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望舒一行人抵達西涼時,西涼王隻在宮宴上見了李望舒一麵便焦頭爛額的處理起南陳的事情。


    上書請戰的折子太多,他要安撫群臣民憤。


    西涼不比魏國,前年隴西地動後又有大瘟,所以近兩年日子過得緊巴。


    去年下半年南陳幾個邊城鬧饑荒,陳元也沒有過問。


    比起年輕時,如今的陳元實在是差太遠。


    作為一國之君,他整日癡迷煉丹,無心應付賑災的事情。


    往年賑災的人過去,流民死的也差不多了。


    可如今他索性連裝都不裝一下了,任由百姓自生自滅,隻要郡守能交夠次年賦稅就行。


    不少南陳的難民流寇因此湧入西涼和魏國。


    去年年底,南陳還渾水摸魚,出兵侵占魏國巴東郡未果。


    西涼和南陳去年倒是和睦,但是南陳的流民過境後,西涼東邊就起了瘟疫,病死不少人,南陳的藥材生意好了不少。


    如今西涼前線被敕勒打的有些抬不起頭,王庭內亂後,才稍稍讓他們緩了口氣。


    但即便如此,當下抽調兵力和鄰國南陳開戰,不算是一個好選擇。


    眼下迎客宴的第三天,西涼王終於騰出時間宣李望舒進宮麵聖,順便用個午膳。


    李望舒到了之後,才知道是魏國派人馬到西涼了。


    帶隊的官員之一正是張啟。


    “張大哥?你怎麽來西涼了?”


    張啟一行人今早上才到西涼,一路上風塵仆仆的,卻麵帶笑意。


    “升官了。”


    一向不苟言笑的他,難見的笑著說話:“陛下派我護送使團,再來接您迴淮南。”


    張啟顯然是對自己因平反巴東有功,從皇子侍衛長,一下子連升三級而感到十分滿意。


    魏國與西涼路途遙遠,南陳又與魏國劍拔弩張,使臣來往走動需要人馬護送。


    他現在被魏寧帝欽點護送魏國遣西涼使臣團的寧朔將軍,從四品官級,來西涼議事順便迎永樂公主迴國。


    魏國的使君們已同西涼王見完禮,並奉上了新年的國禮,還有魏寧帝例行的公文問候。


    “啊,行了行了,別念了...”


    西涼王不耐煩聽這些車軲轆話,今早段清嵐進宮,和太後問完安後便打道迴府了,他都沒來得及把人叫過來。


    這讓他心情有些煩躁,直接打斷了魏國參讚的長篇大論:


    “錦書放那裏吧,孤一會兒看就好。


    和你們陛下相識多年,他心裏怎麽說的,就算公函裏隻字不提,孤心裏也是一清二楚。”


    讚者尷尬一笑,將錦書公函交給宮人手上。


    比起兩天前的宮宴,這次來的人很少,總共不過十幾人。


    眾人落座後,反而議起其他事來。


    上次陳恆帝以放胡人過關隘相脅後,魏國忍無可忍要先下手為強。


    謀取混亂之國,欺淩將亡之師,乃是亂世稱王為帝的生存之道。


    魏寧帝敏銳老辣,南陳的疲敝,讓他覺察到這是魏國開疆擴土的機會。


    南邊幾個荒僻邊郡,是北伐前被南陳占走的,現在被南陳開墾經營的差不多了,也該迴歸祖國的懷抱了...


    若不考慮幾國高層間的私交深淺,中原幾國關係不鹹不淡,若不是有個柔然一直在北邊虎視眈眈,四國連表麵兄弟都難做。


    而魏寧帝這次派人來,便是提前與西涼通個氣。


    他要收拾南陳,西涼屆時一邊涼快,莫要插手。


    放在平日,西涼不會放任魏國做大,畢竟西涼五穀歉收三年之久,依賴南陳這個糧倉。


    可好巧不巧,南陳弄出火燒禮賓館一事。


    因此,西涼與南陳關係惡化大概率不會幹涉魏國出兵。


    且柔然易主,一時半會難以組織大規模的掠邊,魏國在這空檔去收拾南陳再合適不過了。


    “以上庸和南陽為界。”西涼王摸著下巴,斟酌道:


    “魏兵不要過這條線,南陳北部的商道誰都不能動。”


    南陳商隊輸送到西域的貨物,要輾轉西涼。


    駝鈴所至,皆成金銖。


    西涼占據河西一帶,橫亙在西域與其他勢力間,扼守要衝,抽分征稅,坐收重利。


    可除了西涼的商道,長安也在上庸以北,魏軍不能過上庸,那南陳國都便是保住了,這也算是西涼變相幹涉。


    李望舒在一旁跟著聽,覺得父皇這次好像隻是想占迴幾座失城而已。


    但若是能說服西涼一起出兵,那重創乃至吞並南陳也是有可能的...


    她還沒琢磨明白父皇的打算,魏國使君們便答應了下來。


    “等等...”


    李望舒見他們答應的爽快,忍不住問:


    “關隘也在北邊,魏軍不北上,豈不是隔靴搔癢?”


    簡而言之,如果不攻占關隘,南陳隨時都可以讓柔然借路南下。


    “公主不必多慮。”陸儀抬抬手,敷衍的迴道:


    “柔然那邊,陛下另有安排”


    原本這些事李望舒就沒法插話,而且議完此事之後,便是迎永樂公主迴魏國的事了。


    “不迴。”


    李望舒笑眯眯的支著下巴,拒絕地幹脆。


    魏國這次來的主事使君是陸儀,年愈四十,早在魏國時就領教過永樂公主的難纏。


    陸儀麵色一僵,求援般的看向旁邊的張啟。


    而張啟則看向李望舒身邊的莫羅渾,明顯是指望身為內臣的莫羅渾能開口勸阻一二。


    莫羅渾對上張啟的目光,訕訕一笑,不好意思的攤開手:


    “張將軍,別瞧我啊,公主內臣自然是聽公主的。”


    他將‘張將軍’幾個字講的字正腔圓,全然一副公事公辦、咱倆不熟的模樣。


    “好好好!”


    張啟連連冷笑:“來之前就料到了您會如此胡鬧,所以陛下親賜恕臣無狀的聖旨。”


    他起身掏出聖旨來:“這次哪怕是綁,也要把您綁迴去!”


    一旁看熱鬧的西涼王剛想開口,便聽到一聲嫵柔的輕笑,從殿外傳來:


    “哎呀哎呀~這位魏國的將軍,氣勢好生威武。”


    來者是西涼長公主。


    進宮同太後問安的她,聽說李望舒與莫羅渾也在,便興衝衝的過來了。


    “永樂公主既然不想迴魏國,自然有她的道理,使君們不如聽聽她的道理,再做決斷。”


    西涼王深以為然的點頭,給妹妹賜了座,覺得她來的正是時候。


    段承思明明隻與李望舒見了一麵,卻十分自來熟的坐到李望舒身邊。


    她笑吟吟的看著一臉防備的李望舒,又偏偏身,目光越過她,徑直落到俊美如斯的莫羅渾身上。


    “永樂公主既然不想迴去,那在西涼多待一些時日也無妨。”


    西涼王笑的慈祥:


    “年輕人,四處出來看看走走,多交一些朋友也是好的。


    韶華價貴,總是悶在小小的淮南城中,太過可惜。”


    “陛下所言甚是。”李望舒也笑著迴:


    “我此行來西涼,是為了借十萬兵馬。”


    “......”


    “張將軍。”長公主終於抽迴視線,正過臉問張啟:


    “你們打算什麽時候啟程帶永樂公主迴去?”


    “陛下說最遲四月前迴去。”


    長公主輕笑一聲,委婉逐客:“著急的話,可以再早一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公主,您就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落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落鯤並收藏公主,您就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