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曹魏伐蜀,十萬大軍被阻於劍閣,鄧艾趁薑維被鍾會牽製在劍閣的機會,率軍自陰平沿景穀穀道向南而行,南出劍閣200多裏地。
鄧艾率軍攀登小道,鑿山開路,修棧架橋,翻越700餘裏沒有人煙的險域。
那裏山高穀深,道路艱險。鄧艾大軍來到馬閣山,隻見溝壑百丈,道路斷絕,一時無法前進。
鄧艾身先士卒,用毛氈裹身滾下山坡,其它將士見後,也紛紛用毛氈裹身,一一滾下。
由此,鄧艾大軍繞過劍閣,出其不意地出現在成都平原之上,繼而一鼓作氣,直逼成都。
蜀漢後主劉禪驚恐失措,心中無奈,於是隻好派人送上皇帝印綬,前往鄧艾軍中請降。
鄧艾率軍進入成都,蜀漢由此滅亡。
此戰,鄧艾趁兩軍主力相持之際,劍走偏鋒,奇兵挺進,迂迴穿插,繞過蜀軍的正麵防禦,直搗蜀都成都,創造了中國戰爭史上著名的奇襲戰例。
對此一事,呂光甚為了解,於是他決定仿效鄧艾,拿下益州。
金牛道,北起漢中,經廣元而入川,越大小劍山,南至成都,全長600多裏地,是由漢中通往蜀地最重要的一條道路。
相傳戰國時期,秦惠王想征服蜀國,但道路險阻,大軍根本無法通行。
於是,秦惠王心生一計,命人打造了五頭石牛,謊稱石牛能日糞千金。
貪心的蜀王聽說之後,心中高興,於是命令五丁力士開修道路,“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前來迎接五頭石牛。
可是,在道路修通之後,秦國送來的並不是能日糞千金的石牛,而是萬千將士。
秦國趁機派出大軍消滅了蜀國,於是後來人把這條道路稱為金牛道或石牛道。
金牛道最難走的一段路在今廣元境內,約有200多裏地,其間溝壑縱橫,絕壁斷崖,蜿蜒崎嶇,山重水複,最為難行。
劍閣便屹立於此處。
劍閣位於劍門山兩山中斷處,天開一線,兩側絕崖斷壁,直入雲霄,峰巒倚天似劍,故名為劍。
兩山又壁立千仞,相對而出,其狀似門,故稱“劍門”。
當年諸葛亮北伐之時,見大小劍山之間有閣道三十裏地,兩側大劍山的中斷處壁高千仞,便在此壘石為關,取名劍閣,又稱劍閣關。
劍閣關北高南低,北側近乎90度垂直,隻能望天登石階而上,極其險要,有“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說法。
也是從古至今,唯一沒有被從正麵攻破的關隘。
楊安帶領7000步騎直赴劍閣,晉軍聽說之後,驚訝失措,連忙派出將士向蜀王張育報告。
而呂光則帶領200名將士和10名技工沿著陰平穀道前行,在山穀之間來迴蜿蜒,數日後,前方出現一道深淵,擋住了眾人的去路。
深淵溝深萬仞,深不見底,兩側懸壁峭立,幾乎直上直下,兩壁相距百尺,根本無法逾越。
呂光見後,命令200名將士休息,將背上的單弓床弩部件取下,而後命令10名技工開始組裝。
這架床弩就是呂光向唿延信借的,由於床弩寬大沉重,需要牛馬拉運。
而山道狹窄,高低起伏不定,牛馬根本無法通行。
所以,呂光令將士們將單弓床弩拆卸成部件,令將士們背於背上,待到達絕壁之後,再行組裝。
整整花費了六天的時間,單弓床弩組裝完畢,安置在一處較高的平台之上。
深淵的南側較低於北側,且生長了許多粗壯的樹木。
呂光令將士們將背上的繩索解下,係於弩箭的後端,如此弩箭射出,繩索便可跟隨前進。
一切準備就緒,隻見一名技工手持大錘,大錘砸下,懸刀下行,牙隨之向前,弩弦收縮,帶動箭矢射出。
“嗖——”
弩箭射出,正中對麵的一棵大樹,弩箭強勁,直接擊穿了樹杆,弩箭牢牢地固定在大樹的樹杆之中。
而後,將士們將繩索的這一端又牢牢地綁在了一棵大樹之上。
如此,在深淵之上,便架起了一道繩索橋梁。
而後,呂光又令眾將士們將單弓床弩拆卸成多個部件,再次背於背上。
將士們個個手持兩尺長的藤條,搭於繩索之上,而後用力向下滑行。
“嗞溜——”
將士們手執藤條,向下滑去,正好落到對麵的絕壁之上。
“嗞溜——”
“嗞溜——”
“嗞溜——”
……
將士們逐一滑行,整整一天時間,200名將士和10名技工逐一滑過繩索,到達對麵。
而後眾將士們在呂光的帶領下,繞過一個大圈,向劍閣而去。
十餘日後,眾人終於來到了劍閣。
劍閣北高南低,北側成90度垂直之狀,而南側則相對平緩。
將士們原地休息,隻待天黑時分到來。
劍閣在兩山夾穀之間,穀道狹小,所以劍閣也不大,裏麵僅能容納百十人居住。
真正的大軍則居住在山腳下的軍營之中,一旦劍閣發出戰爭警報,將士們便從軍營出發,支援劍閣。
午夜時分,呂光等人身背弓箭,腰係戰刀,悄悄地向劍閣方向摸去。
來到劍閣前30步處,呂光轉頭對將士們說道:“你們在這等著,待我打開城門之後,你們再發起進攻。”
眾將士們聽後,紛紛躲入兩側的樹林之中,而呂光則將一捆長繩背於背上,獨身前往。
來到關隘之下,呂光借著月光左右張望,見關隘的左側有一棵大樹,距離城牆約有三丈之遠。
呂光悄悄地爬上大樹,居高臨下,將長繩綁於箭矢的尾部。
“嗖——”
箭矢射出,帶動長繩,牢牢地釘於關隘的城樓之上。
而後,呂光快速將長繩綁於樹杆之上,接著從腰間摸出藤條,搭於長繩之上,沿著長繩滑下。
“這是什麽東西?”
城樓上的將士被箭矢驚動,連忙跑來,見箭矢後端還有長長的一截東西,心中甚是奇怪。
將士上前撫摸,發現是一根繩子,心中驚訝,於是朝著繩索向上望去。
月光之下,隻見一個人影在眼中不斷地放大。
“嘭”的一聲,呂光雙腳齊動,將那名將士蹬倒在地,而後縱身躍下,從腰間抽出戰刀,直向城牆上殺去。
“噗噗”兩聲,兩名將士還未反應過來,便被呂光削掉首級。
呂光乘機跳下,打開城門,而後大吼一聲:
“殺啊——”
鄧艾率軍攀登小道,鑿山開路,修棧架橋,翻越700餘裏沒有人煙的險域。
那裏山高穀深,道路艱險。鄧艾大軍來到馬閣山,隻見溝壑百丈,道路斷絕,一時無法前進。
鄧艾身先士卒,用毛氈裹身滾下山坡,其它將士見後,也紛紛用毛氈裹身,一一滾下。
由此,鄧艾大軍繞過劍閣,出其不意地出現在成都平原之上,繼而一鼓作氣,直逼成都。
蜀漢後主劉禪驚恐失措,心中無奈,於是隻好派人送上皇帝印綬,前往鄧艾軍中請降。
鄧艾率軍進入成都,蜀漢由此滅亡。
此戰,鄧艾趁兩軍主力相持之際,劍走偏鋒,奇兵挺進,迂迴穿插,繞過蜀軍的正麵防禦,直搗蜀都成都,創造了中國戰爭史上著名的奇襲戰例。
對此一事,呂光甚為了解,於是他決定仿效鄧艾,拿下益州。
金牛道,北起漢中,經廣元而入川,越大小劍山,南至成都,全長600多裏地,是由漢中通往蜀地最重要的一條道路。
相傳戰國時期,秦惠王想征服蜀國,但道路險阻,大軍根本無法通行。
於是,秦惠王心生一計,命人打造了五頭石牛,謊稱石牛能日糞千金。
貪心的蜀王聽說之後,心中高興,於是命令五丁力士開修道路,“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前來迎接五頭石牛。
可是,在道路修通之後,秦國送來的並不是能日糞千金的石牛,而是萬千將士。
秦國趁機派出大軍消滅了蜀國,於是後來人把這條道路稱為金牛道或石牛道。
金牛道最難走的一段路在今廣元境內,約有200多裏地,其間溝壑縱橫,絕壁斷崖,蜿蜒崎嶇,山重水複,最為難行。
劍閣便屹立於此處。
劍閣位於劍門山兩山中斷處,天開一線,兩側絕崖斷壁,直入雲霄,峰巒倚天似劍,故名為劍。
兩山又壁立千仞,相對而出,其狀似門,故稱“劍門”。
當年諸葛亮北伐之時,見大小劍山之間有閣道三十裏地,兩側大劍山的中斷處壁高千仞,便在此壘石為關,取名劍閣,又稱劍閣關。
劍閣關北高南低,北側近乎90度垂直,隻能望天登石階而上,極其險要,有“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說法。
也是從古至今,唯一沒有被從正麵攻破的關隘。
楊安帶領7000步騎直赴劍閣,晉軍聽說之後,驚訝失措,連忙派出將士向蜀王張育報告。
而呂光則帶領200名將士和10名技工沿著陰平穀道前行,在山穀之間來迴蜿蜒,數日後,前方出現一道深淵,擋住了眾人的去路。
深淵溝深萬仞,深不見底,兩側懸壁峭立,幾乎直上直下,兩壁相距百尺,根本無法逾越。
呂光見後,命令200名將士休息,將背上的單弓床弩部件取下,而後命令10名技工開始組裝。
這架床弩就是呂光向唿延信借的,由於床弩寬大沉重,需要牛馬拉運。
而山道狹窄,高低起伏不定,牛馬根本無法通行。
所以,呂光令將士們將單弓床弩拆卸成部件,令將士們背於背上,待到達絕壁之後,再行組裝。
整整花費了六天的時間,單弓床弩組裝完畢,安置在一處較高的平台之上。
深淵的南側較低於北側,且生長了許多粗壯的樹木。
呂光令將士們將背上的繩索解下,係於弩箭的後端,如此弩箭射出,繩索便可跟隨前進。
一切準備就緒,隻見一名技工手持大錘,大錘砸下,懸刀下行,牙隨之向前,弩弦收縮,帶動箭矢射出。
“嗖——”
弩箭射出,正中對麵的一棵大樹,弩箭強勁,直接擊穿了樹杆,弩箭牢牢地固定在大樹的樹杆之中。
而後,將士們將繩索的這一端又牢牢地綁在了一棵大樹之上。
如此,在深淵之上,便架起了一道繩索橋梁。
而後,呂光又令眾將士們將單弓床弩拆卸成多個部件,再次背於背上。
將士們個個手持兩尺長的藤條,搭於繩索之上,而後用力向下滑行。
“嗞溜——”
將士們手執藤條,向下滑去,正好落到對麵的絕壁之上。
“嗞溜——”
“嗞溜——”
“嗞溜——”
……
將士們逐一滑行,整整一天時間,200名將士和10名技工逐一滑過繩索,到達對麵。
而後眾將士們在呂光的帶領下,繞過一個大圈,向劍閣而去。
十餘日後,眾人終於來到了劍閣。
劍閣北高南低,北側成90度垂直之狀,而南側則相對平緩。
將士們原地休息,隻待天黑時分到來。
劍閣在兩山夾穀之間,穀道狹小,所以劍閣也不大,裏麵僅能容納百十人居住。
真正的大軍則居住在山腳下的軍營之中,一旦劍閣發出戰爭警報,將士們便從軍營出發,支援劍閣。
午夜時分,呂光等人身背弓箭,腰係戰刀,悄悄地向劍閣方向摸去。
來到劍閣前30步處,呂光轉頭對將士們說道:“你們在這等著,待我打開城門之後,你們再發起進攻。”
眾將士們聽後,紛紛躲入兩側的樹林之中,而呂光則將一捆長繩背於背上,獨身前往。
來到關隘之下,呂光借著月光左右張望,見關隘的左側有一棵大樹,距離城牆約有三丈之遠。
呂光悄悄地爬上大樹,居高臨下,將長繩綁於箭矢的尾部。
“嗖——”
箭矢射出,帶動長繩,牢牢地釘於關隘的城樓之上。
而後,呂光快速將長繩綁於樹杆之上,接著從腰間摸出藤條,搭於長繩之上,沿著長繩滑下。
“這是什麽東西?”
城樓上的將士被箭矢驚動,連忙跑來,見箭矢後端還有長長的一截東西,心中甚是奇怪。
將士上前撫摸,發現是一根繩子,心中驚訝,於是朝著繩索向上望去。
月光之下,隻見一個人影在眼中不斷地放大。
“嘭”的一聲,呂光雙腳齊動,將那名將士蹬倒在地,而後縱身躍下,從腰間抽出戰刀,直向城牆上殺去。
“噗噗”兩聲,兩名將士還未反應過來,便被呂光削掉首級。
呂光乘機跳下,打開城門,而後大吼一聲:
“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