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望舒若有所思的點點頭,看向有些迷茫的涼涼,又耐心和她解釋:
“涼涼,兵者,大事也,不可不察。而你說的,對某個民族趕盡殺絕這種事,費力又不討好。若是沒有深仇大恨,沒有人會做這種蠢事。
因為殺光一個民族的代價遠大於打服這個民族,而打服一個民族的成本又遠大於以國力震懾這個民族的成本。所以兵不血刃,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征服,才是最了不起的。
現在柔然與中原僵持,不過是因為兩者勢均力敵罷了。誰都沒有足夠的力量去征服對方,隻能不停的起兵打仗,勞民傷財卻沒有半點意義。可是一旦陷入這個怪圈後....”
她淡然苦笑,有些悲哀的搖搖頭:“那雙方便誰都停不下來,也不敢停下來。”
這或許就是當年母後執意北伐的原因,用最粗暴的方式,試圖打破雙方的平衡。
聽到這裏,原本坐在桌前看輿圖的莫羅渾,也忍不住抬起頭歎了口氣,接上了李望舒的話:
“生死較量下,兩邊都不敢後退半分,隻能硬著頭皮窮兵贖武。雙方都想置對方於死地,也理所應當的認為對方一定會置自己於死地。所以每次和解,不管是柔然稱臣,還是中原和親,都維持不了多久。”
涼涼似懂非懂,想了一會小聲嘟囔:“那就沒有什麽辦法嗎?總不能永遠這樣下去吧?”
“辦法自然有,而且還有兩個。”在涼涼期待的眼神中,李望舒笑嗬嗬道:
“第一個辦法就是胡人過江南下,徹底征服中原。”
涼涼搖搖頭,感覺這不太可能做到,又問:“另外一個辦法呢。”
“中原北上燕然腹地,掃蕩柔然全境。”
“......”
涼涼癟癟嘴,在李望舒看不到的地方,忍不住翻了一個大大的白眼,顯然對這個迴答失望透頂。
“別想這麽多了。”意識到話題對眼前的小丫頭有些過於沉重了,李望舒笑笑:
“有功夫琢磨這個,你不如去廚房問問咱們晚上吃什麽?再讓廚子給你再烤條羊腿,叫他們刷上蜂蜜烤,又甜又脆的。”
似乎是因為之前缺衣少食的緣故,李望舒發現涼涼對羊腿情有獨鍾,百吃不厭。
加上小姑娘喜甜,第一次吃蜜烤羊腿時,涼涼幾乎是邊哭邊吃。
所以李望舒給愁眉苦臉涼涼加個餐,免得她又胡思亂想。
“好啊好啊!我這就去!”
果然涼涼一聽這話,立馬開心的拍手應下,把剛才的煩惱拋之腦後,歡天喜地的推門而去。
她一走,莫羅渾複雜的目光便落在李望舒身上。
看著在輿圖上認真寫寫畫畫的她,莫羅渾有那麽一瞬的錯愕——自己與她不是兩年不見,而是二十年未見才對。
“其實魚死網破不是唯一的辦法,也不是什麽良策。”靜默片刻後,莫羅渾忽然出聲:
“就像哈日蘇那般性烈的胡人,漢刀能砍下他們的頭,卻不能叫他們低頭。”
看著上輩子不知屠光多少胡人部族的莫羅渾,李望舒有些好笑,毫不掩飾的嘲諷:
“中原之外,北狄南蠻東夷西戎,皆為外邦。胡人兇悍不仁,四夷之中,戎狄為甚,弱則畏服,強則侵叛。”
“酸儒那套以德化民的治國理論,也就管管太平年間的漢人。現在亂世禮崩樂壞,弱肉強食,連漢人都不吃那一套。對於畏危不懷德的胡人...”
李望舒聳聳肩,語氣不屑:“能有個卵用?”
暴力征服雖然代價大,但比以德服人要高效簡單。
“李望舒,你也不要太小看我們胡人。”莫羅渾不鹹不淡的反駁她:“我們又不是沒開化的野人。”
漢家文人墨客皆言胡虜野蠻,輕蔑的認為胡人是民智未開的烏合之眾。
可胡人王庭內部製度劃分完善,且兵強馬壯,冶鐵鍛兵等技藝也極其高超。
莫羅渾單手支著下巴,歪著腦袋對李望舒道:“你別忘了,胡人已經入關快兩百年了,他們習漢字,用漢製,著漢衣。
關內的胡人基本上都漢化了,馬都不養了,去給你們漢人種地。就拿咱倆說,誰更野蠻,誰更像漢人一點還不好說呢!”
李望舒一想,覺得好像也是這麽迴事,便問:“那你說,若是你,你該怎麽吃下整個柔然?”
莫羅渾看著神色愈發認真的李望舒,在這一刻,他忍不住揣度她想要自己迴敕勒的用意——竟是想北伐柔然嗎...
他微垂眼簾,羽睫遮住了眼底的情緒:
“要是放在之前,我若是想吃下整個柔然,便應該直接派遣使者去所有的部族,叫他們獻上朝貢再到我麵前稱臣。”
李望舒點點頭,這確實是他上一世做過的事情,然後繼續追問:“那如果有汗國不服你呢?”
“那我便帶兵打到他們服氣為止。”
“讓他們服氣哪能這麽簡單?倘若他們寧死也不屈服呢?”
莫羅渾嗤笑一聲,抱著臂往椅背上一仰,麵無表情道:
“這有何難?若是小族,就攻克他們的王帳,殺光他們王室所有男人,斬草除根叫他們再無還手之力。
若是大一些的汗國,就留幾個小的王子,當個棋子養著,也能控製整個勢力。”
“不對吧。”李望舒一攤手,“你這說到底,不還是打打殺殺的嗎?”
“對啊,因為咱們倆不一樣,我是胡人,你是漢人,自然不能一概而論。”莫羅渾笑笑,繼續解釋道:
“我是胡人血統又是王室子弟,屠族滅國也是柔然內部紛爭,這叫名正言順。
可你是漢人,是南人外族。你要是想動兵,柔然所有汗國部族都會團結起來,安內必先攘外。所以你若是想深入柔然腹地,反攻柔然,最巧妙的辦法應該是...\"
他一頓,故意賣了個關子,才吐出二字:“分化。”
李望舒見他又默然不語,便催促道:“什麽分化?然後呢?”
“然後?”莫羅渾一怔,有些奇怪的反問:“公孫先生不一早就講過嗎?就是你母後提的辦法,分而治之啊...”
\"司徒大人講的東西晦澀難懂,我哪次不是睡著?\"被踩到痛腳的李望舒有些尷尬:
“我隻記得他總是吹胡子瞪眼,卻很少責罰學生,所以每次都帶著枕頭去聽課...”
“公孫司徒乃是國之棟梁,他來給你當老師,屬實是無妄之災!”
莫羅渾表情嫌棄至極,卻一板一眼的幫她迴憶了起來:
“曆朝曆代的滅亡往往是從內部的摧毀開始,同理可以從柔然內部去分化。拉攏漢化或者親漢的胡人勢力,許諾足以讓他們賴以生存的土地或草場,讓他們為自己所用。
等最後占領全境後,將難以馴服的勢力分離出來,趕到漠北去。也可以在胡人集中的區域設軍府督護區,扶持自己胡人親信管轄,讓胡人管理胡人...”
“涼涼,兵者,大事也,不可不察。而你說的,對某個民族趕盡殺絕這種事,費力又不討好。若是沒有深仇大恨,沒有人會做這種蠢事。
因為殺光一個民族的代價遠大於打服這個民族,而打服一個民族的成本又遠大於以國力震懾這個民族的成本。所以兵不血刃,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征服,才是最了不起的。
現在柔然與中原僵持,不過是因為兩者勢均力敵罷了。誰都沒有足夠的力量去征服對方,隻能不停的起兵打仗,勞民傷財卻沒有半點意義。可是一旦陷入這個怪圈後....”
她淡然苦笑,有些悲哀的搖搖頭:“那雙方便誰都停不下來,也不敢停下來。”
這或許就是當年母後執意北伐的原因,用最粗暴的方式,試圖打破雙方的平衡。
聽到這裏,原本坐在桌前看輿圖的莫羅渾,也忍不住抬起頭歎了口氣,接上了李望舒的話:
“生死較量下,兩邊都不敢後退半分,隻能硬著頭皮窮兵贖武。雙方都想置對方於死地,也理所應當的認為對方一定會置自己於死地。所以每次和解,不管是柔然稱臣,還是中原和親,都維持不了多久。”
涼涼似懂非懂,想了一會小聲嘟囔:“那就沒有什麽辦法嗎?總不能永遠這樣下去吧?”
“辦法自然有,而且還有兩個。”在涼涼期待的眼神中,李望舒笑嗬嗬道:
“第一個辦法就是胡人過江南下,徹底征服中原。”
涼涼搖搖頭,感覺這不太可能做到,又問:“另外一個辦法呢。”
“中原北上燕然腹地,掃蕩柔然全境。”
“......”
涼涼癟癟嘴,在李望舒看不到的地方,忍不住翻了一個大大的白眼,顯然對這個迴答失望透頂。
“別想這麽多了。”意識到話題對眼前的小丫頭有些過於沉重了,李望舒笑笑:
“有功夫琢磨這個,你不如去廚房問問咱們晚上吃什麽?再讓廚子給你再烤條羊腿,叫他們刷上蜂蜜烤,又甜又脆的。”
似乎是因為之前缺衣少食的緣故,李望舒發現涼涼對羊腿情有獨鍾,百吃不厭。
加上小姑娘喜甜,第一次吃蜜烤羊腿時,涼涼幾乎是邊哭邊吃。
所以李望舒給愁眉苦臉涼涼加個餐,免得她又胡思亂想。
“好啊好啊!我這就去!”
果然涼涼一聽這話,立馬開心的拍手應下,把剛才的煩惱拋之腦後,歡天喜地的推門而去。
她一走,莫羅渾複雜的目光便落在李望舒身上。
看著在輿圖上認真寫寫畫畫的她,莫羅渾有那麽一瞬的錯愕——自己與她不是兩年不見,而是二十年未見才對。
“其實魚死網破不是唯一的辦法,也不是什麽良策。”靜默片刻後,莫羅渾忽然出聲:
“就像哈日蘇那般性烈的胡人,漢刀能砍下他們的頭,卻不能叫他們低頭。”
看著上輩子不知屠光多少胡人部族的莫羅渾,李望舒有些好笑,毫不掩飾的嘲諷:
“中原之外,北狄南蠻東夷西戎,皆為外邦。胡人兇悍不仁,四夷之中,戎狄為甚,弱則畏服,強則侵叛。”
“酸儒那套以德化民的治國理論,也就管管太平年間的漢人。現在亂世禮崩樂壞,弱肉強食,連漢人都不吃那一套。對於畏危不懷德的胡人...”
李望舒聳聳肩,語氣不屑:“能有個卵用?”
暴力征服雖然代價大,但比以德服人要高效簡單。
“李望舒,你也不要太小看我們胡人。”莫羅渾不鹹不淡的反駁她:“我們又不是沒開化的野人。”
漢家文人墨客皆言胡虜野蠻,輕蔑的認為胡人是民智未開的烏合之眾。
可胡人王庭內部製度劃分完善,且兵強馬壯,冶鐵鍛兵等技藝也極其高超。
莫羅渾單手支著下巴,歪著腦袋對李望舒道:“你別忘了,胡人已經入關快兩百年了,他們習漢字,用漢製,著漢衣。
關內的胡人基本上都漢化了,馬都不養了,去給你們漢人種地。就拿咱倆說,誰更野蠻,誰更像漢人一點還不好說呢!”
李望舒一想,覺得好像也是這麽迴事,便問:“那你說,若是你,你該怎麽吃下整個柔然?”
莫羅渾看著神色愈發認真的李望舒,在這一刻,他忍不住揣度她想要自己迴敕勒的用意——竟是想北伐柔然嗎...
他微垂眼簾,羽睫遮住了眼底的情緒:
“要是放在之前,我若是想吃下整個柔然,便應該直接派遣使者去所有的部族,叫他們獻上朝貢再到我麵前稱臣。”
李望舒點點頭,這確實是他上一世做過的事情,然後繼續追問:“那如果有汗國不服你呢?”
“那我便帶兵打到他們服氣為止。”
“讓他們服氣哪能這麽簡單?倘若他們寧死也不屈服呢?”
莫羅渾嗤笑一聲,抱著臂往椅背上一仰,麵無表情道:
“這有何難?若是小族,就攻克他們的王帳,殺光他們王室所有男人,斬草除根叫他們再無還手之力。
若是大一些的汗國,就留幾個小的王子,當個棋子養著,也能控製整個勢力。”
“不對吧。”李望舒一攤手,“你這說到底,不還是打打殺殺的嗎?”
“對啊,因為咱們倆不一樣,我是胡人,你是漢人,自然不能一概而論。”莫羅渾笑笑,繼續解釋道:
“我是胡人血統又是王室子弟,屠族滅國也是柔然內部紛爭,這叫名正言順。
可你是漢人,是南人外族。你要是想動兵,柔然所有汗國部族都會團結起來,安內必先攘外。所以你若是想深入柔然腹地,反攻柔然,最巧妙的辦法應該是...\"
他一頓,故意賣了個關子,才吐出二字:“分化。”
李望舒見他又默然不語,便催促道:“什麽分化?然後呢?”
“然後?”莫羅渾一怔,有些奇怪的反問:“公孫先生不一早就講過嗎?就是你母後提的辦法,分而治之啊...”
\"司徒大人講的東西晦澀難懂,我哪次不是睡著?\"被踩到痛腳的李望舒有些尷尬:
“我隻記得他總是吹胡子瞪眼,卻很少責罰學生,所以每次都帶著枕頭去聽課...”
“公孫司徒乃是國之棟梁,他來給你當老師,屬實是無妄之災!”
莫羅渾表情嫌棄至極,卻一板一眼的幫她迴憶了起來:
“曆朝曆代的滅亡往往是從內部的摧毀開始,同理可以從柔然內部去分化。拉攏漢化或者親漢的胡人勢力,許諾足以讓他們賴以生存的土地或草場,讓他們為自己所用。
等最後占領全境後,將難以馴服的勢力分離出來,趕到漠北去。也可以在胡人集中的區域設軍府督護區,扶持自己胡人親信管轄,讓胡人管理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