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大戰五十迴合,一時不分勝負。
但是,隨著戰鬥的進行,張蠔也漸漸地趨於冷靜,不再像剛開始那樣衝動。
張蠔知道,眼前這位燕軍將領乃是一位武藝高強之人,與自己相比,也是差不了多少。
二人繼續大戰,就在這時,一道靈光閃過張蠔的腦海。
“記住,用力之時,要雙腿發力,腰要當家。力量從腿部傳遞於腰部,而後再帶動全身,雙臂用力,揮矛擊打對方。”
“記住,騎戰與步戰不同。如今你的戰馬配有鐵馬鐙,便可以雙腿發力;而對手沒有鐵馬鐙,無處支撐。
這就是你的優勢。
如此,騎戰之時,你便可以使用前刺或是橫掃,擊打對手的正麵或是側麵,而後將對手擊打於馬下。”
冉閔一句句的教誨閃過張蠔的腦海,這令張蠔很是興奮。
於是,二人再次對衝之時,張蠔雙腿緊緊地踩在馬鐙之上,雙腿微微彎曲,身體略微懸空,雙臀與馬鞍稍有間隙。
而後,張蠔雙手執矛,向前刺去。
令狐歸義見狀,雙手執叉,向前迎來。
矛叉相撞,又是“咣”的一聲,張蠔身體微微後仰,而令狐歸義則險些被張蠔的長矛撞擊於馬下。
張蠔見自己一招得勢,心中大喜。
就在雙馬交錯之時,張蠔揮手轉動長矛,雙腿仍然緊緊地踩在馬鐙之上,而後雙腿用力,運至腰間,再帶動雙臂,長矛橫掃。
令狐歸義見張蠔揮矛掃來,於是迫於無奈,隻好再揮叉相擋。
矛叉相撞,又是“咣”的一聲。
張蠔身體向左傾斜,但由於左腿用力踩在馬鐙之上,所以並沒有掉下馬來。
而令狐歸義則不同,由於雙腳懸空,僅臀部與馬鞍接觸,無處支撐,被張蠔長矛撞擊,“嘭”的一聲,從馬背上掉落了下來。
兩馬錯過,張蠔繼續騎馬向前奔去,而令狐歸義則順勢一個翻滾,借力卸力,站起身來,滿臉狐疑,覺得不可思議。
自己與對方大戰五十迴合,不分勝負,怎麽就在剛才,對方突然力量一下子變得大了許多。
第一招前刺險些將自己刺於馬下,第二招橫掃則直接將自己擊落馬下,這到底是怎麽迴事?
張蠔勒馬迴轉,隻見令狐歸義站立原地,正在發呆。
張蠔大喜,於是左手持韁勒轉戰馬,右手執矛,雙腿緊緊地踩在馬鐙之上,雙腿微微彎曲,身體略微懸空,雙臀與馬鞍稍稍離有間隙。
“記住,騎戰之時,一定要善於借用外力,一定要善於借用戰馬的速度,提高自己的攻擊力。”
冉閔的教誨再次浮於張蠔的腦海之中。
令狐歸義見張蠔騎馬持矛刺來,心中大駭,於是連忙後退,而後舉起鋼叉,擋向長矛。
“咣——”
矛叉再次相撞,張蠔馬快矛長,令狐歸義一個不慎,直接被長矛擊得向後翻滾而去。
張蠔一招得手,乘戰馬掠過令狐歸義之時,再次雙腿用力,手中長矛高高舉起,狠狠砸下。
令狐歸義剛剛翻身站起,見張蠔又揮矛砸來,心中無奈,隻好舉叉相迎。
又是“咣”的一聲,矛叉相撞,鋼叉的一支叉尖被長矛擊斷,如子彈一般向後飛去。
令狐歸義一時站立不穩,一屁股坐於地上,同時隻覺得胸口一陣氣悶,“哇——”的一聲,一口鮮血噴出。
張蠔策馬而過,而後再勒轉戰馬,揮矛向令狐歸義衝去。
令狐歸義見張蠔殺來,心中大驚,連忙起身,向一旁的一處帳篷後跑去。
張蠔連續三招得勢,信心大振,於是驅馬直向帳篷追去。
“嗞——”的一聲。
張蠔手中丈八長的長矛揮掃,直接將帳篷掀為兩半,而後驅使戰馬,直向倒塌的帳篷衝去。
帳篷後的令狐歸義見張蠔越過帳篷,騎馬衝來,於是連忙又向旁邊的一處帳篷跑去。
張蠔勒動戰馬,繼續向令狐歸義追去,而後手中長矛上撩。
又是“嗞——”的一聲,帳篷被長矛撕為兩半,張蠔驅馬再向前殺去。
就在這時,正有一名鮮卑將士被一名臉塗得五顏六色的將士追逐,剛好跑到了帳篷之後。
張蠔揮矛前刺,長矛直接刺穿那名鮮卑將士的身體,挑於長矛之上。
張蠔揮動長矛右甩,直接將矛尖上的鮮卑將士扔到了數十步之外。
而後,張蠔再次驅馬前衝,向前方的另一個帳篷追去。
此時,又有數名鮮卑將士如無頭的蒼蠅一般,四處亂跑,正好繞過帳篷,跑到了張蠔的眼前。
張蠔揮動長矛橫掃,左右開弓,直接將兩名鮮卑將士擊上了天,而後再長矛前刺,又將一名鮮卑將士刺穿胸膛。
令狐歸義借此機會,連忙向小河邊跑去。
就在這時,一名騎兵到來,臉上塗著五顏六色的油彩,在衝天的火光之下,猶如魔鬼一般。
令狐歸義上前,手中鋼叉橫掃,“嘭”的一聲,直接將那名臉塗油彩的將士擊落馬下。
而後,令狐歸義翻身上馬,見張蠔揮矛殺來,於是連忙抖動韁繩,向前跑去。
張蠔正要上前追逐,卻見兩名臉塗油彩的將士正追逐著五六名鮮卑將士。
張蠔驅馬上前,手中長矛再次橫掃,“嘭”“嘭”幾聲,便將那幾名鮮卑將士擊得倒飛而出,口噴鮮血,倒地不起。
張蠔抬頭,望向令狐歸義,隻見遠處火光閃動,黑夜之中早已失去了令狐歸義的蹤影。
“唉!”
張蠔一陣歎息,覺得沒有斬殺令狐歸義,實在是好生可惜。
於是,張蠔放棄令狐歸義,手持長矛,向眾潰逃的鮮卑將士殺去。
黑夜之中,敵我將士雙方很好辨認。
己方將士個個臉上塗得五顏六色,形同鬼魅,這同時也是己方的標識。
張蠔揮動長矛,追逐潰敗的鮮卑將士,一矛一人,直殺得不亦樂乎。
而野王十八騎則不同。
野王十八騎個個手持雙刀,身騎戰馬,快疾如風,雙刀左右揮舞,一刀一人,刀刀見血。
野王十八騎兵就如同十八個白麵惡靈一般,一路狂奔,一路收割,很快便將鮮卑將士衝得七零八亂。
後方的將士一個個地跟上,乘機斬殺潰逃的鮮卑將士。
但是,隨著戰鬥的進行,張蠔也漸漸地趨於冷靜,不再像剛開始那樣衝動。
張蠔知道,眼前這位燕軍將領乃是一位武藝高強之人,與自己相比,也是差不了多少。
二人繼續大戰,就在這時,一道靈光閃過張蠔的腦海。
“記住,用力之時,要雙腿發力,腰要當家。力量從腿部傳遞於腰部,而後再帶動全身,雙臂用力,揮矛擊打對方。”
“記住,騎戰與步戰不同。如今你的戰馬配有鐵馬鐙,便可以雙腿發力;而對手沒有鐵馬鐙,無處支撐。
這就是你的優勢。
如此,騎戰之時,你便可以使用前刺或是橫掃,擊打對手的正麵或是側麵,而後將對手擊打於馬下。”
冉閔一句句的教誨閃過張蠔的腦海,這令張蠔很是興奮。
於是,二人再次對衝之時,張蠔雙腿緊緊地踩在馬鐙之上,雙腿微微彎曲,身體略微懸空,雙臀與馬鞍稍有間隙。
而後,張蠔雙手執矛,向前刺去。
令狐歸義見狀,雙手執叉,向前迎來。
矛叉相撞,又是“咣”的一聲,張蠔身體微微後仰,而令狐歸義則險些被張蠔的長矛撞擊於馬下。
張蠔見自己一招得勢,心中大喜。
就在雙馬交錯之時,張蠔揮手轉動長矛,雙腿仍然緊緊地踩在馬鐙之上,而後雙腿用力,運至腰間,再帶動雙臂,長矛橫掃。
令狐歸義見張蠔揮矛掃來,於是迫於無奈,隻好再揮叉相擋。
矛叉相撞,又是“咣”的一聲。
張蠔身體向左傾斜,但由於左腿用力踩在馬鐙之上,所以並沒有掉下馬來。
而令狐歸義則不同,由於雙腳懸空,僅臀部與馬鞍接觸,無處支撐,被張蠔長矛撞擊,“嘭”的一聲,從馬背上掉落了下來。
兩馬錯過,張蠔繼續騎馬向前奔去,而令狐歸義則順勢一個翻滾,借力卸力,站起身來,滿臉狐疑,覺得不可思議。
自己與對方大戰五十迴合,不分勝負,怎麽就在剛才,對方突然力量一下子變得大了許多。
第一招前刺險些將自己刺於馬下,第二招橫掃則直接將自己擊落馬下,這到底是怎麽迴事?
張蠔勒馬迴轉,隻見令狐歸義站立原地,正在發呆。
張蠔大喜,於是左手持韁勒轉戰馬,右手執矛,雙腿緊緊地踩在馬鐙之上,雙腿微微彎曲,身體略微懸空,雙臀與馬鞍稍稍離有間隙。
“記住,騎戰之時,一定要善於借用外力,一定要善於借用戰馬的速度,提高自己的攻擊力。”
冉閔的教誨再次浮於張蠔的腦海之中。
令狐歸義見張蠔騎馬持矛刺來,心中大駭,於是連忙後退,而後舉起鋼叉,擋向長矛。
“咣——”
矛叉再次相撞,張蠔馬快矛長,令狐歸義一個不慎,直接被長矛擊得向後翻滾而去。
張蠔一招得手,乘戰馬掠過令狐歸義之時,再次雙腿用力,手中長矛高高舉起,狠狠砸下。
令狐歸義剛剛翻身站起,見張蠔又揮矛砸來,心中無奈,隻好舉叉相迎。
又是“咣”的一聲,矛叉相撞,鋼叉的一支叉尖被長矛擊斷,如子彈一般向後飛去。
令狐歸義一時站立不穩,一屁股坐於地上,同時隻覺得胸口一陣氣悶,“哇——”的一聲,一口鮮血噴出。
張蠔策馬而過,而後再勒轉戰馬,揮矛向令狐歸義衝去。
令狐歸義見張蠔殺來,心中大驚,連忙起身,向一旁的一處帳篷後跑去。
張蠔連續三招得勢,信心大振,於是驅馬直向帳篷追去。
“嗞——”的一聲。
張蠔手中丈八長的長矛揮掃,直接將帳篷掀為兩半,而後驅使戰馬,直向倒塌的帳篷衝去。
帳篷後的令狐歸義見張蠔越過帳篷,騎馬衝來,於是連忙又向旁邊的一處帳篷跑去。
張蠔勒動戰馬,繼續向令狐歸義追去,而後手中長矛上撩。
又是“嗞——”的一聲,帳篷被長矛撕為兩半,張蠔驅馬再向前殺去。
就在這時,正有一名鮮卑將士被一名臉塗得五顏六色的將士追逐,剛好跑到了帳篷之後。
張蠔揮矛前刺,長矛直接刺穿那名鮮卑將士的身體,挑於長矛之上。
張蠔揮動長矛右甩,直接將矛尖上的鮮卑將士扔到了數十步之外。
而後,張蠔再次驅馬前衝,向前方的另一個帳篷追去。
此時,又有數名鮮卑將士如無頭的蒼蠅一般,四處亂跑,正好繞過帳篷,跑到了張蠔的眼前。
張蠔揮動長矛橫掃,左右開弓,直接將兩名鮮卑將士擊上了天,而後再長矛前刺,又將一名鮮卑將士刺穿胸膛。
令狐歸義借此機會,連忙向小河邊跑去。
就在這時,一名騎兵到來,臉上塗著五顏六色的油彩,在衝天的火光之下,猶如魔鬼一般。
令狐歸義上前,手中鋼叉橫掃,“嘭”的一聲,直接將那名臉塗油彩的將士擊落馬下。
而後,令狐歸義翻身上馬,見張蠔揮矛殺來,於是連忙抖動韁繩,向前跑去。
張蠔正要上前追逐,卻見兩名臉塗油彩的將士正追逐著五六名鮮卑將士。
張蠔驅馬上前,手中長矛再次橫掃,“嘭”“嘭”幾聲,便將那幾名鮮卑將士擊得倒飛而出,口噴鮮血,倒地不起。
張蠔抬頭,望向令狐歸義,隻見遠處火光閃動,黑夜之中早已失去了令狐歸義的蹤影。
“唉!”
張蠔一陣歎息,覺得沒有斬殺令狐歸義,實在是好生可惜。
於是,張蠔放棄令狐歸義,手持長矛,向眾潰逃的鮮卑將士殺去。
黑夜之中,敵我將士雙方很好辨認。
己方將士個個臉上塗得五顏六色,形同鬼魅,這同時也是己方的標識。
張蠔揮動長矛,追逐潰敗的鮮卑將士,一矛一人,直殺得不亦樂乎。
而野王十八騎則不同。
野王十八騎個個手持雙刀,身騎戰馬,快疾如風,雙刀左右揮舞,一刀一人,刀刀見血。
野王十八騎兵就如同十八個白麵惡靈一般,一路狂奔,一路收割,很快便將鮮卑將士衝得七零八亂。
後方的將士一個個地跟上,乘機斬殺潰逃的鮮卑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