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就在今日天明時分,冉閔帶領野王十八騎以及100名玄甲騎兵和近400名匈奴將士,一人兩馬,催馬加鞭,開始向野王城出發。
眾人一路奔波,途中遇到了不少敗退的慕容鮮卑騎兵。
眾慕容鮮卑騎兵見到冉閔眾人追來,頓時大驚,連忙騎馬向兩側跑去。
冉閔直接忽視了這些逃竄的慕容鮮卑將士,他目前最為主要的任務便是迅速趕往野王,解救野王之危。
眾人一人雙馬,換馬不換人,在中午時分,僅僅休息了半個時辰,便又再次催馬向野王城趕來。
“將軍,不好了,冉閔追上來了!”
此時,討逆將軍支烏那聽說冉閔追來,頓時嚇個半死,遂對身邊的眾親兵說道:
“你們迅速下馬,隱藏於田地溝渠之中。”
數名親兵得令,迅速下馬,向道路兩旁的溝渠之中跑去。
而支烏那則帶領四名親兵,一人雙馬,再次趕路。
於是,前方支烏那帶領四名親兵,一人雙馬,在前逃跑。
而後方,冉閔則帶領野王十八騎以及100名玄甲騎兵和近400名匈奴將士,一人兩馬,在後追擊。
就在討逆將軍支烏那剛剛到達慕容大營之時,冉閔緊隨其後,也已到達了野王城的西城門。
在野王城的西城門外,駐紮著一隊約2000人的慕容鮮卑騎兵,由令狐歸義負責。
此時,這一隊慕容鮮卑騎兵也正在四處收集屍體,開始向野王城的北城門處轉移,大軍亂成一片。
令狐歸義正在指揮大軍搬運屍體,就在這時,一名斥候跑來,大聲地說道:
“將軍,西方發現煙塵!”
令狐歸義聽罷,心中納悶:“這又是哪兒來的煙塵?”
於是,令狐歸義僅帶領100名將士前出查看。
還未等令狐歸義走出一裏地之遠,隻見前方的曠野之上出現了一支密密麻麻的騎兵,鋪天蓋地,成半圓之形向前衝來,氣勢逼人。
令狐歸義藝高人膽大,並沒有將這隊騎兵隊伍放在眼中,於是對身邊的一名傳令兵道:
“你速速返迴,組織將士集合。”
傳令兵得令,騎馬向後跑去。
而後,令狐歸義高舉手中的鋼叉,大聲地喝道:
“其它人,隨我一同出擊!”
令狐歸義想得沒錯,他想帶領這100名將士前出阻擊,以此延緩對方進攻的勢頭,給後方正在搬運屍體的將士們以足夠的準備時間。
當然,令狐歸義還有自己的想法,普天之下,能與他對決的沒有幾人。
在冉閔大軍之中,僅有冉閔和那麵具張二人能夠與己抗衡,其它之人他根本都沒有打在眼中。
而冉閔遠在河洛之地,麵具張被困野王城中。
所以據他猜測,這支騎兵應當是留守軹關的劉寧等人。
令狐歸義心中無懼,手持鋼叉,大喝一聲,率先向前衝去。
其它的100名慕容鮮卑將士也是紛紛手持長矛,催動戰馬,向前奔去。
雙方同時向前奔來,很快便相遇一起。
就在這時,令狐歸義突然眼睛大睜,失聲喝道:
“冉閔?”
隻見前方騎兵中駛來一人,身材高大魁梧,全身鮮血染紅衣甲,手持一杆丈八長的長槊,須發後張,殺氣騰騰,直向自己奔來。
“冉閔!”
令狐歸義心中大驚,他是萬萬沒有想到冉閔會出現在此地。
據偵察的消息可知,此時的冉閔應當在河洛之地正與姚襄大軍作戰。
“他怎麽可能會出現在此地?”
令狐歸義一陣心虛,馬速都不由地慢下來了幾分。
但是,即使麵對冉閔,並沒有讓令狐歸義失去戰鬥的決心。
相反,令狐歸義也想與冉閔大戰一場,以此試試冉閔的戰鬥力到底有多強。
畢竟,在他出道之時,整日聽說冉閔到底有多麽多麽的厲害,先是刺傷了大師兄慕容尚德,後又一招削去了慕輿長卿的鼻子。
一切都說得神乎其神,但是他並沒有見過,這讓他的好奇心無限放大。
“殺啊——”
冉閔大喝一聲,手持長槊,率先向前殺來。
前方的一名將領距離冉閔越來越近,隻見那名將領手持一把鋼叉。
“龍山五將?”
冉閔心中也是一陣困惑。
當世武將,使用鋼叉的並不多,在他的影象之中,隻有曾經與張蠔作戰過的龍山五將中有一人使用鋼叉。
那人與張蠔二人大戰四五十迴合,不分勝負,最後還是被張蠔利用雙馬鐙的優勢,使用長矛聚力一擊,才將那人擊於馬背之下。
“龍山五將!”
冉閔頓時臉色一陣陰沉,他決定就此斬殺了此人,以絕後患。
二人同時騎馬向前衝來,冉閔再次大喝一聲,為自己壯氣壯膽。
“殺啊——”
當雙方相距僅有三丈之時,二人同時揮擊鋼叉長槊,向前刺來。
但是,冉閔並沒有率先發起進攻。
令狐歸義手舉鋼叉,大喝一聲,向前刺來。
冉閔手舉“霸王”馬槊,向上揮擊,直接挑開令狐歸義的鋼叉。
“咣”的一聲,叉槊相交,火星四濺。
令狐歸義隻覺得自己的雙臂之上一陣大力傳來,真震得自己雙臂發麻,險些有些把持不住,脫手而飛。
兩馬相錯,各自向前駛去。
就在這時,隻見冉閔右手從腰間順勢抽出九節鞭,直向令狐歸義的後背砸去。
“啊——”的一聲慘叫。
九節鞭正中令狐歸義的後背。
“哇——”的一聲。
令狐歸義隻覺一陣氣血上湧,一口鮮血從口中噴出。
同時,令狐歸義身體一偏,掉落馬背。
這一招,正是冉閔的十大殺招之一——殺手鐧。
所謂“殺手鐧”,並非是指那些矛戟鉤槊之類的長兵器,而是特指刀劍鞭鐧之類的短兵器。
短兵器隱藏性好,可以起到出其不意、猛然一擊的良好效果,令對方防不勝防。
《隋唐演義》中的秦瓊,最為厲害的一招便是殺手鐧,令羅成都難以防範。
而在《說嶽全傳》之中,嶽飛也是擅長使用殺手鐧,打敗並收服了楊再興。
因此,冉閔當見到令狐歸義之時,便早已心中定好了計策,決定先用馬槊蕩開令狐歸義的鋼叉,而後在兩馬交錯之時,再從腰間抽出九節鞭,直接擊殺了令狐歸義。
以有心對戰無備,無往而不勝。
事實也證明,冉閔的這一招“殺手鐧”效果也是出奇的好,一招便將令狐歸義打得吐血,掉落馬背之下。
眾人一路奔波,途中遇到了不少敗退的慕容鮮卑騎兵。
眾慕容鮮卑騎兵見到冉閔眾人追來,頓時大驚,連忙騎馬向兩側跑去。
冉閔直接忽視了這些逃竄的慕容鮮卑將士,他目前最為主要的任務便是迅速趕往野王,解救野王之危。
眾人一人雙馬,換馬不換人,在中午時分,僅僅休息了半個時辰,便又再次催馬向野王城趕來。
“將軍,不好了,冉閔追上來了!”
此時,討逆將軍支烏那聽說冉閔追來,頓時嚇個半死,遂對身邊的眾親兵說道:
“你們迅速下馬,隱藏於田地溝渠之中。”
數名親兵得令,迅速下馬,向道路兩旁的溝渠之中跑去。
而支烏那則帶領四名親兵,一人雙馬,再次趕路。
於是,前方支烏那帶領四名親兵,一人雙馬,在前逃跑。
而後方,冉閔則帶領野王十八騎以及100名玄甲騎兵和近400名匈奴將士,一人兩馬,在後追擊。
就在討逆將軍支烏那剛剛到達慕容大營之時,冉閔緊隨其後,也已到達了野王城的西城門。
在野王城的西城門外,駐紮著一隊約2000人的慕容鮮卑騎兵,由令狐歸義負責。
此時,這一隊慕容鮮卑騎兵也正在四處收集屍體,開始向野王城的北城門處轉移,大軍亂成一片。
令狐歸義正在指揮大軍搬運屍體,就在這時,一名斥候跑來,大聲地說道:
“將軍,西方發現煙塵!”
令狐歸義聽罷,心中納悶:“這又是哪兒來的煙塵?”
於是,令狐歸義僅帶領100名將士前出查看。
還未等令狐歸義走出一裏地之遠,隻見前方的曠野之上出現了一支密密麻麻的騎兵,鋪天蓋地,成半圓之形向前衝來,氣勢逼人。
令狐歸義藝高人膽大,並沒有將這隊騎兵隊伍放在眼中,於是對身邊的一名傳令兵道:
“你速速返迴,組織將士集合。”
傳令兵得令,騎馬向後跑去。
而後,令狐歸義高舉手中的鋼叉,大聲地喝道:
“其它人,隨我一同出擊!”
令狐歸義想得沒錯,他想帶領這100名將士前出阻擊,以此延緩對方進攻的勢頭,給後方正在搬運屍體的將士們以足夠的準備時間。
當然,令狐歸義還有自己的想法,普天之下,能與他對決的沒有幾人。
在冉閔大軍之中,僅有冉閔和那麵具張二人能夠與己抗衡,其它之人他根本都沒有打在眼中。
而冉閔遠在河洛之地,麵具張被困野王城中。
所以據他猜測,這支騎兵應當是留守軹關的劉寧等人。
令狐歸義心中無懼,手持鋼叉,大喝一聲,率先向前衝去。
其它的100名慕容鮮卑將士也是紛紛手持長矛,催動戰馬,向前奔去。
雙方同時向前奔來,很快便相遇一起。
就在這時,令狐歸義突然眼睛大睜,失聲喝道:
“冉閔?”
隻見前方騎兵中駛來一人,身材高大魁梧,全身鮮血染紅衣甲,手持一杆丈八長的長槊,須發後張,殺氣騰騰,直向自己奔來。
“冉閔!”
令狐歸義心中大驚,他是萬萬沒有想到冉閔會出現在此地。
據偵察的消息可知,此時的冉閔應當在河洛之地正與姚襄大軍作戰。
“他怎麽可能會出現在此地?”
令狐歸義一陣心虛,馬速都不由地慢下來了幾分。
但是,即使麵對冉閔,並沒有讓令狐歸義失去戰鬥的決心。
相反,令狐歸義也想與冉閔大戰一場,以此試試冉閔的戰鬥力到底有多強。
畢竟,在他出道之時,整日聽說冉閔到底有多麽多麽的厲害,先是刺傷了大師兄慕容尚德,後又一招削去了慕輿長卿的鼻子。
一切都說得神乎其神,但是他並沒有見過,這讓他的好奇心無限放大。
“殺啊——”
冉閔大喝一聲,手持長槊,率先向前殺來。
前方的一名將領距離冉閔越來越近,隻見那名將領手持一把鋼叉。
“龍山五將?”
冉閔心中也是一陣困惑。
當世武將,使用鋼叉的並不多,在他的影象之中,隻有曾經與張蠔作戰過的龍山五將中有一人使用鋼叉。
那人與張蠔二人大戰四五十迴合,不分勝負,最後還是被張蠔利用雙馬鐙的優勢,使用長矛聚力一擊,才將那人擊於馬背之下。
“龍山五將!”
冉閔頓時臉色一陣陰沉,他決定就此斬殺了此人,以絕後患。
二人同時騎馬向前衝來,冉閔再次大喝一聲,為自己壯氣壯膽。
“殺啊——”
當雙方相距僅有三丈之時,二人同時揮擊鋼叉長槊,向前刺來。
但是,冉閔並沒有率先發起進攻。
令狐歸義手舉鋼叉,大喝一聲,向前刺來。
冉閔手舉“霸王”馬槊,向上揮擊,直接挑開令狐歸義的鋼叉。
“咣”的一聲,叉槊相交,火星四濺。
令狐歸義隻覺得自己的雙臂之上一陣大力傳來,真震得自己雙臂發麻,險些有些把持不住,脫手而飛。
兩馬相錯,各自向前駛去。
就在這時,隻見冉閔右手從腰間順勢抽出九節鞭,直向令狐歸義的後背砸去。
“啊——”的一聲慘叫。
九節鞭正中令狐歸義的後背。
“哇——”的一聲。
令狐歸義隻覺一陣氣血上湧,一口鮮血從口中噴出。
同時,令狐歸義身體一偏,掉落馬背。
這一招,正是冉閔的十大殺招之一——殺手鐧。
所謂“殺手鐧”,並非是指那些矛戟鉤槊之類的長兵器,而是特指刀劍鞭鐧之類的短兵器。
短兵器隱藏性好,可以起到出其不意、猛然一擊的良好效果,令對方防不勝防。
《隋唐演義》中的秦瓊,最為厲害的一招便是殺手鐧,令羅成都難以防範。
而在《說嶽全傳》之中,嶽飛也是擅長使用殺手鐧,打敗並收服了楊再興。
因此,冉閔當見到令狐歸義之時,便早已心中定好了計策,決定先用馬槊蕩開令狐歸義的鋼叉,而後在兩馬交錯之時,再從腰間抽出九節鞭,直接擊殺了令狐歸義。
以有心對戰無備,無往而不勝。
事實也證明,冉閔的這一招“殺手鐧”效果也是出奇的好,一招便將令狐歸義打得吐血,掉落馬背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