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閔找來蔣乾、呂護、申道生、烏赤烈四人,說道:


    “如今秦國的東海王苻雄病逝,按照禮製,秦國在百日之內是不會動兵的,如此潼關不破,桓溫便安全無憂。


    桓溫無憂,我野王便同樣無憂。


    從今日起,大將軍(蔣乾),主要負責野王城的管理,迅速召集百姓建造房屋,將從懷縣遷來的百姓立即進行安置。


    呂護將軍,你帶本部人馬繼續前往太行山腳下,嚴密關注燕軍動向,防止他們在沁河之上建造橋梁,渡過河來。”


    當初,冉閔令人在太行山腳下的沁河之上建造橋梁,騎兵騎馬而過。


    既然自己能在此建橋,同樣燕軍也可以在此建橋。


    所以,防護好太行山腳下的沁河,至關重要。


    蔣乾和呂護二人聽罷,同時拱手:“是,陛下!”


    冉閔又對申道生和烏赤烈二人說道:


    “你們二人帶領將士們防守沁河,旦有消息,及時來報!”


    “是,陛下!”


    申道生和烏赤烈二人同時答是。


    任務分配完畢,眾人離去,冉閔心中高興。


    如今自己的手下共有將士2800人,其中劉寧帶領600名匈奴將士防守軹關,呂護帶領400名將士防守太行山腳下的沁河。


    在野王之東的正麵戰場之上,共有1800名將士,其中有申道生帶領的800名將士和烏赤烈帶領的1000名匈奴將士。


    這些都是正規軍,除此之外,野王周邊還有5000多名當地征召的百姓。


    這些百姓農忙之時負責種植莊稼,農閑之時便是戰士,負責守衛野王城的安全。


    如今麥忙時節完畢,待秋收之後,這些百姓便可全部變成將士,披甲執銳,跟隨自己作戰。


    如此一算,自己已有近8000名將士,這令冉閔內中充滿無限豪情,信心滿滿。


    有此力量,他有絕對的信心能夠阻止慕容評大軍渡過沁河,也有絕對的信心能夠打敗慕容評的進攻。


    且說駐紮在洛陽一帶的桓溫聽說東海王苻雄死去,心中狂喜不已,急令蔡頓帶領3000人馬,從潼關趕至洛陽,抓緊時間攻克洛陽城。


    這其中最為著急的卻是羌人姚襄。


    自己帶領3萬將軍偷襲武關,斷絕了桓溫大軍的糧道和退路。


    但是他卻萬萬沒有想到,桓溫不僅沒有進攻武關,而是偷襲了潼關,而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相繼攻克了澠池和宜陽,兵臨洛陽城下。


    這使得他大吃一驚。


    於是姚襄迅速帶領大軍前往洛陽,可是在新城(今河南省洛陽市伊川縣),卻遭到了桓衝和唿延毒二人軍隊的頑強抵抗。


    攻打新城數日,全軍傷亡損失了六七千人,可是新城依然沒有被攻克。


    這令姚襄很是著急。


    若是自己救援不及,洛陽一旦被桓溫攻破,那自己好不容易得來的領地就會又將消失。


    自己也不得不再次背井離鄉,成為喪家之犬。


    但是,這還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自己將無處可去,天下之大,竟無自己立足之地。


    這才是最為可怕的。


    姚襄也想繞過新城,直擊桓溫大軍的軍隊,可是繞過新城,那自己就有可能被桓溫大軍前後夾擊,甚至有全軍覆沒的可能。


    古代戰爭,關隘城池為什麽那麽重要,許多將領寧可犧牲數萬將士的性命攻打關隘城池,也不繞過,就是因為:


    第一,繞過關隘城池,城池之中的敵人就有可能斷絕自己的糧道。


    第二,繞過關隘城池,城池之中的敵人就有可能斷絕自己的退路。


    第三,繞過關隘城池,城池之中的敵人就有可能尾隨自己,一旦前方戰事失利,自己就會麵臨前後被夾擊的可能。


    所以,麵對關隘城池,古代將領寧可犧牲大量將士奪取,也絕不繞過。


    如今,姚襄便麵臨這樣的困境。


    先前,姚襄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秦國,希望秦國能夠攻克潼關,尾追桓溫大軍,迫使桓溫大軍繼續向東而去。


    如此,才能確保洛陽城的安全。


    可是,就在這關鍵時刻,卻傳來了東海王苻雄病逝的消息,這對於姚襄來說,簡直是晴天霹靂,萬念俱灰。


    如今誰也靠不住了,唯一能夠依靠的就是自己了。


    可是,姚襄也是沒有想到,正因為桓溫的貪心,卻保住了洛陽城的安全。


    桓溫軍中缺糧,到達洛陽盆地之時,正是小麥成熟收割之時。


    於是,桓溫派出軍隊將洛陽城四麵包圍,遲遲卻不進攻。


    而是派出將士,四處催促百姓,收割糧食,征集軍糧。


    這給了駐守在洛陽城中的姚萇足夠的準備防禦時間,也給了姚襄一定的緩衝時間。


    若是當初桓溫不顧一切,舉全軍之力強行進攻洛陽城,估計等姚襄帶領3萬大軍從武關趕至洛陽之時,洛陽城早已換了主人。


    戰爭就是這個樣子,一招不慎,全盤皆輸。


    一念之差,有可能決定整個戰局。


    小麥收割完畢,桓溫終於有了足夠的軍糧,這才決定進攻洛陽。


    洛陽城的南邊便是洛河,北邊是邙山。


    所以,桓溫決定集中兵力部署在洛陽城西,而在洛陽城東卻未部署一兵一卒。


    洛陽城東是桓溫留給姚萇大軍的退路。


    如此有了退路,洛陽城中的將士才不會殊死相拚。


    這就是桓溫的打算。


    80架霹靂車的拋杆高高豎起,200架床弩已經箭在弦上,全部集中在洛陽城西一帶。


    80架霹靂車拋杆壓低,裝填上石塊,而後將士砸掉卡銷,人頭般大小的石塊高高拋起,直擊洛陽城的城牆。


    一時之間,洛陽城的西城門上女牆倒塌,塵土飛揚,將士慘叫,鮮血四濺。


    站立在城牆上的姚萇連忙閃躲,險些被石塊砸中,嚇得出了一身冷汗。


    先後三輪進攻,240個石塊已將洛陽城的西城牆砸得破爛不堪,倒塌一片。


    同時,200架床弩一起發射,2000支箭矢如蝗蟲般地向城牆之上射去。


    “啊!”“啊!”“啊!”的慘叫之聲此起彼伏,城牆上一名名的將士先後中箭,倒於地上。


    過不多時,洛陽城的西城門上盡是屍體,堆積如山,鮮血如瀑布一般沿著城牆流下。


    1000名手持弓箭的將士上前,手持弓箭,排成數隊,不斷地搭箭弦上,朝城牆上射箭。


    又有1000名先登營的將士前衝,將長梯搭於城牆之上,而後手持環首刀,沿著長梯,直向城牆上爬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五胡屠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煮茶喝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煮茶喝酒並收藏五胡屠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