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名人馬俱裝的將士四處衝殺。


    5000名手持弓箭的輕騎兵如同打獵一般,四處圍獵,至中午時分,6000名高句麗將士全部被刺殺,或是被射殺,無一人逃脫。


    4000名輕騎兵也順利進入南蘇城中,一番廝殺,很快就占領了南蘇城。


    “哈哈哈哈,子翼(鄧羌的表字),你這一招圍點打援確實不錯,一戰便同時收複了南蘇城和襄平城。


    那接下來之後,應該怎麽辦?”


    鄧羌打開地圖,邊指邊說道:“應遠(鄧遐的表字),你可以帶領大軍正麵進攻丸都城(今吉林省集安市)。


    我想高句麗國王知道以後,必然會派出大軍攔截,而我則帶領3000名步兵進入長白山中,從小道繞到丸都城的後方,乘機偷襲了它,如何?”


    鄧遐聽後,再次雙手鼓掌道:“真是好一招聲東擊西啊!”


    當即,鄧遐命令支烏那留下4000名支烏部落的將士,分別鎮守南蘇城和襄平城。


    而自己則帶領大軍向丸都城出發。


    同時,鄧羌帶領3000名身強力壯的將士,僅身穿輕鎧,攜帶斬馬刀,在一名向導的帶領之下,沿著長白山山腳前進。


    鄧遐並不著急,帶領大軍一路攻城拔寨,慢慢推進,先後占領了平郭(今遼寧省熊嶽鎮)、安平(今遼寧省寬甸)等地。


    高句麗故國原王聽說之後,心中害怕,於是親自帶領5萬大軍來到紇升骨城(今遼寧省桓仁縣五女山城)。


    紇升骨城是高句麗最早的都城,由首任國王朱蒙建立,在公元3年,高句麗再次遷都,築尉那岩城(今吉林省集安市丸都山)。


    紇升骨城是高句麗國的西大門,若是紇升骨城丟失,那都城將再無險可依。


    就在兩軍對峙之時,鄧羌帶領3000名步兵在向導的指引下,翻山越嶺,終於來到了丸都城。


    丸都城,有點像西方中世紀的城堡,依山而建,山城北高南低,形似向南傾斜的“簸箕”。


    全城共有城門5座,東、北兩牆各有2門,南牆正中有1座甕門。


    南甕門設於南牆正中曲折內凹處,門外正是平坦的通溝河穀,是進入丸都城的重要通道,位置險要。


    在城西北角有一座圓台,有將士們站立其上,可以俯視整座城池。


    鄧羌在遠處山林之中遠遠眺望,隻見城牆依山勢而建,高低起伏,在山崖陡峭險峻低矮處,甚至沒有城牆,而山脊平緩處,高築城垣,城外高牆絕壁,無處攀岩。


    整整三天時間,鄧羌圍繞丸都城觀察一周,見西側山勢陡峭,壁立百尺,但山上沒有城牆,更無將士看守,頓時心生一計。


    鄧羌令將士拔來綠草,揉搓成繩,而後找來一些戰刀,別在腰間,而後悄悄地來到山腳下。


    待到山上炊煙升起之時,將士們皆都歸去用餐,鄧羌從腰間抽出一把戰刀,雙手用力,將戰刀插在岩縫之間,深入其中,僅留刀柄。


    而後雙腳踏在刀柄之上,再將另一把戰刀插入岩縫之中,同樣僅餘刀柄。


    就這樣,鄧羌慢慢上行,每次都利用三餐時間將戰刀插入岩石之間。


    整整三日,鄧羌這才來到山頂之上,而後將長繩放下。


    黃昏時分,炊煙再次升起,40名身強力壯,武功高強的將士利用這段時間,雙手抓住長繩,雙腳踩在刀柄之上,慢慢前行。


    至天黑時分,40名將士先後爬上山頂。


    這一夜,正是八月十二,月明如鏡,高高懸掛於蒼穹之上,將大地照得一片明亮。


    午夜之時,鄧羌利用眾人睡熟之際,趁著月光,帶領10名將士悄悄來到南甕門。


    此時駐守南甕門的將士東倒西歪,昏昏沉沉,鄧羌帶領10名將士手執戰刀,一哄而上,一陣左右劈砍,便將城門處的數十名將士斬為兩半。


    而後,鄧羌大步向前,打開城門,城外的近2000名將士見城門打開,紛紛從草叢樹林之中爬起身來,手持戰刀,向前殺來。


    “咣啷啷——”


    “敵襲——”


    金鑼之聲響起,守城的眾將士們大唿小叫,大聲喊叫。


    駐守丸都城的眾高句麗將士聽後,紛紛起身,穿衣戴甲,手持刀矛,向前殺來。


    可是就在這時,隻見城內四處起火,火勢衝天,濃煙滾滾。


    “糧倉起火了!”


    “王宮起火了!”


    “北門起火了!”


    “東門起火了!”


    ……


    眾將士大唿小叫,其它的將士聽後,一時分辨不出敵軍到底有多少,到底在哪兒?


    眾將士們四處奔波,有的向南城門跑去,有的向北門跑去,有的向東門跑去,有的向糧倉跑去,有的向王宮跑去。


    高句麗將士亂作一團,而鄧羌則帶領2000名將士攻戰南甕門,進入城來,四處散開,揮動戰刀,肆意砍殺。


    鄧羌帶領200多名將士沿著正街奔跑,一邊奔跑,一邊砍殺,很快便來到了高句麗的王城。


    眾將士們衝進王城之內,左右揮刀,逢人亂砍,不管男女,不管老少,不管是王後還是王子,隻要是人,揮刀便砍。


    丸都城中,四處都是衝天的火焰,四處都是呐喊之聲,四處都是刀矛的金戈交擊之聲。


    丸都城內的高句麗將士見敵人來襲,黑夜之中也不知道對方到底有多少將士,於是紛紛打開北門和東門,向外逃竄而去。


    就在這時,隻聽得“嗖嗖”的箭矢之聲傳來,高句麗將士身中數箭,倒於地上。


    原來,鄧羌共有3000名將士,除2000名將士攻城之外,其餘的1000名將士布於五座城門之外。


    將士們個個手持弓箭,但凡看見有人出城外逃,便引弓射箭。


    高句麗將士被內外夾擊,無處可逃,最後盡皆被斬。


    至天明時分,戰鬥結束,一隊將士押解著數十名身著華貴的男女到來。


    “將軍,這是高句麗的王後、太子和公主!”


    鄧羌見罷,心中高興,於是喝道:“將他們全部押迴去!”


    而後,鄧羌命令將士放火,將整個丸都城燒毀一旦。


    此時,正在紇升骨城中與鄧遐對峙的故國原王聽說都城失守,於是急忙命令大軍迴救。


    1萬大軍騎馬到來,經過一處山穀之時,忽見兩側山穀中站起無數的人來。


    眾將士們個個手持弓箭,居高臨下,連連鬆弦放箭,箭矢如雨,密如暴雨。


    過不多時,1萬名高句麗將士盡被消滅。


    原來,鄧羌在火燒丸都城後,知道故國原王必然來救,於是親自帶領眾將士,來到山穀之中隱藏起來。


    這處山穀是從紇升骨城到丸都城的必經之路,眾將士們在山穀中紮下包圍圈,一番箭射,便將1萬高句麗將士全部變成了刺蝟。


    而後,鄧羌帶領3000將士沿著山道,直向紇升骨城而來,準備與鄧遐二人一起夾擊故國原王。


    故國原王聽說援軍被伏,又聽說對方從後方趕來,於是心中害怕,於是放棄紇升骨城,直向平壤而來。


    百濟國近肖古王聽說故國原王而來,心中害怕,於是率軍傾全國之力發兵北上迎抗。


    雙方交戰,故國原王被流矢射中,於當月23日去世。


    一個月後,鄧羌和鄧遐二人帶領大軍來到平壤,百濟國王心中害怕,於是親自出城迎接,俯首稱臣。


    扶餘國餘蔚王聽說高句麗被滅,於是連忙派出使者,攜帶牛羊萬隻,金銀無數,人參貂皮等特產,前往晉陽城,拜見冉閔。


    冉閔見之,心中高興,於是令扶餘、新羅、百濟三國為大魏屬國,但仍然保留王權。


    至此,冉魏政權盛極一時,東臨滄海,西極蔥嶺,南至淮水,北達瀚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五胡屠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煮茶喝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煮茶喝酒並收藏五胡屠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