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王猛到來,桓溫正在興頭之上,於是連連招唿:“景略,到這裏來坐!”
“咯噔噔”,王猛又從身上摳下一隻虱子,像嗑麻子一般扔到嘴中。
王猛見桓溫在招唿自己,於是旁若無人,大搖大擺地走過去。
“來,景略,我今日敬你一杯!”
王猛端起碗來,也不對敬桓溫,而是直接昂起頭來,一幹而盡,頓時將桓溫晾在了原地。
桓溫一時尷尬,皮笑肉不笑地說道:“景略真是爽直之人!”
桓溫坐定,再次看向王猛,說道:
“剛才與兄一番交談,甚不過癮。今日再邀兄前來,共討平秦大計。”
王猛好像沒有聽見一般,感覺身上癢癢,於是解開麻布短衣,再次找起虱子來。
桓溫見狀,也不生氣,而是繼續說道:
“人來一世,如白駒過隙,轉瞬即逝。人這一世,當富貴享福,吃美食,飲好酒,美女陪伴,縱情快樂,如此才不枉一生。
似君這般才能,怎可每日吃糠咽菜,身著陋衣,窮苦一生呢?”
王猛聽罷,諷刺道:“公乃是名門望族,自然不懂得百姓疾苦!”
桓溫聽罷,又是一愣,心中十分不爽,於是又道:
“君若作我司馬,日後必定錦衣玉食,如何?”
王猛聽罷,淡淡地說道:“七色亂於目,五音亂於耳,錦衣玉食隻可令我貪圖享樂,而忘了平生大誌。”
桓溫聽罷,哈哈大笑道:“心若有誌,堅如磐石,豈可為聲色犬馬所惑?”
王猛一陣冷笑,遂道:“若無懸梁刺骨,蘇秦何來官拜六國宰相?”
桓溫聽罷,心中甚是不樂,心道:“我處處待他如賓,他卻處處擠兌於我,真是不知好歹!”
不過,桓溫卻是喜怒不形於色,於是又道:
“既然如此,有一事還需向景略兄請教!”
“咯噔噔”,王猛終於又找到一隻虱子,而後扔到口中,不停地咀嚼起來。
桓溫見王猛狂妄自大,心中更加不悅,遂道:
“我奉天子之命,統率10萬大軍討伐逆賊,為民除害,而關中豪傑卻無人來投,這是為何?”
王猛聽罷,抬起頭來,坐正身體,遂道:
“公不遠千裏來到關中,一路過關斬將,勢如破竹。
關中百姓見公帶大軍而來,人皆欣喜如狂,紛紛前來犒勞。
可是如今長安城近在咫尺,公卻猶豫不前,不渡過灞水早日攻克長安,這又是為何?
關中士人皆都摸不透公的心思,如何又會投公而來?”
桓溫聽罷,沉默不語,過了半晌,才道:
“關中士人皆乃鼠目寸光,打仗豈像他們想像中的那樣簡單?
我10萬大軍遠道而來,遠離後方補給,每日消耗糧食過千斛。如今正是麥青之時,我隻等麥熟之後,補充大軍。
到了那時,才是我真正進攻之時!”
王猛聽罷,又是一陣冷笑,遂道:“若是秦國趁此時機,毀去青苗,當如何?”
桓溫聽罷,頓時大怒,站起身來,大聲說道:“他敢?”
王猛聽罷,卻是嗤之以鼻,不再言語。
天色漸黑,宴席在桓溫與王猛的不悅對話之中散去。
冉閔來到帳篷之中,隻見桓溫早已給自己和野王十八騎準備了三個帳篷。
自己一個單獨住宿,野王十八騎兩個,每個帳篷各住9人。
喬茂和黑豹二人正站在自己的帳篷口處,為自己站崗放哨。
“你們都迴去睡覺吧!”
喬茂和黑豹二人聽後,心中疑惑,相互一視。
喬茂拱手道:“保護陛下的安全,乃是我們的職責所在。”
黑豹也拱手道:“陛下,此處在他人軍營之中,應當以安全為重才是。”
冉閔聽罷,揮手笑道:“不用,若是你倆站崗被桓溫看見,反而以為我提防於他。
你們散去,如此桓溫見罷,才會完全相信於我。”
喬茂和黑豹二人聽罷,雖然心中疑惑,但陛下有令,他們二人應當以服從命令為天職。
這就是冉閔五個月來教育的結果: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
一名黃門侍者外出,見喬茂和黑豹二人離去,又聞冉閔的房間之中鼾聲大作,於是向桓溫匯報道:
“桓公,冉閔在帳篷中睡覺了,門口並無他人值守。”
桓溫聽罷,哈哈大笑道:
“冉閔真是莽夫一個,身在他人軍營之中,卻不知提防。
似此等人物,有何畏懼?遲早會死在他人的刀矛之下!”
深夜之時,軍營之中已經夜深人靜,除巡邏流動的哨兵之外,再無一人走動。
冉閔起身,走出帳篷,見皓月當空,四下裏更無一人,於是悄悄地來到王猛的帳篷之外。
王猛可是世間難得的人才,曆史上輔助苻堅,掃平群雄,統一北方,被稱作“功蓋諸葛第一人”。
如此之人,若是被自己使用,還怕以後不能掃平天下,實現自己的心中壯誌?
“誰?”
帳篷中傳來王猛的聲音。
冉閔並未迴答,卻是說道:
“景略兄,外麵月色潔白,如水似練,何不出來與我一敘?”
帳篷之中變得安靜了起來,過了片刻,隻見王猛仍然身穿麻布短衣,走出帳篷。
“你有何事,與我敘述?”
冉閔笑道:“我觀你今日與桓溫交談,不甚愉悅。”
王猛聽罷,冷哼一聲,說道:
“桓溫誌大氣短,此次率兵北上,其實隻是裝個樣子給朝廷看,根本沒有北伐的意思。”
冉閔點頭,於是說道:“那景略兄看我能否掃平天下?”
王猛看向冉閔,又是冷哼一聲,說道:
“你生性殘暴,嗜好殺人,心無半點仁義,上不能報效國家,下不能安撫百姓。
窮兵黷武,一月一小戰,三月一大戰,將士死傷無數,百姓生靈塗炭。
你若掃平天下,自立為帝,必為石虎重生,暴君一個,豈不是天下億萬百姓生靈之災難?”
冉閔聽罷,心中並不生氣,而是笑道:“那是以前的冉閔,非現在的冉閔!”
王猛聽罷,心中一怔,細想片刻,突然哈哈大笑:
“你可知‘武悼天王’四字何意?”
冉閔搖頭,說道:“請景略兄賜教!”
王猛道:“武者,德之悖也。德者,仁義之廣也。武,乃是亂世的根源,德義所不容也。
武掉天王,並不是什麽美稱,而是一種惡諡。
但是,你卻以武悼天王自居,沾沾自喜,真是不知道什麽是羞恥!”
冉閔聽罷,臉色大變。
他原以為“武掉天王”是對自己武力的一種讚譽,今日聽到王猛的解釋才知,燕皇慕容儁封自己為“武悼天王”,其實是對自己的一種歧視和汙蔑。
冉閔頓時心中大怒,惡狠狠地說道:
“我不滅慕容鮮卑,誓不為人!”
“咯噔噔”,王猛又從身上摳下一隻虱子,像嗑麻子一般扔到嘴中。
王猛見桓溫在招唿自己,於是旁若無人,大搖大擺地走過去。
“來,景略,我今日敬你一杯!”
王猛端起碗來,也不對敬桓溫,而是直接昂起頭來,一幹而盡,頓時將桓溫晾在了原地。
桓溫一時尷尬,皮笑肉不笑地說道:“景略真是爽直之人!”
桓溫坐定,再次看向王猛,說道:
“剛才與兄一番交談,甚不過癮。今日再邀兄前來,共討平秦大計。”
王猛好像沒有聽見一般,感覺身上癢癢,於是解開麻布短衣,再次找起虱子來。
桓溫見狀,也不生氣,而是繼續說道:
“人來一世,如白駒過隙,轉瞬即逝。人這一世,當富貴享福,吃美食,飲好酒,美女陪伴,縱情快樂,如此才不枉一生。
似君這般才能,怎可每日吃糠咽菜,身著陋衣,窮苦一生呢?”
王猛聽罷,諷刺道:“公乃是名門望族,自然不懂得百姓疾苦!”
桓溫聽罷,又是一愣,心中十分不爽,於是又道:
“君若作我司馬,日後必定錦衣玉食,如何?”
王猛聽罷,淡淡地說道:“七色亂於目,五音亂於耳,錦衣玉食隻可令我貪圖享樂,而忘了平生大誌。”
桓溫聽罷,哈哈大笑道:“心若有誌,堅如磐石,豈可為聲色犬馬所惑?”
王猛一陣冷笑,遂道:“若無懸梁刺骨,蘇秦何來官拜六國宰相?”
桓溫聽罷,心中甚是不樂,心道:“我處處待他如賓,他卻處處擠兌於我,真是不知好歹!”
不過,桓溫卻是喜怒不形於色,於是又道:
“既然如此,有一事還需向景略兄請教!”
“咯噔噔”,王猛終於又找到一隻虱子,而後扔到口中,不停地咀嚼起來。
桓溫見王猛狂妄自大,心中更加不悅,遂道:
“我奉天子之命,統率10萬大軍討伐逆賊,為民除害,而關中豪傑卻無人來投,這是為何?”
王猛聽罷,抬起頭來,坐正身體,遂道:
“公不遠千裏來到關中,一路過關斬將,勢如破竹。
關中百姓見公帶大軍而來,人皆欣喜如狂,紛紛前來犒勞。
可是如今長安城近在咫尺,公卻猶豫不前,不渡過灞水早日攻克長安,這又是為何?
關中士人皆都摸不透公的心思,如何又會投公而來?”
桓溫聽罷,沉默不語,過了半晌,才道:
“關中士人皆乃鼠目寸光,打仗豈像他們想像中的那樣簡單?
我10萬大軍遠道而來,遠離後方補給,每日消耗糧食過千斛。如今正是麥青之時,我隻等麥熟之後,補充大軍。
到了那時,才是我真正進攻之時!”
王猛聽罷,又是一陣冷笑,遂道:“若是秦國趁此時機,毀去青苗,當如何?”
桓溫聽罷,頓時大怒,站起身來,大聲說道:“他敢?”
王猛聽罷,卻是嗤之以鼻,不再言語。
天色漸黑,宴席在桓溫與王猛的不悅對話之中散去。
冉閔來到帳篷之中,隻見桓溫早已給自己和野王十八騎準備了三個帳篷。
自己一個單獨住宿,野王十八騎兩個,每個帳篷各住9人。
喬茂和黑豹二人正站在自己的帳篷口處,為自己站崗放哨。
“你們都迴去睡覺吧!”
喬茂和黑豹二人聽後,心中疑惑,相互一視。
喬茂拱手道:“保護陛下的安全,乃是我們的職責所在。”
黑豹也拱手道:“陛下,此處在他人軍營之中,應當以安全為重才是。”
冉閔聽罷,揮手笑道:“不用,若是你倆站崗被桓溫看見,反而以為我提防於他。
你們散去,如此桓溫見罷,才會完全相信於我。”
喬茂和黑豹二人聽罷,雖然心中疑惑,但陛下有令,他們二人應當以服從命令為天職。
這就是冉閔五個月來教育的結果: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
一名黃門侍者外出,見喬茂和黑豹二人離去,又聞冉閔的房間之中鼾聲大作,於是向桓溫匯報道:
“桓公,冉閔在帳篷中睡覺了,門口並無他人值守。”
桓溫聽罷,哈哈大笑道:
“冉閔真是莽夫一個,身在他人軍營之中,卻不知提防。
似此等人物,有何畏懼?遲早會死在他人的刀矛之下!”
深夜之時,軍營之中已經夜深人靜,除巡邏流動的哨兵之外,再無一人走動。
冉閔起身,走出帳篷,見皓月當空,四下裏更無一人,於是悄悄地來到王猛的帳篷之外。
王猛可是世間難得的人才,曆史上輔助苻堅,掃平群雄,統一北方,被稱作“功蓋諸葛第一人”。
如此之人,若是被自己使用,還怕以後不能掃平天下,實現自己的心中壯誌?
“誰?”
帳篷中傳來王猛的聲音。
冉閔並未迴答,卻是說道:
“景略兄,外麵月色潔白,如水似練,何不出來與我一敘?”
帳篷之中變得安靜了起來,過了片刻,隻見王猛仍然身穿麻布短衣,走出帳篷。
“你有何事,與我敘述?”
冉閔笑道:“我觀你今日與桓溫交談,不甚愉悅。”
王猛聽罷,冷哼一聲,說道:
“桓溫誌大氣短,此次率兵北上,其實隻是裝個樣子給朝廷看,根本沒有北伐的意思。”
冉閔點頭,於是說道:“那景略兄看我能否掃平天下?”
王猛看向冉閔,又是冷哼一聲,說道:
“你生性殘暴,嗜好殺人,心無半點仁義,上不能報效國家,下不能安撫百姓。
窮兵黷武,一月一小戰,三月一大戰,將士死傷無數,百姓生靈塗炭。
你若掃平天下,自立為帝,必為石虎重生,暴君一個,豈不是天下億萬百姓生靈之災難?”
冉閔聽罷,心中並不生氣,而是笑道:“那是以前的冉閔,非現在的冉閔!”
王猛聽罷,心中一怔,細想片刻,突然哈哈大笑:
“你可知‘武悼天王’四字何意?”
冉閔搖頭,說道:“請景略兄賜教!”
王猛道:“武者,德之悖也。德者,仁義之廣也。武,乃是亂世的根源,德義所不容也。
武掉天王,並不是什麽美稱,而是一種惡諡。
但是,你卻以武悼天王自居,沾沾自喜,真是不知道什麽是羞恥!”
冉閔聽罷,臉色大變。
他原以為“武掉天王”是對自己武力的一種讚譽,今日聽到王猛的解釋才知,燕皇慕容儁封自己為“武悼天王”,其實是對自己的一種歧視和汙蔑。
冉閔頓時心中大怒,惡狠狠地說道:
“我不滅慕容鮮卑,誓不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