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寇頭男和200名破陣營的玄甲將士,個個身穿鐵甲,刀槍不入,心中不懼。
這200名破陣營的將士們是從1500名匈奴將士中挑選出來的精英,個個不僅善騎善射,而且身強力壯,體力過人。
因為沒有強壯的身體根本不足以穿戴起重達40斤的鐵甲。
而且眾將士都是作戰多年,不僅武藝精湛,而且戰場經驗異常豐富。
因此說,眾匈奴將士們完全可以稱為高力士,以一抵十,不在話下。
這也是冉閔敢率領200名破陣營的將士衝擊姚益生1萬大軍的底氣。
眾破陣營的眾將士們左手持盾,右手執刀,一個個猶如出籠的猛獸一般,勢不可擋。
雙方混戰一起,眾破陣營的將士們勇往直前,奮勇殺敵。
左盾擋矛,右刀砍人,一道道刀光閃過,一聲聲的慘叫之聲不斷響起,一顆顆的腦袋不斷掉落。
黃河的冰麵之上,很快就染紅了鮮血,顯得異常妖豔、恐怖和殘忍。
一名姚益生所屬的將士揮刀砍在一名破陣營的玄甲之上,“嗞溜溜”的泛起一串串的火花。
破陣營的將士右手揮刀,猛力下砍,“噗”的一聲,腦袋落地,一股鮮血從脖腔之中衝天而起。
又一名將士揮矛刺向一名玄甲將士,長矛刺在玄甲之上,又是“嗞溜溜”的泛起一串串的火花。
玄甲將士乘機轉動身體,戰刀揮下。
“啊”的一陣慘叫聲起。
“撲通”一聲,一支斷臂掉落冰麵之上。
又一名將士揮矛刺來,長矛正中玄甲將士的後背,強大的衝擊力直撞得那玄甲將士摔倒在冰麵之上。
這名玄甲將士迅速從冰麵上爬起,卻不想從斜麵裏又有一支長矛刺來。
玄甲將士左手持盾,擋過長矛,而後戰刀落下,又將對方將士砍成兩半。
左手盾,右手刀,這就是冉閔自創的刀盾術。
在去年冬季冉閔剛剛到達野王之後,就組織全軍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大練兵活動。
其中,個人的戰技訓練主要分三類:刀盾術、槍盾術和箭術。(詳見第188章:冬季練兵)
經過一年來的訓練,將士們早已將刀盾術掌握地十分熟練,融入到血液之中。
雙方混戰一起,你刺我砍,刀來矛往,金戈交鳴,戰場混亂不堪。
黃河的冰麵之上,屍體左右橫陳,頭顱遍地,斷肢掉落,血流如河。
但若細心觀察,九成九的屍體盡是姚益生大軍的將士屍體。
破陣營的將士人以200人對戰對方3000名將士,不僅沒有半點落於下風,而且還殺得姚益生大軍步步後退。
特別是冉閔,長槊所過,三丈範圍之內人碰人飛,刀碰刀飛,矛碰矛飛,來迴縱橫,如同無人之境。
以200名玄甲步兵擊敗對方3000名將士並不是什麽神話。
在曆史上,李世民曾率領1000名“玄甲軍”騎兵在虎牢關大破竇建德10萬大軍,最後逼迫龜縮在洛陽城中的王世充繳械投降。
由此可見,玄甲重裝的戰鬥力是何等的驚人。
站在河岸上的姚益生見罷,心中一陣驚訝,他自小長這麽大,既沒有見過如此勇猛的軍隊,更沒有見過刀矛不入的將士。
“這是一支什麽軍隊,難道又是冉閔從地獄之中帶來的惡鬼?”
就在黃河南岸觀戰的姚益生感到驚訝之時,同樣已經撤離到黃河北岸的劉寧見罷,卻是心中大振。
“將士們,下馬,隨我衝啊!”
冰麵之上無法騎馬,更無法騎馬作戰,所以劉寧決定舍棄戰馬,徒步而戰。
1200名將士迅速下馬,而後從馬背之上取下盾牌,從腰間抽出戰刀,左手持盾,右手執刀,向前殺去。
“殺啊——”劉寧大喊一聲。
“殺啊——”1200名將士同時大聲呐喊。
千人大喊,氣勢如虹,震天動地,聲貫雲霄,風雲都為之變色。
1200名將士如猛虎一般衝來,一時氣勢洶洶,聲勢異常浩大。
200名破陣營的將士見罷,精神更加一振,連續揮刀斬殺敵軍。
而反觀姚益生大軍,則一個個臉色大變,心中恐懼,紛紛轉身,向黃河南岸跑來。
“將軍,要不要增援兵力?”
一名校尉向姚益生問道。
姚益生臉色陰沉,抬起手來,語氣堅決地說道:
“不,令大軍擺好隊形,防止冉閔大軍衝上河岸!”
那名校尉聽罷,連忙大聲地喊道:“弓箭手,準備!”
3000名弓箭手聽罷,個個搭箭上弦,抬起弓箭,瞄向河麵。
河麵之上,姚益生大軍在前逃跑,而冉閔則帶領大軍在後追擊。
待到距離黃河岸邊近些時候,隻聽得姚益生大喝一聲:“放箭!”
“嗖——”“嗖——”“嗖——”
萬千箭矢如暴雨般傾瀉而下,直壓得在後追擊的冉閔大軍前進不得。
而姚益生大軍乘此機會,連忙跑上岸邊,而後迅速抬起拒馬,用撐杆撐好。
“嗖——”“嗖——”“嗖——”
萬千箭矢如暴雨般傾瀉而下,一波接著一波,連綿不絕。
冉閔見對方箭雨過於密集,又怕己方將士損失過大,於是連連大喝道:
“撤!”
對方占據河岸,居高臨下,箭雨密集,己方根本無法突破,強攻隻能意味著更多的傷亡。
所以冉閔這才果斷地下令大軍迴撤。
寇頭男和劉寧二人聽罷,見對方箭雨過於密集,於是也大聲地喊道:
“撤!”
“撤!”
眾將士左手持盾,護住身體,擋住箭雨,開始慢慢後退。
待大軍後退50步左右時,已經退出了對方的箭矢射程之外,眾人這才放緩速度,安下心來。
“撤!繼續後退——”
冉閔再次大喊一聲。
“撤!撤!繼續撤!”
劉寧和寇頭男二人也是大聲地喊道。
大軍繼續後退,一直退到黃河的北岸這才停了下來。
黃河的南岸的姚益生見冉閔大軍退去,於是冷哼一聲,心中卻是十分得意。
雖然這一戰死傷己方數千名將士,但是這一仗卻是非打不可。
如今慕容恪正在猛攻懷縣,所以為了死死的拖住冉閔,將冉閔留在軹關,姚益生必須與冉閔大戰一場,叫冉閔離開不得。
這也是原本計劃中的一環。
兩軍各迴黃河南北岸,相互對峙,誰也沒有率先發起第二場戰鬥。
黃河中央,冰麵之上,屍體橫陳,血流成河,斷頭殘肢,散落河麵,簡直慘不忍睹,宛如人間煉獄。
冉閔大軍迴到黃河北岸,劉寧連忙湊上前來,隻見冉閔如同血人一樣,從頭至腳,全身上下皆是鮮血。
更讓人感到驚訝的是,在冉閔的左小腿外側竟然還插著一支箭矢。
“陛下,您中箭了?”
這200名破陣營的將士們是從1500名匈奴將士中挑選出來的精英,個個不僅善騎善射,而且身強力壯,體力過人。
因為沒有強壯的身體根本不足以穿戴起重達40斤的鐵甲。
而且眾將士都是作戰多年,不僅武藝精湛,而且戰場經驗異常豐富。
因此說,眾匈奴將士們完全可以稱為高力士,以一抵十,不在話下。
這也是冉閔敢率領200名破陣營的將士衝擊姚益生1萬大軍的底氣。
眾破陣營的眾將士們左手持盾,右手執刀,一個個猶如出籠的猛獸一般,勢不可擋。
雙方混戰一起,眾破陣營的將士們勇往直前,奮勇殺敵。
左盾擋矛,右刀砍人,一道道刀光閃過,一聲聲的慘叫之聲不斷響起,一顆顆的腦袋不斷掉落。
黃河的冰麵之上,很快就染紅了鮮血,顯得異常妖豔、恐怖和殘忍。
一名姚益生所屬的將士揮刀砍在一名破陣營的玄甲之上,“嗞溜溜”的泛起一串串的火花。
破陣營的將士右手揮刀,猛力下砍,“噗”的一聲,腦袋落地,一股鮮血從脖腔之中衝天而起。
又一名將士揮矛刺向一名玄甲將士,長矛刺在玄甲之上,又是“嗞溜溜”的泛起一串串的火花。
玄甲將士乘機轉動身體,戰刀揮下。
“啊”的一陣慘叫聲起。
“撲通”一聲,一支斷臂掉落冰麵之上。
又一名將士揮矛刺來,長矛正中玄甲將士的後背,強大的衝擊力直撞得那玄甲將士摔倒在冰麵之上。
這名玄甲將士迅速從冰麵上爬起,卻不想從斜麵裏又有一支長矛刺來。
玄甲將士左手持盾,擋過長矛,而後戰刀落下,又將對方將士砍成兩半。
左手盾,右手刀,這就是冉閔自創的刀盾術。
在去年冬季冉閔剛剛到達野王之後,就組織全軍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大練兵活動。
其中,個人的戰技訓練主要分三類:刀盾術、槍盾術和箭術。(詳見第188章:冬季練兵)
經過一年來的訓練,將士們早已將刀盾術掌握地十分熟練,融入到血液之中。
雙方混戰一起,你刺我砍,刀來矛往,金戈交鳴,戰場混亂不堪。
黃河的冰麵之上,屍體左右橫陳,頭顱遍地,斷肢掉落,血流如河。
但若細心觀察,九成九的屍體盡是姚益生大軍的將士屍體。
破陣營的將士人以200人對戰對方3000名將士,不僅沒有半點落於下風,而且還殺得姚益生大軍步步後退。
特別是冉閔,長槊所過,三丈範圍之內人碰人飛,刀碰刀飛,矛碰矛飛,來迴縱橫,如同無人之境。
以200名玄甲步兵擊敗對方3000名將士並不是什麽神話。
在曆史上,李世民曾率領1000名“玄甲軍”騎兵在虎牢關大破竇建德10萬大軍,最後逼迫龜縮在洛陽城中的王世充繳械投降。
由此可見,玄甲重裝的戰鬥力是何等的驚人。
站在河岸上的姚益生見罷,心中一陣驚訝,他自小長這麽大,既沒有見過如此勇猛的軍隊,更沒有見過刀矛不入的將士。
“這是一支什麽軍隊,難道又是冉閔從地獄之中帶來的惡鬼?”
就在黃河南岸觀戰的姚益生感到驚訝之時,同樣已經撤離到黃河北岸的劉寧見罷,卻是心中大振。
“將士們,下馬,隨我衝啊!”
冰麵之上無法騎馬,更無法騎馬作戰,所以劉寧決定舍棄戰馬,徒步而戰。
1200名將士迅速下馬,而後從馬背之上取下盾牌,從腰間抽出戰刀,左手持盾,右手執刀,向前殺去。
“殺啊——”劉寧大喊一聲。
“殺啊——”1200名將士同時大聲呐喊。
千人大喊,氣勢如虹,震天動地,聲貫雲霄,風雲都為之變色。
1200名將士如猛虎一般衝來,一時氣勢洶洶,聲勢異常浩大。
200名破陣營的將士見罷,精神更加一振,連續揮刀斬殺敵軍。
而反觀姚益生大軍,則一個個臉色大變,心中恐懼,紛紛轉身,向黃河南岸跑來。
“將軍,要不要增援兵力?”
一名校尉向姚益生問道。
姚益生臉色陰沉,抬起手來,語氣堅決地說道:
“不,令大軍擺好隊形,防止冉閔大軍衝上河岸!”
那名校尉聽罷,連忙大聲地喊道:“弓箭手,準備!”
3000名弓箭手聽罷,個個搭箭上弦,抬起弓箭,瞄向河麵。
河麵之上,姚益生大軍在前逃跑,而冉閔則帶領大軍在後追擊。
待到距離黃河岸邊近些時候,隻聽得姚益生大喝一聲:“放箭!”
“嗖——”“嗖——”“嗖——”
萬千箭矢如暴雨般傾瀉而下,直壓得在後追擊的冉閔大軍前進不得。
而姚益生大軍乘此機會,連忙跑上岸邊,而後迅速抬起拒馬,用撐杆撐好。
“嗖——”“嗖——”“嗖——”
萬千箭矢如暴雨般傾瀉而下,一波接著一波,連綿不絕。
冉閔見對方箭雨過於密集,又怕己方將士損失過大,於是連連大喝道:
“撤!”
對方占據河岸,居高臨下,箭雨密集,己方根本無法突破,強攻隻能意味著更多的傷亡。
所以冉閔這才果斷地下令大軍迴撤。
寇頭男和劉寧二人聽罷,見對方箭雨過於密集,於是也大聲地喊道:
“撤!”
“撤!”
眾將士左手持盾,護住身體,擋住箭雨,開始慢慢後退。
待大軍後退50步左右時,已經退出了對方的箭矢射程之外,眾人這才放緩速度,安下心來。
“撤!繼續後退——”
冉閔再次大喊一聲。
“撤!撤!繼續撤!”
劉寧和寇頭男二人也是大聲地喊道。
大軍繼續後退,一直退到黃河的北岸這才停了下來。
黃河的南岸的姚益生見冉閔大軍退去,於是冷哼一聲,心中卻是十分得意。
雖然這一戰死傷己方數千名將士,但是這一仗卻是非打不可。
如今慕容恪正在猛攻懷縣,所以為了死死的拖住冉閔,將冉閔留在軹關,姚益生必須與冉閔大戰一場,叫冉閔離開不得。
這也是原本計劃中的一環。
兩軍各迴黃河南北岸,相互對峙,誰也沒有率先發起第二場戰鬥。
黃河中央,冰麵之上,屍體橫陳,血流成河,斷頭殘肢,散落河麵,簡直慘不忍睹,宛如人間煉獄。
冉閔大軍迴到黃河北岸,劉寧連忙湊上前來,隻見冉閔如同血人一樣,從頭至腳,全身上下皆是鮮血。
更讓人感到驚訝的是,在冉閔的左小腿外側竟然還插著一支箭矢。
“陛下,您中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