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時,隻見城頭上閃出一個人來,頭發已經半白,神色甚是憔悴。
“陛下,老臣向您告罪了!”
說罷,便拱手彎腰揖拜。
冉閔一看,原來是匈奴左賢王劉俊。
此時,劉魁見罷,怒聲喝道:“快將大伯帶下城去!”
兩側將士上前,將劉俊攙扶帶強拉著拽下城牆。
“陛下,您要相信我,一定要手下留情啊!”
劉俊一邊下城,一邊大聲地說道。
冉閔聽後,冷聲說道:“劉魁,我知道你從小就喜歡雪晴。但是你要明白,雪晴是你的姑姑,你是我的義子,豈可亂了禮數?”
劉魁聽罷,哈哈大笑道:
“禮數?我們匈奴人從來不講禮數。在我們匈奴,父親死後,兒子娶母親也很正常。
何況,雪晴是我的姐姐,不是什麽姑姑,你更不是我的義父!”
冉閔聽後,心中一動,因為在匈奴人,確實有這樣的風俗,也就是父親死後,兒子可以再娶母親;哥哥死後,弟弟也可以娶嫂嫂為妻。
匈奴人地處北方,條件艱苦,夏季火熱,瘧疾肆意;冬季嚴寒,時有暴雪。
再加上醫療條件低下,所以不管是男是女,生命都很短暫。
另外匈奴常年征戰,部落相互經常征伐,大量男子在戰爭中死去,所以部落中成年的男子更少。
所以,為了繁衍的需要,女人就成了生育的工具,子娶母,弟娶嫂,也是經常之事。
冉閔心中生氣,於是喝道:“劉魁,如今你已成年,可算是男子漢一個。
雪晴是我們兩個男人之間的事,你敢不敢與我決一死戰,以定雪晴的歸宿。”
在古代,不管是北方的遊牧民族,還是西方世界,在爭奪配偶時,經常會使用到決戰。
決戰, 二人相鬥,勝者為王,敗者流亡。
這是動物的一種本能,因為隻有強大的雄性才有權享有配偶,並繁衍後代,以便使得本種族變得更加強大。
這也是自然界優勝劣汰的一種方式。
“好,我們決一死戰,敗者離開姐姐!”
說罷,劉魁跑下城牆,騎上戰馬,手持長矛,身背弓箭,打開城門,直奔冉閔而來。
二人騎馬對峙,冉閔心中不舍,畢竟劉魁是自己的義子,畢竟劉魁是劉寧的兒子。
即使不看劉魁義子的情份,也要給劉寧幾分臉麵。
因為,若是沒有劉寧的追隨和輔佐,哪有今天他的地位以及大魏國的建立?
“劉魁,我給你最後一次機會,放迴雪晴。”
冉閔大聲地說道。
豈料劉魁聽後,卻是大怒,斥聲喝道:“休想!”
說罷,劉魁手持長矛,催馬前奔,同時大聲地喝道:“冉閔老賊,看我怎樣殺了你!”
冉閔聽罷大怒,聽這口氣,那是對自己有著深仇大恨似的,唯有將自己抽筋扒皮,方解心頭之恨。
冉閔大怒,也是大喝一聲,手持霸王重槊,催馬前進,直擊劉魁。
“咣”的一聲,矛槊相交,冉閔隻覺一股大力傳來,震得自己雙臂發麻。
也是,今年劉魁才18歲,正是有力氣的時候,而冉閔已經45歲了,身體已走下坡路。
二馬交錯,二人幾乎同時勒轉戰馬,再次持矛持槊殺來。
力量不足,那就技巧補充。
冉閔手中長槊一抖,萬千梨花綻放,而後迅速凝集,形成三個碗口大的花朵。
“咣”“咣”“咣”
劉魁左右使矛,擋開兩朵槊花,但第三朵槊花卻是怎麽也躲不過。
第三朵槊花迅速在劉魁的眼中放大,再放大,再放大。
劉魁隻覺死神降臨,一種前所未有的恐懼感湧上心頭。
就在這時,隻見冉閔手中長槊再抖,槊花一偏,擊打於劉魁的頭盔之上。
“咣——”
劉魁的頭盔被長槊擊落,飛出二三十米才掉落地麵之上。
這一次冉閔其實完全可以擊碎劉魁的腦袋,但劉魁畢竟是劉寧的兒子,是自己的義子,冉閔實在是心中不舍得。
所以,冉閔手下留情,槊鋒一轉,擊落了劉魁的頭盔,但卻並沒有要了劉魁的性命。
雖然劉魁由於長期練習射箭,臂力過人,已經超過了冉閔。但是畢竟劉魁沒有經過係統性的訓練,槍法卻是差了許多。
麵對冉閔的“三點頭”絕技,根本沒有招架之力。
二馬相錯,劉魁嚇出一身冷汗。
但是,劉魁不僅沒有意識到冉閔手下留情,放過自己一馬,反而更加激怒了他的好戰之心。
劉魁駛馬遠去,與冉閔拉開距離,而後扔掉手中長矛,從身後取下弓箭,再反手搭箭。
三支箭矢同時夾於劉魁的食指、中指、無名指和小指之上,而後劉魁將第一支箭搭於弦上,瞄準冉閔,大聲地喝道:
“冉閔老賊,看箭——”
“嗖——”
箭如閃電,直擊冉閔,冉閔見狀,心中大怒,連忙揮動手中長槊。
“咣——”
第一支箭矢擋開,冉閔催馬前進,企圖拉近與劉魁之間的距離,不讓他有射箭的機會。
因為,冉閔知道,劉魁從小就練習彈弓和弓箭,箭法無雙,百步穿楊。
在攻打代國之戰時,劉魁一箭便射殺了代國大將沙其海,成功奪占了鳳凰嶺。
可是,就在冉閔剛剛勒馬前衝之時,第二支箭矢緊接就到,冉閔側頭一閃,躲過箭矢,繼續前衝。
“嗖——”
冉閔剛剛躲過第二支箭矢,第三支箭矢卻是緊接而至。
冉閔無奈,於是隻好再次揮動長槊,擋開第三支箭矢。
此時的冉閔心中很是生氣,當時他認劉魁為義子,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劉魁“三星連珠”的箭法,卻想不到今日反而成為自己的勁敵。
劉魁見冉閔連續躲開三支箭矢,雙方的距離越來越近,頓時心中有些慌張,於是反手從箭壺中再次抽出三支箭矢來。
而後,搭箭上弦,瞄準冉閔,鬆弦放箭。
不過,這一次可不是“三星連珠”一一發射,而是一弦三箭,三箭齊發,同時擊向冉閔。
“嗖——”
“嗖——”
“嗖——”
三箭齊至,快如閃電,直擊冉閔的腦袋、心髒和腹部。
“陛下,老臣向您告罪了!”
說罷,便拱手彎腰揖拜。
冉閔一看,原來是匈奴左賢王劉俊。
此時,劉魁見罷,怒聲喝道:“快將大伯帶下城去!”
兩側將士上前,將劉俊攙扶帶強拉著拽下城牆。
“陛下,您要相信我,一定要手下留情啊!”
劉俊一邊下城,一邊大聲地說道。
冉閔聽後,冷聲說道:“劉魁,我知道你從小就喜歡雪晴。但是你要明白,雪晴是你的姑姑,你是我的義子,豈可亂了禮數?”
劉魁聽罷,哈哈大笑道:
“禮數?我們匈奴人從來不講禮數。在我們匈奴,父親死後,兒子娶母親也很正常。
何況,雪晴是我的姐姐,不是什麽姑姑,你更不是我的義父!”
冉閔聽後,心中一動,因為在匈奴人,確實有這樣的風俗,也就是父親死後,兒子可以再娶母親;哥哥死後,弟弟也可以娶嫂嫂為妻。
匈奴人地處北方,條件艱苦,夏季火熱,瘧疾肆意;冬季嚴寒,時有暴雪。
再加上醫療條件低下,所以不管是男是女,生命都很短暫。
另外匈奴常年征戰,部落相互經常征伐,大量男子在戰爭中死去,所以部落中成年的男子更少。
所以,為了繁衍的需要,女人就成了生育的工具,子娶母,弟娶嫂,也是經常之事。
冉閔心中生氣,於是喝道:“劉魁,如今你已成年,可算是男子漢一個。
雪晴是我們兩個男人之間的事,你敢不敢與我決一死戰,以定雪晴的歸宿。”
在古代,不管是北方的遊牧民族,還是西方世界,在爭奪配偶時,經常會使用到決戰。
決戰, 二人相鬥,勝者為王,敗者流亡。
這是動物的一種本能,因為隻有強大的雄性才有權享有配偶,並繁衍後代,以便使得本種族變得更加強大。
這也是自然界優勝劣汰的一種方式。
“好,我們決一死戰,敗者離開姐姐!”
說罷,劉魁跑下城牆,騎上戰馬,手持長矛,身背弓箭,打開城門,直奔冉閔而來。
二人騎馬對峙,冉閔心中不舍,畢竟劉魁是自己的義子,畢竟劉魁是劉寧的兒子。
即使不看劉魁義子的情份,也要給劉寧幾分臉麵。
因為,若是沒有劉寧的追隨和輔佐,哪有今天他的地位以及大魏國的建立?
“劉魁,我給你最後一次機會,放迴雪晴。”
冉閔大聲地說道。
豈料劉魁聽後,卻是大怒,斥聲喝道:“休想!”
說罷,劉魁手持長矛,催馬前奔,同時大聲地喝道:“冉閔老賊,看我怎樣殺了你!”
冉閔聽罷大怒,聽這口氣,那是對自己有著深仇大恨似的,唯有將自己抽筋扒皮,方解心頭之恨。
冉閔大怒,也是大喝一聲,手持霸王重槊,催馬前進,直擊劉魁。
“咣”的一聲,矛槊相交,冉閔隻覺一股大力傳來,震得自己雙臂發麻。
也是,今年劉魁才18歲,正是有力氣的時候,而冉閔已經45歲了,身體已走下坡路。
二馬交錯,二人幾乎同時勒轉戰馬,再次持矛持槊殺來。
力量不足,那就技巧補充。
冉閔手中長槊一抖,萬千梨花綻放,而後迅速凝集,形成三個碗口大的花朵。
“咣”“咣”“咣”
劉魁左右使矛,擋開兩朵槊花,但第三朵槊花卻是怎麽也躲不過。
第三朵槊花迅速在劉魁的眼中放大,再放大,再放大。
劉魁隻覺死神降臨,一種前所未有的恐懼感湧上心頭。
就在這時,隻見冉閔手中長槊再抖,槊花一偏,擊打於劉魁的頭盔之上。
“咣——”
劉魁的頭盔被長槊擊落,飛出二三十米才掉落地麵之上。
這一次冉閔其實完全可以擊碎劉魁的腦袋,但劉魁畢竟是劉寧的兒子,是自己的義子,冉閔實在是心中不舍得。
所以,冉閔手下留情,槊鋒一轉,擊落了劉魁的頭盔,但卻並沒有要了劉魁的性命。
雖然劉魁由於長期練習射箭,臂力過人,已經超過了冉閔。但是畢竟劉魁沒有經過係統性的訓練,槍法卻是差了許多。
麵對冉閔的“三點頭”絕技,根本沒有招架之力。
二馬相錯,劉魁嚇出一身冷汗。
但是,劉魁不僅沒有意識到冉閔手下留情,放過自己一馬,反而更加激怒了他的好戰之心。
劉魁駛馬遠去,與冉閔拉開距離,而後扔掉手中長矛,從身後取下弓箭,再反手搭箭。
三支箭矢同時夾於劉魁的食指、中指、無名指和小指之上,而後劉魁將第一支箭搭於弦上,瞄準冉閔,大聲地喝道:
“冉閔老賊,看箭——”
“嗖——”
箭如閃電,直擊冉閔,冉閔見狀,心中大怒,連忙揮動手中長槊。
“咣——”
第一支箭矢擋開,冉閔催馬前進,企圖拉近與劉魁之間的距離,不讓他有射箭的機會。
因為,冉閔知道,劉魁從小就練習彈弓和弓箭,箭法無雙,百步穿楊。
在攻打代國之戰時,劉魁一箭便射殺了代國大將沙其海,成功奪占了鳳凰嶺。
可是,就在冉閔剛剛勒馬前衝之時,第二支箭矢緊接就到,冉閔側頭一閃,躲過箭矢,繼續前衝。
“嗖——”
冉閔剛剛躲過第二支箭矢,第三支箭矢卻是緊接而至。
冉閔無奈,於是隻好再次揮動長槊,擋開第三支箭矢。
此時的冉閔心中很是生氣,當時他認劉魁為義子,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劉魁“三星連珠”的箭法,卻想不到今日反而成為自己的勁敵。
劉魁見冉閔連續躲開三支箭矢,雙方的距離越來越近,頓時心中有些慌張,於是反手從箭壺中再次抽出三支箭矢來。
而後,搭箭上弦,瞄準冉閔,鬆弦放箭。
不過,這一次可不是“三星連珠”一一發射,而是一弦三箭,三箭齊發,同時擊向冉閔。
“嗖——”
“嗖——”
“嗖——”
三箭齊至,快如閃電,直擊冉閔的腦袋、心髒和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