粘合劑。今年的糯米減產,糯米汁完全不夠,而他們這處工事位於玉門關,那些糯米估計到不了這兒就被瓜分了。
有工匠提出來: 不妨試一試蘆葦和砂礫。監工大喜過望: 你確定?這兩樣東西在玉門關隨處可見。工匠嚐試用蘆葦和砂礫磨合攪拌製成一種粘合劑,結果發現它真的可以替代糯米汁。
【這其實正是因為蘆葦中含鹽分,而砂礫中含鹼。】
·
秦朝的長城已經開始修建。
聽到了這一段之後,工匠和民夫們休息的地方響起了一陣歡唿聲。「咱們這也算上了仙畫了吧?」有年輕的民夫激動的問身邊人。怎麽能不算呢?當然算!
更有當初想出這一招來的工匠們挺起了胸膛: 這個方法可是我們當時想出來的!「那羅馬水泥那麽厲害,咱們的長城肯定也能幾千年不倒!」有工友立刻道: 你忘記前麵幾期了嗎?長城的確是還在呢。這種感覺讓他們痛苦的服役過程似乎都變得輕鬆了一些。
一旁的監工讚許的點頭,對他們道: 放心,陛下看到後,一定會大大有獎。工匠們更高興了。
監工沒有猜錯,嬴政正打算賞賜這些工匠。大秦還是有能人的。
這也讓他剛剛不太好的心情終於消散了一些。
扶蘇則在思索,等這期仙畫結束後該如何和父皇提要給服役的工匠包飯吃。不患貧而患不均。
其他的朝代有這個,大秦沒有,那就是個問題。明朝,
朱元璋對糯米汁大加讚賞: 的確好用。看看長城至今如此堅固就知道了。
所以他在著人修建金陵的城牆時,同樣也是加入了糯米汁,這城牆修得十分好,很合他意。
不過糯米種多了的確不好。」朱楠道, 如今釀酒之風盛起,很多農人棄種小麥水稻,轉為種糯米。
朱元璋一皺眉: 「著人去好好查一下。」他在元末的時候就頒布過「禁糯令」,實在不行,就把這條法令再翻出來唄。
【1796年的時候,一個英國人用石灰岩燒製出了棕色的水泥,可能為了致敬羅馬,就給它取名為了羅馬水泥。】
【幾十年後,英國的一個建築工人約瑟夫,用石灰石和黏土以特定的比例混合後再高溫燒製,然後用機器碾碎成細粉,就成為了一種新的水泥。他給它命名為波特蘭水泥。】
【約瑟夫也被認為是現代水泥的真正發明人。】
【約瑟夫申請了專利,開起了水泥廠,也靠這個賺了一大筆錢。】
【現代水泥的配方up主沒有再去查,但是之前穿越者聯盟給出的資料裏,土法製水泥還加入了一些陶瓷,所以我估計現代水泥應該也有一些新的發現和配方了。】
路小柒放了一段網絡上的土法製水泥的視頻。
自從穿越者聯盟興起後,各種土法製水泥、土法製玻璃這些視頻就都紅火了起來。
土法製水泥就是用黏土和生石灰還有一些陶瓷碎片、石膏等等東西,先烘幹、再碾碎成粉。過程倒是看上去很簡單。
至於現代的水泥廠,各種水塔和煙囪林立,看上去規模都非常的大。一袋袋的水泥被運到修路現場後,先用水攪合。
工人已經在路上鋪好模具,隻要往裏麵倒攪拌好的水泥漿再壓實平整就好了。幾天後,這些水泥就凝固幹燥了。
【多扯一句,水泥被發明後就立刻受到了追捧,被運用了很多建築上。但到了後來,鋼筋混凝土才是它的終極形態,也是如今基建的基礎材料。而這東西居然是一個園藝師發明的!】
法國的一位園藝家正在用水泥砌花壇。
這個花壇早就修建好了,但經過幾年後,花壇邊已經開裂缺損。
園藝家將邊緣的植物先小心的挖出來,然後他看到了這些植物的根部在土壤中盤根錯節,直接將一整塊泥土都牢牢的固定在自己的根部網係中。
「是不是可以這樣處理水泥?加一些鋼絲進去?這樣就不容易開裂缺損了。」園藝家心中閃過一個這樣的念頭。
鏡頭一轉,已經到了現代。
各種工地上,鋼筋混凝土處處可見,尤其是建造高樓的時候,更是細密。工人在已經做好結構的鋼筋網上現澆上水泥混凝土,最終才成為高樓的牆麵和樓板。
漢朝。
劉徹好奇的道: 這歐洲的房子,似乎都是用石頭製成,極少見到木製。
身邊的東方朔才思敏捷: 「營造房屋一般因地製宜,恐怕歐洲那邊多石材。況且那地方多海水,水汽潮濕,隻有石材才能擋得住。
殘缺但依然看得出結構的古羅馬鬥獸場、甚至是一座還保留著浴場和神廟等的小鎮。
羅馬式的巨柱依然向天屹立。
這些建築看上去像是石製,但實際是用古羅馬人特製的一種水泥來建造的。
它們在第勒尼安海刮來的海風與水汽的侵蝕下,度過了幾千年的時光。
【這裏麵其實涉及到一個化學知識,石灰裏含有鹼,而海水裏含有鹽,鹽和鹼混合在一起的時候產生的化學物質就具有強烈的粘合性。】
【不單單是西方,東方也有熟練運用了這個化學小知識的建築,那就是長城!】糯米沒有了。秦人打扮的長城監工憂心忡忡。
用糯米汁混合黃土,這是修建長城的重要材料,它能夠作為這些巨石之間的粘合劑。今年的糯米減產,糯米汁完全不夠,而他們這處工事位於玉門關,那些糯米估計到不了這兒就被瓜分了。
有工匠提出來: 不妨試一試蘆葦和砂礫。監工大喜過望: 你確定?這兩樣東西在玉門關隨處可見。工匠嚐試用蘆葦和砂礫磨合攪拌製成一種粘合劑,結果發現它真的可以替代糯米汁。
【這其實正是因為蘆葦中含鹽分,而砂礫中含鹼。】
·
秦朝的長城已經開始修建。
聽到了這一段之後,工匠和民夫們休息的地方響起了一陣歡唿聲。「咱們這也算上了仙畫了吧?」有年輕的民夫激動的問身邊人。怎麽能不算呢?當然算!
更有當初想出這一招來的工匠們挺起了胸膛: 這個方法可是我們當時想出來的!「那羅馬水泥那麽厲害,咱們的長城肯定也能幾千年不倒!」有工友立刻道: 你忘記前麵幾期了嗎?長城的確是還在呢。這種感覺讓他們痛苦的服役過程似乎都變得輕鬆了一些。
一旁的監工讚許的點頭,對他們道: 放心,陛下看到後,一定會大大有獎。工匠們更高興了。
監工沒有猜錯,嬴政正打算賞賜這些工匠。大秦還是有能人的。
這也讓他剛剛不太好的心情終於消散了一些。
扶蘇則在思索,等這期仙畫結束後該如何和父皇提要給服役的工匠包飯吃。不患貧而患不均。
其他的朝代有這個,大秦沒有,那就是個問題。明朝,
朱元璋對糯米汁大加讚賞: 的確好用。看看長城至今如此堅固就知道了。
所以他在著人修建金陵的城牆時,同樣也是加入了糯米汁,這城牆修得十分好,很合他意。
不過糯米種多了的確不好。」朱楠道, 如今釀酒之風盛起,很多農人棄種小麥水稻,轉為種糯米。
朱元璋一皺眉: 「著人去好好查一下。」他在元末的時候就頒布過「禁糯令」,實在不行,就把這條法令再翻出來唄。
【1796年的時候,一個英國人用石灰岩燒製出了棕色的水泥,可能為了致敬羅馬,就給它取名為了羅馬水泥。】
【幾十年後,英國的一個建築工人約瑟夫,用石灰石和黏土以特定的比例混合後再高溫燒製,然後用機器碾碎成細粉,就成為了一種新的水泥。他給它命名為波特蘭水泥。】
【約瑟夫也被認為是現代水泥的真正發明人。】
【約瑟夫申請了專利,開起了水泥廠,也靠這個賺了一大筆錢。】
【現代水泥的配方up主沒有再去查,但是之前穿越者聯盟給出的資料裏,土法製水泥還加入了一些陶瓷,所以我估計現代水泥應該也有一些新的發現和配方了。】
路小柒放了一段網絡上的土法製水泥的視頻。
自從穿越者聯盟興起後,各種土法製水泥、土法製玻璃這些視頻就都紅火了起來。
土法製水泥就是用黏土和生石灰還有一些陶瓷碎片、石膏等等東西,先烘幹、再碾碎成粉。過程倒是看上去很簡單。
至於現代的水泥廠,各種水塔和煙囪林立,看上去規模都非常的大。一袋袋的水泥被運到修路現場後,先用水攪合。
工人已經在路上鋪好模具,隻要往裏麵倒攪拌好的水泥漿再壓實平整就好了。幾天後,這些水泥就凝固幹燥了。
【多扯一句,水泥被發明後就立刻受到了追捧,被運用了很多建築上。但到了後來,鋼筋混凝土才是它的終極形態,也是如今基建的基礎材料。而這東西居然是一個園藝師發明的!】
法國的一位園藝家正在用水泥砌花壇。
這個花壇早就修建好了,但經過幾年後,花壇邊已經開裂缺損。
園藝家將邊緣的植物先小心的挖出來,然後他看到了這些植物的根部在土壤中盤根錯節,直接將一整塊泥土都牢牢的固定在自己的根部網係中。
「是不是可以這樣處理水泥?加一些鋼絲進去?這樣就不容易開裂缺損了。」園藝家心中閃過一個這樣的念頭。
鏡頭一轉,已經到了現代。
各種工地上,鋼筋混凝土處處可見,尤其是建造高樓的時候,更是細密。工人在已經做好結構的鋼筋網上現澆上水泥混凝土,最終才成為高樓的牆麵和樓板。
漢朝。
劉徹好奇的道: 這歐洲的房子,似乎都是用石頭製成,極少見到木製。
身邊的東方朔才思敏捷: 「營造房屋一般因地製宜,恐怕歐洲那邊多石材。況且那地方多海水,水汽潮濕,隻有石材才能擋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