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垂聽說苻堅願意接納他們,心中大喜,於是帶領大軍開始向虎牢關進發,與鄧羌合兵一處,共抗冉閔。
虎牢關(今河南省滎陽市西北汜水鎮),因周穆王在此牢虎而得名。
虎牢關南連嵩嶽,北瀕黃河,山嶺交錯,自成天險,乃是洛陽的東門戶,曆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慕容垂與鄧羌二人合兵一處,一時擁兵達7萬之重。
按照秦皇苻堅的安排,慕容垂帶領大軍在前,據守虎牢關,防範冉閔。
而鄧羌在後,堅守孟津關。
如此,占領了虎牢關和孟津關,便徹底切斷了冉閔進攻洛陽的道路。
過了幾日,忽有一支大軍而來,人馬約有3萬之多,鋪天蓋地,氣勢甚是宏偉。
“吳王,在虎牢關的東側發現一支軍隊。”
斥候來報,慕容垂聽後,頓時大驚,連忙登上城樓觀看。
大軍無窮無盡,但是隊形卻有些散亂,不像是進攻之師,更像是敗退之旅。
此時,一名將領出現,手執方天畫戟,見到城牆上的慕容垂,大聲地喝道:
“兄長,我乃慕容尚德。”
慕容垂看罷,頓時心喜。
原來,自慕容恪討伐鮮卑段龕之後,便令慕容尚德一直鎮守梁郡,對抗晉朝。
“快快打開城門!”
城門打開,慕容尚德帶領大軍進入虎牢關中。
慕容垂是慕容皝的兒子,而慕容尚德是慕容軍的兒子,慕容皝與慕容軍乃是同父異母的親兄弟,故慕容垂與慕容尚德乃是堂兄堂弟。
兄弟見麵,分外親切,二人擁抱相泣,痛不成聲。
但同時慕容尚德的到來,令慕容大軍實力大增,兵力一下子增加至8萬人之多。
“兄長,鎮南將軍慕容塵已經與我取得聯係,幾天後他也將趕至虎牢關。”
慕容垂聽後再喜,慕容塵此前隨慕容恪南征,帶兵鎮守廣固(今山東省益都縣西北),任青州刺史。
果不其然,十日之後,慕容塵率領3萬餘大軍來到虎牢關。
三人合兵一處,兵力一下子增加至11萬之多。
“報——吳王,城外有人求見。”
慕容垂心中疑惑,問道:“何人?”
將領道:“慕輿根之子慕輿長卿。”
慕容垂頓時大怒,他知道是慕輿根帶兵反叛,捉拿了慕容皇室以及朝中大臣,冉閔這才順利占領了鄴城。
不過,令慕容垂稍微感到安慰的是,冉閔竟然以賣國求榮之名斬殺了慕輿根,這令眾慕容子弟都感到興奮無比。
慕容垂登上城牆,隻見城外僅有百餘騎,為首之人赫然是慕輿長卿。
此時的慕輿長卿赤裸上身,身背荊條,鮮血已將身下的戰馬染成紅色。
“叫他進來!”
慕輿長卿進得虎牢關,見到慕容垂,雙膝跪地,說道:“叛黨之子慕輿長卿見過吳王,請吳王處罰!”
“哼!”
慕容垂冷哼一聲,說道:“你不在鄴城享樂,跑到這裏來幹什麽,難道又想裏應外合,奪我虎牢關不成?”
慕輿長卿歎道:“吳王您誤會了,不久前,我父親率兵叛亂,活捉了陛下,準備獻給冉閔。
我與父親意見不合,極力勸阻父親,可是父親不聽,一意孤行,獻出了鄴城。
我羞愧難當,當夜便騎馬駛離鄴城,所以這才活得一命。
今日前來,不為父報仇,隻願追隨吳王身邊,斬殺冉閔,複我燕國。”
慕容垂左右看向慕容德、慕容塵和慕容尚德幾人,詢問他們的意見。
此時,慕容德說道:“他或許說得是真的。”
也是,如果慕輿長卿說得是假的,那他必然會和其父慕輿根在一起,投降冉閔。
冉閔斬殺了慕輿根,怎麽又會放過他的兒子慕輿長卿呢?
但是,任誰也想不到,慕輿根讓慕輿長卿外逃,乃是“狡兔三窟”之策,雞蛋沒有全部放在一個籃子裏。
“吳王,以我對長卿的了解,他說得是真的!”
慕容尚德說道。
慕容尚德與慕輿長卿是師兄弟,二人同在龍山老祖門下練武,彼此了解各自的性格。
此時,慕容塵也是說道:“吳王,我願為慕輿長卿做擔保。”
慕容垂聽後,相信了慕輿長卿所言是真的。
冉閔也不是傻子,他怎麽可能會派出一個有著殺父之仇的人前來做臥底呢?
隨著慕容塵、慕容尚德、慕輿長卿的到來,慕容垂的實力一下子大增。
於是,慕容垂派出將士,四下繼續招收燕國舊部。
短短半月時間,又有5萬餘燕軍將士紛紛來到虎牢關,虎牢關的兵力一下子增加至16萬人之多。
在招收舊部的同時,慕容垂派出慕容尚德與慕輿長卿二人,各帶5000兵馬沿著黃河巡邏。
“吳王,冉閔大軍現集結於黃河北岸,正在沿河搜集船隻,看樣子準備要渡河了。”
慕容垂見冉閔大軍還沒有渡過黃河,而且自己手下的兵力已經達到了16萬之多,心中也不再害怕,於是命令將士四處散開,沿著黃河分布,準備拒冉閔大軍於黃河之北。
此時的冉閔大軍已經來到黃河北岸,由於喬茂帶領的2萬“破城”將士和公羊高帶領2萬“雷霆”將士皆為重裝攻城部隊,行動緩慢,所以這才遲遲到來。
黃河之上,寬闊無比,但是卻一隻船隻也看不見。
原來,慕容垂怕冉閔大軍渡過黃河,所以派出將士,早就將黃河之上的所有船隻牽引到南岸。
“沒有船隻,這可怎麽辦?”
眾人都想著乘勝追擊,一舉消滅了燕國餘部,如今卻被黃河擋住了去路。
冉閔聽說之後,卻是心中不急。
“如今我們近10萬大軍陳兵黃河北岸,軍中糧草已經不多。
我已令張獻開始運輸糧草至野王,隻怕一個月後才能到達。
等糧草到達之時,已是隆冬,那時黃河已經結冰,我們需要船隻幹什麽?”
眾人聽後,心中明白,於是也不再著急,而後命令眾將士安營紮寨,同時派出斥候四處偵察,防止燕軍突然渡過黃河來襲。
“唉,如今也該是我迴去的時候了。”
冉閔離開晉陽城(今太原市)已足足有半年時間,這半年時間來,他將所有政務留給崔通、皇甫真、張獻和權翼等人負責。
如今自己的董皇後、太子以及一般大臣已經返迴晉陽城,慕容彥老伯一家人也已返迴晉陽城。
而且,還有慕容暐及燕國皇太後以及一般慕容宗親也被押解至晉陽城。
所以,在晉陽城中,還有一大堆事情等著自己去處理呢。
虎牢關(今河南省滎陽市西北汜水鎮),因周穆王在此牢虎而得名。
虎牢關南連嵩嶽,北瀕黃河,山嶺交錯,自成天險,乃是洛陽的東門戶,曆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慕容垂與鄧羌二人合兵一處,一時擁兵達7萬之重。
按照秦皇苻堅的安排,慕容垂帶領大軍在前,據守虎牢關,防範冉閔。
而鄧羌在後,堅守孟津關。
如此,占領了虎牢關和孟津關,便徹底切斷了冉閔進攻洛陽的道路。
過了幾日,忽有一支大軍而來,人馬約有3萬之多,鋪天蓋地,氣勢甚是宏偉。
“吳王,在虎牢關的東側發現一支軍隊。”
斥候來報,慕容垂聽後,頓時大驚,連忙登上城樓觀看。
大軍無窮無盡,但是隊形卻有些散亂,不像是進攻之師,更像是敗退之旅。
此時,一名將領出現,手執方天畫戟,見到城牆上的慕容垂,大聲地喝道:
“兄長,我乃慕容尚德。”
慕容垂看罷,頓時心喜。
原來,自慕容恪討伐鮮卑段龕之後,便令慕容尚德一直鎮守梁郡,對抗晉朝。
“快快打開城門!”
城門打開,慕容尚德帶領大軍進入虎牢關中。
慕容垂是慕容皝的兒子,而慕容尚德是慕容軍的兒子,慕容皝與慕容軍乃是同父異母的親兄弟,故慕容垂與慕容尚德乃是堂兄堂弟。
兄弟見麵,分外親切,二人擁抱相泣,痛不成聲。
但同時慕容尚德的到來,令慕容大軍實力大增,兵力一下子增加至8萬人之多。
“兄長,鎮南將軍慕容塵已經與我取得聯係,幾天後他也將趕至虎牢關。”
慕容垂聽後再喜,慕容塵此前隨慕容恪南征,帶兵鎮守廣固(今山東省益都縣西北),任青州刺史。
果不其然,十日之後,慕容塵率領3萬餘大軍來到虎牢關。
三人合兵一處,兵力一下子增加至11萬之多。
“報——吳王,城外有人求見。”
慕容垂心中疑惑,問道:“何人?”
將領道:“慕輿根之子慕輿長卿。”
慕容垂頓時大怒,他知道是慕輿根帶兵反叛,捉拿了慕容皇室以及朝中大臣,冉閔這才順利占領了鄴城。
不過,令慕容垂稍微感到安慰的是,冉閔竟然以賣國求榮之名斬殺了慕輿根,這令眾慕容子弟都感到興奮無比。
慕容垂登上城牆,隻見城外僅有百餘騎,為首之人赫然是慕輿長卿。
此時的慕輿長卿赤裸上身,身背荊條,鮮血已將身下的戰馬染成紅色。
“叫他進來!”
慕輿長卿進得虎牢關,見到慕容垂,雙膝跪地,說道:“叛黨之子慕輿長卿見過吳王,請吳王處罰!”
“哼!”
慕容垂冷哼一聲,說道:“你不在鄴城享樂,跑到這裏來幹什麽,難道又想裏應外合,奪我虎牢關不成?”
慕輿長卿歎道:“吳王您誤會了,不久前,我父親率兵叛亂,活捉了陛下,準備獻給冉閔。
我與父親意見不合,極力勸阻父親,可是父親不聽,一意孤行,獻出了鄴城。
我羞愧難當,當夜便騎馬駛離鄴城,所以這才活得一命。
今日前來,不為父報仇,隻願追隨吳王身邊,斬殺冉閔,複我燕國。”
慕容垂左右看向慕容德、慕容塵和慕容尚德幾人,詢問他們的意見。
此時,慕容德說道:“他或許說得是真的。”
也是,如果慕輿長卿說得是假的,那他必然會和其父慕輿根在一起,投降冉閔。
冉閔斬殺了慕輿根,怎麽又會放過他的兒子慕輿長卿呢?
但是,任誰也想不到,慕輿根讓慕輿長卿外逃,乃是“狡兔三窟”之策,雞蛋沒有全部放在一個籃子裏。
“吳王,以我對長卿的了解,他說得是真的!”
慕容尚德說道。
慕容尚德與慕輿長卿是師兄弟,二人同在龍山老祖門下練武,彼此了解各自的性格。
此時,慕容塵也是說道:“吳王,我願為慕輿長卿做擔保。”
慕容垂聽後,相信了慕輿長卿所言是真的。
冉閔也不是傻子,他怎麽可能會派出一個有著殺父之仇的人前來做臥底呢?
隨著慕容塵、慕容尚德、慕輿長卿的到來,慕容垂的實力一下子大增。
於是,慕容垂派出將士,四下繼續招收燕國舊部。
短短半月時間,又有5萬餘燕軍將士紛紛來到虎牢關,虎牢關的兵力一下子增加至16萬人之多。
在招收舊部的同時,慕容垂派出慕容尚德與慕輿長卿二人,各帶5000兵馬沿著黃河巡邏。
“吳王,冉閔大軍現集結於黃河北岸,正在沿河搜集船隻,看樣子準備要渡河了。”
慕容垂見冉閔大軍還沒有渡過黃河,而且自己手下的兵力已經達到了16萬之多,心中也不再害怕,於是命令將士四處散開,沿著黃河分布,準備拒冉閔大軍於黃河之北。
此時的冉閔大軍已經來到黃河北岸,由於喬茂帶領的2萬“破城”將士和公羊高帶領2萬“雷霆”將士皆為重裝攻城部隊,行動緩慢,所以這才遲遲到來。
黃河之上,寬闊無比,但是卻一隻船隻也看不見。
原來,慕容垂怕冉閔大軍渡過黃河,所以派出將士,早就將黃河之上的所有船隻牽引到南岸。
“沒有船隻,這可怎麽辦?”
眾人都想著乘勝追擊,一舉消滅了燕國餘部,如今卻被黃河擋住了去路。
冉閔聽說之後,卻是心中不急。
“如今我們近10萬大軍陳兵黃河北岸,軍中糧草已經不多。
我已令張獻開始運輸糧草至野王,隻怕一個月後才能到達。
等糧草到達之時,已是隆冬,那時黃河已經結冰,我們需要船隻幹什麽?”
眾人聽後,心中明白,於是也不再著急,而後命令眾將士安營紮寨,同時派出斥候四處偵察,防止燕軍突然渡過黃河來襲。
“唉,如今也該是我迴去的時候了。”
冉閔離開晉陽城(今太原市)已足足有半年時間,這半年時間來,他將所有政務留給崔通、皇甫真、張獻和權翼等人負責。
如今自己的董皇後、太子以及一般大臣已經返迴晉陽城,慕容彥老伯一家人也已返迴晉陽城。
而且,還有慕容暐及燕國皇太後以及一般慕容宗親也被押解至晉陽城。
所以,在晉陽城中,還有一大堆事情等著自己去處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