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隻是開始。”


    楚留仙在心中不斷地重複著,承受著血sè彌漫與崩潰的衝擊,搖搖yu墜,似yu與眼前這片血sè的世界一同崩潰。


    他的眼前一直浮現的是小女孩丫丫抬起頭來時候,那包含著怨恨的血sè眼眸,若要吞噬了天地。


    楚留仙總算能真切地感受到鎮壓地眼,承受無數yin靈鬼物無盡魘境衝擊的困境了。


    但凡心誌不夠堅定者,在這樣的衝擊下心房就會裂出縫隙,繼而被無數負麵情緒侵蝕,最終墮落入魔。


    楚留仙此刻恰似一葉扁舟,在汪洋大海狂風巨浪中起伏,明明一次次地好像已經被打沉,當風浪過去,卻依然能看到它揚帆起航,浮於海。


    當風浪漸漸止歇,楚留仙方才鬆了一口氣,能睜眼看世界了,眼前情況又是大變。


    血sè褪去,出現在他麵前的是一棟宮殿……


    ……


    “寡人夜夢一白發老者求教$ (),曰ri裏為漁夫慶父所捕,央寡人救其xing命。


    白發老者自言為井龍王使,前往東海為東海龍王卜卦,不幸為漁人所獲,以水中王者之名,請寡人這陸上君王相助,君以為如何?”


    一名身著袞服,威嚴自顯的老人高踞王座上,問下方占夢者。


    占夢者說不妨一試,於是君王傳令下去,尋一名叫慶父的漁夫。


    整個過程中,楚留仙皆如看客一般,親眼目睹這一幕幕,對方卻對他視而不見,好像在他們的眼中並不存在這樣一個外人一般。


    名為慶父的漁夫果有,聽說君王問及此事。忙道在昨ri偶然捕得一通體雪白的大龜,異之,故而圈養不曾販售,願以之敬獻君王。


    君王大喜,命慶父獻上白龜。


    不片刻,白龜被帶到君王座前,白龜不能言,隻是兩前爪拱起,不住地衝著君王行禮。顯然是謝搭救之恩。


    君王在這個時候卻猶豫了,想要將這擅長占卜的白龜留下,而不是放還。


    遲疑不定下,君王召見司祭祀的太仆,請問此事該如何處理。


    太仆司祭祀。很自然地道可以占卜一下,以作決定。


    君王問:“如何占卜?”


    太仆答:“以龜甲卜之可也。”


    “殺之,取甲,卜之!”


    君王大手一揮,便決定了白龜的命運。


    君王之喜怒難測,無人能猜到,太仆錯愕。白龜掙紮,都不能改變君王的決定。


    於是,白龜死,太仆以其龜甲占卜。接連七十二卦,無一不準。


    君王大喜,供龜甲於太廟,逢戎與祀。必起出此龜甲占卜吉兇。


    楚留仙眼睜睜地看完了這一幕,錯愕不已。這個結果連他都曾意料到。


    整個宮殿,君王太仆,倏忽遠去,好像偌大場景都在剝離,隻有一個龐大的白龜虛影在楚留仙麵前一遍遍地詢問:


    “為什麽……為什麽……為什麽……”


    “為什麽會這樣?”


    白龜凝望著楚留仙的眼睛,無盡疑惑充斥其中,儼然困擾了他無數年。


    在一聲聲疑問中,君王、太仆、宮殿,都在歲月中化為了塵埃,隻有白龜的疑問永恆,甚至墮入冥府,化為yin靈鬼物,依然揮之不去。


    “算人者,不能自算,縱七十二掛皆準,卻卜不中自己生死安危。”


    “將一切寄托於命與運,自然難逃此劫難。”


    楚留仙悠悠地說著,靜看白龜虛影漸漸消散……


    ……


    深山,密林,枯瘦的漢子背著老嫗,步履維艱地上山。


    路上多少次,枯瘦漢子泣不成聲,老嫗都在柔聲安慰,聽那語氣似是母子。


    枯瘦漢子沒有注意到,老嫗趁著他不注意,不斷地在來時路上撒上豆子,生怕自家兒子迴去的時候迷途。


    旱魃肆虐,田裏顆粒無收,江河斷流,餓殍無數,枯瘦漢子養不活家人,為了年幼的孩子著想,隻能按照村中規矩,將年老的母親背到山上,任由其自生自滅,免得與幼者奪食。


    這場人倫之悲,無法以孝與不孝來定義,不能用對與不對來衡量,母子身後夕陽為他們拖出了長長的影子,不盡悲涼。


    楚留仙靜靜地看著這一幕,以為當是老嫗之悲哀與不甘。


    想那老嫗含辛茹苦,拉扯孩子長大,到得老來卻被兒子拋諸山林,自生自滅,那是何等的悲哀,何等的不甘?


    不曾想,不管是在枯瘦漢子的背上,還是到了山中目的地,老嫗始終不露怨望,反而一直在嘮嘮叨叨地交代著,如要給孫兒吃飽穿暖,冬天快到了多給縫件衣裳等等。


    枯瘦漢子與老嫗訣別後,含淚下山。


    這一對沉浸在哀傷當中的母子完全沒有注意到,在他們的身後有一個小小的身影一路跟了上來。


    孤獨地在山中等死的老嫗並沒有死去,她在山中找到了一顆棗樹,靠撿掉落的棗子活了下來。


    後麵的ri子裏,思念nǎinǎi的孫兒時不時地就跑進山來看望nǎinǎi,每次還不忘捧來烤熟的豆子、銀杏,蚱蜢等給老嫗。


    原來,在枯瘦漢子背老嫗上山的時候,跟在他們身後的就是他。


    每逢那個時候,都是老嫗最開心也最擔憂的時候。


    她一次次的jing告孫兒,別再上山,小心豺狼虎豹,孫兒滿口應下,依然上山不輟。


    每一次呢,老嫗都能挑了最大最飽滿的棗子給缺衣少吃的孫兒吃,然後看著他吃得開心,滿臉皺紋的臉上笑成了一朵花。


    某一ri開始,山中再沒有了孫兒蹦蹦跳跳的腳步聲,甜甜叫著nǎinǎi的稚嫩聲音。


    老嫗徘徊在棗樹下,山口處,一次次地眺望,一次次地失望。


    冬去chun來,chun去夏至。ri複一ri,年複一年。


    老嫗始終在挑著最好的棗子,等待著她的孫兒。


    時間不知道過去了多久,幾百度chun秋,老嫗依然徘徊著、等待著……


    她甚至沒有意識到,她已經不是人,而是yin靈,是鬼物。


    不管化身成什麽樣的存在,老嫗始終在重複著生前的舉動。焦急地等待著……


    “我的孫兒,怎麽還不來?”


    老嫗喃喃自語的聲音,迴蕩在整個空間,迴蕩在楚留仙的耳中,一直到永遠……


    ……


    有一座大城。執宵禁,入夜則鎖城門,再不能入。


    某個寒冬夜裏,一個叫戎夷的大賢與他的一個弟子路上耽擱,被鎖在城門外。


    兩人在城門洞中瑟瑟發抖,心知這樣下去,明ri天亮前。兩個人都會被凍死。


    要是把兩個人的衣服集中在一個人的身上,或許能夠讓那個人活下來。


    那麽,誰該活,又誰該死呢?


    戎夷道:“我徒。你xing不肖,於人於己無用,吾乃國之大賢,以大道論。你當讓衣與吾。”


    戎夷之所以把這個弟子帶在身邊,就是認為他xing不肖。想要磨礪、教導、感化於他,沒想到會遇到這種情況,於是按心中大道,做如是選擇。


    弟子不願,道:“你既知我xing不肖,以我不肖xing子,怎麽可能讓衣服給你呢?”


    戎夷歎息,脫衣與弟子,最後自己凍死在城門洞中。


    臨死前,他滿心不解,發出最後的感慨:“大道不行,正理不存,吾堅持大道,執正理,為何卻不能行於世呢?”


    戎夷的最後感慨,如冬夜寒風,吹過了楚留仙的心中,也吹破了整個天地……


    ……


    南岐之地,有村落隔絕於外。


    村中有泉,其味甘甜,然而長時間飲用,卻能讓人脖子腫大。


    南岐村中村民世代飲此泉水,人人大脖子,也不以為醜,反以為美,認為人來就是這個樣子的。


    偶然一村民流落於外,見山外人脖子纖細,恥笑他們全都貌醜。


    南岐村民一輩子尋不到路迴村,鬱鬱地在山外生活。


    他認為纖細的脖子為醜,看不上醜女,一輩子未曾婚娶;


    山外人以他的大脖子為醜,指指點點,多有恥笑。


    鬱鬱而終後,南岐大脖子問天:“是山外人醜對不對?他們貌醜而不自知,反而恥笑我,是他們的錯對不對?”


    天默然,楚留仙亦默然。


    他自然知道何者為美,何者為醜,可是他不知道他所知的天地,是否又是一個南岐村,“山外”人又以何為美醜?!


    從來沒有想到過的問題,讓楚留仙一時茫然……


    ……


    古有豢龍氏,以豢養真龍得名 。


    豢龍氏少時好龍,想要得一真龍養之,以研究其習xing,知其何以強大。


    偶然機會,豢龍氏得一受傷幼龍,養其野塘,喂以食,療以傷,為其搭建住所。


    幼龍安居野塘中,以這樣的生活為享受,竟不再離去。


    一ri,有真龍路過野塘,見幼龍為人所圈養,勃然大怒之餘,yu帶幼龍離去。


    幼龍不從,反而招唿真龍與其同住,它洋洋得意地道:“居於此塘,百川四溟不足遊;甘其飲食,洪流大鯨不足味。”


    真龍先是暴怒,繼而鄙夷,道:“你愧為真龍,何其齷蹉。天賦吾之形,冠角而披鱗;賦吾之德,泉潛而天飛;賦吾之靈,噓雲而乘風。


    身而為龍,息乎大荒之墟,窮盡天地變化,這才是歡樂。”


    “你苟且之輩,不配為龍,早晚為人所害。”


    真龍不屑一顧,乘風而去。


    幼龍茫然不覺,反而認為真龍是傻的,放著大好生活不過,非得去餐風飲露,搏擊天地,再傻不過了。


    過不了多久,豢龍氏研究完龍之習xing,邀人族強者,搏殺幼龍於野塘,取其龍鱗為甲,龍肝為美味,龍肉為血食……


    龍魂不散,一聲聲地問:“我選擇舒適安逸的生活,錯了嗎?”


    ……


    ……


    小女孩丫丫的怨;


    老嫗徘徊棗樹下的等候;


    白龜算人而不能算己,寄托生死於天命的悲哀;


    戎夷無法行諸天地的道;


    南岐大脖子的對錯;


    幼龍的不解……


    還有很多很多,一個yin靈鬼物,就有一段截然不同的故事,接連不斷,似乎永無窮盡。


    楚留仙沉浸其中,不知時間之流逝,短短的一個月時間,如過了幾百個輪迴。


    絳珠草的根須,在他完全沒有察覺的時候,不住地延伸開來,鋪陳滿了整個金sè心湖。


    一縷縷根須,一片片葉子,萌芽、成長。


    絳珠草頂部,一顆朱紅sè的果實,掛在枝頭,紅如玉,鮮豔而飽滿。


    ——絳珠子,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公子留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泛東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泛東流並收藏公子留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