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區這幾天往下麵搬運了更多東西:一組運動捕捉器;一組激光聲波雙用測距儀。被擺放在d區幾個通道內,返迴的空間偵測數據可以在電腦上觀測。用來檢測空間變換情況。


    地上潮濕的地毯纖維不適合粘膠,即使是這種工業膠帶,也無法無視地上液體的阻礙。他們帶下來的指示帶子較難貼上去。於是,大家就開始往牆上粘貼,加上記號筆劃分區域。牆的材質還是比較適合粘膠的。


    從起始點開始。他們擴展到了d區,這裏好似迷宮的一個轉折點,d區分叉的路更多了,幾乎是轉過一麵牆就開始有好多路,東邊三個通道內,每個都延伸出去好多空間。範圍擴大的緣故無疑。


    大家最在意的,便是那小車失聯的地方,從d區北邊開始,向北偏東35度方向直線延伸了約3百米距離的地方。


    幾人根據電腦繪製出來的地圖,分析再次到達那裏的方法。


    中午,大家都上去吃飯了,唯獨陳偉執意要留在下麵總結數據。


    他開啟五個運動捕捉器,操控著六個測距儀對e區進行了幾組測距,返迴的數據沒有產生波動現象。這僅僅證明未探索完全e區暫未發生空間變化。


    運動捕捉器本身是想測量變化形式的,可是接下來,奇怪的事情發生了:隻見南邊測距儀數據出現了一個小段的波動,隨即恢複正常。而測距儀隻有在探測到運動時,才會發出信號。


    有東西動了!


    那會是什麽?


    南邊是最長最開闊的區域,儀器放置的位置也是能夠觀測整個房間的位置。


    而運動捕捉器采用的捕捉方式不是圖像運動,而是為了精度使感應後數據直接傳輸方法。這意味著其不具備攝像功能,無法實時偵測到底是什麽動了,隻能通過數據分析來判斷。


    眼下,團隊早已模擬過空間變換的數據波動,也就是說,空間變化,牆壁移動等,這些數據是可以直觀地被分析出來的。


    但是眼前這個數據,根本就不是牆壁或空間距離的運動。


    難道是?陳偉想,有其他人?或者?


    這時,他聽到一陣窸窸窣窣的聲音,像是有什麽摩擦係數大的物體在牆壁上刮蹭,這種聲音時遠時近,但能辨別是從南邊傳出來的。


    陳偉不安地看向後方,一個貼著亮橙色指示帶的牆壁,這裏距離儀器的地點隔著好幾堵牆。


    自己是帶著降噪耳機的,同時這種耳機也具有拾音功能,將連續性的噪音,如白熾燈的嗡嗡聲隔絕的同時,又能將不連續的聲音放大。


    仔細傾聽,確保聲音不是從井外傳出來之後,他更加疑惑了。


    而這時,電腦屏幕上,那波動又出現了,這迴仍舊是那種形狀,但是更大了一些。


    陳偉注意到了這顯示的數據。他開始感到不安,那一種窸窸窣窣的聲音還是時遠時近。


    他立刻將數據傳輸保存,並存在自己硬盤一份。不敢怠慢,快步走上去,離開了這令人不安的地方。


    下午一點,眾人在電腦邊分析著數據,最終得出的結論卻令大家為之一愣:生成的探測圖樣表明,那是一個細長如杆子一樣的物體在快速移動。更加詳細的東西分析不出來。


    雖然不清楚這意味著什麽,但是,大家的警覺意識被提高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後室Backrooms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閆一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閆一鳴並收藏後室Backrooms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