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襄聽聞,心中大喜,於是連忙說道:“快快迎接。”
姚襄、姚萇、長史王亮、司馬尹赤、參軍謝讚等人一起走出殿外,見到秦國使者。
隻見秦國使者乃是一名少年,年約十五六歲,方臉寬額,兩道眉毛又粗又濃。
姚襄這些年來四處作戰,經曆豐富,閱人無數,一看這少年長相非凡,必定不是普通之人,於是心中便已暗暗重視。
呂光上前,見對方來了五六人,陣仗不小,似乎對自己的到來非常重視。
尤其是中間一人,身高八尺五寸,垂臂過膝,氣度非凡,眼神之中總是帶著一絲微笑,令人第一眼便心生好感。
呂光猜測,此人必定是羌人首領姚襄。
“秦國使者呂光見過都督!”
姚襄見這少年年紀不大,卻是甚有禮貌,一時心生好感,於是連忙扶住呂光,雙眼不斷地上下打量,遂讚道:
“真是少年英雄啊!快請——”
呂光抬起頭來,再次看向姚襄,心道:
“世人皆說姚襄明察秋毫,善於察顏觀色,籠絡人心,深受民眾的愛戴和敬重。
自己小小年紀,並無一官半職,僅僅代表秦國出使。
而姚襄卻率領手下所有高官迎接自己,對自己禮遇在加,麵子工作真是做得十足氣派。
看來,以後我還得多多向他學習怎樣籠絡人心才是。”
眾人走進殿內,姚襄坐於主座,而後右手一揮,朝著呂光一一介紹道:
“這是我的弟弟姚萇。”
“這是長史王亮。”
“這是司馬尹赤。”
“這是參軍謝讚。”
眾人起身,一一對呂光拱手示意。
呂光也是站起身來,朝眾人一一拱手致敬。
眾人介紹完畢,姚襄又道:
“呂將軍,如今桓衝與唿延毒已被我困於新城之中,桓溫帶領大軍前來解救,又被我阻於半路,前進不得。
桓溫派出的信使又被我半路截殺,目前桓溫與桓衝二人通信斷絕,各自為陣。
所以說,目前可是我們合圍桓溫的最佳時機啊!”
呂光聽罷,心中也是高興,於是說道:
“都督大人,我秦國司空王墮大人已經帶領1萬騎兵從新安出發。
特派我前來與都督大人聯係,看如何一舉消滅桓溫,還請都督大人明示。”
姚襄聽罷,心中狂喜,呂光之語已經說得很明白了,雙方的關係將由姚襄主導,而秦國則作為輔助。
“來人——”
姚襄大喝一聲,隻見一名將士上前,將一幅地圖懸掛於牆壁之上。
姚襄起身,大步上前,指著一個紅點道:
“呂將軍,如今桓溫率兵屯居於馬營之中,馬營原為曹操養馬之地,四處皆有一丈高牆。
馬營之中還有數口水井,原來是為了飲馬之用打鑿的。
我計劃今夜發起進攻,將馬營團團包圍,而後困死桓溫,叫他突圍不得。”
呂光聽罷,心中詫異,於是問道:“都督難道不準備強攻馬營,徹底消滅桓溫?”
姚襄聽罷,大手一揮,哈哈笑道:
“不!不!不!桓溫軍中還有數百架諸葛床弩,一弦十箭,殺傷力頗為厲害。
另外,桓溫還有數千將士,若是我們發起強攻,隻怕傷亡會過於巨大,得不償失。
你們秦國派兵前來相助於我,我怎麽能夠眼睜睜地看著你們去送死呢?”
呂光聽後,心中一驚,心道:
“這姚襄可真是會說話,兩軍作戰,怎麽可能沒有傷亡?
明明是姚襄想圍困於桓溫於馬營之中,卻偏偏說是為了替秦國著想,不想看到秦軍將士傷亡。
這話說得可真是一個字——絕!”
呂光笑道:“多謝都督為我們秦國將士著想,在此我先替將士們謝過都督了。”
姚襄聽罷,大手再次一揮,假裝大度地說道:
“我們目前是友軍,共同對付桓溫,為將士們的生命著想是應該的,何來謝過?呂將軍真是太謙虛了!
哈哈哈哈……”
呂光微微一笑,並沒有將姚襄的麵子話放在心上,而是又疑惑地問道:
“目前我們雙方的兵力合在一起,約有3萬之多,都督大人為何不速速解決戰鬥,而采取圍困之法呢?
難道都督大人不怕桓溫突圍?”
姚襄聽罷,再次哈哈大笑道:“這個呂將軍就不懂了!”
呂光聽聞,百思不得其解,遂道:“願聽都督大人詳解!”
姚襄手撫長須,抬頭慢慢說道:
“兩軍相遇,若是在曠野之中,我們圍困桓溫,那麽桓溫便沒有了退路,與其坐以待斃,不如背水一戰,絕路求生。
如此,桓溫必然會想盡一切辦法、不惜一切力量進行突圍。
但是馬營四處修有高牆,可以憑此阻擊我們的進攻。
如此,人一旦有了依靠思想,就會放棄絕地求生的念頭,而轉為固守待援。
這是人之思維,人之常理,無論何人,都不可能打破,桓溫亦是如此。
所以,我才選定馬營作為戰鬥的場地,故意後撤,將馬營留給桓溫,叫他由此產生依賴思想,隻想固守,不想突圍。
所謂馬營、馬營,就是圈馬的地方。
今日,我就準備將桓溫像牛馬一樣困死於馬營之中。”
姚襄說罷,轉頭看向呂光,問道:
“若是你是桓溫,被我們團團包圍,你是想堅守馬營,還是想突圍而出呢?”
呂光聽罷,低下頭去,思考再三,這才慢慢說道:
“都督高見!若是我是桓溫,不到糧草斷絕,不到走投無路之時,我是不會選擇突圍的。”
姚襄聽罷,一陣哈哈大笑。
呂光起身,拱手道:“我這便返迴告訴司空大人,明日淩晨時分,我們會準時到達馬營。”
姚襄聽罷,心中狂喜,於是大步上前,握著呂光的手道:
“桓溫是我們氐、羌兩族共同的敵人,也是晉室的支柱。
如果我們能齊心協力消滅了桓溫,那以後我們兩族將不再受到晉室的威脅。”
呂光聽罷,深受感動,於是也握著姚襄的手道:
“這個道理我自然懂得,請都督放心,我們秦國一定會配合您,徹底消滅了桓溫。”
姚襄、姚萇、長史王亮、司馬尹赤、參軍謝讚等人一起走出殿外,見到秦國使者。
隻見秦國使者乃是一名少年,年約十五六歲,方臉寬額,兩道眉毛又粗又濃。
姚襄這些年來四處作戰,經曆豐富,閱人無數,一看這少年長相非凡,必定不是普通之人,於是心中便已暗暗重視。
呂光上前,見對方來了五六人,陣仗不小,似乎對自己的到來非常重視。
尤其是中間一人,身高八尺五寸,垂臂過膝,氣度非凡,眼神之中總是帶著一絲微笑,令人第一眼便心生好感。
呂光猜測,此人必定是羌人首領姚襄。
“秦國使者呂光見過都督!”
姚襄見這少年年紀不大,卻是甚有禮貌,一時心生好感,於是連忙扶住呂光,雙眼不斷地上下打量,遂讚道:
“真是少年英雄啊!快請——”
呂光抬起頭來,再次看向姚襄,心道:
“世人皆說姚襄明察秋毫,善於察顏觀色,籠絡人心,深受民眾的愛戴和敬重。
自己小小年紀,並無一官半職,僅僅代表秦國出使。
而姚襄卻率領手下所有高官迎接自己,對自己禮遇在加,麵子工作真是做得十足氣派。
看來,以後我還得多多向他學習怎樣籠絡人心才是。”
眾人走進殿內,姚襄坐於主座,而後右手一揮,朝著呂光一一介紹道:
“這是我的弟弟姚萇。”
“這是長史王亮。”
“這是司馬尹赤。”
“這是參軍謝讚。”
眾人起身,一一對呂光拱手示意。
呂光也是站起身來,朝眾人一一拱手致敬。
眾人介紹完畢,姚襄又道:
“呂將軍,如今桓衝與唿延毒已被我困於新城之中,桓溫帶領大軍前來解救,又被我阻於半路,前進不得。
桓溫派出的信使又被我半路截殺,目前桓溫與桓衝二人通信斷絕,各自為陣。
所以說,目前可是我們合圍桓溫的最佳時機啊!”
呂光聽罷,心中也是高興,於是說道:
“都督大人,我秦國司空王墮大人已經帶領1萬騎兵從新安出發。
特派我前來與都督大人聯係,看如何一舉消滅桓溫,還請都督大人明示。”
姚襄聽罷,心中狂喜,呂光之語已經說得很明白了,雙方的關係將由姚襄主導,而秦國則作為輔助。
“來人——”
姚襄大喝一聲,隻見一名將士上前,將一幅地圖懸掛於牆壁之上。
姚襄起身,大步上前,指著一個紅點道:
“呂將軍,如今桓溫率兵屯居於馬營之中,馬營原為曹操養馬之地,四處皆有一丈高牆。
馬營之中還有數口水井,原來是為了飲馬之用打鑿的。
我計劃今夜發起進攻,將馬營團團包圍,而後困死桓溫,叫他突圍不得。”
呂光聽罷,心中詫異,於是問道:“都督難道不準備強攻馬營,徹底消滅桓溫?”
姚襄聽罷,大手一揮,哈哈笑道:
“不!不!不!桓溫軍中還有數百架諸葛床弩,一弦十箭,殺傷力頗為厲害。
另外,桓溫還有數千將士,若是我們發起強攻,隻怕傷亡會過於巨大,得不償失。
你們秦國派兵前來相助於我,我怎麽能夠眼睜睜地看著你們去送死呢?”
呂光聽後,心中一驚,心道:
“這姚襄可真是會說話,兩軍作戰,怎麽可能沒有傷亡?
明明是姚襄想圍困於桓溫於馬營之中,卻偏偏說是為了替秦國著想,不想看到秦軍將士傷亡。
這話說得可真是一個字——絕!”
呂光笑道:“多謝都督為我們秦國將士著想,在此我先替將士們謝過都督了。”
姚襄聽罷,大手再次一揮,假裝大度地說道:
“我們目前是友軍,共同對付桓溫,為將士們的生命著想是應該的,何來謝過?呂將軍真是太謙虛了!
哈哈哈哈……”
呂光微微一笑,並沒有將姚襄的麵子話放在心上,而是又疑惑地問道:
“目前我們雙方的兵力合在一起,約有3萬之多,都督大人為何不速速解決戰鬥,而采取圍困之法呢?
難道都督大人不怕桓溫突圍?”
姚襄聽罷,再次哈哈大笑道:“這個呂將軍就不懂了!”
呂光聽聞,百思不得其解,遂道:“願聽都督大人詳解!”
姚襄手撫長須,抬頭慢慢說道:
“兩軍相遇,若是在曠野之中,我們圍困桓溫,那麽桓溫便沒有了退路,與其坐以待斃,不如背水一戰,絕路求生。
如此,桓溫必然會想盡一切辦法、不惜一切力量進行突圍。
但是馬營四處修有高牆,可以憑此阻擊我們的進攻。
如此,人一旦有了依靠思想,就會放棄絕地求生的念頭,而轉為固守待援。
這是人之思維,人之常理,無論何人,都不可能打破,桓溫亦是如此。
所以,我才選定馬營作為戰鬥的場地,故意後撤,將馬營留給桓溫,叫他由此產生依賴思想,隻想固守,不想突圍。
所謂馬營、馬營,就是圈馬的地方。
今日,我就準備將桓溫像牛馬一樣困死於馬營之中。”
姚襄說罷,轉頭看向呂光,問道:
“若是你是桓溫,被我們團團包圍,你是想堅守馬營,還是想突圍而出呢?”
呂光聽罷,低下頭去,思考再三,這才慢慢說道:
“都督高見!若是我是桓溫,不到糧草斷絕,不到走投無路之時,我是不會選擇突圍的。”
姚襄聽罷,一陣哈哈大笑。
呂光起身,拱手道:“我這便返迴告訴司空大人,明日淩晨時分,我們會準時到達馬營。”
姚襄聽罷,心中狂喜,於是大步上前,握著呂光的手道:
“桓溫是我們氐、羌兩族共同的敵人,也是晉室的支柱。
如果我們能齊心協力消滅了桓溫,那以後我們兩族將不再受到晉室的威脅。”
呂光聽罷,深受感動,於是也握著姚襄的手道:
“這個道理我自然懂得,請都督放心,我們秦國一定會配合您,徹底消滅了桓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