弩箭接連不斷,壓得眾秦軍將士半步前進不得。
眾秦軍將士或是騎馬,或是步行,數次前衝,可是豈奈對方弩箭太密,眾秦軍將士不僅前進不得,而且還傷亡慘重。
就在這時,眾將士聽到呂光“撤退”的命令之後,於是一個個地掉轉馬頭,向密林後方退去。
此時,鄧羌正與桓石虔二人交戰。
二人已經激戰了近百餘迴合,鄧羌一直未將桓石虔拿下,心中有些著急。
桓石虔的武藝比起自己來,確實是差了一些。
但是,桓石虔身穿重甲,刀槍不入,自己的戰刀砍在對方的玄甲之上,隻能濺起一團團的火星,再無其它。
而且,這桓石虔還是個愣頭青,仗著自己身穿重甲,無所畏懼,不要命的往前撲,直逼得鄧羌步步後退。
鄧羌也是心中無法,若是放在平時,自己能遇到這樣一個對手,必然會心花怒放。
可是,此時兩軍交戰,自己又是主將,怎麽可以為了自己一時高興而放棄大局於不顧呢?
鄧羌且戰且退,桓石虔步步緊逼,一時直逼得鄧羌隻有招架之力,而無進攻之勢。
“快快後撤——”
“快快後撤——”
秦軍的眾將士一邊後撤,一邊大聲地喊叫,提醒其它的同伴。
鄧羌聽後,再無戀戰之心,於是一刀擋開桓石虔的戰刀,迅速向後跑去。
桓石虔正戰鬥得高興,見鄧羌後退,頓時心中生氣,大喊道:
“膽小鬼,不要跑!”
鄧羌也不管桓石虔的喊叫,繼續向後跑去,可是就在這時,隻見一名身穿玄甲的將士從前方奔來,擋住了自己的去路。
鄧羌心中大怒,一刀擋開對方的戰刀,而後用盡全力,直向對方肚子前的玄甲刺去。
“噗——”
戰刀沿著鐵甲甲片的縫隙穿過,刀身全部沒於玄甲將士的身體之中,僅留下一把刀柄。
“噗——”
戰刀抽出,一股鮮血從那玄甲將士的身體之中噴湧而出,瞬間便將玄甲染成了紅色。
就在這時,桓石虔持刀從後方殺來,鄧羌身體一轉,右腳飛起,將那玄甲將士的屍體踢向桓石虔,而自己則大步向前跑去。
玄甲將士的屍體擋住了桓石虔的腳步,待桓石虔扶住那玄甲將士的屍體之時,鄧羌已經跑出十步左右。
“嗖——”“嗖——”“嗖——”
箭矢不斷射來,一名名正在後撤的秦軍將士不斷地中箭倒地。
鄧羌聽到後方的箭矢破空之聲,連忙揮刀,“哐”“哐”兩聲,便將兩支箭矢砍飛。
而後,頭也不迴地向前跑去。
秦軍將士紛紛後退,很快便退出了樹林,而後躍過小河,繼續向前方跑去。
前方的司空王墮見後,頓時大驚,不知道樹林之中到底是發生了什麽事情,怎麽自己的3000名騎兵前鋒紛紛向後跑來?
此時,隻見一名名的將士衝出樹林,手持環首刀,不斷地斬殺敗逃的秦軍將士。
這些將士個個身穿厚重而臃腫的鎧甲,這些鎧甲由一塊塊的鐵塊組裝而成,一層疊著一層,看上去就十分結實厚重。
“玄甲步兵?”
司空王墮看後大驚。
就在這時,隻見從樹林中又衝出無數的將士,有的將士手持弓箭,有的將士手端弓弩。
“嗖——”“嗖——”“嗖——”
一支支的箭矢和弩箭射擊,一名名的秦軍將士中箭倒地。
“快!快!弓箭手射擊!”
眾秦軍將士聽後,紛紛從背上取下弓箭,而後搭箭弦上,朝樹林之中射去。
“全體將士聽令,撤入樹林之中。”
一名晉軍將領大聲地喊道。
眾將士聽罷,一個個地退向樹林,而後依靠樹木,手持弓箭和弓弩還擊。
3000名騎兵,返迴者不到一半。
鄧羌和呂光二人見到王墮,臉上盡帶慚愧之意。
“世明(呂光的表字),你這是怎麽迴事?”
王墮見呂光的左肩膀上鮮血已經染紅了衣甲,於是關心地問道。
呂光搖了搖頭,“沒事的,隻是傷了一點皮肉而已。”
王墮聽罷,又看向鄧羌,問道:“子翼(鄧羌的表字),這到底是怎麽迴事?”
鄧羌聽後,生氣地說道:
“想不到桓溫留下的將士盡為玄甲步兵,這些玄甲步兵身穿重型鎧甲,刀槍不入,簡直是殺不死。
我們正在激戰之時,突然又從後方湧來無數的弓弩手。
樹林之中,我們的騎兵施展不開,被他們一陣弓弩襲擊,將士們死傷慘重,我們不得不撤出樹林。”
王墮聽罷,心中明白,遂安慰道:
“你們二人莫要自責,桓溫手段百出,又是霹靂車,又是諸葛床弩,又是玄甲步兵,又是弓弩手。
敗給桓溫,並不丟人。”
鄧羌和呂光二人聽罷,同時低下頭去,並不說話。
王墮轉身,大聲喊道:
“全軍聽令,後退三裏地!”
樹林後,桓溫手拍桓石虔的肩膀,高興地哈哈大笑道:
“想不到我們桓家也出了一位了不起的勇士,有我當年的風采!”
桓溫說這話,並非是自吹自擂。
桓溫在年輕之時,為報父仇,每日枕戈泣血,苦練武藝。
在桓溫18歲時,桓溫利用江播葬禮之機,混入江府,衝入靈堂,當場手刃了江播的三個兒子以及府中家丁百餘人,一時聲名顯赫。
隻是後來,桓溫身居高位,養尊處優,不再練習,武藝這才疏鬆下來。
今日再次見到桓石虔大戰鄧羌,不由地讓桓溫想起了自己當年的意氣風發。
桓石虔見自己一向崇拜為神靈般的伯父表揚自己,心中一陣高興,於是謙虛地說道:
“多謝伯父誇獎!”
桓溫點頭,又問:“你今年多大呢?”
桓石虔道:“14歲!”
桓溫又點了點頭,說道:“你還沒有表字吧!”
桓石虔搖頭道:“沒有!”
桓溫沉思片刻,說道:“大伯為你取字鎮惡,如何?”
伯父為侄子取字,那是天經地義,就好比冉閔為小胖子劉魁取字“領軍”一樣。
“鎮惡?”桓石虔疑惑地說道。
“對,鎮惡,就是鎮壓惡人,揚我譙國桓氏之威!”
桓石虔聽後,心中大喜,連連謝道:“多謝伯父!”
桓溫望向桓石虔,一臉的慈祥,又道:
“以後,你便是我玄甲軍的統領,我封你為玄甲校尉,如何?”
眾秦軍將士或是騎馬,或是步行,數次前衝,可是豈奈對方弩箭太密,眾秦軍將士不僅前進不得,而且還傷亡慘重。
就在這時,眾將士聽到呂光“撤退”的命令之後,於是一個個地掉轉馬頭,向密林後方退去。
此時,鄧羌正與桓石虔二人交戰。
二人已經激戰了近百餘迴合,鄧羌一直未將桓石虔拿下,心中有些著急。
桓石虔的武藝比起自己來,確實是差了一些。
但是,桓石虔身穿重甲,刀槍不入,自己的戰刀砍在對方的玄甲之上,隻能濺起一團團的火星,再無其它。
而且,這桓石虔還是個愣頭青,仗著自己身穿重甲,無所畏懼,不要命的往前撲,直逼得鄧羌步步後退。
鄧羌也是心中無法,若是放在平時,自己能遇到這樣一個對手,必然會心花怒放。
可是,此時兩軍交戰,自己又是主將,怎麽可以為了自己一時高興而放棄大局於不顧呢?
鄧羌且戰且退,桓石虔步步緊逼,一時直逼得鄧羌隻有招架之力,而無進攻之勢。
“快快後撤——”
“快快後撤——”
秦軍的眾將士一邊後撤,一邊大聲地喊叫,提醒其它的同伴。
鄧羌聽後,再無戀戰之心,於是一刀擋開桓石虔的戰刀,迅速向後跑去。
桓石虔正戰鬥得高興,見鄧羌後退,頓時心中生氣,大喊道:
“膽小鬼,不要跑!”
鄧羌也不管桓石虔的喊叫,繼續向後跑去,可是就在這時,隻見一名身穿玄甲的將士從前方奔來,擋住了自己的去路。
鄧羌心中大怒,一刀擋開對方的戰刀,而後用盡全力,直向對方肚子前的玄甲刺去。
“噗——”
戰刀沿著鐵甲甲片的縫隙穿過,刀身全部沒於玄甲將士的身體之中,僅留下一把刀柄。
“噗——”
戰刀抽出,一股鮮血從那玄甲將士的身體之中噴湧而出,瞬間便將玄甲染成了紅色。
就在這時,桓石虔持刀從後方殺來,鄧羌身體一轉,右腳飛起,將那玄甲將士的屍體踢向桓石虔,而自己則大步向前跑去。
玄甲將士的屍體擋住了桓石虔的腳步,待桓石虔扶住那玄甲將士的屍體之時,鄧羌已經跑出十步左右。
“嗖——”“嗖——”“嗖——”
箭矢不斷射來,一名名正在後撤的秦軍將士不斷地中箭倒地。
鄧羌聽到後方的箭矢破空之聲,連忙揮刀,“哐”“哐”兩聲,便將兩支箭矢砍飛。
而後,頭也不迴地向前跑去。
秦軍將士紛紛後退,很快便退出了樹林,而後躍過小河,繼續向前方跑去。
前方的司空王墮見後,頓時大驚,不知道樹林之中到底是發生了什麽事情,怎麽自己的3000名騎兵前鋒紛紛向後跑來?
此時,隻見一名名的將士衝出樹林,手持環首刀,不斷地斬殺敗逃的秦軍將士。
這些將士個個身穿厚重而臃腫的鎧甲,這些鎧甲由一塊塊的鐵塊組裝而成,一層疊著一層,看上去就十分結實厚重。
“玄甲步兵?”
司空王墮看後大驚。
就在這時,隻見從樹林中又衝出無數的將士,有的將士手持弓箭,有的將士手端弓弩。
“嗖——”“嗖——”“嗖——”
一支支的箭矢和弩箭射擊,一名名的秦軍將士中箭倒地。
“快!快!弓箭手射擊!”
眾秦軍將士聽後,紛紛從背上取下弓箭,而後搭箭弦上,朝樹林之中射去。
“全體將士聽令,撤入樹林之中。”
一名晉軍將領大聲地喊道。
眾將士聽罷,一個個地退向樹林,而後依靠樹木,手持弓箭和弓弩還擊。
3000名騎兵,返迴者不到一半。
鄧羌和呂光二人見到王墮,臉上盡帶慚愧之意。
“世明(呂光的表字),你這是怎麽迴事?”
王墮見呂光的左肩膀上鮮血已經染紅了衣甲,於是關心地問道。
呂光搖了搖頭,“沒事的,隻是傷了一點皮肉而已。”
王墮聽罷,又看向鄧羌,問道:“子翼(鄧羌的表字),這到底是怎麽迴事?”
鄧羌聽後,生氣地說道:
“想不到桓溫留下的將士盡為玄甲步兵,這些玄甲步兵身穿重型鎧甲,刀槍不入,簡直是殺不死。
我們正在激戰之時,突然又從後方湧來無數的弓弩手。
樹林之中,我們的騎兵施展不開,被他們一陣弓弩襲擊,將士們死傷慘重,我們不得不撤出樹林。”
王墮聽罷,心中明白,遂安慰道:
“你們二人莫要自責,桓溫手段百出,又是霹靂車,又是諸葛床弩,又是玄甲步兵,又是弓弩手。
敗給桓溫,並不丟人。”
鄧羌和呂光二人聽罷,同時低下頭去,並不說話。
王墮轉身,大聲喊道:
“全軍聽令,後退三裏地!”
樹林後,桓溫手拍桓石虔的肩膀,高興地哈哈大笑道:
“想不到我們桓家也出了一位了不起的勇士,有我當年的風采!”
桓溫說這話,並非是自吹自擂。
桓溫在年輕之時,為報父仇,每日枕戈泣血,苦練武藝。
在桓溫18歲時,桓溫利用江播葬禮之機,混入江府,衝入靈堂,當場手刃了江播的三個兒子以及府中家丁百餘人,一時聲名顯赫。
隻是後來,桓溫身居高位,養尊處優,不再練習,武藝這才疏鬆下來。
今日再次見到桓石虔大戰鄧羌,不由地讓桓溫想起了自己當年的意氣風發。
桓石虔見自己一向崇拜為神靈般的伯父表揚自己,心中一陣高興,於是謙虛地說道:
“多謝伯父誇獎!”
桓溫點頭,又問:“你今年多大呢?”
桓石虔道:“14歲!”
桓溫又點了點頭,說道:“你還沒有表字吧!”
桓石虔搖頭道:“沒有!”
桓溫沉思片刻,說道:“大伯為你取字鎮惡,如何?”
伯父為侄子取字,那是天經地義,就好比冉閔為小胖子劉魁取字“領軍”一樣。
“鎮惡?”桓石虔疑惑地說道。
“對,鎮惡,就是鎮壓惡人,揚我譙國桓氏之威!”
桓石虔聽後,心中大喜,連連謝道:“多謝伯父!”
桓溫望向桓石虔,一臉的慈祥,又道:
“以後,你便是我玄甲軍的統領,我封你為玄甲校尉,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