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忠臣


    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胡亥坐在宮殿上,顯得格外興奮。他萬萬沒有想到,皇位來得如此容易,之前的哀傷、恐懼和擔憂霎時間消失得灰飛煙滅。


    他可沒有什麽執政理念。毫無政治經驗的胡亥,從來沒有處理過政務。雖然他自幼接受皇家高等教育,也曾陪同先皇嬴政巡遊天下,但是對於政治實踐則是一片空白。他可能連看完一份公文的耐心都沒有,更不要說理清楚背後的曆史緣由和個中利害關係。


    他最熟悉的就是巡遊,這是他最為自豪的政治經驗。因此在即位的首年,他就仿效父親,開展大型巡遊活動,在他父親所立的石碑上再補刻碑文,試圖以這樣的方式來展示統治的合法性。至於處理具體政務,他自己不懂,也不敢下問,因為怕其他官員笑話他能力不足。他所能依靠的就隻有知道他秘密的親信——郎中令趙高。


    趙高同樣感到格外得意,他萬萬沒想到,自己能夠手握重權。他更沒想到,自己與皇帝的關係能夠如此親近,要是換作嬴政或者扶蘇,他都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他甚至覺得自己能夠擺布皇帝,胡亥隻不過是自己手中的一隻棋子。


    趙高多少了解一些政務,畢竟長期浸淫在政治高層,耳染目濡,掌握些技巧。另外,經他手傳遞的公文也比較多,總會留意到一些要點。


    但相對於政務,趙高更加熱衷的是權術。他知道自己的資曆欠缺,群臣對他身居高位必定不服。他也知道胡亥的威信不足,諸位皇子必定心有不甘。他多次想提醒胡亥,但是又不方便直接開口。直到惶恐不安的胡亥找到他,向他表達了同樣擔憂。


    被權力蒙蔽了雙眼的胡亥和趙高很快就達成了一致意見,他們要在中央內部迅速掀起一場以清除異己為目的的政治清洗運動。凡是威脅到自己權位的皇親國戚和文臣武將,都被列入他們的死亡名單。


    12名皇子和10名公主都被胡亥下令判刑處死,嬴政最為擔憂的兄弟相殘最終還是發生了,而且比想象之中的更為慘烈。嬴政大概不會想到自己的子女會遭到如此劫難,而這兇手居然是自己最為心愛的幼子。如果嬴政尚且在世,他一定會對胡亥這樣的殘暴惡行感到震驚不已。


    在這張長長的死亡名單裏,還有為數眾多的政府官員,他們是嬴政時代的骨幹力量。最為著名的是蒙氏家族。


    蒙氏家族是與王氏家族齊名的兩大軍事家族,當年參與並指揮了多場吞並戰爭,是統一全國的功臣。此時在朝中任職的蒙氏家族成員,是兩位身經百戰的將軍——蒙恬和蒙毅。他們出生於軍事家庭,是名副其實的軍三代,自幼熟讀兵書,年紀輕輕就已經開始了戎馬生活,手上沾滿著六國的鮮血。蒙恬此刻仍在邊疆不停的戰鬥,原本他正與皇長子扶蘇在北陲抗擊匈奴。如果嬴政的壽命再長些,國內的戰火再遲些,匈奴很可能就被蒙恬將軍殲滅了,帝國的版圖必定會更加遼闊。


    兄長蒙恬在外為將,擁重兵威震北疆;而弟弟蒙毅在朝為相,懷帝寵參謀機要。他們是嬴政最為信任的兩位高級官員,權勢如日中天。


    趙高當然容不得這樣的勢力在朝廷中繼續蔓延。更為重要的是,當年自己犯重罪被判處死刑,小命都差點保不住,就是蒙毅親自審理判決的。蒙恬和蒙毅兩兄弟就是他的眼中釘,他絕不會咽下這口惡氣,這個仇必報。


    在那份解決扶蘇的假詔令中,趙高就打算把蒙恬一起解決。假詔令指責蒙恬為人臣不忠,賜死。但是,經驗老到的蒙恬當時並沒有像扶蘇那樣受騙上當,他要當麵請示清楚再作了斷。


    不過,蒙恬和蒙毅最終都沒有逃過趙高的魔掌,他們還是以捏造的罪名被判刑下獄。兩位忠烈被捏造的罪名分別是不忠和叛亂,判處死刑立即執行。


    趙高和胡亥以為,隻要使用殘暴的刑罰,就可以樹立自己的權威,令群臣屈服。趙高肯定熟讀過韓非的著作,以為牢牢把握住賞罰這兩把尺子,就可以樹立權威、號令天下。


    但他們實在是過於極端,手段過於殘忍,瘋狂地迫害賢才,隻會使國家損傷怨氣;無節製地誅殺功臣,隻會使皇帝失去人心;大規模的剪除異己,隻會導致眾叛親離。很快,這樣的惡果馬上就顯露出來了。


    嬴政執政大權以來,天下沒有出現權臣當道、奸佞亂政、諸侯割據等重大政治問題,家中也沒有發生父子相爭、後妃幹政、外戚擅權、宦官禍國等重大宮廷事變。與後世許多帝王相比,他的治國理家才能真是一流。


    有人說,如果當年是扶蘇坐上皇位,那麽秦朝的滅亡將會延緩很多年,甚至不會被滅亡。因為扶蘇崇尚儒家,為人寬厚,政令必定寬緩,社會矛盾就不會被激發。這話說得好像是嬴政應該早死,讓位給扶蘇,這樣就可保秦朝不亡。


    恰恰相反,嬴政不僅不應該早死,還應該盡可能的長壽,這樣才能保證秦朝按照正常的渠道前進。隻有嬴政的壽命長得足以熬死六國的貴族遺民,就如他的曾祖父秦昭襄王那樣執政長達56年,才能沒這麽多反抗的力量和思想,秦朝的統治才能長治久安。


    嬴政遺留下的皇位,沒有人能夠勝任。無論是胡亥上台,還是扶蘇上台,都沒有足夠的權威能夠穩住所有的中央高層官員,也不能消除高層內部的矛盾。扶蘇上台,首先要處理的必定是丞相李斯。因為秦朝的新政幾乎都是出自李斯之手,要推行自己的政治理念,就必須鏟除丞相李斯,把他趕出中央政府,李斯的下場極有可能如同商鞅那般慘烈(雖然最終李斯的結局也很慘烈)。


    如果扶蘇做的和他說的一致,那麽他就很可能會推行分封製,廢除郡縣製。分封,當然是分封給自己的子孫或者兄弟,以及功臣。那麽,無論胡亥有無被分封,他都必將不會服氣,圍聚在他身邊的眾多官員也必定會慫恿他爭權奪位,即使趙高不在身邊也會有很多人這樣幹。功勞顯赫的蒙恬必定在受封之列,他若不受封,必有人不服。如果蒙恬變為封疆諸侯,那麽他的軍事防禦重心就必定是自己的封國。這樣一來,即使他不帶兵攻略首都覬覦皇位,他也不可能全心全意守護秦國的疆土。秦朝實際上又變迴了秦國,並沒有實現統一全國的目標。


    如果扶蘇做的跟說的不一致,那麽他就很可能在罷黜李斯之後,繼續推行李斯的政治理念,繼續推行郡縣製。畢竟當家之後,才會發現郡縣製確實比分封製更加優越。但是,如果推行郡縣製,其他儒家官員和學者必定會對他提出種種質疑,他的威信必會受損。需要統一思想認識,堅定不移的推行郡縣製,另一場焚書坑儒運動將會再度重現。此外,推行郡縣製,維護國家統一,就必不可少的要維持高額的稅收和繁重的勞役,這樣才能保證帝國的統一政策得到貫徹施行。那樣的話,最終還是避免不了民眾的躁動。


    當然,扶蘇上台總比胡亥上台要好,起碼扶蘇擁有一定的從政經驗,也有一定的威信。如果扶蘇能夠處理好朝中的關係,穩固自己的權力,培植自己的勢力,或許還能夠延長秦朝的壽命。


    李斯和嬴政的出發點,首先是天下安寧。他們是最不情願再看到時局動蕩的人。他們以為,隻要把所有的諸侯國都取締,置換成為郡縣,那就再也沒有人膽敢動這個念頭,沒有哪個平民敢挑戰帝國的權威。但他們萬萬沒有想到,就在不遠處的大澤鄉,就有一群不怕死的家夥。


    一場世紀大風暴即將來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秦漢歲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司徒小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司徒小良並收藏秦漢歲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