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薑東旭的容忍度還是很好的,他不擔心孩子傻,隻是怕德行有虧,逆了天道。
在家養老的薑東旭,過的雖很是自在,但沒承想二兒子王獲竟失手弄死了奴婢,薑東旭早已被21世紀的殺人償命的有深刻的領悟,便忍痛逼迫自己的兒子殺人償命。
王獲自殺後,薑東旭既要應對失去孩子的痛,又要隱忍別人唾罵他的作秀,隻有介介在他身邊,支持著他。
元壽元年,哀帝以侍奉太皇太後的名義征召王莽迴京。
這一年多裏,漢哀帝劉欣越玩越花,很快因為斷袖之癖把自己作死。
哀帝病死,太皇太後急召王莽進宮,大司馬董賢被免職自殺,王莽被封為大司馬。
劉家頻繁的喪事,薑東旭早已對喪葬禮儀輕車熟路,很快就將大局穩住,建議迎九歲的中山王繼成帝為帝。
太皇太後重新成為皇太後,臨朝稱製,由自己執政。
薑東旭憑借著以往呂不韋的經驗,很快組織起一個得心應手的班底。
為了未來的希望,他把中國的紀元和西方紀元靠攏,元始元年(公元一年)正月,隻有他和介介知道,這是走向世界的起點。
薑東旭憑借多年的經驗,看出朝堂上的大臣們為了巴結太後和自己這些外戚,向太後提出,王莽“定策安宗廟”的功績與霍光一樣,應該享受與霍光相等的封賞。
薑東旭得知後,並不想邀功得賞,不動聲色地上書表示,他是與孔光、王舜他們一起決定的,希望隻獎勵他們,以後再考慮他,並不顧太後多次詔令,堅決推辭。
但四人受封後,薑東旭左思右想還是不肯出來,群臣又建議,於是太後執拗不過,下詔:王莽增加封邑二萬八千戶,封為太傅,稱安漢公,以蕭相國(何)的故居作為安漢公官邸,並定為法令,永遠遵守。
薑東旭深知水載舟水亦覆舟的道理,每日都感惶恐不安,但不得已接受了安漢公的稱號,堅持退迴增封的土地和民戶,推辭說要等到百姓都達到小康水平後再說。
太後再次下詔表示:接受王莽的辭讓,但依舊要將他的俸祿、辦公人員和賞賜都增加一倍,什麽時候百姓達到小康,大司徒、大司空負責上報。
薑東旭此時隻有自己的宏圖大業,一點都不稀罕眼前的小恩小惠,不誇張的說,這個世界都是他的,他又怎麽會在意凡人俗子所在意的物欲。
薑東旭連這點也不接受,堅持應該首先考慮封諸侯王和開國以來功臣的子孫,然後是在職官員,增加宗廟的禮樂,使百姓和鰥寡孤獨都得到好處。
最後太後執拗不過他,隻得下令:
全國成年男子每人都增加一級爵位;二百石以上級別的官吏,不論是否試用期滿,全部轉正,此舉使得全國上下沸騰。
封東平王、中山王,封宣帝曾孫三十六人為列侯;封太仆王惲等二十五人及右將軍孫建等為關內侯;平帝從中山國到長安途經各地的大小官吏都有賞,穩定了風雨飄搖、動蕩不安中王公貴族的心。
在家養老的薑東旭,過的雖很是自在,但沒承想二兒子王獲竟失手弄死了奴婢,薑東旭早已被21世紀的殺人償命的有深刻的領悟,便忍痛逼迫自己的兒子殺人償命。
王獲自殺後,薑東旭既要應對失去孩子的痛,又要隱忍別人唾罵他的作秀,隻有介介在他身邊,支持著他。
元壽元年,哀帝以侍奉太皇太後的名義征召王莽迴京。
這一年多裏,漢哀帝劉欣越玩越花,很快因為斷袖之癖把自己作死。
哀帝病死,太皇太後急召王莽進宮,大司馬董賢被免職自殺,王莽被封為大司馬。
劉家頻繁的喪事,薑東旭早已對喪葬禮儀輕車熟路,很快就將大局穩住,建議迎九歲的中山王繼成帝為帝。
太皇太後重新成為皇太後,臨朝稱製,由自己執政。
薑東旭憑借著以往呂不韋的經驗,很快組織起一個得心應手的班底。
為了未來的希望,他把中國的紀元和西方紀元靠攏,元始元年(公元一年)正月,隻有他和介介知道,這是走向世界的起點。
薑東旭憑借多年的經驗,看出朝堂上的大臣們為了巴結太後和自己這些外戚,向太後提出,王莽“定策安宗廟”的功績與霍光一樣,應該享受與霍光相等的封賞。
薑東旭得知後,並不想邀功得賞,不動聲色地上書表示,他是與孔光、王舜他們一起決定的,希望隻獎勵他們,以後再考慮他,並不顧太後多次詔令,堅決推辭。
但四人受封後,薑東旭左思右想還是不肯出來,群臣又建議,於是太後執拗不過,下詔:王莽增加封邑二萬八千戶,封為太傅,稱安漢公,以蕭相國(何)的故居作為安漢公官邸,並定為法令,永遠遵守。
薑東旭深知水載舟水亦覆舟的道理,每日都感惶恐不安,但不得已接受了安漢公的稱號,堅持退迴增封的土地和民戶,推辭說要等到百姓都達到小康水平後再說。
太後再次下詔表示:接受王莽的辭讓,但依舊要將他的俸祿、辦公人員和賞賜都增加一倍,什麽時候百姓達到小康,大司徒、大司空負責上報。
薑東旭此時隻有自己的宏圖大業,一點都不稀罕眼前的小恩小惠,不誇張的說,這個世界都是他的,他又怎麽會在意凡人俗子所在意的物欲。
薑東旭連這點也不接受,堅持應該首先考慮封諸侯王和開國以來功臣的子孫,然後是在職官員,增加宗廟的禮樂,使百姓和鰥寡孤獨都得到好處。
最後太後執拗不過他,隻得下令:
全國成年男子每人都增加一級爵位;二百石以上級別的官吏,不論是否試用期滿,全部轉正,此舉使得全國上下沸騰。
封東平王、中山王,封宣帝曾孫三十六人為列侯;封太仆王惲等二十五人及右將軍孫建等為關內侯;平帝從中山國到長安途經各地的大小官吏都有賞,穩定了風雨飄搖、動蕩不安中王公貴族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