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頁
[歷史衍生] 科技強國,向秦始皇直播四大發明 作者:火星少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北人啊!不喜歡南人這不很正常的麽!
但是他也沒想到自己這麽一搞能搞出一個後世的黨爭來啊!這些後世子孫們,怎麽就這麽不消停啊。
趙普咳嗽兩聲,他雖然不想在這個時候去打斷趙匡胤的情緒,但身為宰相,有些話不得不說:陛下,這南方....也需要盡快安撫才是。
他們的根據地是在中原沒錯,南方是後來打下來的,經過這些年的統治之後才民心初定。現在被仙畫這麽一講,趙普都不敢想南方那一片會是什麽反應。
趙匡胤這才立刻醒悟過來,忙道: 對對對,要安撫!即刻著人前往南方各道。這一晚上,他忙得和救火隊員一樣。明朝。
和趙匡胤一樣有地域歧視,隻是是歧視的是北人的朱元璋輕輕的咳嗽了一聲。
他就很看不上北方這片土地。河、洛、關、陝被胡虜統治了那麽多年,連中國祖宗的姓氏都忘掉了!真是沒骨氣!
還是南人有血性!尤其是他鳳陽老家的人,個個都是好漢子。
於是他在明初的時候直接和南方的儒生們搞了一場「指導日常生活運動」,規定了許多瑣碎的細節,如何穿衣、如何喝酒、如何起名….…
就是想讓被蒙古影響的北人思想給強硬扭轉過來。隻是現在看來,這運動並不怎麽成功。
甚至,他連讓儒家給全民洗腦的心思都放下了,現在反倒是開始扶持「科學」來分化儒家。
真是世事奇妙啊。
在一旁的朱棣忍不住道: 「父皇,南北都位於大明的統禦之下,對任何一方抱有偏見,都容易形成爭鬥,反倒容易讓外敵趁虛而入。
他一向在北方防守,對北人倒無偏見。
朱元璋老臉一紅,清了清嗓子,又欣慰的看著他: 朕知道了。
哎,其實老四也挺好的。
漢朝,
劉徹覺得自己的膝蓋上也中了一箭。
畢竟,他也有著一些地域歧視,比如覺得齊魯之地出孝子,燕趙之地出反賊。劉徹委屈,燕趙之地的確出反賊啊!臧荼、盧綰、陳豨這些都是燕趙人士!他就這麽一說,也沒有大範圍的歧視,應該惹不來黨爭...吧?唐朝。
&#
34;黨爭……李世民玩味的道。
他對這個詞也不怎麽陌生。那些隴西貴族們,那些傲慢的世家們,哪個不是結成團?再遠一點,東漢的黨錮之禍更是前車之鑑。
當一群人開始無視道理,無視正確與錯誤,隻是為了排除異己、爭權奪利的時候,這個王朝就已經步入黃昏。
不過,好在大唐目前情況不錯,朝堂之上他還控得住場,沒人敢生什麽小心思。李世民打算日後好好的給李治上一課。
【扯遠了。】
【總之,在宋哲宗登基後這場曠日持久的爭論中,改道的東流派還是勝利了!】
【咱也不知道為啥,可能遼國的威脅比洪水還要更可怕吧。畢竟,對於這些權貴們來說,洪水淹不到他們,但遼軍若是北下,是真的能威脅到他們。】
【哲宗也更傾向於讓黃河改道東流。】
【於是,北宋又雙最開始轟轟烈烈的折騰黃河了!】
無數的民夫扛著沙石在新修河堤。
私底下也竊竊私語: 你說這次的河堤管不管用啊?
迴話的人愁眉苦臉: 誰知道呢,隻希望不要再來一次洪水吧。
【這次堅持了五年,五年後,新建的堤壩再一次決口,黃河不管不顧的重新向北流了。】
【這一次的洪水,比前兩次還要厲害。】【據記載,建在山頂的廟都被淹沒了。】
洪水極高,帶起黃色滔天的巨浪。
百姓們背著行囊四處逃難。
到處都是斷木和浮屍,有牲畜,也有人,甚至還有原本生活在深山中的野獸。這次,連高山都無法倖免,眼看著洪水逐漸沒過山頂。原本的城鎮、山峰逐漸成為了一汪黃色的湖泊。【黃河被折騰了那麽幾迴,也來脾氣了。不讓我從天津走,我還非得就從天津走!】
【結果,搞了這麽七八十年,黃河最後還是朝著北宋君臣們最不願意看到的那條路走了,從天津入海,到了遼國境內。】
【傻眼!】
【而北宋河北、山東、蘇北這一片,本來是重要的農業和生產區,財稅膏腴之地,經過這麽幾十年三番四次的折騰,直接被折騰廢了。】
原本的農田變成了沼澤,山林也皆
盡被毀。
有人收拾起行襄開始離開家門: 「如今十裏八鄉都貧困不堪,孩兒欲去南邊討生活。請二老放心,等我在南邊兒安頓下來,定會立刻將您二位接過去。
垂淚與家人告別後,青年和鄉鄰一起踏上謀生之路。途經之處,鄉村被廢棄,城池變得破敗。
這片土地,繁華已經不再,隻剩下這幾十年來洪水留下的滄桑與頹廢。
【國力遭到了重創,又不抓緊軍備,光顧著折騰黃河去了,還想要打贏外敵?】【做夢吧!】
……
看到這裏,所有的人幾乎都不由自主的鬆了一口氣。總算是結束了。
真是擔心北宋這些不靠譜的人還能再折騰出什麽花樣來。前麵幾代生活在和平盛世的百姓們忍不住唏噓:
太慘了!
北宋的老鄉們實在是太慘了!「是啊,還好我們生活在大唐。」
大唐也可以替換成大漢、大秦。
但是他也沒想到自己這麽一搞能搞出一個後世的黨爭來啊!這些後世子孫們,怎麽就這麽不消停啊。
趙普咳嗽兩聲,他雖然不想在這個時候去打斷趙匡胤的情緒,但身為宰相,有些話不得不說:陛下,這南方....也需要盡快安撫才是。
他們的根據地是在中原沒錯,南方是後來打下來的,經過這些年的統治之後才民心初定。現在被仙畫這麽一講,趙普都不敢想南方那一片會是什麽反應。
趙匡胤這才立刻醒悟過來,忙道: 對對對,要安撫!即刻著人前往南方各道。這一晚上,他忙得和救火隊員一樣。明朝。
和趙匡胤一樣有地域歧視,隻是是歧視的是北人的朱元璋輕輕的咳嗽了一聲。
他就很看不上北方這片土地。河、洛、關、陝被胡虜統治了那麽多年,連中國祖宗的姓氏都忘掉了!真是沒骨氣!
還是南人有血性!尤其是他鳳陽老家的人,個個都是好漢子。
於是他在明初的時候直接和南方的儒生們搞了一場「指導日常生活運動」,規定了許多瑣碎的細節,如何穿衣、如何喝酒、如何起名….…
就是想讓被蒙古影響的北人思想給強硬扭轉過來。隻是現在看來,這運動並不怎麽成功。
甚至,他連讓儒家給全民洗腦的心思都放下了,現在反倒是開始扶持「科學」來分化儒家。
真是世事奇妙啊。
在一旁的朱棣忍不住道: 「父皇,南北都位於大明的統禦之下,對任何一方抱有偏見,都容易形成爭鬥,反倒容易讓外敵趁虛而入。
他一向在北方防守,對北人倒無偏見。
朱元璋老臉一紅,清了清嗓子,又欣慰的看著他: 朕知道了。
哎,其實老四也挺好的。
漢朝,
劉徹覺得自己的膝蓋上也中了一箭。
畢竟,他也有著一些地域歧視,比如覺得齊魯之地出孝子,燕趙之地出反賊。劉徹委屈,燕趙之地的確出反賊啊!臧荼、盧綰、陳豨這些都是燕趙人士!他就這麽一說,也沒有大範圍的歧視,應該惹不來黨爭...吧?唐朝。
&#
34;黨爭……李世民玩味的道。
他對這個詞也不怎麽陌生。那些隴西貴族們,那些傲慢的世家們,哪個不是結成團?再遠一點,東漢的黨錮之禍更是前車之鑑。
當一群人開始無視道理,無視正確與錯誤,隻是為了排除異己、爭權奪利的時候,這個王朝就已經步入黃昏。
不過,好在大唐目前情況不錯,朝堂之上他還控得住場,沒人敢生什麽小心思。李世民打算日後好好的給李治上一課。
【扯遠了。】
【總之,在宋哲宗登基後這場曠日持久的爭論中,改道的東流派還是勝利了!】
【咱也不知道為啥,可能遼國的威脅比洪水還要更可怕吧。畢竟,對於這些權貴們來說,洪水淹不到他們,但遼軍若是北下,是真的能威脅到他們。】
【哲宗也更傾向於讓黃河改道東流。】
【於是,北宋又雙最開始轟轟烈烈的折騰黃河了!】
無數的民夫扛著沙石在新修河堤。
私底下也竊竊私語: 你說這次的河堤管不管用啊?
迴話的人愁眉苦臉: 誰知道呢,隻希望不要再來一次洪水吧。
【這次堅持了五年,五年後,新建的堤壩再一次決口,黃河不管不顧的重新向北流了。】
【這一次的洪水,比前兩次還要厲害。】【據記載,建在山頂的廟都被淹沒了。】
洪水極高,帶起黃色滔天的巨浪。
百姓們背著行囊四處逃難。
到處都是斷木和浮屍,有牲畜,也有人,甚至還有原本生活在深山中的野獸。這次,連高山都無法倖免,眼看著洪水逐漸沒過山頂。原本的城鎮、山峰逐漸成為了一汪黃色的湖泊。【黃河被折騰了那麽幾迴,也來脾氣了。不讓我從天津走,我還非得就從天津走!】
【結果,搞了這麽七八十年,黃河最後還是朝著北宋君臣們最不願意看到的那條路走了,從天津入海,到了遼國境內。】
【傻眼!】
【而北宋河北、山東、蘇北這一片,本來是重要的農業和生產區,財稅膏腴之地,經過這麽幾十年三番四次的折騰,直接被折騰廢了。】
原本的農田變成了沼澤,山林也皆
盡被毀。
有人收拾起行襄開始離開家門: 「如今十裏八鄉都貧困不堪,孩兒欲去南邊討生活。請二老放心,等我在南邊兒安頓下來,定會立刻將您二位接過去。
垂淚與家人告別後,青年和鄉鄰一起踏上謀生之路。途經之處,鄉村被廢棄,城池變得破敗。
這片土地,繁華已經不再,隻剩下這幾十年來洪水留下的滄桑與頹廢。
【國力遭到了重創,又不抓緊軍備,光顧著折騰黃河去了,還想要打贏外敵?】【做夢吧!】
……
看到這裏,所有的人幾乎都不由自主的鬆了一口氣。總算是結束了。
真是擔心北宋這些不靠譜的人還能再折騰出什麽花樣來。前麵幾代生活在和平盛世的百姓們忍不住唏噓:
太慘了!
北宋的老鄉們實在是太慘了!「是啊,還好我們生活在大唐。」
大唐也可以替換成大漢、大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