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蠔正欲騎馬返迴,忽見皇甫顯宗吐血掉落馬下,頓時心中大喜,再次勒轉馬頭,手持長矛,準備將皇甫顯宗直接斬殺。
“皇甫顯宗武藝高強,且精通兵法,斬除皇甫顯宗,那父親可就少了一大勁敵!”
張蠔正這樣想著,忽聽樹林之中再次傳來一聲長嘯。
張蠔勒停戰馬,思考再三,最後舍棄皇甫顯宗,直向樹林中駛來。
張蠔來到樹林,見到冉閔,心中疑惑,上前問道:
“父親,我正準備斬殺了皇甫顯宗,您為何喚孩兒返迴?”
冉閔聽後,笑道:“留他一命也好!”
張蠔百思不得其解,於是說道:
“父親,皇甫顯宗武藝高強,且精通兵法,將來必成為我們的一大勁敵!
剛才皇甫顯宗被我罵得吐血掉落馬下,如此好的機會,為何要放過他呢?”
冉閔聽罷,哈哈大笑,突然臉色一沉,湊到張蠔的跟前,問道:
“你說他為什麽會吐血呢?”
張蠔驚訝,隨口道:“當然是被我罵得了!”
冉閔搖頭,“非也,你說你能罵得慕容評吐血嗎?”
張蠔搖了搖頭,說道:“我不知道慕容評有什麽弱點,所以不能。”
冉閔聽後,連連點頭,說道:“你說得很好,皇甫顯宗之所以被你罵得吐血,說明他有羞恥之心。”
“羞恥之心?”張蠔納悶道。
冉閔點頭,說道:“是的,羞恥之心。既然他有羞恥之心,這就說明他以事燕國為恥,以背叛祖宗為恥。”
張蠔聽罷,這才明白。
冉閔抬起頭來,繼續說道:“既然他有羞恥之心,便有被我們策反的機會。
皇甫顯宗武藝高強,且精通兵法。若是我能夠得到皇甫顯宗,那以後對付起燕國來,我們又多了一員猛將。
你說這是不是好事呢?”
張蠔聽罷,這才完全明白,於是誇讚道:“父親想得可真是長遠啊!”
冉閔心中高興,遂道:“既然如此,便留他一命吧!我們走!”
說罷,冉閔與張蠔便騎馬返迴。
在路上,張蠔再次高興地說道:“父親,這次跟你出來,我可真是大開眼界,大有收獲啊!”
冉閔聽罷,笑道:“以後隻要學會用腦子思考,每一次都會大有收獲的。”
皇甫顯宗大軍順利進入懷縣城內。
慕容評聽說皇甫顯宗受傷,於是連忙親自趕來慰問。
皇甫顯宗的父親可是當朝的尚書左仆射皇甫真,權高位重,如今皇甫顯宗受傷,若是丟了性命,他可真是擔待不起。
“這到底是什麽情況?”
慕容評見皇甫顯宗躺在床上,臉色蒼白,昏迷不醒,胸前沾滿了鮮血,但卻身體並沒有半點傷痕。
此時,一名校尉上前,遂將張蠔與皇甫顯宗交戰之事詳細地向慕容評講述了一遍。
“什麽,是被那麵具之人罵得吐血?”
那名校尉點了點頭,不敢多說一句話。
慕容評聽後,踱來踱去,而後對那名校尉說道:
“皇甫顯宗受傷之事以及吐血的原因不得告訴任何人!”
那名校尉聽後,連連答應:“屬下明白!”
慕容評返迴房間,思考再三,心道:
“如今皇甫顯宗帶領的3000人馬到來,懷縣之中的燕軍將士達到了1.3萬餘人。
來時自己帶領了2萬騎兵,這才短短幾日時間,便損失了7000多人。
況且龍山五將之中,除鮮於和鳴之外,其它四人全部受傷,無法上得戰場。
這若是讓陛下知道之後,必將大怒,處罰於我,這可怎麽辦?”
慕容評眉頭緊皺,心中煩憂,來迴踱步,舉棋不定。
就在這時,一個想法突然竄出慕容評的腦海。
“唉?我為何不來個移花接木,製造矛盾,轉移陛下的注意力呢?”
慕容評喜上眉梢,連忙遂令人鋪紙研墨,提筆寫字。
薊城。
大燕皇帝慕容儁收到慕容評的信件,打開一看,隻見上麵僅寫了十一個字:
皇甫真之子名為皇甫顯宗。
慕容儁看罷,百思不得其解,遂問信使:“這到底是怎麽迴事?”
那信使聽後,遂將張蠔與皇甫顯宗交手之事又細細地講述了一遍。
慕容儁聽罷,抬起頭來,思考多時,自言自語道:
“皇甫顯宗?顯宗?
這皇甫真為自己的兒子起名皇甫顯宗到底是何意,難道是他要複興安定郡皇甫一族?”
慕容儁搖了搖頭,百思不得其解,不過心中卻對皇甫真生出了提防之心。
懷縣。
“來人!”
一名校尉進入房間。
慕容評道:“後續大軍現在到了何處?”
那名校尉道:“稟報上庸王,大軍已到達亢鎮,再有三日時間便可到達。”
慕容評聽後,心中著急,於是說道:
“通知慕容塵,叫他加快速度,晝夜兼程,兩日內務必到達懷縣。”
那名校尉聽後,有些為難地說道:“可是,上庸王,大軍若是晝夜兼程,隻怕會遭到冉閔的襲擊。”
慕容評聽罷,頓時如泄氣的氣球,坐於胡床之上,氣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大軍晝行夜住,防止冉閔帶兵襲擊,這是慕容評先前下達的命令。
所以,帶領後續大軍的慕容塵一直是晝行夜停,每日行軍不過四十裏地。
慕容評抬起手來,朝那名校尉歎道:
“告訴大軍,嚴防死守,任何人不得隨意出戰。
另外,通知鮮於和鳴,加強夜間防守,防止冉閔偷襲。
同時,派出10支騎兵斥候隊伍,偵察冉閔大軍的動向。
旦有情況,及時來報。”
“是,上庸王!”
校尉得令,快速走出房間。
最近幾日,懷縣城牆之上布滿了燕軍的將士,個個手持弓箭刀矛,防守十分嚴密。
另外,在懷縣城外一直遊弋著近十支斥候隊伍,每支隊伍約10人,四處散開,來迴巡邏,偵察冉閔大軍的一動一靜。
就在冉閔想著如何布局,全殲鮮卑斥候之時,又一道消息傳來。
“報——陛下,我們在懷縣以東亢鎮發現了燕軍的後續軍隊,約有近10萬人之多,再有三四日時間便可到達懷縣。
另外,我們在偵察之時,發現他們攜帶了大量的霹靂車、雲梯、井闌等攻城武器。”
冉閔聽後,心中略微心驚:
“再有三四日時間便可到達,如此看來,應該是撤退的時間了。”
“皇甫顯宗武藝高強,且精通兵法,斬除皇甫顯宗,那父親可就少了一大勁敵!”
張蠔正這樣想著,忽聽樹林之中再次傳來一聲長嘯。
張蠔勒停戰馬,思考再三,最後舍棄皇甫顯宗,直向樹林中駛來。
張蠔來到樹林,見到冉閔,心中疑惑,上前問道:
“父親,我正準備斬殺了皇甫顯宗,您為何喚孩兒返迴?”
冉閔聽後,笑道:“留他一命也好!”
張蠔百思不得其解,於是說道:
“父親,皇甫顯宗武藝高強,且精通兵法,將來必成為我們的一大勁敵!
剛才皇甫顯宗被我罵得吐血掉落馬下,如此好的機會,為何要放過他呢?”
冉閔聽罷,哈哈大笑,突然臉色一沉,湊到張蠔的跟前,問道:
“你說他為什麽會吐血呢?”
張蠔驚訝,隨口道:“當然是被我罵得了!”
冉閔搖頭,“非也,你說你能罵得慕容評吐血嗎?”
張蠔搖了搖頭,說道:“我不知道慕容評有什麽弱點,所以不能。”
冉閔聽後,連連點頭,說道:“你說得很好,皇甫顯宗之所以被你罵得吐血,說明他有羞恥之心。”
“羞恥之心?”張蠔納悶道。
冉閔點頭,說道:“是的,羞恥之心。既然他有羞恥之心,這就說明他以事燕國為恥,以背叛祖宗為恥。”
張蠔聽罷,這才明白。
冉閔抬起頭來,繼續說道:“既然他有羞恥之心,便有被我們策反的機會。
皇甫顯宗武藝高強,且精通兵法。若是我能夠得到皇甫顯宗,那以後對付起燕國來,我們又多了一員猛將。
你說這是不是好事呢?”
張蠔聽罷,這才完全明白,於是誇讚道:“父親想得可真是長遠啊!”
冉閔心中高興,遂道:“既然如此,便留他一命吧!我們走!”
說罷,冉閔與張蠔便騎馬返迴。
在路上,張蠔再次高興地說道:“父親,這次跟你出來,我可真是大開眼界,大有收獲啊!”
冉閔聽罷,笑道:“以後隻要學會用腦子思考,每一次都會大有收獲的。”
皇甫顯宗大軍順利進入懷縣城內。
慕容評聽說皇甫顯宗受傷,於是連忙親自趕來慰問。
皇甫顯宗的父親可是當朝的尚書左仆射皇甫真,權高位重,如今皇甫顯宗受傷,若是丟了性命,他可真是擔待不起。
“這到底是什麽情況?”
慕容評見皇甫顯宗躺在床上,臉色蒼白,昏迷不醒,胸前沾滿了鮮血,但卻身體並沒有半點傷痕。
此時,一名校尉上前,遂將張蠔與皇甫顯宗交戰之事詳細地向慕容評講述了一遍。
“什麽,是被那麵具之人罵得吐血?”
那名校尉點了點頭,不敢多說一句話。
慕容評聽後,踱來踱去,而後對那名校尉說道:
“皇甫顯宗受傷之事以及吐血的原因不得告訴任何人!”
那名校尉聽後,連連答應:“屬下明白!”
慕容評返迴房間,思考再三,心道:
“如今皇甫顯宗帶領的3000人馬到來,懷縣之中的燕軍將士達到了1.3萬餘人。
來時自己帶領了2萬騎兵,這才短短幾日時間,便損失了7000多人。
況且龍山五將之中,除鮮於和鳴之外,其它四人全部受傷,無法上得戰場。
這若是讓陛下知道之後,必將大怒,處罰於我,這可怎麽辦?”
慕容評眉頭緊皺,心中煩憂,來迴踱步,舉棋不定。
就在這時,一個想法突然竄出慕容評的腦海。
“唉?我為何不來個移花接木,製造矛盾,轉移陛下的注意力呢?”
慕容評喜上眉梢,連忙遂令人鋪紙研墨,提筆寫字。
薊城。
大燕皇帝慕容儁收到慕容評的信件,打開一看,隻見上麵僅寫了十一個字:
皇甫真之子名為皇甫顯宗。
慕容儁看罷,百思不得其解,遂問信使:“這到底是怎麽迴事?”
那信使聽後,遂將張蠔與皇甫顯宗交手之事又細細地講述了一遍。
慕容儁聽罷,抬起頭來,思考多時,自言自語道:
“皇甫顯宗?顯宗?
這皇甫真為自己的兒子起名皇甫顯宗到底是何意,難道是他要複興安定郡皇甫一族?”
慕容儁搖了搖頭,百思不得其解,不過心中卻對皇甫真生出了提防之心。
懷縣。
“來人!”
一名校尉進入房間。
慕容評道:“後續大軍現在到了何處?”
那名校尉道:“稟報上庸王,大軍已到達亢鎮,再有三日時間便可到達。”
慕容評聽後,心中著急,於是說道:
“通知慕容塵,叫他加快速度,晝夜兼程,兩日內務必到達懷縣。”
那名校尉聽後,有些為難地說道:“可是,上庸王,大軍若是晝夜兼程,隻怕會遭到冉閔的襲擊。”
慕容評聽罷,頓時如泄氣的氣球,坐於胡床之上,氣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大軍晝行夜住,防止冉閔帶兵襲擊,這是慕容評先前下達的命令。
所以,帶領後續大軍的慕容塵一直是晝行夜停,每日行軍不過四十裏地。
慕容評抬起手來,朝那名校尉歎道:
“告訴大軍,嚴防死守,任何人不得隨意出戰。
另外,通知鮮於和鳴,加強夜間防守,防止冉閔偷襲。
同時,派出10支騎兵斥候隊伍,偵察冉閔大軍的動向。
旦有情況,及時來報。”
“是,上庸王!”
校尉得令,快速走出房間。
最近幾日,懷縣城牆之上布滿了燕軍的將士,個個手持弓箭刀矛,防守十分嚴密。
另外,在懷縣城外一直遊弋著近十支斥候隊伍,每支隊伍約10人,四處散開,來迴巡邏,偵察冉閔大軍的一動一靜。
就在冉閔想著如何布局,全殲鮮卑斥候之時,又一道消息傳來。
“報——陛下,我們在懷縣以東亢鎮發現了燕軍的後續軍隊,約有近10萬人之多,再有三四日時間便可到達懷縣。
另外,我們在偵察之時,發現他們攜帶了大量的霹靂車、雲梯、井闌等攻城武器。”
冉閔聽後,心中略微心驚:
“再有三四日時間便可到達,如此看來,應該是撤退的時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