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州失守,晉室大驚,孝武帝司馬曜召集眾臣商議,眾臣心中懼怕冉閔,議來議去,卻是無一結果。


    就在這時,隻見吏部尚書謝安出班道:


    “陛下,此時冉閔正值強盛,我們若是伺機報複冉閔,說不定冉閔反而會以此為借口,率兵南下。


    到了那時,建康(今江蘇省南京市)便危矣。”


    孝武帝司馬曜聽罷,心中甚是焦慮,於是問道:“那依愛卿之言,我們應當怎麽辦?”


    謝安道:“冉閔大軍這些年南征北戰,將領皆為有勇有謀之輩,將士皆為百戰之卒。


    所以,要想對抗冉閔,我們必須得組建一支精銳之師。”


    孝武帝司馬曜聽罷,心中高興,問道:“那愛卿計劃如何組建呢?”


    謝安道:“五胡亂華,中原混戰,北方的不少百姓南遷,如今在京口(今江蘇省鎮江市)和廣陵(今江蘇省揚州市)聚集了大量為逃避北方戰亂而來的流民。


    這些流民無地無產,為了填飽肚皮,謀一口飯吃,經常出現打架劫舍,偷盜財產,甚至聚眾為寇,襲擊州縣之事,已經成為擾亂社會秩序的一股不安定力量。


    若是我們將這些流民招募起來,答應為他們的妻子兒女分配土地,並為他們發放服裝和軍餉。


    臣想如此一來,不僅社會秩序會得到好轉,說不定這些流民百姓會成為一群虎狼之師,保衛京城的安寧。”


    孝武帝司馬曜聽罷,心中大喜,說道:“這真是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法。”


    但是,隨即孝武帝司馬曜眉頭再蹙,說道:“那到底該派誰去指揮這支軍隊呢?”


    這也是孝武帝司馬曜的糾結之處,。


    如今朝中大臣,都是些誇誇其談的玄學大師,每日隻知聚眾清談,哪會有人治理朝政,帶兵打仗呢?


    若不然,晉室怎麽會被王敦、桓溫之輩欺負,整日忍氣吞聲,苟且偷生呢?


    謝安拱手道:“我的侄子謝玄自少便熟讀兵書,有經國治軍之才略,若是陛下不避賢,可以讓他去組建這支軍隊。”


    孝武帝司馬曜轉頭看向下方的眾大臣,隻見眾大臣既沒有表示反對的態度,也沒有表示支持的態度,一副與己無關,高高掛起的姿態。


    也是,招募流民,組建軍隊,製作軍服,打造兵器,還要為將士們發放軍餉,為家屬分配土地,如此麻煩之事,誰會願意去接手呢?


    而且,還不止這些軍中雜事,發放軍餉需要朝廷世家出錢,籌措軍糧也需要朝廷世家出錢,分配土地更是直接威脅門閥世家的利益,誰會願意讓出土地給這些流民呢?


    反正,組建一支軍隊,不是那麽容易的,也不是一紙聖旨就可以輕鬆辦成的。


    組建軍隊是一項複雜的工作,涉及方方麵麵,如此費心勞神,出力又不討好的工作,反正眾位大臣和世家是不願意接手的。


    孝武帝司馬曜掃視一周,見無人答應,也無人反對,這才說道:


    “既然如此,就依尚書意見,封謝玄為建武將軍、兗州刺史、廣陵國相、都督江北諸軍事。”


    謝安來到家中,找來侄子謝玄,說道:“幼度(謝玄的表字),我已推薦你為建武將軍,都督江北諸軍事,你現在即刻上任,招募流民,組建軍隊。”


    謝玄聽後,心中納悶,於是請教道:“叔父,那我該如何組建軍隊呢?”


    謝安道:“當時郗鑒在鎮守京口(今江蘇省鎮江市)時,招募了大批的流民,組建了一支軍隊,名為‘乞活軍’。


    乞活軍皆乃無田無地、無衣無食的流民,他們為了生活,為了贏得軍餉與軍功,作戰英勇,無懼生死,戰鬥力特別強,戰無不勝,先後平叛了錢鳳、王敦、蘇峻、祖約之亂,名聲在外。


    隻是自郗鑒死後,各門閥士大夫瞧不起這些流民,深以為恥,所以這支軍隊漸漸渙散,已無戰鬥力而言。


    你到達京口之後,可以以這支軍隊為核心,再次招募將士,選調一些能征善戰,善於指揮打仗的將領。


    而後你將他們的姓名上報於我,我再請示朝廷為他們分封官職。


    如此一來,這些將士必定會對你感恩戴德,全力擁護於你。


    如此,你便可以完全掌握了這支軍隊。”


    謝玄聽後,心中大喜,心道:“這真是背靠大樹好乘涼,有叔父為我撐腰,還有何事辦不成?”


    於是,謝玄來到京口,按照謝安的指示,開始召募士兵。


    京口本地的流民聽說之後踴躍報名,甚至就連徐州、青州、兗州的流民帥聽說後,紛紛率領流民大軍應募入伍。


    彭城的劉牢之、東海何謙、琅琊諸葛侃﹑樂安高衡、東平劉軌、西河田洛﹑晉陵孫無終等流民帥紛紛前來應募。


    短短幾年時間,便征得8萬之眾。


    這些流民裝備並不精良,訓練更是談不上正規。但是因為這些流民皆是半武裝性質,長期與北方胡人作戰,其戰鬥力頗為強勁。


    謝玄全部照單接受,承諾為其分發銀餉和土地。


    但是8萬將士,這就相當於8萬個家庭,至少約30萬人口,可是江南之地的良田大部分已被門閥士家占領,哪有什麽土地分配給這些流民?


    於是,謝玄靈機一動,將江北的土地分配給這些流民。


    長江以北,因無天險可依,長期以來一直處於戰爭狀態之中,你爭我奪,戰鬥頻繁,千畝良田,卻無人耕種。


    謝玄將這些土地分配給流民,有兩種考慮:


    第一,將江北之地分配給流民,就相當於實行了屯田製,千畝良田可以得到開發。


    如此一來,不僅可以解決流民的溫飽問題,而且還可以收租,解決軍隊的軍糧問題。


    第二,這些流民將士的妻小皆在江北,為了保護妻小,將來戰鬥之時,這些流民將士必定會英勇作戰。


    如此一來,軍隊的戰鬥力也將成倍的提高。


    同時,謝玄又在將士之中挑選了一批作戰英勇,精通兵法,有一定軍營生活經曆的將士為將。


    諸如劉牢之、何謙、諸葛侃、高衡、劉軌、田洛及孫無終等人都因為勇敢威武而應選。


    謝玄為他們各授官職,統領一軍,劉牢之等人見後,心中高興,於是紛紛擁戴謝玄,願意為謝玄出生入死。


    如此,謝玄在很短的時間內便完全掌控了這支軍隊。


    因為這支軍隊駐守在京口,而東晉之時又稱京口為北府,所以這支軍隊就成了後來大名鼎鼎的“北府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五胡屠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煮茶喝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煮茶喝酒並收藏五胡屠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