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刺一事對我刺激很大,到三月的時候,我就去央我的父皇,放我出宮去住。
成年的皇子公主是要到宮外開府住的,我去年遇刺的時候就滿十五了,隻是還沒有舉行及笄成人禮。
及笄禮定在了孟秋舉行,但是我等不及了,刺客們目標明確,就是要弄死我,而且能把禦內侍衛換成刺客安插到我身邊的,隻能是宮裏的人。
而且刺客是誰派的死活查不出來,揪出來五馬分屍處死的全是小魚小蝦。這宮裏我是住不下去了,畢竟千防萬防,家賊難防。
一想到宮裏有個老陰比在暗處苟著要殺我,我就成宿成宿地睡不著。作為全大魏過得最滋潤的人,本公主還沒活夠呢!幸好我三哥和瑤光他們亦未寢!我們幾個人能夠通宵達旦地打葉子牌。
公主府前幾年就修葺的差不多了,我和父皇說完這個事,他就命人去收拾公主府,打算放我出宮。
父皇如釋重負道:“你快走吧,寡人可算能安享晚年,落得個清靜。”
但我心裏跟明鏡似得,父皇也怕那個他都查不出的老陰比再對我下毒手。
於是到了芙蓉菡萏的六月份,雙方皆大歡喜,我搬進了公主府,魏宮則少了個活閻王。
去公主府之前,我特意去了國賓邸一趟,問李瑤光:\"要不你跟我去公主府上住吧。\"
在這之前,他一直住在供外臣起居的國賓邸,隻是每天會進宮陪我念書練武。自從被李瑤光救了一命後,我對這個敕勒王子極其信任,他在我身邊的時候總叫我倍兒安心。
問這話的時候,他正端坐桌前幫我抄第四遍《女誡》,因為我幾天前把貴妃的侄子打了。
貴妃出身南陳關西的蘇家,她家在整個河套地區都是屈指一數的豪門望族,說白了就是富埒陶白,富可敵國,時下士族的莊園封山占澤,而蘇家田連阡陌,南陳扶風郡幾乎是她家私產。
我毆打那個南陳闊少爺的原因也很簡單——貴妃想撮合我和她侄兒,我隻好用行動表達我對這門親事的小小不滿。
李瑤光聽到我問他,筆停都沒停,就假模假式的婉拒道:“這怕是不妥吧,外男住到公主府上,萬一傳出去您養男寵,多不好聽。”
我滿不在乎地說:\"我看你是《女誡》抄多了,他們愛傳就傳,我本來就是罪行累累,虱子多了不嫌癢,根本不差這一句兩句。\"
“......”
見他還是不說話,我開始逼他:“李瑤光!本宮這是在命令你,你難道要抗旨啊?”
本公主仗勢淩人、作威作福的本事可謂是爐火純青,對付我父皇以下的人,幾乎是無往不利,直到遇到李瑤光這狠角色。
這敕勒小子狗膽包天,從一開始就無畏本公主的“淫威”,和我針尖對麥芒的那段時間,就桀驁不馴橫的要死。而現在又完全摸透了我的路術,更不吃我這一套。他連敬語都懶得用了,把筆一擱抬起頭,直接麵不改色道:
“李望舒你耍什麽無賴,這算哪門子抗旨?你父皇的旨意隻是讓我給你當陪讀,可沒說讓我由著你胡鬧。”
我惱了,又拿身份壓他:“敕勒的敗臣沒有資格置喙本宮的命令,君教臣死,臣不死不忠,這道理你不懂嗎!”
小題大做是漢人最拿手的,我要把這件事扯到君臣忠義的高度,他要是不聽我的,那就是不忠有反心!
他氣笑了,語氣卻雲淡風輕,讓人挑不出一點錯:
“可是敕勒是向中原的稱降作臣,又不是向您,臣不由著您胡鬧不代表敕勒人不忠,因為您代表不了中原。”
雖然李瑤光沒再提起我倆平爵的事,規規矩矩的一口一個臣,但這一年多的漢家典籍他也不是白抄的,因為他學到了精髓,四兩撥千斤地將矛頭指向我:
“但是臣啊,可的確是敕勒在魏國的代表,所以您要是折辱強迫我,可就是等同於羞辱對中原忠心耿耿的柔然,是主國欺壓屬國,沒有大國氣度。”
氣死我了,可偏偏他說的句句在理,沒法反駁,我猛地拍桌問他:“你是忠於中原,還是忠於本宮?”
他挑眉平靜地問我,嘴角的笑意帶著穩操勝券嘲諷:“公主,白馬非馬?還是說您想...”
後麵幾個字他沒說出聲,隻是比了個‘謀反’的嘴型,我心下一驚,猛地反應過來自己的失言。
這小子,居然敢套我話!
說也說不過,打又不能打(不是本公主打不過!),我徹底沒招了,直眉瞪眼地坐在一邊冷眼看他抄書。
他倒是神閑氣定,自顧自地謄寫,根本不理會我,等最後一個字寫完才問我:“咱什麽時候搬去公主府?”
“嗯??!!!”
我驚的一下子跳起來:“你不是不去嗎?”
李瑤光起身到我跟前,慵懶地抄起個手微微欠身和我平視,中原水土養人,這小子來魏國後長得很快,現在已經高我半頭了。
他眼底勾勒著漫不經心的笑意:“我是你的陪讀內臣,自然你去哪兒,我便要去哪兒。”
“而且...”他忽然湊近我壓低聲音,似是討本公主歡心般,小嘴跟抹了蜜一樣,漂亮話張口就來:“敕勒質子忠於中原,但李瑤光卻隻忠於公主啊。”
真的嗎?我不信!
我也學他的樣子壓低了聲音,悄聲問他:“哪怕是你們柔然反了,你還是忠於我?”
李瑤光讓我一句話噎住了,和我大眼瞪小眼半天,最終語氣冷淡道:
“我不是純正的柔然人,敕勒王庭排斥我這個高庭混血,把我送來中原當質子,即便柔然日後要反,他們也不需要太顧忌我的安危。敕勒滅了我母親一國又將我當棄子,若是他們日後造反了,我自然不會愚忠敕勒王庭。”
敕勒把事做的太絕,以致於自家王子都胳膊肘往外拐。
似乎是察覺到自己語氣過於嚴肅,他又換成平日散漫的語調,和我打哈哈道:“所以公主啊,臣對您的忠心可謂是天地可昭、日月可鑒。看在臣一片忠心赤膽的份上,日後您少做些傷天害理的混賬事吧。”
但我還是不滿意,大逆不道的問他:“那要是有一天我真造反叛國了呢,李瑤光你是忠於中原,還是忠於我?”
“你他娘的還真是敢想敢說!”李瑤光倒吸一口冷氣,氣的直接捂上了我的嘴,生怕我再大放厥詞,腦袋搬家。
我歪歪頭絲毫不在意剛才自己說了一句夠抄十個王侯府的反賊話,一瞬不瞬地看著他的眼睛,一定要他給個答案。
良久,他無計可奈地收起散漫的神色,微微低下頭與我四目相對,碧綠的雙眼一片滾燙的坦誠。
望著我的眼睛,他篤摯地許諾出我一生都忘不了的話:
“中原依靠武力征服了敕勒,卻無法降服敕勒人的心。
本王子以前既不忠於敕勒更不忠於中原,可現在,因為你是中原的公主,那我從此便忠於中原,倘若你是柔然的居次,那我便忠於柔然。即便你執意叛國造反,那我也陪著你一起去犯上作亂。
所以李望舒,我隻會忠於你一人,這無關家國君臣之道,就如同星光縈繞明月,瑤光隻追隨望舒。”
這敕勒小王子的漢學越發的好了,我還沒來得及感動的心跳加速,他就不太好意思的別開眼,馬上恢複往日的做派,按了按眉心頗為頭疼的樣子,陰陽怪氣地嘲諷我:
“但臣勸您還是不要多想的好,依著您的空空腦袋和蹩腳本事,咱倆隻有人頭落地的份!您若是嫌自己命長,大可不帶侍衛出宮走一趟便是。您五行缺德又廣結惡緣,造了這麽多孽,外頭多的是想要您小命的人。但求您不要再口出狂言,以免連坐到臣身上啊。”
這小子雖然狗嘴裏吐不出象牙,但我仔細一想,登時感覺脖子發涼,又眨眨眼不解地問他:“那你既然打算和我去公主府,那你前麵推三阻四做什麽?和本公主玩欲擒故縱哇?”
他轉身去桌前把晾幹筆跡的紙收好,眉峰微微折起,語氣透著一股子心酸:“這好教您知道,臣不是什麽您唿之即來,揮之即去的物件!您要臣來,臣便來了,可來了就不能輕易走了。”
我幾乎是脫口而出:“好啊好啊,那光光就一直留在我身邊好不好!”
仲春午後,陽光從書齋外樹陰的縫隙裏漏了出來,他上半身沐浴在斑駁明亮的光點中。明明是個北狄胡人,但他束發為髻,穿漢人右衽的服冠時,身上的清貴感比本公主還像個漢室皇族。他收好紙,抬起眼看向我,雙眸閃亮,笑的明豔動人:
“行,隻要公主一日不棄,瑤光便一日相隨!”
-------------------------------------
於是,十五歲那年,我就和剛滿十六的李瑤光就同居了,呃,就同住公主府了。外麵果然有多管閑事的鳥人閑的卵疼,寫了折子參這件事,說我和李瑤光有傷風化,不知廉恥。
我父皇輕飄飄一句\"李瑤光一開始就是賜給永樂公主的麵首\"就把此事一筆帶過。
父皇身邊的新上任的起居官,都不知道該怎麽委婉的記錄這句話,要是寫進史書裏,我們李家會被後人罵死吧。
這下好了,皇爺爺又要托夢來揍我了。
李瑤光知道這件事的時候,居然還樂了好幾天,我說你都被人當成我的麵首了,有什麽可高興的?
他滿麵春風地和我說:\"我們胡人向來靠戰爭在漢人的史書裏留下隻言片語,現在臣不費一兵一卒就丹青留名了。\"
我讓他的天真氣笑了:\"你醒醒,咱倆踏馬這是貽臭萬年。\"
他擺擺手說無所謂。
\"反正胡人在你們史書裏,不管幹了什麽,都是要貽臭萬年的。至少後人看到臣的時候,還能知道臣是因為長得好看,才被迫做了禍國美人。\"
我想了想確實是這麽個道理,凡是來過中原的胡人可汗,沒有一個不被史官的筆杆子罵的祖墳冒煙。所以轉了一圈,受傷的隻有我自己。
最後我實在氣不過,直接搖人,拉著李瑤光他們仨,擺駕去起居官的府上。
新任起居官是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名叫劉孝川。長得倒是很清秀,一股子書卷氣,說話也文縐縐的。他知道我生平離經叛道,壞事做盡,也知道我們四個人(寧寧除外)作惡多端。他以為我要逼他改魏史,於是視死如歸地和我說:
\"公主就算您殺了我,我也不會改的,而且我死後,我的兩個兄弟會繼續寫,我的同僚們也會接著寫的!\"
(注:出自《史記·齊太公世家》,齊國的大臣崔杼弑君齊莊公,齊太史乃秉筆直書:“崔杼弑其君。”崔杼就殺了齊太史。太史的兩個弟弟繼續如實記載,然後全被崔杼殺了。崔杼告訴太史第四個弟弟說“你三個哥哥都死了,你難道不怕死嗎?你還是按我的要求:把莊公之死寫成得暴病而死來寫吧”,太史弟弟正色迴答“據事直書,是史官的職責,失職求生,不如去死。你做的這件事,遲早會被大家知道的,我即使不寫,也掩蓋不了你的罪責,反而成為千古笑柄”。崔杼無話可說,隻得放了他。太史弟弟走出來,正遇到南史氏執簡而來,南史氏以為他也被殺了,是來繼續實寫這事的。為了維護記史的直書實錄傳統,齊國的太史們一個接一個地視死如歸,這就是中華民族直書實錄的史學傳統!)
我說:\"你年紀輕輕,學什麽齊太史?本宮就過來問問你,魏史裏麵,有沒有寫我長得好看?\"
他愣了一下,直言沒有,但是他父親寫過我母後,寫的比天仙還好看。
我一下子不平衡了:\"見過本宮的老宮人,都說本宮和我母後長得一模一樣,憑什麽不寫本宮長得也好看!\"
他笑嗬嗬的解釋道:\"先皇後能寫進史書,是因為她拉的開四百斤的弓,有西楚霸王之勇。又打得胡人望風而逃,有西漢冠軍侯之功。\"
劉孝川得意洋洋的問我:\"曆史上的天仙美人數不勝數,但是舉得起五百斤銅鼎的仙女。公主啊,您見過嗎?\"
“對啊,對啊,公主,您見過嗎,您見過嗎?”李瑤光他仨在一邊看戲,笑的人仰馬翻還不忘火上澆油的問我。
那個畫麵太美,我確實沒見過。
\"我不管,那你就寫,[永樂公主容肖其母]\"
沒想到起居官直接氣哭了,他直接麵東跪下,朝我母後皇陵的方向叩首,扭頭哭著罵我:
\"永樂公主惡名滿貫,怎配與先後放到一起相提並論,辱沒先後一世英名,公主您還是直接賜死小臣吧!\"
那一刻,要不是他們仨死死拉著,我是真的想送他去見齊太史!!!
如果不是玉碟上記著我的名字,我甚至懷疑他們這些史官,是不是打算歪曲曆史,隻把我大哥李景昌記在我母親名下。
“漢人臣子皆好名,公主您要是殺了他,反到是成全了他以命記史的千古美名。”李瑤光拉著與我竊竊私語,我這才放棄了用武力脅迫這小起居官的想法。
明的不行,就來陰的,本公主損人不利己的手段多的是。
最後,我窮盡各種手段,威逼利誘了他整整兩個月,終於讓他迫於我的淫威,不情不願地妥協了。
在‘對公主不敬滿門抄斬''和‘多寫一句無關緊要的廢話''中,他十分識時務地選擇了後者。
嗬,文臣的傲骨也不過如此。
解決完這件事,我就開始拉著李瑤光他們在公主府上撒開歡的玩。
公主府可比我的廣陽宮大得多,我剛搬進去的幾個月時常在無盡的軒榭廊舫間迷路。這座皇家府邸依水而建,花木繁茂,廳榭典雅,層層疊疊的亭台樓閣間點綴著奇石嘉木,錯落有致的紅牆灰瓦盡顯淮南風情。
在公主府的日子大概就一個字可以形容:
真踏馬滴爽!
“舒舒,這是五個字。”宋溫寧忍不住糾正我。
我迴她:“寧寧你忘啦,我不學算術。”
這次,連身為外國人李瑤光都忍不了:“那叫不學無術!”
總之都差不多,就是自由,沒有人管著,也沒有眼睛盯著。
這就是自由的味道嗎?難怪母後生前總說她的椒房殿太小了,和宮外一比,確實小。
李瑤光說你們漢人公主真可憐,隻是搬到小小的公主府住,就樂成這樣,他從小在草原長大,作為敕勒大汗的王子,想去哪就去哪,沒有人敢管。
我很好奇的問李瑤光:“你們外邦有多大?”
李瑤光倨傲地抬起好看的下巴,得意死了:“迴公主,中土之外,皆是外邦!”
我歎了一口氣,感慨萬千:\"你說,魏都像不像一個狗籠子,把我們所有人都關住了。\"
李瑤光嘖了一聲,一臉嫌棄:\"您要罵就罵自己,可別帶上我們仨。\"
——————————————————————————————
我剛搬進公主府的那段時間,宋溫寧迷上了話本子,到處搜話本子看,後來嫌看話本子的結局都歡歡喜喜的不過癮,就開始自己動筆寫,寫完還逼著我看。
然後我就哭的找不著北了,李瑤光問什麽話本子,他也要看。
一個時辰後,我倆就一起蹲在公主府的書齋門口,抱頭痛哭,就好像....那個詞怎麽說來著,就好像那沒有家的狗!
李瑤光抽抽嗒嗒地駁正我:“那個叫喪家之犬!”
宋溫寧很是滿意地點點頭:\"這才是成年人應該看的東西。\"
是啊,到今年的九月,我便挽發簪笄,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成年人。宋溫寧送的這份成人禮實在珍貴無比,因為她的話本子的的確確讓我受益終身。
及笄當天,我去宮裏由皇祖母為我加笄,三拜三加服後,取字扶明。那天規行矩步地走了一天的禮,累的要死根本沒好好玩。
所以到了第二天,我補過了一個成人禮,點了魏都最漂亮的戲班子過來吹拉彈唱,然後覺得不過癮,又去胡肆請了許多貌美胡姬來府上跳舞。我還是覺得不過癮,於是叫胡姬把衣服給我脫幹淨。
“您脫人衣服幹嘛?”李瑤光眼疾手快地按住了我扒拉胡姬衣服的手。
“給你穿上!”
本來李景宴和寧寧也起身要來攔我,但一聽李瑤光要穿女裝,就又施施然地坐了迴去。
嗬,食色,人之性也。
“不穿,你死了這條心”他麵色鐵青,直接甩開了我的手。
李瑤光五官過於精致漂亮,少時長得雌雄莫辨,所以他還在敕勒時就常遭人調戲甚至騷擾。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他愈發不喜別人誇讚他的美色,總覺得有損自己的男子氣概,所以他很討厭別人把他當女人看。
“那如果我求求你呢?”李瑤光吃軟不吃硬,我拽著他的袖子,踮起腳附在他耳邊輕輕的討好。
我現在一定笑得像隻狐狸精,不然李瑤光也不能看著我愣了那麽久。
哈哈哈!他一定是又被本宮的絕世容顏迷住啦!
良久,他把臉別過去,耳尖有點紅:
“好吧,就滿足你這一次。”
作者補充:
由於筆者不是顏控,所以先皇後作為全文戰力的天花板,身高七尺有餘,不是傳統的美人。她是傑出的女軍事家,不是後宮的漂亮花瓶。老起居官對她的外貌刻畫上的誇張,是因為折服於她氣吞山河、心懷天下的個人魅力。
所以和她容貌相近的李望舒在設定裏雖然是靚女一枚,但遠比不上男主的傾國之色。
但是,這架不住腦子不太好使的李望舒極度自戀...
所以後麵女主對自己的那些自我形象描述,大家看個樂嗬就行,別當真。
成年的皇子公主是要到宮外開府住的,我去年遇刺的時候就滿十五了,隻是還沒有舉行及笄成人禮。
及笄禮定在了孟秋舉行,但是我等不及了,刺客們目標明確,就是要弄死我,而且能把禦內侍衛換成刺客安插到我身邊的,隻能是宮裏的人。
而且刺客是誰派的死活查不出來,揪出來五馬分屍處死的全是小魚小蝦。這宮裏我是住不下去了,畢竟千防萬防,家賊難防。
一想到宮裏有個老陰比在暗處苟著要殺我,我就成宿成宿地睡不著。作為全大魏過得最滋潤的人,本公主還沒活夠呢!幸好我三哥和瑤光他們亦未寢!我們幾個人能夠通宵達旦地打葉子牌。
公主府前幾年就修葺的差不多了,我和父皇說完這個事,他就命人去收拾公主府,打算放我出宮。
父皇如釋重負道:“你快走吧,寡人可算能安享晚年,落得個清靜。”
但我心裏跟明鏡似得,父皇也怕那個他都查不出的老陰比再對我下毒手。
於是到了芙蓉菡萏的六月份,雙方皆大歡喜,我搬進了公主府,魏宮則少了個活閻王。
去公主府之前,我特意去了國賓邸一趟,問李瑤光:\"要不你跟我去公主府上住吧。\"
在這之前,他一直住在供外臣起居的國賓邸,隻是每天會進宮陪我念書練武。自從被李瑤光救了一命後,我對這個敕勒王子極其信任,他在我身邊的時候總叫我倍兒安心。
問這話的時候,他正端坐桌前幫我抄第四遍《女誡》,因為我幾天前把貴妃的侄子打了。
貴妃出身南陳關西的蘇家,她家在整個河套地區都是屈指一數的豪門望族,說白了就是富埒陶白,富可敵國,時下士族的莊園封山占澤,而蘇家田連阡陌,南陳扶風郡幾乎是她家私產。
我毆打那個南陳闊少爺的原因也很簡單——貴妃想撮合我和她侄兒,我隻好用行動表達我對這門親事的小小不滿。
李瑤光聽到我問他,筆停都沒停,就假模假式的婉拒道:“這怕是不妥吧,外男住到公主府上,萬一傳出去您養男寵,多不好聽。”
我滿不在乎地說:\"我看你是《女誡》抄多了,他們愛傳就傳,我本來就是罪行累累,虱子多了不嫌癢,根本不差這一句兩句。\"
“......”
見他還是不說話,我開始逼他:“李瑤光!本宮這是在命令你,你難道要抗旨啊?”
本公主仗勢淩人、作威作福的本事可謂是爐火純青,對付我父皇以下的人,幾乎是無往不利,直到遇到李瑤光這狠角色。
這敕勒小子狗膽包天,從一開始就無畏本公主的“淫威”,和我針尖對麥芒的那段時間,就桀驁不馴橫的要死。而現在又完全摸透了我的路術,更不吃我這一套。他連敬語都懶得用了,把筆一擱抬起頭,直接麵不改色道:
“李望舒你耍什麽無賴,這算哪門子抗旨?你父皇的旨意隻是讓我給你當陪讀,可沒說讓我由著你胡鬧。”
我惱了,又拿身份壓他:“敕勒的敗臣沒有資格置喙本宮的命令,君教臣死,臣不死不忠,這道理你不懂嗎!”
小題大做是漢人最拿手的,我要把這件事扯到君臣忠義的高度,他要是不聽我的,那就是不忠有反心!
他氣笑了,語氣卻雲淡風輕,讓人挑不出一點錯:
“可是敕勒是向中原的稱降作臣,又不是向您,臣不由著您胡鬧不代表敕勒人不忠,因為您代表不了中原。”
雖然李瑤光沒再提起我倆平爵的事,規規矩矩的一口一個臣,但這一年多的漢家典籍他也不是白抄的,因為他學到了精髓,四兩撥千斤地將矛頭指向我:
“但是臣啊,可的確是敕勒在魏國的代表,所以您要是折辱強迫我,可就是等同於羞辱對中原忠心耿耿的柔然,是主國欺壓屬國,沒有大國氣度。”
氣死我了,可偏偏他說的句句在理,沒法反駁,我猛地拍桌問他:“你是忠於中原,還是忠於本宮?”
他挑眉平靜地問我,嘴角的笑意帶著穩操勝券嘲諷:“公主,白馬非馬?還是說您想...”
後麵幾個字他沒說出聲,隻是比了個‘謀反’的嘴型,我心下一驚,猛地反應過來自己的失言。
這小子,居然敢套我話!
說也說不過,打又不能打(不是本公主打不過!),我徹底沒招了,直眉瞪眼地坐在一邊冷眼看他抄書。
他倒是神閑氣定,自顧自地謄寫,根本不理會我,等最後一個字寫完才問我:“咱什麽時候搬去公主府?”
“嗯??!!!”
我驚的一下子跳起來:“你不是不去嗎?”
李瑤光起身到我跟前,慵懶地抄起個手微微欠身和我平視,中原水土養人,這小子來魏國後長得很快,現在已經高我半頭了。
他眼底勾勒著漫不經心的笑意:“我是你的陪讀內臣,自然你去哪兒,我便要去哪兒。”
“而且...”他忽然湊近我壓低聲音,似是討本公主歡心般,小嘴跟抹了蜜一樣,漂亮話張口就來:“敕勒質子忠於中原,但李瑤光卻隻忠於公主啊。”
真的嗎?我不信!
我也學他的樣子壓低了聲音,悄聲問他:“哪怕是你們柔然反了,你還是忠於我?”
李瑤光讓我一句話噎住了,和我大眼瞪小眼半天,最終語氣冷淡道:
“我不是純正的柔然人,敕勒王庭排斥我這個高庭混血,把我送來中原當質子,即便柔然日後要反,他們也不需要太顧忌我的安危。敕勒滅了我母親一國又將我當棄子,若是他們日後造反了,我自然不會愚忠敕勒王庭。”
敕勒把事做的太絕,以致於自家王子都胳膊肘往外拐。
似乎是察覺到自己語氣過於嚴肅,他又換成平日散漫的語調,和我打哈哈道:“所以公主啊,臣對您的忠心可謂是天地可昭、日月可鑒。看在臣一片忠心赤膽的份上,日後您少做些傷天害理的混賬事吧。”
但我還是不滿意,大逆不道的問他:“那要是有一天我真造反叛國了呢,李瑤光你是忠於中原,還是忠於我?”
“你他娘的還真是敢想敢說!”李瑤光倒吸一口冷氣,氣的直接捂上了我的嘴,生怕我再大放厥詞,腦袋搬家。
我歪歪頭絲毫不在意剛才自己說了一句夠抄十個王侯府的反賊話,一瞬不瞬地看著他的眼睛,一定要他給個答案。
良久,他無計可奈地收起散漫的神色,微微低下頭與我四目相對,碧綠的雙眼一片滾燙的坦誠。
望著我的眼睛,他篤摯地許諾出我一生都忘不了的話:
“中原依靠武力征服了敕勒,卻無法降服敕勒人的心。
本王子以前既不忠於敕勒更不忠於中原,可現在,因為你是中原的公主,那我從此便忠於中原,倘若你是柔然的居次,那我便忠於柔然。即便你執意叛國造反,那我也陪著你一起去犯上作亂。
所以李望舒,我隻會忠於你一人,這無關家國君臣之道,就如同星光縈繞明月,瑤光隻追隨望舒。”
這敕勒小王子的漢學越發的好了,我還沒來得及感動的心跳加速,他就不太好意思的別開眼,馬上恢複往日的做派,按了按眉心頗為頭疼的樣子,陰陽怪氣地嘲諷我:
“但臣勸您還是不要多想的好,依著您的空空腦袋和蹩腳本事,咱倆隻有人頭落地的份!您若是嫌自己命長,大可不帶侍衛出宮走一趟便是。您五行缺德又廣結惡緣,造了這麽多孽,外頭多的是想要您小命的人。但求您不要再口出狂言,以免連坐到臣身上啊。”
這小子雖然狗嘴裏吐不出象牙,但我仔細一想,登時感覺脖子發涼,又眨眨眼不解地問他:“那你既然打算和我去公主府,那你前麵推三阻四做什麽?和本公主玩欲擒故縱哇?”
他轉身去桌前把晾幹筆跡的紙收好,眉峰微微折起,語氣透著一股子心酸:“這好教您知道,臣不是什麽您唿之即來,揮之即去的物件!您要臣來,臣便來了,可來了就不能輕易走了。”
我幾乎是脫口而出:“好啊好啊,那光光就一直留在我身邊好不好!”
仲春午後,陽光從書齋外樹陰的縫隙裏漏了出來,他上半身沐浴在斑駁明亮的光點中。明明是個北狄胡人,但他束發為髻,穿漢人右衽的服冠時,身上的清貴感比本公主還像個漢室皇族。他收好紙,抬起眼看向我,雙眸閃亮,笑的明豔動人:
“行,隻要公主一日不棄,瑤光便一日相隨!”
-------------------------------------
於是,十五歲那年,我就和剛滿十六的李瑤光就同居了,呃,就同住公主府了。外麵果然有多管閑事的鳥人閑的卵疼,寫了折子參這件事,說我和李瑤光有傷風化,不知廉恥。
我父皇輕飄飄一句\"李瑤光一開始就是賜給永樂公主的麵首\"就把此事一筆帶過。
父皇身邊的新上任的起居官,都不知道該怎麽委婉的記錄這句話,要是寫進史書裏,我們李家會被後人罵死吧。
這下好了,皇爺爺又要托夢來揍我了。
李瑤光知道這件事的時候,居然還樂了好幾天,我說你都被人當成我的麵首了,有什麽可高興的?
他滿麵春風地和我說:\"我們胡人向來靠戰爭在漢人的史書裏留下隻言片語,現在臣不費一兵一卒就丹青留名了。\"
我讓他的天真氣笑了:\"你醒醒,咱倆踏馬這是貽臭萬年。\"
他擺擺手說無所謂。
\"反正胡人在你們史書裏,不管幹了什麽,都是要貽臭萬年的。至少後人看到臣的時候,還能知道臣是因為長得好看,才被迫做了禍國美人。\"
我想了想確實是這麽個道理,凡是來過中原的胡人可汗,沒有一個不被史官的筆杆子罵的祖墳冒煙。所以轉了一圈,受傷的隻有我自己。
最後我實在氣不過,直接搖人,拉著李瑤光他們仨,擺駕去起居官的府上。
新任起居官是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名叫劉孝川。長得倒是很清秀,一股子書卷氣,說話也文縐縐的。他知道我生平離經叛道,壞事做盡,也知道我們四個人(寧寧除外)作惡多端。他以為我要逼他改魏史,於是視死如歸地和我說:
\"公主就算您殺了我,我也不會改的,而且我死後,我的兩個兄弟會繼續寫,我的同僚們也會接著寫的!\"
(注:出自《史記·齊太公世家》,齊國的大臣崔杼弑君齊莊公,齊太史乃秉筆直書:“崔杼弑其君。”崔杼就殺了齊太史。太史的兩個弟弟繼續如實記載,然後全被崔杼殺了。崔杼告訴太史第四個弟弟說“你三個哥哥都死了,你難道不怕死嗎?你還是按我的要求:把莊公之死寫成得暴病而死來寫吧”,太史弟弟正色迴答“據事直書,是史官的職責,失職求生,不如去死。你做的這件事,遲早會被大家知道的,我即使不寫,也掩蓋不了你的罪責,反而成為千古笑柄”。崔杼無話可說,隻得放了他。太史弟弟走出來,正遇到南史氏執簡而來,南史氏以為他也被殺了,是來繼續實寫這事的。為了維護記史的直書實錄傳統,齊國的太史們一個接一個地視死如歸,這就是中華民族直書實錄的史學傳統!)
我說:\"你年紀輕輕,學什麽齊太史?本宮就過來問問你,魏史裏麵,有沒有寫我長得好看?\"
他愣了一下,直言沒有,但是他父親寫過我母後,寫的比天仙還好看。
我一下子不平衡了:\"見過本宮的老宮人,都說本宮和我母後長得一模一樣,憑什麽不寫本宮長得也好看!\"
他笑嗬嗬的解釋道:\"先皇後能寫進史書,是因為她拉的開四百斤的弓,有西楚霸王之勇。又打得胡人望風而逃,有西漢冠軍侯之功。\"
劉孝川得意洋洋的問我:\"曆史上的天仙美人數不勝數,但是舉得起五百斤銅鼎的仙女。公主啊,您見過嗎?\"
“對啊,對啊,公主,您見過嗎,您見過嗎?”李瑤光他仨在一邊看戲,笑的人仰馬翻還不忘火上澆油的問我。
那個畫麵太美,我確實沒見過。
\"我不管,那你就寫,[永樂公主容肖其母]\"
沒想到起居官直接氣哭了,他直接麵東跪下,朝我母後皇陵的方向叩首,扭頭哭著罵我:
\"永樂公主惡名滿貫,怎配與先後放到一起相提並論,辱沒先後一世英名,公主您還是直接賜死小臣吧!\"
那一刻,要不是他們仨死死拉著,我是真的想送他去見齊太史!!!
如果不是玉碟上記著我的名字,我甚至懷疑他們這些史官,是不是打算歪曲曆史,隻把我大哥李景昌記在我母親名下。
“漢人臣子皆好名,公主您要是殺了他,反到是成全了他以命記史的千古美名。”李瑤光拉著與我竊竊私語,我這才放棄了用武力脅迫這小起居官的想法。
明的不行,就來陰的,本公主損人不利己的手段多的是。
最後,我窮盡各種手段,威逼利誘了他整整兩個月,終於讓他迫於我的淫威,不情不願地妥協了。
在‘對公主不敬滿門抄斬''和‘多寫一句無關緊要的廢話''中,他十分識時務地選擇了後者。
嗬,文臣的傲骨也不過如此。
解決完這件事,我就開始拉著李瑤光他們在公主府上撒開歡的玩。
公主府可比我的廣陽宮大得多,我剛搬進去的幾個月時常在無盡的軒榭廊舫間迷路。這座皇家府邸依水而建,花木繁茂,廳榭典雅,層層疊疊的亭台樓閣間點綴著奇石嘉木,錯落有致的紅牆灰瓦盡顯淮南風情。
在公主府的日子大概就一個字可以形容:
真踏馬滴爽!
“舒舒,這是五個字。”宋溫寧忍不住糾正我。
我迴她:“寧寧你忘啦,我不學算術。”
這次,連身為外國人李瑤光都忍不了:“那叫不學無術!”
總之都差不多,就是自由,沒有人管著,也沒有眼睛盯著。
這就是自由的味道嗎?難怪母後生前總說她的椒房殿太小了,和宮外一比,確實小。
李瑤光說你們漢人公主真可憐,隻是搬到小小的公主府住,就樂成這樣,他從小在草原長大,作為敕勒大汗的王子,想去哪就去哪,沒有人敢管。
我很好奇的問李瑤光:“你們外邦有多大?”
李瑤光倨傲地抬起好看的下巴,得意死了:“迴公主,中土之外,皆是外邦!”
我歎了一口氣,感慨萬千:\"你說,魏都像不像一個狗籠子,把我們所有人都關住了。\"
李瑤光嘖了一聲,一臉嫌棄:\"您要罵就罵自己,可別帶上我們仨。\"
——————————————————————————————
我剛搬進公主府的那段時間,宋溫寧迷上了話本子,到處搜話本子看,後來嫌看話本子的結局都歡歡喜喜的不過癮,就開始自己動筆寫,寫完還逼著我看。
然後我就哭的找不著北了,李瑤光問什麽話本子,他也要看。
一個時辰後,我倆就一起蹲在公主府的書齋門口,抱頭痛哭,就好像....那個詞怎麽說來著,就好像那沒有家的狗!
李瑤光抽抽嗒嗒地駁正我:“那個叫喪家之犬!”
宋溫寧很是滿意地點點頭:\"這才是成年人應該看的東西。\"
是啊,到今年的九月,我便挽發簪笄,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成年人。宋溫寧送的這份成人禮實在珍貴無比,因為她的話本子的的確確讓我受益終身。
及笄當天,我去宮裏由皇祖母為我加笄,三拜三加服後,取字扶明。那天規行矩步地走了一天的禮,累的要死根本沒好好玩。
所以到了第二天,我補過了一個成人禮,點了魏都最漂亮的戲班子過來吹拉彈唱,然後覺得不過癮,又去胡肆請了許多貌美胡姬來府上跳舞。我還是覺得不過癮,於是叫胡姬把衣服給我脫幹淨。
“您脫人衣服幹嘛?”李瑤光眼疾手快地按住了我扒拉胡姬衣服的手。
“給你穿上!”
本來李景宴和寧寧也起身要來攔我,但一聽李瑤光要穿女裝,就又施施然地坐了迴去。
嗬,食色,人之性也。
“不穿,你死了這條心”他麵色鐵青,直接甩開了我的手。
李瑤光五官過於精致漂亮,少時長得雌雄莫辨,所以他還在敕勒時就常遭人調戲甚至騷擾。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他愈發不喜別人誇讚他的美色,總覺得有損自己的男子氣概,所以他很討厭別人把他當女人看。
“那如果我求求你呢?”李瑤光吃軟不吃硬,我拽著他的袖子,踮起腳附在他耳邊輕輕的討好。
我現在一定笑得像隻狐狸精,不然李瑤光也不能看著我愣了那麽久。
哈哈哈!他一定是又被本宮的絕世容顏迷住啦!
良久,他把臉別過去,耳尖有點紅:
“好吧,就滿足你這一次。”
作者補充:
由於筆者不是顏控,所以先皇後作為全文戰力的天花板,身高七尺有餘,不是傳統的美人。她是傑出的女軍事家,不是後宮的漂亮花瓶。老起居官對她的外貌刻畫上的誇張,是因為折服於她氣吞山河、心懷天下的個人魅力。
所以和她容貌相近的李望舒在設定裏雖然是靚女一枚,但遠比不上男主的傾國之色。
但是,這架不住腦子不太好使的李望舒極度自戀...
所以後麵女主對自己的那些自我形象描述,大家看個樂嗬就行,別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