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頁
[歷史衍生] 科技強國,向秦始皇直播四大發明 作者:火星少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過當著朝臣的麵,漢成帝可不敢把自己心中真正所想表現出來,痛哭流涕道: 「上蒼一而再再而三的示警,必定是朕有什麽地方做得不對,朕讓你們找敢於大膽直言的人,你們找到沒有?
他欲哭無淚,或許朕真的錯了,但朕也不知道自己到底錯在哪兒了?
朝臣們麵麵相覷,最終站了出來: 「陛下,既如此,不如先免去今年因天災而顆粒無收的百姓賦稅和徭役吧。
不管怎麽樣,這個處置總是沒有錯的。
漢武帝沉默了,正在各家府邸或者是趕在來宮中的路上的大臣們也都沉默了。
142次日食?!
這簡直是要瘋狂的節奏。
良久,劉徹哼笑一聲: 這漢成帝也的確是夠倒黴的。
不知道是他後世的哪位兒孫。
不過看他沉迷於樂舞的那副模樣,想來也知道不是什麽明君,罪己詔多下點兒就多下點兒吧。落下閎正好到了。
劉徹問他: 既然仙畫之意這並不是天罰,而是科學,那落下閎,你來說,為何我大漢竟然發生如此多次日食?舊秦、春秋可有發生那麽多次?
落下閎擦了把汗,恭謹的迴答: 「陛下,據史料記載,春秋時期兩百多年隻發生過三十六次日食。
劉徹臉都黑了。這不是欺負他大漢嗎?「你來說說這倒是為何?難道我大漢還不如暴秦?」
「陛下,落下閎說出自己的揣測: 「春秋時各種記載和書籍並不如現在多,也可能是因為他們沒記下來而已。且我大漢觀測日食是置盆水庭中,平旦至暮視之,漏看的次數變少,自然也就顯得更多了。
他們用銅盆盛水放在室外,又在水中加墨,看太陽的倒影,這個方法非常的巧妙,連小小的缺角都會被發現。
劉徹聽了解釋後,這才心情略微舒暢了些。
至於什麽西漢加上東漢隻有420年的時間之類的信息,
被他自動忽略了。反正現在歷史已經不一樣了,劉徹覺得怎麽著,也能有些改變吧?
【當時漢朝的儒生們還會把日食往陰陽上靠,認為日食出現的原因是「陰侵陽,婦乘夫」,必定是後宮幹政,才會讓上天生氣。】
【比如漢安帝繼位後第二年就出現了日食,當時是鄧太後掌權,於是朝臣士子們就把矛頭轉向了鄧太後,認為是她把持朝政,導致帝位空虛所致。】
【實際上,鄧太後的才華和處理政事的能力可比漢安帝厲害多了,是東漢著名的女政治家,有名的賢後。她在位的時候也是東漢的高光時刻。而且她精通天文和算數,在她掌政那會兒,華夏的天文有了很大的進展和成果。這是稍後會提到的事情。】
天幕上閃過了渾天儀和地動儀的畫麵。
它們莊嚴而精緻,即使是不懂使用也能從中窺見其智慧光芒。
東漢的宮廷內。
鄧綏正在和自己的人生導師班昭在聊天。
第96章 上可九天攬月(二)
仙畫沒開始之前,鄧綏正在問班昭的近況。
聽聞曹大家正在家中著書,不知可有進展?
班昭嫁與曹世叔,但曹世叔英年早逝,班昭恪守禮儀,並未再嫁。漢和帝在世時對其頗為敬重,多次召她入宮來教導後妃,並稱她為「曹大家」。
鄧綏就是那時候認識班昭的,班昭精通算術和史學,鄧綏同樣出身書香世家,對天文算術都頗有一些研究,兩人倒是性格相投。
班昭聽到鄧綏這樣問,欠身道: 「迴太後,老身已經不打算再著書了。」
鄧綏奇道:這又是為何?
班昭嘆了口氣。她本來是想一本書來教育自家女兒與後輩子孫,書名都想好了,就叫《女誡》,但看了仙畫後,她改變了主意。
先人之言在後世都被歪曲得如此厲害。老身雖是著書想要教育自己女兒,但若傳出去,被後人曲解誤會,那豈不是老身之過?
鄧綏頷首道: 「曹大家想得明白。」
況且看了仙畫後,老身忽然明白,這女子在世本就艱難,何必再給她們上一層枷鎖?班昭說這話的時候隱隱有些心驚。
她沒想到後世的女德竟然發展成這樣,那裹小腳的舉動讓她看了都覺得簡直可怖!
按照她的本意,女子貞靜乖順當然是更好,更容易在這個世道上謀生存。但沒想到她提出一,後世直接做到了十!這完全超出了她的想像!
因此,班昭當機立斷,將自己開了個頭的《女誡》一把火給燒了。鄧綏哈哈大笑: 曹大家做得好。
之前仙畫提到的,哪個正常女人看了後不氣呢?她早就想說了,曹大家什麽都好,就是性格有時候還是守舊了些。如此,甚好。
兩人聊著聊著就遇到仙畫開始,饒有興致的一邊看一邊聊起來。鄧綏還宣了張衡來宮中,有一些問題正好可以一起討論。
當看到仙畫提到自己的時候,鄧綏愣了愣。班昭起身,真心的恭喜: 恭喜太後,青史留名。
但仙畫卻讓她吃了一顆定心丸,對未來也更有自信了。看來仙畫倒是會講清楚日食的原理,也讓我省了些麻煩。
【現在咱們當然知道,沒有什麽天狗食日,日食不過是因為月球正好運轉到了地球和太陽中間,將太陽給擋住了而已。】
地球繞著太陽緩緩的轉圈。而地球的附近,月亮正繞著地球在轉著圈。
他欲哭無淚,或許朕真的錯了,但朕也不知道自己到底錯在哪兒了?
朝臣們麵麵相覷,最終站了出來: 「陛下,既如此,不如先免去今年因天災而顆粒無收的百姓賦稅和徭役吧。
不管怎麽樣,這個處置總是沒有錯的。
漢武帝沉默了,正在各家府邸或者是趕在來宮中的路上的大臣們也都沉默了。
142次日食?!
這簡直是要瘋狂的節奏。
良久,劉徹哼笑一聲: 這漢成帝也的確是夠倒黴的。
不知道是他後世的哪位兒孫。
不過看他沉迷於樂舞的那副模樣,想來也知道不是什麽明君,罪己詔多下點兒就多下點兒吧。落下閎正好到了。
劉徹問他: 既然仙畫之意這並不是天罰,而是科學,那落下閎,你來說,為何我大漢竟然發生如此多次日食?舊秦、春秋可有發生那麽多次?
落下閎擦了把汗,恭謹的迴答: 「陛下,據史料記載,春秋時期兩百多年隻發生過三十六次日食。
劉徹臉都黑了。這不是欺負他大漢嗎?「你來說說這倒是為何?難道我大漢還不如暴秦?」
「陛下,落下閎說出自己的揣測: 「春秋時各種記載和書籍並不如現在多,也可能是因為他們沒記下來而已。且我大漢觀測日食是置盆水庭中,平旦至暮視之,漏看的次數變少,自然也就顯得更多了。
他們用銅盆盛水放在室外,又在水中加墨,看太陽的倒影,這個方法非常的巧妙,連小小的缺角都會被發現。
劉徹聽了解釋後,這才心情略微舒暢了些。
至於什麽西漢加上東漢隻有420年的時間之類的信息,
被他自動忽略了。反正現在歷史已經不一樣了,劉徹覺得怎麽著,也能有些改變吧?
【當時漢朝的儒生們還會把日食往陰陽上靠,認為日食出現的原因是「陰侵陽,婦乘夫」,必定是後宮幹政,才會讓上天生氣。】
【比如漢安帝繼位後第二年就出現了日食,當時是鄧太後掌權,於是朝臣士子們就把矛頭轉向了鄧太後,認為是她把持朝政,導致帝位空虛所致。】
【實際上,鄧太後的才華和處理政事的能力可比漢安帝厲害多了,是東漢著名的女政治家,有名的賢後。她在位的時候也是東漢的高光時刻。而且她精通天文和算數,在她掌政那會兒,華夏的天文有了很大的進展和成果。這是稍後會提到的事情。】
天幕上閃過了渾天儀和地動儀的畫麵。
它們莊嚴而精緻,即使是不懂使用也能從中窺見其智慧光芒。
東漢的宮廷內。
鄧綏正在和自己的人生導師班昭在聊天。
第96章 上可九天攬月(二)
仙畫沒開始之前,鄧綏正在問班昭的近況。
聽聞曹大家正在家中著書,不知可有進展?
班昭嫁與曹世叔,但曹世叔英年早逝,班昭恪守禮儀,並未再嫁。漢和帝在世時對其頗為敬重,多次召她入宮來教導後妃,並稱她為「曹大家」。
鄧綏就是那時候認識班昭的,班昭精通算術和史學,鄧綏同樣出身書香世家,對天文算術都頗有一些研究,兩人倒是性格相投。
班昭聽到鄧綏這樣問,欠身道: 「迴太後,老身已經不打算再著書了。」
鄧綏奇道:這又是為何?
班昭嘆了口氣。她本來是想一本書來教育自家女兒與後輩子孫,書名都想好了,就叫《女誡》,但看了仙畫後,她改變了主意。
先人之言在後世都被歪曲得如此厲害。老身雖是著書想要教育自己女兒,但若傳出去,被後人曲解誤會,那豈不是老身之過?
鄧綏頷首道: 「曹大家想得明白。」
況且看了仙畫後,老身忽然明白,這女子在世本就艱難,何必再給她們上一層枷鎖?班昭說這話的時候隱隱有些心驚。
她沒想到後世的女德竟然發展成這樣,那裹小腳的舉動讓她看了都覺得簡直可怖!
按照她的本意,女子貞靜乖順當然是更好,更容易在這個世道上謀生存。但沒想到她提出一,後世直接做到了十!這完全超出了她的想像!
因此,班昭當機立斷,將自己開了個頭的《女誡》一把火給燒了。鄧綏哈哈大笑: 曹大家做得好。
之前仙畫提到的,哪個正常女人看了後不氣呢?她早就想說了,曹大家什麽都好,就是性格有時候還是守舊了些。如此,甚好。
兩人聊著聊著就遇到仙畫開始,饒有興致的一邊看一邊聊起來。鄧綏還宣了張衡來宮中,有一些問題正好可以一起討論。
當看到仙畫提到自己的時候,鄧綏愣了愣。班昭起身,真心的恭喜: 恭喜太後,青史留名。
但仙畫卻讓她吃了一顆定心丸,對未來也更有自信了。看來仙畫倒是會講清楚日食的原理,也讓我省了些麻煩。
【現在咱們當然知道,沒有什麽天狗食日,日食不過是因為月球正好運轉到了地球和太陽中間,將太陽給擋住了而已。】
地球繞著太陽緩緩的轉圈。而地球的附近,月亮正繞著地球在轉著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