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冉閔在出兵燕國之時,就派人提前與桓溫聯係,將自己出兵燕國的計劃告訴桓溫。


    桓溫聽後,心中高興,於是積極開始準備糧草輜重。


    同年四月,桓溫自領徐州、兗州刺史,率步騎5萬,從姑孰(今安徽省當塗縣)分水陸兩路出發。


    桓溫先是率軍攻占湖陸(今山東省魚台縣東南),擒獲了燕國寧東將軍慕容忠。


    燕皇慕容暐任命下邳王慕容厲為征討大都督,連忙調兵2萬,與桓溫在黃墟(今河南省蘭考縣東南)交戰。


    兩軍大戰,燕國大敗,全軍覆沒,隻有慕容厲一個人逃迴。


    桓溫大軍連連得勝,氣勢旺盛,燕國高平太守徐翻向晉軍投降。


    桓溫大軍前鋒鄧遐、朱序二人又在林渚(今河南省新鄭縣東北)大敗燕軍。


    慕容暐忙任自己的哥哥樂安王慕容臧接替慕容厲統帥各路軍馬攔截,但晉軍勢如破竹,慕容臧無法招架,節節敗退。


    至六月,桓溫大軍進逼金鄉(今山東省濟寧市)。


    桓溫來襲,勢如破竹,燕皇慕容暐心中驚恐,於是連忙再次召集眾大臣商議。


    太保陽鶩道:“陛下,冉閔與桓溫皆乃當世梟雄,如今太原王慕容恪領兵襄國,與冉閔對抗。


    此時,唯有吳王慕容垂才能抗衡桓溫。”


    一旁的範陽王慕容德聽罷,也是出列說道:“陛下,臣願隨同吳王一同大破桓溫。”


    燕皇慕容暐心喜,於是令吳王慕容垂和範陽王慕容德二人領兵5萬,前往枋頭(在今河南省浚縣)抗擊桓溫。


    而此時的桓溫,正在發愁之中。


    這一年,中原恰逢天旱,河道水淺,水運困難,於是桓溫命令冠軍將軍毛虎生從巨野澤(原山東境內的一處大型湖泊,由於黃河改道,現已不存)挖掘長達300裏地的運河,引黃河水進入清水和汶水,準備乘坐船隻由清水進入黃河。


    此時,參軍郗超向桓溫建議說:


    “沿黃河而上,逆水行舟,漕運不暢,如果燕國大軍固守城池不戰,再像秦國那樣堅壁清野,隻怕我軍糧草不濟,會陷入絕境之中。


    不如我軍丟棄船隻,改走陸路,避開城池,直撲燕國都城鄴城。”


    但是,麵對連續勝利,已經驕傲自大的桓溫卻是不聽,而是笑道:


    “如今冉閔從北方進攻,我們從南方進攻,燕國已經危如累卵,我們何須著急?”


    參軍郗超見桓溫不聽,於是再次建議道:


    “如果現在進攻,不能速戰速決,當戰事拖延至秋冬時節,北方水量減少,河麵再次下降,到了那時我軍糧草不濟,必定會陷入進退兩難之中。


    不如我軍堅守河道,控製漕運,儲蓄糧食,待到明年夏天再繼續進攻。”


    “不行!不行!我與冉閔商議,今年一同進攻鄴城,消滅燕國,怎麽可以等到明年夏天呢?


    如果今年不能攻克鄴城,冬天到來,冉閔大軍後勤不給,必然會率兵返迴山西。


    如此良好形勢,豈不是白白舍棄呢?”


    參軍郗超聽後,長歎一聲。


    自己建議急攻鄴城,桓溫說不著急;自己說從長打算,桓溫又舍不得。


    這真是一個令人矛盾的想法。


    其實,這個道理很簡單。


    有許多人當了領導之後,就不善於聽從他人的意見,反而會不斷地否定他人的意見,如此才顯得自己高明。


    如今的桓溫,就是這個樣子。


    七月,慕容垂接替慕容臧任討南大都督,統率各路人馬共5萬人抵擋桓溫,兩軍對峙於枋頭(在今河南浚縣)。


    同時,秦皇苻堅命大將鄧羌和苟池二人率兵2萬進至潁川(今河南省禹縣)。


    桓溫命豫州刺史袁真進攻譙郡(今安徽省亳縣)、梁國(今河南省商丘市),並鑿通石門(在今河南滎陽縣),連接睢水與黃河,用以運糧。


    晉軍氣勢旺盛,豫州刺史袁真接連攻克了譙郡、梁國,但石門一帶由於燕國範陽王慕容德率兵駐守,卻是一時無法鑿通。


    桓溫大軍與慕容垂大軍沿黃河對峙,互有交戰,但是由於黃河阻隔,桓溫大軍也是無法前進半步。


    就在桓溫進攻燕國的同時,冉閔也是派出大軍不斷地進攻燕國各地。


    冉閔帶領喬茂和武寧二人坐鎮常山,而派出皇甫顯宗和範芳二人不斷攻擊燕國在河北各地的駐軍。


    在薊城與常山之間,還有許多的城池,那裏駐紮著不少的燕軍將士,這些據點如果不能被及時拔除,那麽冉閔就無法安心與慕容恪對陣。


    如果自己一旦與慕容恪大戰,這些燕軍將士突襲自己的後方,那可就危險了。


    因此,在與燕國大戰之前,必須攻克這些城池,拔掉這些據點。


    在這些城池中,數危險最大的,就是駐守在中山無極縣(今河北省石家莊市無極縣)的慕容望和範陽國容城縣(今河北省容城縣)的令狐聰。


    無極縣和容城縣均處於薊城與常山的中央,而且城池高大堅固,駐有燕軍將士近萬人。


    這兩個城池不滅,冉閔心中一直是放心不下。


    皇甫顯宗足智多謀,是帶兵打仗的好材料,所以這個任務就交給了皇甫顯宗。


    果然,皇甫顯宗不負眾望,攻克無極縣,消滅慕容鮮卑將士近萬人,並斬殺了慕容望。


    而後,皇甫顯宗帶兵繼續北上,攻打容城縣,可是駐紮在容城縣的令狐聰卻關閉城門,堅守城池,並發動百姓,數次擊退皇甫顯宗的進攻。


    皇甫顯宗心中無奈,隻好另想他法。


    就在這時,令狐歸義的父親令狐帽主動請纓,對冉閔說道:


    “陛下,這令狐聰是我的弟弟,聽說皇甫將軍出兵不利,請陛下讓我前往,說服令狐聰。”


    冉閔聽後大喜,於是讓令狐帽隻身前去。


    “愛卿,你一定要注意安全啊!”


    令狐帽笑道:“陛下請放心,哪有弟弟殺害兄長的?”


    令狐帽來到容城,見到令狐聰,一番訴說,最後終於打動了令狐聰。


    令狐聰身披荊條,來到常山,向冉閔認罪。


    但是,冉閔並不放心。


    令狐帽乃是燕國前朝皇帝慕容皝的親兵侍衛,慕容皝對令狐帽猶如兄長對弟弟一般關心,二人關係十分深厚。


    雖然令狐帽被慕容儁打入地牢,但令狐帽對燕國的感情,誰也說不準。


    萬一令狐帽與令狐聰二人詐降,那可怎麽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五胡屠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煮茶喝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煮茶喝酒並收藏五胡屠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