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十四日,冉閔帶領大軍踏過黃河,首先對潼關發起了進攻。
1000名身穿玄鐵鎧甲的步兵個個手持一人高的斬馬刀,奔向對麵的3000名由步騎混合組成的秦軍將士。
兩軍相遇,金戈相交。
秦軍將士手執長矛,刺向重裝步兵,一團火星濺起,卻是沒有刺穿。
而1000名玄甲將士則根本心無所懼,半點防備也沒有,掄起斬馬刀,便向對方的脖子砍去。
一顆顆的腦袋掉落,一股股的鮮血噴濺,一具具的屍體倒下。
秦軍將士何時見過如此刀槍不入的將士,個個心中大驚。
負責鎮守潼關的徐盛心中大驚,連續揮動長矛,在擊倒了幾名匈奴將士之後,便連聲大喝:
“快快撤退——”
“快快撤退——”
秦軍在丟下無數的屍體之後,迅速向潼關撤退,企圖憑借潼關高大的城池擋住眾人的去路。
1000名玄甲將士在擊敗秦軍之後,並沒有乘勝追擊,而是迅速占領河灘,排成隊形。
而後,一架架的霹靂車、諸葛床弩、衝車、飛橋、雲梯、井闌、擋箭車推過黃河冰麵。
次日一早,100架霹靂車和100架諸葛床弩已經整齊地排列在潼關的西城門處。
“霹靂車,準備——”
100架霹靂車高高聳立的拋杆被壓下,而後裝填上約人頭般大小的石塊。
“放——”
100名將士掄動手中的大錘,砸向卡銷,卡銷飛落,拋杆拋起,100塊人頭般大小的石塊劃過一道道弧線,砸向潼關城牆。
“轟——”“轟——”“轟——”
潼關之上,泥土飛揚,將士慘叫,鮮血飛濺。
經過五輪攻擊,經過500塊石塊的連續砸擊,潼關的西城牆早已千瘡百孔,破爛不堪。
“諸葛床弩,準備——”
弓弦拉開,弩箭入槽,箭指蒼穹。
“放——”
100架諸葛床弩同時發射,1000支弩箭同時射向潼關城頭,密密麻麻,猶如蝗蟲。
“衝車出發——”
“雲梯開進——”
“井闌跟上——”
無數的將士推著衝車,推著雲梯,推著井闌,在密集的弩箭的掩護之下,衝向潼關。
“嘭——”
“嘭——”
“嘭——”
……
衝車來到城牆之下,一人粗細的撞杆不斷地撞向潼關的西城門。
“嗖——”
“嗖——”
“嗖——”
……
一支支的箭矢從五丈高的井闌上射下,眾將士們居高臨下,連續射擊,射得城頭上的秦軍將士抬不起頭來。
“衝啊——”
一名名身穿重甲的匈奴將士將雲梯搭在城牆之上,而後跳上城牆,手執一人高的斬馬刀,揮向秦軍將士。
雙方將士在城頭上相遇,你砍我刺,激戰一起,一名名的將士不時地從城牆上翻落而下。
“轟——”
在經過無數次的撞擊之後,潼關的西城門終於被衝車撞開。
1000名人馬俱裝的鐵甲騎兵衝進潼關的西城門,而後迅速散開,如同一道道鐵甲洪流一般向前推進。
秦軍將士麵對人馬俱裝的鐵甲騎兵,根本無力抵抗,很快便被淹沒於鐵甲洪流之中。
守城的徐盛見對方的鐵甲實在是厲害,刀槍不入,己方將士根本無法抵抗,於是急忙命令大軍向後撤退。
戰鬥在黎明前發起,在中午時結束,經過半天的戰鬥,秦軍將士退去,冉閔大軍順利占領了潼關。
“虎威將軍(寇頭男),你帶領2000名將士看守潼關。”
“是,陛下!”
次日,冉閔帶領大軍繼續向西進發。
潼關失守,苻堅大驚,群臣震驚。
可是,就在這時,又傳來夏陽(今陝西省韓城市)失守的消息。
原來,冉閔在進攻秦國之前,兵分兩路。
一路由自己和唿延信、帶領5000名匈奴將士以及1萬名重裝攻城部隊,渡過風陵渡,直擊潼關。
另一路由皇甫顯宗和範芳二人帶領8000名將士以及1萬名重裝攻城部隊,經過禹門渡口,直擊夏陽(今陝西省韓城市)。
唿延信帶領的5000名匈奴將士之中,共有人馬俱裝的鐵騎1500人,有身穿重甲的步兵1500人。
而皇甫顯宗和範芳二人帶領的8000大軍之中,有人馬俱裝的鐵騎700人,身穿重甲的步兵1000人。
二者相比,戰鬥實力相差不多。
皇甫顯宗帶領大軍渡過禹門渡口之後,也是采取穩紮穩打的方式,先是利用霹靂車對夏陽發起攻擊,而後步兵在諸葛床弩的掩護之下,登上城牆,殺進城內。
由於有重裝步兵的原因,所以這種打法很是實用,效果既好,人員傷亡也不大。
經過一日戰鬥,皇甫顯宗帶領大軍順利占領了韓城,而後開始兵指大荔縣(今陝西省大荔縣)。
大荔縣是馮翊郡的治所。
在漢朝時,朝廷將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稱為三輔,進行直屬管理。
在三國魏時又將左馮翊改為馮翊郡,晉武帝時將治所移至大荔縣。
唿延信與皇甫顯宗兩支大軍如同一把剪刀的兩刃,分左右夾擊之勢直指長安城。
苻堅連忙召集群臣,經過一番商議,於是決定派出王猛和鄧羌二人帶領2萬步騎,防守華陰(今陝西省華陰縣),派弟弟苻融和呂光二人帶領2萬步騎防守重泉(今陝西省蒲城縣)。
同時,自己帶5萬將士集合於渭河沿岸,隨時準備支援王猛和苻融二人。
此時已是隆冬,天降大雪,氣候寒冷,道路上的積雪足足有一尺之厚。
唿延信和皇甫顯宗兩支大軍各帶著1萬人的重裝攻城部隊,裝備高大沉重,行軍速度極慢。
一直到十日後,兩路大軍這才先後來到預定地域。
可是,就在這一段時間,秦軍卻采取了王猛提出的“堅壁清理,潑水為冰”的方法。
王猛和苻融二人將附近的百姓全部遷入到附近的縣城之中,將縣城周邊的樹木全部砍伐,運至城中。
而後,每天數十萬名百姓拿著木盆,將縣城周邊近十裏之地全部潑上冰水。
並且拆除所有的橋梁,毀壞所有的道路。
華陰縣城位於華山之陰,也就是華山的北邊,華山之水衝刷出多條溝壑,最後流向渭河。
所以,在潼關至華陰的這一段道路之上,溝壑甚多。
而王猛拆除橋梁之後,一時唿延信大軍前進受阻。
於是,唿延信大軍每遇到溝壑,就需要架設橋梁一次,這極大的延緩了大軍的行進速度。
而冉閔聽後,卻是哈哈大笑道:“不用著急,如此我們正好可以等待申道生大軍擊敗慕容垂!”
1000名身穿玄鐵鎧甲的步兵個個手持一人高的斬馬刀,奔向對麵的3000名由步騎混合組成的秦軍將士。
兩軍相遇,金戈相交。
秦軍將士手執長矛,刺向重裝步兵,一團火星濺起,卻是沒有刺穿。
而1000名玄甲將士則根本心無所懼,半點防備也沒有,掄起斬馬刀,便向對方的脖子砍去。
一顆顆的腦袋掉落,一股股的鮮血噴濺,一具具的屍體倒下。
秦軍將士何時見過如此刀槍不入的將士,個個心中大驚。
負責鎮守潼關的徐盛心中大驚,連續揮動長矛,在擊倒了幾名匈奴將士之後,便連聲大喝:
“快快撤退——”
“快快撤退——”
秦軍在丟下無數的屍體之後,迅速向潼關撤退,企圖憑借潼關高大的城池擋住眾人的去路。
1000名玄甲將士在擊敗秦軍之後,並沒有乘勝追擊,而是迅速占領河灘,排成隊形。
而後,一架架的霹靂車、諸葛床弩、衝車、飛橋、雲梯、井闌、擋箭車推過黃河冰麵。
次日一早,100架霹靂車和100架諸葛床弩已經整齊地排列在潼關的西城門處。
“霹靂車,準備——”
100架霹靂車高高聳立的拋杆被壓下,而後裝填上約人頭般大小的石塊。
“放——”
100名將士掄動手中的大錘,砸向卡銷,卡銷飛落,拋杆拋起,100塊人頭般大小的石塊劃過一道道弧線,砸向潼關城牆。
“轟——”“轟——”“轟——”
潼關之上,泥土飛揚,將士慘叫,鮮血飛濺。
經過五輪攻擊,經過500塊石塊的連續砸擊,潼關的西城牆早已千瘡百孔,破爛不堪。
“諸葛床弩,準備——”
弓弦拉開,弩箭入槽,箭指蒼穹。
“放——”
100架諸葛床弩同時發射,1000支弩箭同時射向潼關城頭,密密麻麻,猶如蝗蟲。
“衝車出發——”
“雲梯開進——”
“井闌跟上——”
無數的將士推著衝車,推著雲梯,推著井闌,在密集的弩箭的掩護之下,衝向潼關。
“嘭——”
“嘭——”
“嘭——”
……
衝車來到城牆之下,一人粗細的撞杆不斷地撞向潼關的西城門。
“嗖——”
“嗖——”
“嗖——”
……
一支支的箭矢從五丈高的井闌上射下,眾將士們居高臨下,連續射擊,射得城頭上的秦軍將士抬不起頭來。
“衝啊——”
一名名身穿重甲的匈奴將士將雲梯搭在城牆之上,而後跳上城牆,手執一人高的斬馬刀,揮向秦軍將士。
雙方將士在城頭上相遇,你砍我刺,激戰一起,一名名的將士不時地從城牆上翻落而下。
“轟——”
在經過無數次的撞擊之後,潼關的西城門終於被衝車撞開。
1000名人馬俱裝的鐵甲騎兵衝進潼關的西城門,而後迅速散開,如同一道道鐵甲洪流一般向前推進。
秦軍將士麵對人馬俱裝的鐵甲騎兵,根本無力抵抗,很快便被淹沒於鐵甲洪流之中。
守城的徐盛見對方的鐵甲實在是厲害,刀槍不入,己方將士根本無法抵抗,於是急忙命令大軍向後撤退。
戰鬥在黎明前發起,在中午時結束,經過半天的戰鬥,秦軍將士退去,冉閔大軍順利占領了潼關。
“虎威將軍(寇頭男),你帶領2000名將士看守潼關。”
“是,陛下!”
次日,冉閔帶領大軍繼續向西進發。
潼關失守,苻堅大驚,群臣震驚。
可是,就在這時,又傳來夏陽(今陝西省韓城市)失守的消息。
原來,冉閔在進攻秦國之前,兵分兩路。
一路由自己和唿延信、帶領5000名匈奴將士以及1萬名重裝攻城部隊,渡過風陵渡,直擊潼關。
另一路由皇甫顯宗和範芳二人帶領8000名將士以及1萬名重裝攻城部隊,經過禹門渡口,直擊夏陽(今陝西省韓城市)。
唿延信帶領的5000名匈奴將士之中,共有人馬俱裝的鐵騎1500人,有身穿重甲的步兵1500人。
而皇甫顯宗和範芳二人帶領的8000大軍之中,有人馬俱裝的鐵騎700人,身穿重甲的步兵1000人。
二者相比,戰鬥實力相差不多。
皇甫顯宗帶領大軍渡過禹門渡口之後,也是采取穩紮穩打的方式,先是利用霹靂車對夏陽發起攻擊,而後步兵在諸葛床弩的掩護之下,登上城牆,殺進城內。
由於有重裝步兵的原因,所以這種打法很是實用,效果既好,人員傷亡也不大。
經過一日戰鬥,皇甫顯宗帶領大軍順利占領了韓城,而後開始兵指大荔縣(今陝西省大荔縣)。
大荔縣是馮翊郡的治所。
在漢朝時,朝廷將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稱為三輔,進行直屬管理。
在三國魏時又將左馮翊改為馮翊郡,晉武帝時將治所移至大荔縣。
唿延信與皇甫顯宗兩支大軍如同一把剪刀的兩刃,分左右夾擊之勢直指長安城。
苻堅連忙召集群臣,經過一番商議,於是決定派出王猛和鄧羌二人帶領2萬步騎,防守華陰(今陝西省華陰縣),派弟弟苻融和呂光二人帶領2萬步騎防守重泉(今陝西省蒲城縣)。
同時,自己帶5萬將士集合於渭河沿岸,隨時準備支援王猛和苻融二人。
此時已是隆冬,天降大雪,氣候寒冷,道路上的積雪足足有一尺之厚。
唿延信和皇甫顯宗兩支大軍各帶著1萬人的重裝攻城部隊,裝備高大沉重,行軍速度極慢。
一直到十日後,兩路大軍這才先後來到預定地域。
可是,就在這一段時間,秦軍卻采取了王猛提出的“堅壁清理,潑水為冰”的方法。
王猛和苻融二人將附近的百姓全部遷入到附近的縣城之中,將縣城周邊的樹木全部砍伐,運至城中。
而後,每天數十萬名百姓拿著木盆,將縣城周邊近十裏之地全部潑上冰水。
並且拆除所有的橋梁,毀壞所有的道路。
華陰縣城位於華山之陰,也就是華山的北邊,華山之水衝刷出多條溝壑,最後流向渭河。
所以,在潼關至華陰的這一段道路之上,溝壑甚多。
而王猛拆除橋梁之後,一時唿延信大軍前進受阻。
於是,唿延信大軍每遇到溝壑,就需要架設橋梁一次,這極大的延緩了大軍的行進速度。
而冉閔聽後,卻是哈哈大笑道:“不用著急,如此我們正好可以等待申道生大軍擊敗慕容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