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她還是端著架子,說了一聲「嗯」。
然後高高在上地喝蘇展給她倒的水,喝完以後,看著外麵說了一句:「今天早上的拍攝算是泡湯了,感覺今天的日出應該還不錯。」
金海奔騰的原始森林,因為一晚命運曲折離奇的巧合,還是錯過了。
但是命運已經把該還給她的,還給她了。
華蘭向蘇展看去,發現對方琥珀色的眼眸裏,格外溫柔。
「學姐,」蘇展道,「那你們接下來原本有什麽計劃?」
「接下來就是進藏了。」丁寧睨了他一眼,「一起?」
7歲的時候,華蘭在父母和一群叔叔阿姨的陪伴下登上了世界第一高原,那時候的她不會想到,第二次來的時候,身邊帶著自己最喜歡的男生。
匯合的時候所有人都嚇了一跳,怎麽憑空多出來一個大活人。聽說是華蘭的男朋友,更是大跌眼鏡。
「這哥兒們怎麽像石頭縫裏蹦出來一樣?」
「怎麽她突然就……」
兩人對於議論一笑了之。眼下正是夏天,拉薩的旅遊旺季。為了減少拍攝的幹擾,他們通常是淩晨起來,占據有利地形,連續攝影很久。期間有很多漫長的等待時間,華蘭都在和蘇展的閑聊裏度過。
他們裹著厚衣服蹲在山崖或是一望無際的平原上扯東扯西,好像高中的時候坐在那個樓梯間裏一樣,又有說不完的話。
萬裏層雲千山暮雪就在他們眼前,雙手合十就可以向布達拉宮和大小昭寺求來生,鷹隼盤旋在一望無盡的蒼穹裏,他們在金烏傾瀉的晨光裏接吻。
風從四麵八方吹來,萬物都如此盛大。
盼了好多好多年。
蘇展問華蘭,為什麽她不著急像同行的同學一樣拍攝。
「我在等日落。」華蘭攏一攏被風吹亂的頭髮,「我要拍的是晚霞,最好看的晚霞。」
這趟集體拍攝旅行對於華蘭來說,一直就是等待日落的過程,她在等待恰到好處的水汽和鋪天的晚霞,可以被收進鏡頭的轉瞬即逝。
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她就覺得日落比日出更好看,覺得一場盛大的結尾比盛大的開始更令人迴味無窮。
蘇展問她:「最好看的晚霞?」
她說對,最好看的晚霞。
他「嘖」了一聲,一臉玩味地說她真傻。
「你有沒有試過那裏?」
他們彼此望過去,看到對方心底的答案。
在高原行結束以後,兩人買了票,曲曲折折,目的地是安川。
那個海岸破碎、山嶺占了大部分麵積的小城。他們各自出走,一個從不迴來,一個很少迴來。他們的生命軌跡似乎都與這座縣城脫軌,漂浮週遊向繁華的大千世界。
隻有當再迴到這片土地的時候,他們才意識到高高低低的千杉山嶺和奔騰東流的上雲江,無時無刻在自己生命裏發出淺唱的低吟與召喚。
華蘭繞地萬裏,見過許多明媚雄偉的風景,但卻始終難以找出一個形容詞來形容安川。
它是那麽特別。
華蘭原本打算在上雲江畔拍攝,但是蘇展卻讓她跟他走。
他們坐公交車到華蘭以前從沒有到過的一個小站頭,仰頭就是矮矮綿延的小山嶺,國道從頭頂盤旋而過。
蘇展辨認出一條人跡罕至的山路,一邊扶著華蘭一邊往上爬,到了某個點,開始環山。
華蘭心裏愈加清楚了蘇展的想法。
這山嶺的一段,是川中的後山。後麵的國道,有一段自然從川中後麵而過。
他們通常叫這一段山「君子山」,川中每年給優秀畢業生頒發的獎項,叫「君子山獎」,在遙遠的2022年,他們都有那個設計成山型的獎盃。
華蘭和蘇展站在一個平坦的山坡上,山下熟悉的教學樓、操場和宿舍盡收眼底,還有幾棟他們不曾見過的新建築。
2019年的開頭,華蘭記得,她和倩倩第一次遊蕩後山,隻是她們從未從校外的這一側上來過。
「以前有人說翻越後山逃學,真的是有這條路線的。」蘇展踢飛腳下的一顆小石子,「我研究出來了,以前從來沒試過,現在試一試。」
他指指一條隱藏著的小路,顯然從這裏就能翻進川中的校園。
過去有很多他們不確定和不敢嚐試的事情都在後來有了答案。比如翻越後山逃學的路線,比如川中一到冬天就會颳起的陣陣怪風——大一她做地形分析的時候,知道了這是一種狹管效應的分支,還拿模型模擬出了那種鞭子抽打般的聲音。
他們身上好像都有一種不可戰勝的東西,一種冥冥之中安川或者說大象塔對他們的召喚,烙在他們的脊樑上,烙在許多許多離開安川的學子的脊樑上。
他們都身負奇才,會飛得很遠很遠去做夢。
遠方無盡,故土無痕。
華蘭深吸一口氣,落日已按照約定到達記憶裏的位置,沉在操場主席台的背後,灑出滿天澄粉的顏色,一點點浸透視野的畫布。
華蘭知道,在教學樓裏,現在肯定有一批人趴在欄杆上看日落,然後揉一揉酸疼的眼睛,迴教室繼續做題。
這會是他們這輩子看過,最好看的日落。
永遠有人繼承他們的年輕。
她調整焦圈,鏡頭裏裝了兩個甲子,裝了川中人望向日落的辛苦和深情。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然後高高在上地喝蘇展給她倒的水,喝完以後,看著外麵說了一句:「今天早上的拍攝算是泡湯了,感覺今天的日出應該還不錯。」
金海奔騰的原始森林,因為一晚命運曲折離奇的巧合,還是錯過了。
但是命運已經把該還給她的,還給她了。
華蘭向蘇展看去,發現對方琥珀色的眼眸裏,格外溫柔。
「學姐,」蘇展道,「那你們接下來原本有什麽計劃?」
「接下來就是進藏了。」丁寧睨了他一眼,「一起?」
7歲的時候,華蘭在父母和一群叔叔阿姨的陪伴下登上了世界第一高原,那時候的她不會想到,第二次來的時候,身邊帶著自己最喜歡的男生。
匯合的時候所有人都嚇了一跳,怎麽憑空多出來一個大活人。聽說是華蘭的男朋友,更是大跌眼鏡。
「這哥兒們怎麽像石頭縫裏蹦出來一樣?」
「怎麽她突然就……」
兩人對於議論一笑了之。眼下正是夏天,拉薩的旅遊旺季。為了減少拍攝的幹擾,他們通常是淩晨起來,占據有利地形,連續攝影很久。期間有很多漫長的等待時間,華蘭都在和蘇展的閑聊裏度過。
他們裹著厚衣服蹲在山崖或是一望無際的平原上扯東扯西,好像高中的時候坐在那個樓梯間裏一樣,又有說不完的話。
萬裏層雲千山暮雪就在他們眼前,雙手合十就可以向布達拉宮和大小昭寺求來生,鷹隼盤旋在一望無盡的蒼穹裏,他們在金烏傾瀉的晨光裏接吻。
風從四麵八方吹來,萬物都如此盛大。
盼了好多好多年。
蘇展問華蘭,為什麽她不著急像同行的同學一樣拍攝。
「我在等日落。」華蘭攏一攏被風吹亂的頭髮,「我要拍的是晚霞,最好看的晚霞。」
這趟集體拍攝旅行對於華蘭來說,一直就是等待日落的過程,她在等待恰到好處的水汽和鋪天的晚霞,可以被收進鏡頭的轉瞬即逝。
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她就覺得日落比日出更好看,覺得一場盛大的結尾比盛大的開始更令人迴味無窮。
蘇展問她:「最好看的晚霞?」
她說對,最好看的晚霞。
他「嘖」了一聲,一臉玩味地說她真傻。
「你有沒有試過那裏?」
他們彼此望過去,看到對方心底的答案。
在高原行結束以後,兩人買了票,曲曲折折,目的地是安川。
那個海岸破碎、山嶺占了大部分麵積的小城。他們各自出走,一個從不迴來,一個很少迴來。他們的生命軌跡似乎都與這座縣城脫軌,漂浮週遊向繁華的大千世界。
隻有當再迴到這片土地的時候,他們才意識到高高低低的千杉山嶺和奔騰東流的上雲江,無時無刻在自己生命裏發出淺唱的低吟與召喚。
華蘭繞地萬裏,見過許多明媚雄偉的風景,但卻始終難以找出一個形容詞來形容安川。
它是那麽特別。
華蘭原本打算在上雲江畔拍攝,但是蘇展卻讓她跟他走。
他們坐公交車到華蘭以前從沒有到過的一個小站頭,仰頭就是矮矮綿延的小山嶺,國道從頭頂盤旋而過。
蘇展辨認出一條人跡罕至的山路,一邊扶著華蘭一邊往上爬,到了某個點,開始環山。
華蘭心裏愈加清楚了蘇展的想法。
這山嶺的一段,是川中的後山。後麵的國道,有一段自然從川中後麵而過。
他們通常叫這一段山「君子山」,川中每年給優秀畢業生頒發的獎項,叫「君子山獎」,在遙遠的2022年,他們都有那個設計成山型的獎盃。
華蘭和蘇展站在一個平坦的山坡上,山下熟悉的教學樓、操場和宿舍盡收眼底,還有幾棟他們不曾見過的新建築。
2019年的開頭,華蘭記得,她和倩倩第一次遊蕩後山,隻是她們從未從校外的這一側上來過。
「以前有人說翻越後山逃學,真的是有這條路線的。」蘇展踢飛腳下的一顆小石子,「我研究出來了,以前從來沒試過,現在試一試。」
他指指一條隱藏著的小路,顯然從這裏就能翻進川中的校園。
過去有很多他們不確定和不敢嚐試的事情都在後來有了答案。比如翻越後山逃學的路線,比如川中一到冬天就會颳起的陣陣怪風——大一她做地形分析的時候,知道了這是一種狹管效應的分支,還拿模型模擬出了那種鞭子抽打般的聲音。
他們身上好像都有一種不可戰勝的東西,一種冥冥之中安川或者說大象塔對他們的召喚,烙在他們的脊樑上,烙在許多許多離開安川的學子的脊樑上。
他們都身負奇才,會飛得很遠很遠去做夢。
遠方無盡,故土無痕。
華蘭深吸一口氣,落日已按照約定到達記憶裏的位置,沉在操場主席台的背後,灑出滿天澄粉的顏色,一點點浸透視野的畫布。
華蘭知道,在教學樓裏,現在肯定有一批人趴在欄杆上看日落,然後揉一揉酸疼的眼睛,迴教室繼續做題。
這會是他們這輩子看過,最好看的日落。
永遠有人繼承他們的年輕。
她調整焦圈,鏡頭裏裝了兩個甲子,裝了川中人望向日落的辛苦和深情。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