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衝騎馬上前,見到冉閔,說道:“天王,小弟有一事相求!”
冉閔心中奇怪,冷聲說道:“講來!”
桓衝笑道:“我兄長聽說慕容評帶領大軍進攻野王,怕天王兵少將寡,難以支撐,所以願意派出軍隊,與天王一同抗擊慕容評。”
冉閔聽罷,心中甚是不解,遂笑著問道:
“如今你們前後受敵,自身難保,怎麽會有心思幫助於我?”
桓衝笑道:“天王,莫要小看我家兄長,我們有近百架霹靂車和200架床弩,攻克武關還是輕而易舉的。”
冉閔心中冷笑,“這桓溫至死也要打腫臉充胖子。”
遂道:“既然如此,桓公要我做什麽事呢?”
桓衝慢慢道:“此次北伐前秦算是失利了,但天王也知道我家兄長好麵子。
如果我們就此返迴,定然會被朝堂之人笑話。
姚襄此人出爾反爾,很不厚道。他原是我晉室舊臣,卻叛出晉室,投靠於秦國和燕國。
這也就算了,我們也不計較。但他卻偷襲武關,截斷我們的退路,這實在是不該。
所以,我兄長計劃沿著潼關東進,而後攻克姚襄的老巢洛陽,以報他截斷武關之仇。”
冉閔聽罷,點了點頭,心道:“這桓溫是個睚眥必報之人,攻克姚襄的老巢洛陽,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桓衝又道:“待我們攻克洛陽之後,便派兵北渡黃河,到達野王,幫助天王消滅慕容評。
如此,也不枉我們北伐一趟,朝中之人也再沒有什麽話可說。”
冉閔點頭,感覺桓衝說得合情合理,於是又問:“那我需要做些什麽?”
桓衝看向冉閔,微微一笑,道:
“據我方了解,目前潼關之中僅有2000名秦軍將士。我們想借天王之威,攻下潼關即可。”
冉閔低頭,心道:“我這次返迴野王,正好經過潼關。若是桓溫真的幫助我擊退慕容評,那倒也是好事一件。”
於是冉閔點頭,說道:“如此也好!”
桓衝聽後,頓時心中大喜,遂道:
“天王,慕容評進攻野王,時間緊迫。
我兄長令我率1000騎兵與你一道進攻潼關。待攻克潼關之後,天王立即返迴野王,我來鎮守潼關。
待我大軍到達洛陽之後,必然傾全軍之力幫助天王擊敗慕容評。”
冉閔聽罷,心中高興,他相信桓衝所言是真的。
因為在此之前,桓溫便準備派出500名騎兵幫助自己衝破秦軍的封鎖,順利返迴野王。
如今桓溫又派出1000名將士來,一邊幫助自己返迴野王,一邊又叫自己攻克潼關,打通桓溫東進之路。
如此一來,可謂是一舉兩得。
於是冉閔笑道:“如此便謝謝桓公了,我在此等待,你速速集合人馬,我們這便出發。”
桓衝聽後,心中頓時樂開了花,但臉上卻裝作淡然的樣子,說道:
“天王稍等,我這就便告訴我家兄長!”
桓溫聽後,也是心中大喜,於是喝道:“全軍集合,隨我一同出擊,攻打秦國。”
當即,全軍行動,桓衝點齊1000名騎兵,先隨冉閔出發,一同走出秦嶺。
且說平昌王苻菁兵敗秦嶺山穀,狼狽而歸,1萬騎兵共計有3000多人戰死。
已經行進至藍田的太子苻萇聽說之後,心中大駭,於是令大軍屯駐藍田,再也不敢進入秦嶺之中追擊桓溫了。
可是,就在次日上午,一名斥候慌張張來報。
“太子,不好了,山穀中衝來數千騎兵,為首之人便是那魔王冉閔。”
太子苻萇、清河王苻法和平昌王苻菁三人聽後,頓時心中大驚。
昨日一戰,眾人還未在冉閔的勇猛震驚之中反應過來。如今冉閔二次來襲,這可如何是好?
“快!快!快!命令大軍緊急撤退。”
一時之間,近1萬名將士騎上戰馬,直向長安城方向退去。
待冉閔和桓衝二人帶領1000名騎兵到達藍田縣城之時, 秦軍已經退去。
望著眼前空曠雜亂的軍營,冉閔一陣微笑,而後轉頭對桓衝道:
“買德郎(桓衝的小名),現在怎麽辦?”
桓衝笑道:“天王,我們且先前出,再嚇唬一番秦軍。待天黑之後,我們便向潼關出發。”
冉閔點頭,心道:“也是,如今正是正午時分,若是向潼關方向進發,必然會暴露了行蹤,暴露了作戰企圖。”
眾人騎馬繼續前行50裏地,直到遠遠地看到秦軍的斥候,這才停下。
秦軍斥候見到冉閔帶兵到來,頓時嚇得連忙後跑。
見到太子苻萇,驚恐地報告道:“太子殿下,冉閔帶兵追來了。”
太子苻萇聽後,於是連忙再次催促將士,向長安城方向撤退。
冉閔見秦軍離去已有百裏地,於是這才帶人返迴藍田,原地休息。
至夜晚之時,蔡頓將軍帶領的5000名前鋒部隊已到達藍田縣秦軍遺棄的軍營之中。
而冉閔和桓衝二人則帶領野王十八騎及1000名騎兵乘著夜色,開始向潼關方向進發。
“什麽,冉閔一人斬殺了約3000多名將士?”
秦皇苻健聽後,隻覺一陣頭痛。
先前他聽說冉閔在軹道之中一人擊敗四五千名燕國將士,並斬殺裨將軍慕容廣。
當時,他還笑話燕軍戰鬥力實在是太弱。如今秦嶺山道一戰,冉閔再次大發神威,斬殺自家將士3000多人,這實在是令他有些震驚。
“如今太子他們在何處?”秦皇苻健又問。
那斥候道:“太子殿下他們為了暫避冉閔鋒芒,已經帶領將士們後退了100裏地。”
秦皇苻健點了點頭,心道:
“如此也好,如今苻生(獨眼龍)、鄧羌、呂光眾人皆不在場,無人能夠擋得住冉閔。
若是再讓冉閔帶兵一陣衝擊,隻怕秦軍將士死傷會更加慘重。”
“那桓溫大軍呢?”秦皇苻健問道。
斥候再報:“晉朝的5000名前鋒再次駛出秦嶺,已經到達藍田縣城。”
秦皇苻健聽罷,心中百思不得其解。
“桓溫這到底是想幹什麽?一會兒進,一會兒退,一會兒又進,他到底是想繼續進攻我們秦國,還是想攻克武關,返迴江陵呢?
實在是令人捉摸不透!”
冉閔心中奇怪,冷聲說道:“講來!”
桓衝笑道:“我兄長聽說慕容評帶領大軍進攻野王,怕天王兵少將寡,難以支撐,所以願意派出軍隊,與天王一同抗擊慕容評。”
冉閔聽罷,心中甚是不解,遂笑著問道:
“如今你們前後受敵,自身難保,怎麽會有心思幫助於我?”
桓衝笑道:“天王,莫要小看我家兄長,我們有近百架霹靂車和200架床弩,攻克武關還是輕而易舉的。”
冉閔心中冷笑,“這桓溫至死也要打腫臉充胖子。”
遂道:“既然如此,桓公要我做什麽事呢?”
桓衝慢慢道:“此次北伐前秦算是失利了,但天王也知道我家兄長好麵子。
如果我們就此返迴,定然會被朝堂之人笑話。
姚襄此人出爾反爾,很不厚道。他原是我晉室舊臣,卻叛出晉室,投靠於秦國和燕國。
這也就算了,我們也不計較。但他卻偷襲武關,截斷我們的退路,這實在是不該。
所以,我兄長計劃沿著潼關東進,而後攻克姚襄的老巢洛陽,以報他截斷武關之仇。”
冉閔聽罷,點了點頭,心道:“這桓溫是個睚眥必報之人,攻克姚襄的老巢洛陽,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桓衝又道:“待我們攻克洛陽之後,便派兵北渡黃河,到達野王,幫助天王消滅慕容評。
如此,也不枉我們北伐一趟,朝中之人也再沒有什麽話可說。”
冉閔點頭,感覺桓衝說得合情合理,於是又問:“那我需要做些什麽?”
桓衝看向冉閔,微微一笑,道:
“據我方了解,目前潼關之中僅有2000名秦軍將士。我們想借天王之威,攻下潼關即可。”
冉閔低頭,心道:“我這次返迴野王,正好經過潼關。若是桓溫真的幫助我擊退慕容評,那倒也是好事一件。”
於是冉閔點頭,說道:“如此也好!”
桓衝聽後,頓時心中大喜,遂道:
“天王,慕容評進攻野王,時間緊迫。
我兄長令我率1000騎兵與你一道進攻潼關。待攻克潼關之後,天王立即返迴野王,我來鎮守潼關。
待我大軍到達洛陽之後,必然傾全軍之力幫助天王擊敗慕容評。”
冉閔聽罷,心中高興,他相信桓衝所言是真的。
因為在此之前,桓溫便準備派出500名騎兵幫助自己衝破秦軍的封鎖,順利返迴野王。
如今桓溫又派出1000名將士來,一邊幫助自己返迴野王,一邊又叫自己攻克潼關,打通桓溫東進之路。
如此一來,可謂是一舉兩得。
於是冉閔笑道:“如此便謝謝桓公了,我在此等待,你速速集合人馬,我們這便出發。”
桓衝聽後,心中頓時樂開了花,但臉上卻裝作淡然的樣子,說道:
“天王稍等,我這就便告訴我家兄長!”
桓溫聽後,也是心中大喜,於是喝道:“全軍集合,隨我一同出擊,攻打秦國。”
當即,全軍行動,桓衝點齊1000名騎兵,先隨冉閔出發,一同走出秦嶺。
且說平昌王苻菁兵敗秦嶺山穀,狼狽而歸,1萬騎兵共計有3000多人戰死。
已經行進至藍田的太子苻萇聽說之後,心中大駭,於是令大軍屯駐藍田,再也不敢進入秦嶺之中追擊桓溫了。
可是,就在次日上午,一名斥候慌張張來報。
“太子,不好了,山穀中衝來數千騎兵,為首之人便是那魔王冉閔。”
太子苻萇、清河王苻法和平昌王苻菁三人聽後,頓時心中大驚。
昨日一戰,眾人還未在冉閔的勇猛震驚之中反應過來。如今冉閔二次來襲,這可如何是好?
“快!快!快!命令大軍緊急撤退。”
一時之間,近1萬名將士騎上戰馬,直向長安城方向退去。
待冉閔和桓衝二人帶領1000名騎兵到達藍田縣城之時, 秦軍已經退去。
望著眼前空曠雜亂的軍營,冉閔一陣微笑,而後轉頭對桓衝道:
“買德郎(桓衝的小名),現在怎麽辦?”
桓衝笑道:“天王,我們且先前出,再嚇唬一番秦軍。待天黑之後,我們便向潼關出發。”
冉閔點頭,心道:“也是,如今正是正午時分,若是向潼關方向進發,必然會暴露了行蹤,暴露了作戰企圖。”
眾人騎馬繼續前行50裏地,直到遠遠地看到秦軍的斥候,這才停下。
秦軍斥候見到冉閔帶兵到來,頓時嚇得連忙後跑。
見到太子苻萇,驚恐地報告道:“太子殿下,冉閔帶兵追來了。”
太子苻萇聽後,於是連忙再次催促將士,向長安城方向撤退。
冉閔見秦軍離去已有百裏地,於是這才帶人返迴藍田,原地休息。
至夜晚之時,蔡頓將軍帶領的5000名前鋒部隊已到達藍田縣秦軍遺棄的軍營之中。
而冉閔和桓衝二人則帶領野王十八騎及1000名騎兵乘著夜色,開始向潼關方向進發。
“什麽,冉閔一人斬殺了約3000多名將士?”
秦皇苻健聽後,隻覺一陣頭痛。
先前他聽說冉閔在軹道之中一人擊敗四五千名燕國將士,並斬殺裨將軍慕容廣。
當時,他還笑話燕軍戰鬥力實在是太弱。如今秦嶺山道一戰,冉閔再次大發神威,斬殺自家將士3000多人,這實在是令他有些震驚。
“如今太子他們在何處?”秦皇苻健又問。
那斥候道:“太子殿下他們為了暫避冉閔鋒芒,已經帶領將士們後退了100裏地。”
秦皇苻健點了點頭,心道:
“如此也好,如今苻生(獨眼龍)、鄧羌、呂光眾人皆不在場,無人能夠擋得住冉閔。
若是再讓冉閔帶兵一陣衝擊,隻怕秦軍將士死傷會更加慘重。”
“那桓溫大軍呢?”秦皇苻健問道。
斥候再報:“晉朝的5000名前鋒再次駛出秦嶺,已經到達藍田縣城。”
秦皇苻健聽罷,心中百思不得其解。
“桓溫這到底是想幹什麽?一會兒進,一會兒退,一會兒又進,他到底是想繼續進攻我們秦國,還是想攻克武關,返迴江陵呢?
實在是令人捉摸不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