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他登基之後發布的第一個大工程,於他有重要的意義!


    鄭國渠,並不是由鄭國建造的,而是他的主事者名為鄭國。


    鄭國並不是秦國人,而是韓國人。他從韓國來勸說大秦在渭河以北的涇河和落水之間修建一條水渠,這樣可以更好的灌溉大秦的農田,為大秦統一天下提供源源不斷的糧食。


    但他本意其實是想用這個來拖垮秦國,最不濟拖延秦國攻打韓國的時機。


    贏政自然清楚。


    但是他卻對鄭國提出來的這個建議非常心動。因為關中一帶的確需要更多的水源灌溉,農人們的耕田才能收上更多的糧食。


    所以他應允了鄭國的要求,並且派他主事。


    那時候,他剛登基,十幾歲的年紀,胸膛裏的鮮血都是熱的。


    除了自己一統天下的雄才偉略,或許還有一些些想法是留給全天下的農人,真心希望他們能夠在自己的統治下,日子過得更好一點,糧食多收那麽一點。


    贏政迴憶起往事,竟然有些怔忡。


    而在民間。


    有農人嚎啕大哭:「這就是我當年去修的鄭國渠啊!」


    小孫子好奇的問:「大父,這就是你之前對我說的開出來的水渠?好漂亮。大父,你哭什麽?」


    頭髮花白的農人擦去眼淚:因為太苦了。


    太苦了!


    當年和他一起服役的,十個人裏麵就有三四個永遠的埋葬在了那裏。他是運氣好。


    但是,若讓能讓他自己選擇是否要去,或許他依然會選擇去。


    因為隻有這條水渠開出來了,他們家的田地,鄰居家的田地,才


    有了現在的水源,才能產出糧食。


    而且,鄭國渠居然幾千年之後依然存在,老農人有些驕傲的挺起胸膛。


    這是他修的啊!


    漢朝。


    漢武帝看著龍首渠的遺址,臉都黑了:……


    憑什麽連秦朝的鄭國渠都留下來了,但他們大漢的龍首渠卻隻剩下個遺址?


    劉徹的腦袋上簡直要飄出一行問號。


    我那麽大的龍首渠呢?


    還有,路小染,你不是要講鹽鹼稻嗎?講什麽龍首渠?!


    生氣!


    【這叫讓土地適應種子,但到了現代,農業學家們提出了一個新的觀點,那就是為什麽不讓種子來適應土地呢?我們完全可以培育出可以適應鹽鹼地的種子啊!】


    【正是因為有了這些農業學家們的努力,如今的鹽鹼地已經成為了一片沃士。既有著耐鹽鹼的高產水稻,還有著其他豐富多彩的農業品種。】


    黃河三角洲。


    「這裏原本是一片鹽鹼地,但經過多年的治理和中國農科院多年的育種之後呢,這裏如今已經成為了塞外江南。」


    隨著記者的鏡頭,一派欣欣向榮的場景展現在大家的麵前。


    「這一塊是用作飼料的偃麥草,同樣是新開發出來的耐鹽鹼的品種。」


    一大片青青的牧草隨著風擺動。


    「那一邊是豆田,我們新開發的大豆品種,打出來的豆漿沒有腥味,口感也要更綿密。」


    「還有這裏,你吃一下,這是我們的耐鹽鹼西紅柿。」科研人員摘了一個西紅柿給記者,看上去鮮艷欲滴,顏色十分漂亮,記者也毫不猶豫的送入口中。


    「感覺味道很濃,比平時超市裏買到的要好吃。」


    對!這個品種的番茄紅素比普通品種高了20%。科研人員得意的笑起來,她看了看周圍的鹽鹼地,「其實鹽鹼地很適合積累農作物的風味,逆境條件下,風味物質產生得越多,口感也就更好。我們這裏的品種在試驗完成之後也會向周邊的老百姓推廣出去。」4


    記者和科研人員走到了一片水稻田的附近。


    此時正在收割水稻。


    金黃色的水稻田裏,收割機所到之處,水稻齊齊


    的倒下。


    「這裏就是袁老團隊的試驗田,主要種的就是耐鹽鹼海水稻,它的顏色和普通的水稻不一樣,因為富含硒,顏色要更紅,顆粒也要更大。它的營養價值比普通水稻是要更高的。


    「那它的產量是多少呢?」


    「那邊正在進行產量測定,我們可以去看一下。」


    一組數字出現在了記者麵前。


    538公斤!


    鹽鹼地的百姓們滿含熱淚,看著後世長滿了水稻和各種瓜果的鹽鹼地。


    原來,這真的是人力可以做到的!


    他們夢中的場景。


    有農人轉身就往屋子裏走。


    「你幹啥去?」


    那農人悶悶的拿了鋤頭出來:「挖渠去!」


    沒聽到仙畫說嗎,引入灌溉是可以控製鹽鹼地的。雖然他們沒有這些神仙一樣的農學家為他們帶來高產的種子,但是他們有自己的一雙手。


    有人嗤笑:「你又能挖多長時間?等你挖完的時候,估計也死了吧。」


    「那就我的兒子再接著挖。」農人認真的解釋,「我的孫子再接著挖。就算是我看不到那一天,我的子孫們也能看到那一天。」


    他指了指仙畫上的場景。


    那人沉默了,嘆了口氣:「我和你一起。」


    試試吧,說不定真能看到那一天呢?


    【這種耐鹽鹼的高產水稻正是袁老後期的主力攻克項目,並且取得了很大的成功。2020年的時候,由他的海水稻研發團隊在新疆塔克拉瑪幹沙漠邊緣種植的耐鹽鹼海水稻,產量測試已經達到了一幹多斤!同時,他受到杜拜邀請,在那邊的熱帶沙漠中也開展了海水稻種植的項目,經過五個月的生長,水稻已經成熟。項目組邀請了不同國家的專家前來做產量測定,評估其產量在800-1000斤左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歷史衍生] 科技強國,向秦始皇直播四大發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火星少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火星少女並收藏[歷史衍生] 科技強國,向秦始皇直播四大發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