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閔還未答聲,此時麵具張卻道:“父親,沁河西岸還有800多匹戰馬,要不我現在令人牽引過來?”


    冉閔點頭,說道:“如此也好,你現在立即令人連夜牽引戰馬,明日一早,我們集合人馬,向東進發。”


    冉閔之所以沒有乘勝追擊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自己帶領的1400名將士皆為步兵,根本無法快速追擊。


    隻有等這些將士全部配備戰馬,成為騎兵之後,才可以快速機動。


    當日夜,鄧襄和王遠二人帶領200名將士和169名傷殘人員返迴沁河西岸,牽引來500餘匹戰馬。


    次日一早,將士們醒來。


    昨日一番戰鬥,將士們也是累得不輕,經過一夜休息,個個精神煥發。


    2500名將士身騎戰馬,在冉閔、劉寧、呂護和張蠔等人的帶領下,開始向東進發。


    寇頭男帶領100名騎兵在前,作為斥候。


    冉閔帶領的1460名將士主要由劉寧和寇頭男帶領的960名匈奴將士、由蔣乾從鄴城帶來的310名將士以及呂護帶領的170名將士組成。


    這些將士個個都是身經百戰的老將,個個都是能騎善射,配備戰馬之後,便迅速變為騎兵。


    大軍浩浩蕩蕩向東進發,中午時分已經來到了丹河西岸。


    丹河發源於太行山中,最終注入沁河,是沁河最大的支流。


    丹河上的橋梁已被拆除,丹河的對岸陳列著數千名名慕容鮮卑騎兵和步兵,個個手持弓箭,將前進的道路完全封死。


    “哼!”


    冉閔一陣冷哼,遂令大軍後退20裏地。


    “野王十八騎,你們18人迅速散開,前去看看丹河之上是否有狹窄之處,可以渡過河去。”


    高興等野王十八騎得令,分散開來,沿著丹河上下遊駛去。


    到天黑之前,程讓、簡生二人返迴,向冉閔稟報道:


    “陛下,在丹河上遊,發現一處拐彎之處,約有不到三丈之寬。可是,在丹河的對岸有慕容鮮卑騎兵巡邏。”


    冉閔聽罷,再問道:“距此約有多遠?”


    程讓道:“約有20裏地。”


    冉閔又道:“慕容鮮卑將士有多少?”


    程讓道:“約有千餘人。”


    冉閔點頭,說道:“好,你們返迴,且去休息,隨時等我命令!”


    “是,陛下!”


    程讓、簡生二人退去,冉閔又令人叫來寇頭男,說道:


    “寇頭校尉,你去將周鼎將軍請來!”


    寇頭男聽罷,拱手答是,退身而出。


    當日夜,一名頭戴鬥笠的奇異之人到來。


    冉閔見後,哈哈大笑道:


    “周鼎將軍,別來無恙啊!”


    來人正是周鼎,桓溫手下的揚武將軍。


    周鼎取下鬥笠,笑道:“托天王的福氣,末將才能再次見到天王啊!”


    冉閔哈哈一笑,與周鼎二人坐下。


    周鼎開門見山的說道:“天王,我已帶1000名將士隱藏在盤龍村中,隻等天王的命令。”


    原來,就在桓衝帶領4000名將士陳兵桃花峪、吸引慕容評注意的同時,桓溫早已派周鼎帶領1000名將士偷偷地連夜乘坐小船渡過黃河,而後隱藏在盤龍村中。


    桓衝陳兵桃花峪是假,而周鼎帶兵渡過黃河是真。


    “在這1000名將士之中,有350人乃是玄甲將士。”


    周鼎補充道。


    冉閔聽罷,心中大喜,沒想到桓衝為了幫助自己,竟然將他的玄甲親兵全部派出,這讓冉閔感動不已。


    “桓公真是用心了,迴去之後替我謝謝桓公。”


    冉閔感激地說道。


    周鼎聽罷,卻是歎道:“桓公一世為人驕傲,看不起他人。隻有對天王才刮目相待,引為知己。


    桓公遇困,天王兩度相救,如今天王有難,桓公豈能置之不理?”


    冉閔聽罷,也是心有感觸,桓溫雖然為人驕傲,剛愎自用,但是對待朋友卻是真誠相待,屬於那種敢作敢為,一諾千金的男子漢。


    冉閔也是說道:“桓公將我引為知己,我為朋友兩肋插刀,也是理所應當之舉。”


    周鼎聽罷,點了點頭,遂道:“不知天王下一步該如何動作?”


    冉閔打開地圖,說道:


    “後日淩晨,我將在此強渡丹河,到時屯居在興隆堡中的慕容鮮卑將士必然前來阻擊。


    到時,你隱藏在興隆堡東側十裏地,待我們雙方大戰開起,你便從後方開始進攻。


    到時我們雙方前後夾擊,爭取一舉消滅了慕容鮮卑大軍。


    另外,你告訴所屬將士,凡是頭盔之上係有紅布條的,皆為我軍。”


    周鼎聽罷,重重地點了點頭,而後起身,對著冉閔拱手道:


    “請天王放心,我一定完成任務,保證不放走慕容鮮卑將士一兵一卒。”


    周鼎返迴,冉閔又叫來劉寧、呂護和張蠔三人,說道:


    “呂護將軍,你現在帶人前往丹河上遊20裏地,開始砍伐樹木,製作簡易飛橋。”


    “是,陛下!”


    呂護帶領的170名將士原先一直居住於太行山腳下防守沁河,曾經三度製作橋梁,甚有經驗。


    所以,修建飛橋之事,冉閔便交給了呂護。


    冉閔看向劉寧和張蠔二人,說道:


    “麵具張,你帶領500名將士迅速返迴太行山腳下,將那繳獲的20架霹靂車運過來。


    右賢王,你帶領本部人馬繼續隨我一起巡邏丹河,而後大張旗鼓地砍伐樹木。


    隨後將所有的樹木堆積在丹河之旁,裝作一幅架設橋梁,強渡丹河的假象,以此吸引慕容鮮卑的注意力。”


    麵具張和劉寧二人聽罷,立即起身,分赴各方。


    次日一早,冉閔帶領大軍聚集在丹河岸邊,500名將士下馬,開始四處砍伐樹木,而後運到丹河邊上,準備搭建橋梁。


    河對麵的慕容鮮卑巡邏騎兵見後,頓時大驚,連忙向支烏那報告。


    支烏那聽後,也是心中一驚,遂與鮮於和鳴二人一同帶領3000名騎兵到來。


    在丹河的對岸,支烏那隻見冉閔大軍約有2000多人,俱為騎兵,而一部分將士開始趕著戰馬,將一根根砍伐的樹木拖至河邊,準備架設橋梁。


    “這一定是假象,冉閔慣用聲東擊西的手法,在此搭建橋梁,以圖吸引我軍的注意力。”


    支烏那大聲地吼道。


    “不錯,上一次之時,冉閔也是故意在太行山腳下布下重兵,以此吸引我軍的注意力。


    而實際上,他們卻乘著夜色,偷偷地渡過沁河襲擊我們。


    如今冉閔大張旗鼓地在此修築橋梁,一定是在吸引我們的注意力。


    如果不出我所料,冉閔今夜必定會帶領大軍奔赴他方,乘機渡過丹河。”


    鮮於和鳴也是大聲地說道。


    支烏那聽罷,點了點頭,鮮於和鳴所言,與自己想得一模一樣。


    “來人,通知所有騎兵,加強丹河方向的巡邏。”


    時間一點點過去,至下午時分,在丹河西岸已經堆積了大量的樹木。


    支烏那心中一陣冷笑,“冉閔,你就給我在此裝腔作勢吧!”


    鮮於和鳴聽罷,心中也是一陣冷笑。


    可是,隨著20架霹靂車的到來,支烏那和鮮於和鳴二人的笑容慢慢凝結在臉上。


    20架霹靂車沿著丹河一字排開,拋杆下壓,人頭般大小的石塊裝填於拋兜之內。


    支烏那和鮮於和鳴二人同時大驚道:“難道他們真的在此強渡沁河?”


    “來人,迅速集結大軍,阻止冉閔大軍渡河!”


    支烏那大聲地吼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五胡屠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煮茶喝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煮茶喝酒並收藏五胡屠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