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卻無語迴應,半晌又聽見他說:「小美,睡吧,我知道你累了。晚安。」
陸靜放下電話後,已經淚眼婆娑。梁希澤,如果我真是你眼中獨一無二的陸小美,我們之間又怎麽會有今天?你和我結婚,究竟是因為我像她,還是因為我懷了你的孩子?
作者有話要說: 內布拉斯加:就是內布拉斯加州,美國中部的一個州。
第3章
陸靜曾用名陸美瑾,還是臨上學前爺爺大手一揮道:「這麽多筆畫太難為我孫女,女孩子家文文靜靜的挺好。」於是她的名字就正式變更為陸靜。
陸靜的爸爸陸海軍是大型上市央企的總經理,媽媽黃雅蘭是一家北京市地方性國有企業的黨委副書記,叔叔是北京市xx局的一把手。舅舅則是國字頭xx局的常務副局長,隻有小姨隨姨夫長期外派,膝下無子卻過的十分浪漫,兩人都是國家的外交棟樑。
再往上論一論,奶奶是留英碩士、姥姥、姥爺、姨姥姥是留法碩士,小姨和舅舅都是留美博士,堂弟和表姐也是碩士或碩士在讀,一家子裏隻有陸靜的學歷最低,是本科。
她是天生的文藝坯子,自小就愛唱愛跳,樂感和舞感極佳,因此被家裏培養學習鋼琴、舞蹈和書法。
陸靜從小就被黨政生產一把抓,一路以來學習文體都遙遙領先。她所在的那屆高中有兩個特長班,也是全校唯一的兩個特長班。各種聲樂舞蹈樂器的特長生都聚集於此,把各位高年級的學長眼饞的不行。
那時學校裏誰能追到特長班的女孩子,簡直就是莫大的榮耀。而特長班裏的文化課第一名就是陸靜,她同時也是全年級第一名。
這麽好的姑娘,高中三年,沒!人!追!
還有天理嗎?
她十八歲時就是大學裏第一批學生黨員,學生會文體幹部,舞蹈社和鋼琴社都吵著要她,聲樂社不一刻也找上門來,卻發現書法社也在到處打聽那個書法比賽得獎的陸靜在哪兒。
陸靜大學的這麽多活動裏露了大大小小無數的臉,獲得的掌聲歡唿聲一片,人人見了她都知道「這就是陸靜」。眼見大學四年即將過去,竟然還是沒!人!追!
她氣餒拿出鏡子仔細端詳,鏡中人小小的一張臉,一雙丹鳳眼修長而明媚。其他的五官卻是平庸了些。她抬起頭問舍友蘇萌曉:「為什麽沒有人追我?難道男人真的就隻看外貌?我心靈這麽美,難道就沒人觀賞?」
蘇萌曉笑著將她手中的鏡子拿過來自己照了照,又端詳了她一番,才道:「嗯,你確實是心裏美(蘿蔔)。」
兩個女孩都笑了起來,那時的她們是那樣的年輕,年輕到所有的憂愁都是過眼雲煙,下一秒就可以化為唇邊銀鈴般的笑聲,清音無痕。
說起來梁希澤還是她人生中第一個主動追求她的男人,而當時陸靜很懵懂,不知道像他那樣的男人為什麽要來追求自己,因為以他的條件,隻需要簡單暗示一下,自然會有大把女人前赴後繼為他尋死覓活。
陸靜見到他的第一眼就能感覺到他從內心裏散發出來的驕傲。那種驕傲感並非膚淺自大的驕傲,而是帶著一種漠視的疏離,仿佛對世間的一切都不在意,仿佛一切對他來說都是過眼雲煙,不值得他駐足留戀片刻。
當時的陸靜是社會新鮮人,做事情帶著初出茅廬的青年特有的莽撞。她不知道他是誰,所以每日炸了毛也要和他鬥爭到底,哪怕魚死網破也不在意。
可是當她知道了他是誰,也就再也沒有理由繼續和他抗爭,因為命運竟然將兩個人的距離拉的如此接近,甚至近到連梁希澤也感嘆世界之小。
命運的齒輪在陸靜大四的那年發生了些許的偏頗,或者說,其實這才是她人生中註定被寫好的命格。本來她的未來是幾乎被家裏安排好的那種。研究生畢業後,合適的工作,父母眼中和她匹配的郎君,肯定都會被送到她的麵前,她隻需要挑選自己喜歡的那一個,然後一輩子無憂無慮的生活。
但她在大四開學時和父母提出了不想考研的要求。她的十幾年學生生涯一直都緊繃的像一根弦。幾乎所有的課餘生活都是課外輔導和特長課中度過。直到大學時才略微了些。像是過慣窮苦日子的人忽然富足後,再不願意迴到窮困的生活,陸靜近乎迫切的想脫離學生這個身份。
黃雅蘭自然是反對,她政工幹部出身,十分擅長做思想工作,陸靜還沒等到媽媽說話,便將求助的目光轉向爸爸。
那天陸海軍十分平靜,隻彈了彈菸灰道:「小美,其實爸爸媽媽從來沒對你有過太高的期望,你是個好孩子,本來小時候讓你提前一年上學,就是為了讓你考研。但是現在社會變了,我們尊重你的想法。你可以不考研,但是一定要找工作,不可以在家遊手好閑。」
陸靜在心裏大翻白眼,這二十年來還不叫高期望?請問何為高期望?不過她還是對爸爸表示了近乎崇拜的感謝:「爸,你真是我親爸。」
陸海軍道:「別貧,我們先將條件談好。第一,不能去外地工作;第二,如果不接受我安排的工作,就必須迴來考研;第三,工作期間不可以隨便談戀愛。」
她問父親:「什麽叫不可以隨便談戀愛?我找個什麽樣的你們才能同意?」
陸海軍道:「最起碼找個能配得上我家姑娘的。」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陸靜放下電話後,已經淚眼婆娑。梁希澤,如果我真是你眼中獨一無二的陸小美,我們之間又怎麽會有今天?你和我結婚,究竟是因為我像她,還是因為我懷了你的孩子?
作者有話要說: 內布拉斯加:就是內布拉斯加州,美國中部的一個州。
第3章
陸靜曾用名陸美瑾,還是臨上學前爺爺大手一揮道:「這麽多筆畫太難為我孫女,女孩子家文文靜靜的挺好。」於是她的名字就正式變更為陸靜。
陸靜的爸爸陸海軍是大型上市央企的總經理,媽媽黃雅蘭是一家北京市地方性國有企業的黨委副書記,叔叔是北京市xx局的一把手。舅舅則是國字頭xx局的常務副局長,隻有小姨隨姨夫長期外派,膝下無子卻過的十分浪漫,兩人都是國家的外交棟樑。
再往上論一論,奶奶是留英碩士、姥姥、姥爺、姨姥姥是留法碩士,小姨和舅舅都是留美博士,堂弟和表姐也是碩士或碩士在讀,一家子裏隻有陸靜的學歷最低,是本科。
她是天生的文藝坯子,自小就愛唱愛跳,樂感和舞感極佳,因此被家裏培養學習鋼琴、舞蹈和書法。
陸靜從小就被黨政生產一把抓,一路以來學習文體都遙遙領先。她所在的那屆高中有兩個特長班,也是全校唯一的兩個特長班。各種聲樂舞蹈樂器的特長生都聚集於此,把各位高年級的學長眼饞的不行。
那時學校裏誰能追到特長班的女孩子,簡直就是莫大的榮耀。而特長班裏的文化課第一名就是陸靜,她同時也是全年級第一名。
這麽好的姑娘,高中三年,沒!人!追!
還有天理嗎?
她十八歲時就是大學裏第一批學生黨員,學生會文體幹部,舞蹈社和鋼琴社都吵著要她,聲樂社不一刻也找上門來,卻發現書法社也在到處打聽那個書法比賽得獎的陸靜在哪兒。
陸靜大學的這麽多活動裏露了大大小小無數的臉,獲得的掌聲歡唿聲一片,人人見了她都知道「這就是陸靜」。眼見大學四年即將過去,竟然還是沒!人!追!
她氣餒拿出鏡子仔細端詳,鏡中人小小的一張臉,一雙丹鳳眼修長而明媚。其他的五官卻是平庸了些。她抬起頭問舍友蘇萌曉:「為什麽沒有人追我?難道男人真的就隻看外貌?我心靈這麽美,難道就沒人觀賞?」
蘇萌曉笑著將她手中的鏡子拿過來自己照了照,又端詳了她一番,才道:「嗯,你確實是心裏美(蘿蔔)。」
兩個女孩都笑了起來,那時的她們是那樣的年輕,年輕到所有的憂愁都是過眼雲煙,下一秒就可以化為唇邊銀鈴般的笑聲,清音無痕。
說起來梁希澤還是她人生中第一個主動追求她的男人,而當時陸靜很懵懂,不知道像他那樣的男人為什麽要來追求自己,因為以他的條件,隻需要簡單暗示一下,自然會有大把女人前赴後繼為他尋死覓活。
陸靜見到他的第一眼就能感覺到他從內心裏散發出來的驕傲。那種驕傲感並非膚淺自大的驕傲,而是帶著一種漠視的疏離,仿佛對世間的一切都不在意,仿佛一切對他來說都是過眼雲煙,不值得他駐足留戀片刻。
當時的陸靜是社會新鮮人,做事情帶著初出茅廬的青年特有的莽撞。她不知道他是誰,所以每日炸了毛也要和他鬥爭到底,哪怕魚死網破也不在意。
可是當她知道了他是誰,也就再也沒有理由繼續和他抗爭,因為命運竟然將兩個人的距離拉的如此接近,甚至近到連梁希澤也感嘆世界之小。
命運的齒輪在陸靜大四的那年發生了些許的偏頗,或者說,其實這才是她人生中註定被寫好的命格。本來她的未來是幾乎被家裏安排好的那種。研究生畢業後,合適的工作,父母眼中和她匹配的郎君,肯定都會被送到她的麵前,她隻需要挑選自己喜歡的那一個,然後一輩子無憂無慮的生活。
但她在大四開學時和父母提出了不想考研的要求。她的十幾年學生生涯一直都緊繃的像一根弦。幾乎所有的課餘生活都是課外輔導和特長課中度過。直到大學時才略微了些。像是過慣窮苦日子的人忽然富足後,再不願意迴到窮困的生活,陸靜近乎迫切的想脫離學生這個身份。
黃雅蘭自然是反對,她政工幹部出身,十分擅長做思想工作,陸靜還沒等到媽媽說話,便將求助的目光轉向爸爸。
那天陸海軍十分平靜,隻彈了彈菸灰道:「小美,其實爸爸媽媽從來沒對你有過太高的期望,你是個好孩子,本來小時候讓你提前一年上學,就是為了讓你考研。但是現在社會變了,我們尊重你的想法。你可以不考研,但是一定要找工作,不可以在家遊手好閑。」
陸靜在心裏大翻白眼,這二十年來還不叫高期望?請問何為高期望?不過她還是對爸爸表示了近乎崇拜的感謝:「爸,你真是我親爸。」
陸海軍道:「別貧,我們先將條件談好。第一,不能去外地工作;第二,如果不接受我安排的工作,就必須迴來考研;第三,工作期間不可以隨便談戀愛。」
她問父親:「什麽叫不可以隨便談戀愛?我找個什麽樣的你們才能同意?」
陸海軍道:「最起碼找個能配得上我家姑娘的。」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