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王,我們不是奸細,是鎮蠻護軍派來的。”
一名將士見到冉閔,欣喜若狂,連連喊道。
“鎮蠻護軍?桓衝?”
冉閔微微一笑,見這四名將士皆是晉人,遂笑著問道:
“你們說你是桓衝派來的,那我問你,你可有什麽信物?”
四名將士一聽,你看我,我看你,一陣錯愕。
此時,另一名將士說道:“天王,我們是鎮蠻護軍將軍派來的斥候,身上並沒有什麽信物。”
冉閔聽罷,又是微微一笑,遂道:
“既然沒有信物,那麽我可不可以同樣理解為你們四人是姚襄派來的?”
姚襄為人仗義,善於籠絡人心,在姚襄的大軍之中,有不少的晉人將士。
所以,眼前四人皆為晉人,但冉閔一時還不能確定這四人到底是桓衝派來的,還是姚襄派來的。
“姚襄?”
四人聽罷,又是一陣驚訝。
此時,那帶頭之人又道:“天王,我們怎麽可能是姚襄派來的呢?雖然我們沒有信物,但是我可以給天王講一個故事。”
“故事?”
冉閔聽罷,一時來了興趣,遂道:“你說來聽聽!”
那名將士道:“就在今年四月初,天王第一次來到中軍帳時,大將軍的親兵要求天王下馬步行至帳中,
可是,天王不肯下馬,一時與大將軍的親兵發生衝突。
後來,還是鎮蠻護軍(桓衝)出麵,這才帶領天王進入營中。”
“哈哈哈哈……”
冉閔一陣哈哈大笑,又問:“你們四人怎知此事?”
那名將士也是嗬嗬一笑,說道:“天王有所不知,我們四人都是鎮蠻將軍(桓衝)身邊的親兵。
當時天王與中軍將士發生衝突,我們四人皆伴隨在鎮蠻護軍(桓衝)的身邊,親曆了此事,所以曉得。”
冉閔聽罷,點了點頭,心中高興,如此便可以確認這四人確實是桓衝派來前來聯係自己的。
冉閔看向四人,再問:“桓衝叫你們四人前來,不知為了何事?”
那帶頭的將士聽罷,頓時喜形於色,連忙說道:
“天王,大將軍已經帶領大軍繞過洛陽城,到達虎牢關之地,現正在休整之中。
大將軍感謝天王的救命之恩,派出我們四人前來,告知陛下,大將軍決定帶兵渡過黃河,從後發起突然襲擊,一舉消滅駐紮在懷縣的燕軍。”
冉閔聽罷,頓時心喜,一個蹦子跳了起來,“好!真是太好了!”
冉閔來迴踱步,尋思多時,這才說道:
“你們迴去告訴桓衝,我們三日後在沁河入黃河口處相聚,具體商議前後夾擊燕軍之事。”
四人聽罷,連連拱手答是。
四人離去,冉閔隻覺心中高興,全身舒爽,遂集合蔣乾、申道生和張蠔三人,將桓衝與自己聯係之事詳細地講述了一番。
蔣乾三人聽罷,也是心中高興。
冉閔道:“此次與桓溫聯手,前後夾擊慕容鮮卑,機會來之不易。
所以我們大家需要好好謀劃一番才是,切不可因為一時的小便宜而貽誤了大戰機。
既然如此,我們也不用著急進攻慕容鮮卑,讓他們慢慢渡過河去。
等到野王城周邊的危險徹底解除之後,我們再慢慢商議消滅慕容鮮卑大軍之事。”
眾人聽罷,皆都點頭。
蔣乾也是長歎道:“是啊,這次機會來之不易,我們確實要好好謀劃一番。
若是此戰能夠徹底消滅慕容鮮卑的主力,那麽以後野王便徹底安全了。”
四人再次研究一番,決定由蔣乾和申道生二人帶領步兵繼續防守野王城。
而冉閔和張蠔二人則繼續帶領2100名騎兵繼續前出,假裝一副逼迫慕容鮮卑將士退至沁河以東的假象。
同時,冉閔派人前往軹關,令唿延信留守軹關,劉寧和寇頭男二人迅速率領剩餘的400名匈奴將士趕到野王。
冉閔和張蠔二人帶領2100名騎兵步步緊逼,而慕容評則和慕容尚德、慕輿長卿、皇甫顯宗和鮮於和鳴四人帶領1.1萬名騎兵繼續斷後,步步後退,隊形嚴整。
與此同時,討逆將軍支烏那早就帶領1000名騎兵前往太行山腳下開始砍伐樹木,修建橋梁。
冉閔和張蠔二人見慕容鮮卑大軍隊形嚴整,長矛手和弓箭手交替部署,根本不給己方進攻的漏洞。
於是,冉閔和張蠔二人又是一陣商議,各帶1000名騎兵,分為東西兩部,做出一副兩側夾擊的假象。
可是,慕容評並沒有因為冉閔兵分兩路而冒犯出兵,采用各個擊破的方法分別攻打冉閔部和張蠔部。
相反,慕容評也將1.1萬名慕容鮮卑騎兵分為三部,左右各部署3000名騎兵,分別防範冉閔和張蠔,而自己則帶領5000名騎兵作為中軍,策應雙方。
冉閔見罷,對著張蠔笑道:“慕容評可真是小心啊,我們給他主動出擊的機會,他都不敢動作,真是個膽小鬼!”
張蠔在一旁聽罷,卻不以為然,而是說道:
“父親,不是慕容評膽子小,而是他早已被父親您嚇破了膽,根本不敢主動出擊。”
冉閔聽罷,一陣哈哈大笑,“既然如此,我們就繼續演戲,等待桓溫的消息吧!”
雙方對峙,誰也沒有主動發起進攻。
慕容評帶領1.1萬名騎兵且守且退,而冉閔和張蠔二人則帶領2100名將士且攻且進。
就在這一日夜,一名斥候急促促地跑來,見到慕容評,大聲地說道:
“上庸王,不好了,桓溫帶領大軍已經行至虎牢關了。”
慕容評聽罷,頓時大驚,生氣地罵道:
“姚襄簡直是個廢物,怎麽可以讓桓溫跑掉呢?”
一旁的慕容尚德聽罷,突然臉色大變,說道:
“叔父,如今我們的主力軍隊皆集合在此地,後方空虛,無人防守。
若是桓溫帶領大軍突然渡過黃河,攻擊我們的後方,這可怎麽辦?”
慕容評聽後,也是一陣大驚:
後方還有近2萬名將士和5萬名百姓駐紮在懷縣周邊,若是桓溫帶領大軍發起突然襲擊,占領了懷縣。
如此,前有桓溫攔路,後有冉閔追擊,到時雙方東西夾擊,自己豈不是成了甕中之鱉?
“這可如何是好?”
一名將士見到冉閔,欣喜若狂,連連喊道。
“鎮蠻護軍?桓衝?”
冉閔微微一笑,見這四名將士皆是晉人,遂笑著問道:
“你們說你是桓衝派來的,那我問你,你可有什麽信物?”
四名將士一聽,你看我,我看你,一陣錯愕。
此時,另一名將士說道:“天王,我們是鎮蠻護軍將軍派來的斥候,身上並沒有什麽信物。”
冉閔聽罷,又是微微一笑,遂道:
“既然沒有信物,那麽我可不可以同樣理解為你們四人是姚襄派來的?”
姚襄為人仗義,善於籠絡人心,在姚襄的大軍之中,有不少的晉人將士。
所以,眼前四人皆為晉人,但冉閔一時還不能確定這四人到底是桓衝派來的,還是姚襄派來的。
“姚襄?”
四人聽罷,又是一陣驚訝。
此時,那帶頭之人又道:“天王,我們怎麽可能是姚襄派來的呢?雖然我們沒有信物,但是我可以給天王講一個故事。”
“故事?”
冉閔聽罷,一時來了興趣,遂道:“你說來聽聽!”
那名將士道:“就在今年四月初,天王第一次來到中軍帳時,大將軍的親兵要求天王下馬步行至帳中,
可是,天王不肯下馬,一時與大將軍的親兵發生衝突。
後來,還是鎮蠻護軍(桓衝)出麵,這才帶領天王進入營中。”
“哈哈哈哈……”
冉閔一陣哈哈大笑,又問:“你們四人怎知此事?”
那名將士也是嗬嗬一笑,說道:“天王有所不知,我們四人都是鎮蠻將軍(桓衝)身邊的親兵。
當時天王與中軍將士發生衝突,我們四人皆伴隨在鎮蠻護軍(桓衝)的身邊,親曆了此事,所以曉得。”
冉閔聽罷,點了點頭,心中高興,如此便可以確認這四人確實是桓衝派來前來聯係自己的。
冉閔看向四人,再問:“桓衝叫你們四人前來,不知為了何事?”
那帶頭的將士聽罷,頓時喜形於色,連忙說道:
“天王,大將軍已經帶領大軍繞過洛陽城,到達虎牢關之地,現正在休整之中。
大將軍感謝天王的救命之恩,派出我們四人前來,告知陛下,大將軍決定帶兵渡過黃河,從後發起突然襲擊,一舉消滅駐紮在懷縣的燕軍。”
冉閔聽罷,頓時心喜,一個蹦子跳了起來,“好!真是太好了!”
冉閔來迴踱步,尋思多時,這才說道:
“你們迴去告訴桓衝,我們三日後在沁河入黃河口處相聚,具體商議前後夾擊燕軍之事。”
四人聽罷,連連拱手答是。
四人離去,冉閔隻覺心中高興,全身舒爽,遂集合蔣乾、申道生和張蠔三人,將桓衝與自己聯係之事詳細地講述了一番。
蔣乾三人聽罷,也是心中高興。
冉閔道:“此次與桓溫聯手,前後夾擊慕容鮮卑,機會來之不易。
所以我們大家需要好好謀劃一番才是,切不可因為一時的小便宜而貽誤了大戰機。
既然如此,我們也不用著急進攻慕容鮮卑,讓他們慢慢渡過河去。
等到野王城周邊的危險徹底解除之後,我們再慢慢商議消滅慕容鮮卑大軍之事。”
眾人聽罷,皆都點頭。
蔣乾也是長歎道:“是啊,這次機會來之不易,我們確實要好好謀劃一番。
若是此戰能夠徹底消滅慕容鮮卑的主力,那麽以後野王便徹底安全了。”
四人再次研究一番,決定由蔣乾和申道生二人帶領步兵繼續防守野王城。
而冉閔和張蠔二人則繼續帶領2100名騎兵繼續前出,假裝一副逼迫慕容鮮卑將士退至沁河以東的假象。
同時,冉閔派人前往軹關,令唿延信留守軹關,劉寧和寇頭男二人迅速率領剩餘的400名匈奴將士趕到野王。
冉閔和張蠔二人帶領2100名騎兵步步緊逼,而慕容評則和慕容尚德、慕輿長卿、皇甫顯宗和鮮於和鳴四人帶領1.1萬名騎兵繼續斷後,步步後退,隊形嚴整。
與此同時,討逆將軍支烏那早就帶領1000名騎兵前往太行山腳下開始砍伐樹木,修建橋梁。
冉閔和張蠔二人見慕容鮮卑大軍隊形嚴整,長矛手和弓箭手交替部署,根本不給己方進攻的漏洞。
於是,冉閔和張蠔二人又是一陣商議,各帶1000名騎兵,分為東西兩部,做出一副兩側夾擊的假象。
可是,慕容評並沒有因為冉閔兵分兩路而冒犯出兵,采用各個擊破的方法分別攻打冉閔部和張蠔部。
相反,慕容評也將1.1萬名慕容鮮卑騎兵分為三部,左右各部署3000名騎兵,分別防範冉閔和張蠔,而自己則帶領5000名騎兵作為中軍,策應雙方。
冉閔見罷,對著張蠔笑道:“慕容評可真是小心啊,我們給他主動出擊的機會,他都不敢動作,真是個膽小鬼!”
張蠔在一旁聽罷,卻不以為然,而是說道:
“父親,不是慕容評膽子小,而是他早已被父親您嚇破了膽,根本不敢主動出擊。”
冉閔聽罷,一陣哈哈大笑,“既然如此,我們就繼續演戲,等待桓溫的消息吧!”
雙方對峙,誰也沒有主動發起進攻。
慕容評帶領1.1萬名騎兵且守且退,而冉閔和張蠔二人則帶領2100名將士且攻且進。
就在這一日夜,一名斥候急促促地跑來,見到慕容評,大聲地說道:
“上庸王,不好了,桓溫帶領大軍已經行至虎牢關了。”
慕容評聽罷,頓時大驚,生氣地罵道:
“姚襄簡直是個廢物,怎麽可以讓桓溫跑掉呢?”
一旁的慕容尚德聽罷,突然臉色大變,說道:
“叔父,如今我們的主力軍隊皆集合在此地,後方空虛,無人防守。
若是桓溫帶領大軍突然渡過黃河,攻擊我們的後方,這可怎麽辦?”
慕容評聽後,也是一陣大驚:
後方還有近2萬名將士和5萬名百姓駐紮在懷縣周邊,若是桓溫帶領大軍發起突然襲擊,占領了懷縣。
如此,前有桓溫攔路,後有冉閔追擊,到時雙方東西夾擊,自己豈不是成了甕中之鱉?
“這可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