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秒之後。


    「我成功了!」一聲歡唿從史密斯家傳出,「我有工作了!」


    ……


    《洛杉磯日報》:「布朗特集團招聘會抵達最後一站洛杉磯,將提供三百八十多個臨時及正職職位」


    《紐約時報》:「優活超市於全國再增設十家分店」


    《芝加哥快報》:「布朗特集團逆市而行的秘訣——集生產及行銷於一身」


    這一個月,報紙的頭條幾乎天天都跟布朗特集團有關,英國的《太陽報》甚至取了這麽一個誇張的標題:「伊莎貝拉·布朗特是美國的救世主」


    說是救世主實在誇大了,但是說布朗特集團養活了成千上萬個家庭,卻一點都不誇張。


    在這次的大型招聘會裏,布朗特集團提供了上千個職位,雖然當中有不少都是臨時性的,但蚊子腿再小也是肉,何況布朗特集團並沒有因為現在市道不好就打壓工人,給予的報酬還是不錯的。


    有工作之後,他們的消費能力自然提上來了,因此最先復甦的是零售業。


    商人有收入了,公司便不再裁員,保住了工作的人們又把資金投入市場,如此循環,市道逐漸走出低迷。


    雖然這種復甦隻在部份城市和地區發生,仍然許多人在失業,但這小小的改變是經濟環境即將轉好的先兆。


    在1931年至1932年之間,失業率放緩了零點幾個百分點,這聽起來很少,可是想想美國的人口有多少?零點幾個百分點已經足夠的多了!


    不過經過了「黑色星期二」的教訓後,大家暫時都不敢重返股市,還是先觀察一段時間,因此股市依然持續低迷。


    伊莎貝拉為了把生產鏈搬到美國來而投入了很多資源,起初的確入不敷收,可隨著零售業的復甦,慢慢就收支平衡了,她在這期間把業務擴大了好幾倍,隻要給她時間,等這種自給自足的營運模式走上軌道後,她將會賺到比現在多好幾倍的錢!


    更重要的是,她把布朗特集團打造成一個深入民心的品牌,有著良好的口啤,以後還用愁沒生意做嗎?


    經過媒體的彩虹屁洗禮(當中有伊莎貝拉的公關成果),布朗特集團被塑造成國家英雄的形象,在經濟衰退的時候站出來扶國民一把,更有報紙狂放豪言:「如果伊莎貝拉·蓋茨比去競選總統,我敢擔保她能得到至少三成的選票!」


    而且很多企業和機構因為受到輿論的壓力,紛紛贊助了布朗特集團的兌換券計劃——他們被罵平時賺了市民那麽多的錢,國家有難的時候卻當縮頭烏龜自保其身,便隻好捐點錢做做樣子,好挽迴一點聲譽。


    所以蓋茨比本來都做好了會虧錢的心理準備,結果這一進一出,最後竟然沒虧多少,布朗特集團卻贏盡了掌聲。


    第140章 軼事


    ◎被世人仰望。◎


    01


    伊莎貝拉在時裝界有很多敵人, 也有很多朋友。


    也有的,是亦敵亦友。


    例如可可·香奈兒。


    同樣作為享有盛名的女設計師,兩人時常被一起比較「誰是本世紀最偉大的女設計師」——雖然在伊莎貝拉看來, 特別指明「女設計師」實在沒什麽必要。


    如果你問法國人,那麽他一定迴答是可可·香奈兒;如果你問美國人, 那麽他也一定迴答是伊莎貝拉·布朗特。


    所以其實壓根就沒什麽好比較的, 時尚本來就是比較主觀的東西, 不可能真的統一審美。


    而且她們著重的範疇也不一樣, 伊莎貝拉重商業,香奈兒重藝術,希萊爾已經是一個成熟的品牌了, 可香奈兒的藝術價值也會隨著時間而越發被人看重,在百年後誰的品牌能更勝一籌還真說不準。


    不過伊莎貝拉和這名傳奇設計師倒也不是外界想像的那麽拚個你死我活, 事實上, 她們是在巴黎碰上了會一起去喝杯茶的關係。


    兩人能夠和平共處,主要是因為伊莎貝拉對香奈兒沒什麽鬥心, 在她心中對方早就是時尚界的殿堂級人物了,跟她一起跟茶都會想給她倒茶的那種,從沒有那種想超越她或者取代她的野心。


    伊莎貝拉不是對自己沒有信心,而是為何設計師之間一定要分出個高下呢?時尚界本應百花齊放, 欣賞不同風格之間的差異,沒有必要把自己的競爭對手踩下去。


    而香奈兒也不覺得伊莎貝拉這個後起之秀會防礙自身的事業發展, 倒不說,正因為有伊莎貝拉的橫空出世,時尚界才能在這短短的十年間進步得那麽快——二十年代初, 女性穿褲裝還會被視為不守婦道, 可現在卻是前衛的表現。


    巴黎成了伊莎貝拉的第二個家, 去年她在這裏買了一套公寓,而巴黎的雅典娜酒店成為了她們聚腳的地方。


    「你的兒子已經在上學了吧?」香奈兒問。


    「是啊,克裏斯真的長得很快。」伊莎貝拉嘆氣,「他前幾天還跟我說在學校裏有喜歡的女孩子,好像昨天在說要娶媽媽,可是今天已經是情竇初開的年紀了。」


    香奈兒聽見她抱怨的語氣便輕笑,可笑著笑著,嘴角緩緩放平。


    伊莎貝拉的年紀比她小,卻擁有了圓滿的家庭,而她仍然不知道自己的歸屬在哪裏。


    她有過數段感情,卻沒有一段能夠開花結果。


    伊莎貝拉對別人的情緒變化一向很敏銳,她看見香奈兒垂下了眼眸,便知道她陷入了某種情緒當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綜名著] 和蓋茨比雙雙暴富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半隻肉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半隻肉球並收藏[綜名著] 和蓋茨比雙雙暴富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