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樓上的一名將士聽罷,迅速搖擺手中的旗幟。
冉閔迴頭扭望,隻見在桓溫的後方停放著一輛牛車,牛車上麵高高地聳立著一座約三丈高的塔樓。
在塔樓上站立著兩名將士,其中一名將士手中各執一麵紅旗,來迴搖晃。
“嗚——”
數十支長長的牛角號同時吹響。
牛角號在戰場之上,一般主要有兩個用途,一是集結,二是衝鋒。
桓溫此時令人吹響牛角號,卻是督促大軍前進的意思。
晉軍將士成排成列,列隊整齊,開始向前進發。
最前方的步兵開始卸下拒馬上的長矛,而後數名步兵抬起一架拒馬,開始向前進發。
步兵之後,緊接著便是長矛手,此時的長矛手一個個手持長矛,斜指前方。
第三排依舊是弓箭手,弓箭手們一個個地將箭矢搭於弓弦之上,隨時做好射擊的準備。
後方的霹靂車和床弩在水牛的牽引之下,也是緩慢地開始向前移動。
整個隊伍井然有序,顯示了將帥強大的戰場組織能力和將士們嚴格的戰場執行力。
這種陣仗那是需要經過千錘百煉之後才能形成的,並不是依靠幾麵旗幟和幾十支角號便可以組織大軍有序進行的。
“天王,你觀我這軍陣,氣勢如何?”
桓溫看向冉閔,神色之中既充滿了驕傲,也帶著一絲傲慢或是鄙視。
冉閔也是微微一笑,桓溫這是既在自己麵前炫了一把他的戰場組織能力,同時也是很瞧不起自己這個“土包子”“莽漢子”。
在桓溫的眼中,自己就是一個隻會衝鋒打仗的莽夫,至於什麽排兵布陣,那是一竅不通。
冉閔笑道:“桓公用兵如神,拿下長安,指日可待!”
桓溫聽罷,仰天大笑:“哈哈哈哈……”
突然,笑聲嘎然而止,桓溫低下頭來,看向冉閔,眼神淩厲地問道:
“天王,你看我將來掃平天下,驅逐五胡,勝算如何?”
冉閔再次微微一笑,恭維道:“複興晉室,唯桓公一人耳!”
桓溫聽罷,再次昂首哈哈大笑,而後再次低下頭來,看向冉閔,又問:
“天王可願追隨於我,我們一起平天下?”
冉閔聽罷,故作長歎一聲,搖頭道:“桓公乃是高門望族,世代公侯,晉室梁柱。
我冉閔乃是石虎養孫,背信棄義,誅殺石氏,仁義不在,以武悖德。
甚至就連那慕容氏也賞封了我一個‘武悼天王’,我起初以為那是美稱,卻不想那是惡諡。
既然連慕容氏都瞧不起我,何況晉室?”
冉閔剛剛說罷,桓溫大手一揮,說道:
“唉——,大丈夫立於天地之間,就亦我行我素,管他人怎麽個說法。
天王之稱,管他是什麽美稱還是惡諡,天下又有幾人可以當得天王之稱?
再說了,自古以來,盛世需要仁義治邦,亂世就得武力統邦,哪了個朝代,哪個皇帝,不是通過戰爭最後建立了國家?
以武悖德,那純屬無稽之談,天王又何必在意?”
冉閔聽罷,心中卻是有些起伏:
桓溫說得沒錯,天下又有幾人能當得起天王之稱,管他是什麽美稱還是惡諡,隻要是天王便行。
另外,桓溫喚自己為天王,確實是沒有什麽鄙視的意思,反而還有抬高自己的成分。
冉閔長歎道:“天下又有幾人能有桓公這樣的胸懷?即便桓公不在意,可是晉室的那些官員以及清流名士卻不會不在意!”
桓溫聽罷大怒,生氣地說道:“他們誰敢貶低你,我便斬了他的人頭!”
冉閔笑道:“桓公的好意我領了,至於讓我加入晉室,此事以後莫要談起。”
說罷,冉閔便沉下臉來,顯得心情很是不好。
桓溫再次看向冉閔,突然又哈哈大笑起來,過了片刻,複又長歎一聲,說道:
“但願我們以後是朋友,不要是敵人。”
而後,桓溫又看向冉閔,冷聲地說道:“凡阻我路者,我必殺之!”
冉閔看向桓溫,臉色不改,也是冷聲說道:
“凡與我為敵者,我手中此槊定當不饒!”
說罷,冉閔用力,“咣當”一聲,將手中長槊插入地麵之中。
身後的野王十八騎也是“刷刷刷”地從腰間拔出雙刀,怒目看向眾人。
周圍的桓衝等人頓時被嚇了一大跳,以為冉閔又要發威了。
冉閔發威,近身作戰,無人能敵。雖然雙方如今是盟友,但眾人對冉閔的恐懼之心卻是一點兒也沒有少。
桓溫轉過頭去,卻是不語,心道:
“這冉閔乃是一世梟雄,天生就不是當老二的人。若是自己真的將他納入帳下,估計以後自己也難以駕馭。”
秦軍退去,晉軍前行。
一日後,桓溫大軍已經兵距長安城僅20裏地。
秦軍依滻河而列,河麵上的橋梁皆盡毀去。
兩軍依滻河對峙,秦軍在滻河的西邊,而晉軍在滻河的東邊。
兩軍沿滻河對峙,數日之間,誰也沒有主動發起進攻。
不是桓溫不想發起進攻,隻是由於秦皇苻健之前堅壁清野,將長安附近的樹木都已砍去。
桓溫無法,隻好派出士兵到更遠的秦嶺之中砍伐樹木,用以製作架設渡河所需的橋梁。
長安城中,秦皇苻健對弟弟苻雄說道:
“哎——如今桓溫兵臨長安城下,已經派出士兵到秦嶺之中砍伐樹木。
估計過不了多長時間,便會渡過滻河,開始進攻長安城了。”
苻雄聽罷,問道:“如今燕國什麽動靜?”
“咳!咳!咳!……”
苻雄剛剛說罷,便是一陣猛咳,咳得身體前俯後仰,滿臉通紅。
秦皇苻健見弟弟苻雄舊疾複發,於是連忙從懷中取出絲帛手帕,遞上前去。
過了片刻,苻雄終於停止了咳嗽。秦皇苻健接過手帕,隻見手帕之上盡是血痰。
“弟弟,你的病情又加重了!”
秦皇苻健連忙扶著弟弟苻雄坐下。
苻雄坐於胡床之上,搖頭道:“沒事的,過一會兒就好了。”
秦皇苻健聽後,卻是心痛不已。
這幾年來,弟弟苻雄身體不好,又加之連年征戰,疾病是愈日劇增,沒想到如今已經咳出血痰來了。
“從今開始,你好好養病。至於戰爭之事,就交給萇兒好了。”
東海王苻雄聽罷,卻是連連搖頭,並沒有迴答哥哥苻健的話,而是又問道:
“如今燕國什麽動靜?”
秦皇苻健長歎一聲,搖頭道:
“我一個月前便已向燕皇慕容儁寄出書信,燕皇也已派慕容評帶領大軍開始向野王進發。
但是,薊城距離野王有千裏之遙,沒有一個月的時間,恐怕是難以到達。
另外,再說了,即使燕軍到達野王,與我關中還有黃河相隔,想要大軍渡過黃河,恐怕又要消耗諸多時日。
隻怕到了那時,已經為時已晚!”
東海王苻雄聽罷,又問:“那姚襄如今什麽動靜?”
秦皇苻健歎道:“別再指望姚襄了!姚襄自遷入洛陽之後,整日個隻管修建城池,發展農業,根本就沒有心思進攻冉閔,更不會幫助我們抵抗桓溫了。”
苻雄聽罷,沉思多時,突然抬起頭來,說道:
“我倒是有一個好辦法!”
冉閔迴頭扭望,隻見在桓溫的後方停放著一輛牛車,牛車上麵高高地聳立著一座約三丈高的塔樓。
在塔樓上站立著兩名將士,其中一名將士手中各執一麵紅旗,來迴搖晃。
“嗚——”
數十支長長的牛角號同時吹響。
牛角號在戰場之上,一般主要有兩個用途,一是集結,二是衝鋒。
桓溫此時令人吹響牛角號,卻是督促大軍前進的意思。
晉軍將士成排成列,列隊整齊,開始向前進發。
最前方的步兵開始卸下拒馬上的長矛,而後數名步兵抬起一架拒馬,開始向前進發。
步兵之後,緊接著便是長矛手,此時的長矛手一個個手持長矛,斜指前方。
第三排依舊是弓箭手,弓箭手們一個個地將箭矢搭於弓弦之上,隨時做好射擊的準備。
後方的霹靂車和床弩在水牛的牽引之下,也是緩慢地開始向前移動。
整個隊伍井然有序,顯示了將帥強大的戰場組織能力和將士們嚴格的戰場執行力。
這種陣仗那是需要經過千錘百煉之後才能形成的,並不是依靠幾麵旗幟和幾十支角號便可以組織大軍有序進行的。
“天王,你觀我這軍陣,氣勢如何?”
桓溫看向冉閔,神色之中既充滿了驕傲,也帶著一絲傲慢或是鄙視。
冉閔也是微微一笑,桓溫這是既在自己麵前炫了一把他的戰場組織能力,同時也是很瞧不起自己這個“土包子”“莽漢子”。
在桓溫的眼中,自己就是一個隻會衝鋒打仗的莽夫,至於什麽排兵布陣,那是一竅不通。
冉閔笑道:“桓公用兵如神,拿下長安,指日可待!”
桓溫聽罷,仰天大笑:“哈哈哈哈……”
突然,笑聲嘎然而止,桓溫低下頭來,看向冉閔,眼神淩厲地問道:
“天王,你看我將來掃平天下,驅逐五胡,勝算如何?”
冉閔再次微微一笑,恭維道:“複興晉室,唯桓公一人耳!”
桓溫聽罷,再次昂首哈哈大笑,而後再次低下頭來,看向冉閔,又問:
“天王可願追隨於我,我們一起平天下?”
冉閔聽罷,故作長歎一聲,搖頭道:“桓公乃是高門望族,世代公侯,晉室梁柱。
我冉閔乃是石虎養孫,背信棄義,誅殺石氏,仁義不在,以武悖德。
甚至就連那慕容氏也賞封了我一個‘武悼天王’,我起初以為那是美稱,卻不想那是惡諡。
既然連慕容氏都瞧不起我,何況晉室?”
冉閔剛剛說罷,桓溫大手一揮,說道:
“唉——,大丈夫立於天地之間,就亦我行我素,管他人怎麽個說法。
天王之稱,管他是什麽美稱還是惡諡,天下又有幾人可以當得天王之稱?
再說了,自古以來,盛世需要仁義治邦,亂世就得武力統邦,哪了個朝代,哪個皇帝,不是通過戰爭最後建立了國家?
以武悖德,那純屬無稽之談,天王又何必在意?”
冉閔聽罷,心中卻是有些起伏:
桓溫說得沒錯,天下又有幾人能當得起天王之稱,管他是什麽美稱還是惡諡,隻要是天王便行。
另外,桓溫喚自己為天王,確實是沒有什麽鄙視的意思,反而還有抬高自己的成分。
冉閔長歎道:“天下又有幾人能有桓公這樣的胸懷?即便桓公不在意,可是晉室的那些官員以及清流名士卻不會不在意!”
桓溫聽罷大怒,生氣地說道:“他們誰敢貶低你,我便斬了他的人頭!”
冉閔笑道:“桓公的好意我領了,至於讓我加入晉室,此事以後莫要談起。”
說罷,冉閔便沉下臉來,顯得心情很是不好。
桓溫再次看向冉閔,突然又哈哈大笑起來,過了片刻,複又長歎一聲,說道:
“但願我們以後是朋友,不要是敵人。”
而後,桓溫又看向冉閔,冷聲地說道:“凡阻我路者,我必殺之!”
冉閔看向桓溫,臉色不改,也是冷聲說道:
“凡與我為敵者,我手中此槊定當不饒!”
說罷,冉閔用力,“咣當”一聲,將手中長槊插入地麵之中。
身後的野王十八騎也是“刷刷刷”地從腰間拔出雙刀,怒目看向眾人。
周圍的桓衝等人頓時被嚇了一大跳,以為冉閔又要發威了。
冉閔發威,近身作戰,無人能敵。雖然雙方如今是盟友,但眾人對冉閔的恐懼之心卻是一點兒也沒有少。
桓溫轉過頭去,卻是不語,心道:
“這冉閔乃是一世梟雄,天生就不是當老二的人。若是自己真的將他納入帳下,估計以後自己也難以駕馭。”
秦軍退去,晉軍前行。
一日後,桓溫大軍已經兵距長安城僅20裏地。
秦軍依滻河而列,河麵上的橋梁皆盡毀去。
兩軍依滻河對峙,秦軍在滻河的西邊,而晉軍在滻河的東邊。
兩軍沿滻河對峙,數日之間,誰也沒有主動發起進攻。
不是桓溫不想發起進攻,隻是由於秦皇苻健之前堅壁清野,將長安附近的樹木都已砍去。
桓溫無法,隻好派出士兵到更遠的秦嶺之中砍伐樹木,用以製作架設渡河所需的橋梁。
長安城中,秦皇苻健對弟弟苻雄說道:
“哎——如今桓溫兵臨長安城下,已經派出士兵到秦嶺之中砍伐樹木。
估計過不了多長時間,便會渡過滻河,開始進攻長安城了。”
苻雄聽罷,問道:“如今燕國什麽動靜?”
“咳!咳!咳!……”
苻雄剛剛說罷,便是一陣猛咳,咳得身體前俯後仰,滿臉通紅。
秦皇苻健見弟弟苻雄舊疾複發,於是連忙從懷中取出絲帛手帕,遞上前去。
過了片刻,苻雄終於停止了咳嗽。秦皇苻健接過手帕,隻見手帕之上盡是血痰。
“弟弟,你的病情又加重了!”
秦皇苻健連忙扶著弟弟苻雄坐下。
苻雄坐於胡床之上,搖頭道:“沒事的,過一會兒就好了。”
秦皇苻健聽後,卻是心痛不已。
這幾年來,弟弟苻雄身體不好,又加之連年征戰,疾病是愈日劇增,沒想到如今已經咳出血痰來了。
“從今開始,你好好養病。至於戰爭之事,就交給萇兒好了。”
東海王苻雄聽罷,卻是連連搖頭,並沒有迴答哥哥苻健的話,而是又問道:
“如今燕國什麽動靜?”
秦皇苻健長歎一聲,搖頭道:
“我一個月前便已向燕皇慕容儁寄出書信,燕皇也已派慕容評帶領大軍開始向野王進發。
但是,薊城距離野王有千裏之遙,沒有一個月的時間,恐怕是難以到達。
另外,再說了,即使燕軍到達野王,與我關中還有黃河相隔,想要大軍渡過黃河,恐怕又要消耗諸多時日。
隻怕到了那時,已經為時已晚!”
東海王苻雄聽罷,又問:“那姚襄如今什麽動靜?”
秦皇苻健歎道:“別再指望姚襄了!姚襄自遷入洛陽之後,整日個隻管修建城池,發展農業,根本就沒有心思進攻冉閔,更不會幫助我們抵抗桓溫了。”
苻雄聽罷,沉思多時,突然抬起頭來,說道:
“我倒是有一個好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