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劉寧迴到了軹關,而呂護帶領700名將士前往了懷縣(今河南省武陟縣)。
冉閔則跟隨崔通帶領500名將士直向太行山而去。
到達太行山腳下,崔通帶領500名將士繼續前行,而冉閔則來到了太行山腳下的小村落中。
小村落旁,訓練場上,隻見20名東宮衛隊的將士正在練習騎射,卻唯獨不見張蠔。
20名東宮衛隊的將士個個身騎戰馬,飛奔而馳,雙手持箭,互相射擊。
冉閔見後,心中有些驚訝。
他原來令20名東宮衛隊的將士分為十組,兩人一組,相互射擊。
卻沒想到現在的20名東宮衛隊將士分為兩派,每派10人,兩派之間相互試探進攻,箭矢紛飛,完全是兩支騎兵隊伍在戰鬥。
而且眾將士的木箭之上蘸有白灰,中箭者既為“犧牲”,主動退出戰場。
“有意思,如此更有了實戰的味道。”
冉閔並沒有打攪眾人,一個時辰之後,以喬茂為首的一派以剩餘兩人的微弱優勢擊敗了高興為首的一派。
“今天晚上該你們請客了!”喬茂大聲地說道。
高興等人聽罷,也不生氣,而是豪氣地說道:
“沒問題。不過你們也不要得意,如今我們均是兩勝兩負,明日還有最後一戰,鹿死誰手,還不一定了。”
喬茂聽罷,頓時一愣,而後大笑道:“那好吧,明天便讓我們決一勝負吧!”
冉閔看罷,心中高興,於是大步走來,大聲說道:
“你們都過來!”
20名東宮衛隊的將士見冉閔到來,個個心中高興,於是騎馬直向冉閔而來。
“拜見陛下!”
眾將士們並沒有下馬,而是雙手一拱,便算是拜見了冉閔。
這是冉閔的要求,若是騎馬作戰遇到上級,無須下馬;若是行軍打仗遇到上級,無須跪地而拜,時刻都要保持戰鬥狀態。
冉閔笑道:“你們這個訓練更有實戰意義,以後值得在軍中推廣。”
冉閔誇讚道。
20名東宮衛隊的將士聽罷,個個心中高興,一旁的喬茂說道:
“陛下,這個主意還是鄧襄想出來的。”
冉閔看了看鄧襄,心道:“果然不愧為將門之子。”
冉閔左右環顧,不見張蠔,遂問道:“麵具張呢?”
高興道:“公子在樹林之中練習矛術了。”
冉閔聽後,心中驚訝:“樹林中?”
遂即一想,便心中明白。
樹林中樹木眾多,張蠔一定是將大樹當作敵方的騎兵,正在練習矛術了。
“這個方法倒也不錯。”
冉閔點頭,說道:“你去將麵具張叫來!”
過不多時,張蠔到來,見到冉閔,興奮地說道:“義父,您來了!”
冉閔點頭,喝了一口酒,看向眾人,說道:
“前幾日晉朝的征西大將軍桓溫來信,邀請我一同討伐秦國。
我經過再三考慮,決定答應桓溫的邀請,前往灞上。
但是,你們也知道,慕容鮮卑亡我之心不死,所以我們也要做好防範慕容鮮卑進攻的準備。
經過我與眾人商議,決定帶領你們眾人前往,不知你們可否願意?”
張蠔和20名東宮衛隊的將士聽罷,個個喜形於色,齊聲答道:“願意!”
張蠔高興地問道:“義父,那我們什麽時候出發?”
冉閔看向張蠔,笑道:“你不用去了!”
張蠔聽罷,驚訝地問道:“為什麽?”
冉閔笑道:“我前往灞上,若是慕容鮮卑來襲,又該怎麽辦?”
張蠔聽罷,驚訝凝固於臉上。
冉閔道:“你留下來協助蔣乾大將軍防守野王。”
張蠔聽罷,長長地歎了一口氣,神色沮喪至極。
冉閔見罷笑道:“莫要氣餒,要想戰鬥,機會多的是。如果慕容鮮卑襲擊野王,你便是中堅力量。
到時候自然會有你戰鬥的機會,知道嗎?”
張蠔聽罷,立即轉憂為喜,高興地說道:“知道了,義父!”
張蠔還是年齡小,容易哄騙,冉閔稍微一哄,張蠔便高興得不知東南西北。
冉閔看向鄧襄和王遠二人,說道:
“你們二人會識文斷字,以後便是我的左右參軍,跟隨在我的左右,明白嗎?”
鄧襄和王遠二人聽後,也是喜上眉梢,同時拱手答道:
“是,陛下!”
冉閔微微一笑,說道:“此次出征,你二人也不用去了。你們二人留下來協助麵具張。
一邊作為麵具張的陪伴,繼續練習武藝;一邊作為麵具張的左右臂膀,一同防守野王。
可否明白?”
鄧襄和王遠二人聽後,一半沮喪,一半高興。
沮喪的是,二人不能跟隨冉閔前往灞上作戰。
高興的是,這是冉閔對二人的信任。
二人同時拱手道:“是,陛下!”
冉閔再次看向高興等18人,說道:
“以前在石勒時期,手下曾有王陽、夔安、支雄、冀保、吳豫、劉膺,桃豹、逯明、郭敖、劉征、劉寶、張曀仆、唿延莫、郭黑略、張越、孔豚、趙鹿、支屈六18人。
他們在山東、河北交界之地,經常身騎戰馬,身穿鎧甲,手持長矛,腰懸戰刀,身背弓箭,黑紗蒙麵,風馳電掣,來去如風,殺人放火,打家劫舍,侵襲官府,搶劫富人。
被當地人稱之為‘十八騎士’,又被稱作‘十八魔王’。
你們說,這‘十八騎士’和‘十八魔王’的稱唿威不威風?”
眾東宮衛隊的將士聽後,心中頓時明白,於是齊聲答道:“威風!”
冉閔聽罷,哈哈大笑道:
“從此以後,你們十八人便稱作‘野王十八騎’,好不好?”
眾將士聽罷,個個心中高興,齊聲答道:“好!”
冉閔再次笑道:“我們野王十八騎的特色,那就是:
快如風,烈如火;所過之處,寸草不生;強弓彎刀,善騎善射;以一敵百,所向無敵。
知道嗎?”
眾將士聽罷,齊聲大喊道:“明白!”
冉閔再次掃視眾人一周,再次大聲地喝道:
“我們野王十八騎的特色是什麽?”
18位將士聽後,皆都齊聲大喊道:
“快如風,烈如火;所過之處,寸草不生;強弓彎刀,善騎善射;以一敵百,所向無敵。”
冉閔則跟隨崔通帶領500名將士直向太行山而去。
到達太行山腳下,崔通帶領500名將士繼續前行,而冉閔則來到了太行山腳下的小村落中。
小村落旁,訓練場上,隻見20名東宮衛隊的將士正在練習騎射,卻唯獨不見張蠔。
20名東宮衛隊的將士個個身騎戰馬,飛奔而馳,雙手持箭,互相射擊。
冉閔見後,心中有些驚訝。
他原來令20名東宮衛隊的將士分為十組,兩人一組,相互射擊。
卻沒想到現在的20名東宮衛隊將士分為兩派,每派10人,兩派之間相互試探進攻,箭矢紛飛,完全是兩支騎兵隊伍在戰鬥。
而且眾將士的木箭之上蘸有白灰,中箭者既為“犧牲”,主動退出戰場。
“有意思,如此更有了實戰的味道。”
冉閔並沒有打攪眾人,一個時辰之後,以喬茂為首的一派以剩餘兩人的微弱優勢擊敗了高興為首的一派。
“今天晚上該你們請客了!”喬茂大聲地說道。
高興等人聽罷,也不生氣,而是豪氣地說道:
“沒問題。不過你們也不要得意,如今我們均是兩勝兩負,明日還有最後一戰,鹿死誰手,還不一定了。”
喬茂聽罷,頓時一愣,而後大笑道:“那好吧,明天便讓我們決一勝負吧!”
冉閔看罷,心中高興,於是大步走來,大聲說道:
“你們都過來!”
20名東宮衛隊的將士見冉閔到來,個個心中高興,於是騎馬直向冉閔而來。
“拜見陛下!”
眾將士們並沒有下馬,而是雙手一拱,便算是拜見了冉閔。
這是冉閔的要求,若是騎馬作戰遇到上級,無須下馬;若是行軍打仗遇到上級,無須跪地而拜,時刻都要保持戰鬥狀態。
冉閔笑道:“你們這個訓練更有實戰意義,以後值得在軍中推廣。”
冉閔誇讚道。
20名東宮衛隊的將士聽罷,個個心中高興,一旁的喬茂說道:
“陛下,這個主意還是鄧襄想出來的。”
冉閔看了看鄧襄,心道:“果然不愧為將門之子。”
冉閔左右環顧,不見張蠔,遂問道:“麵具張呢?”
高興道:“公子在樹林之中練習矛術了。”
冉閔聽後,心中驚訝:“樹林中?”
遂即一想,便心中明白。
樹林中樹木眾多,張蠔一定是將大樹當作敵方的騎兵,正在練習矛術了。
“這個方法倒也不錯。”
冉閔點頭,說道:“你去將麵具張叫來!”
過不多時,張蠔到來,見到冉閔,興奮地說道:“義父,您來了!”
冉閔點頭,喝了一口酒,看向眾人,說道:
“前幾日晉朝的征西大將軍桓溫來信,邀請我一同討伐秦國。
我經過再三考慮,決定答應桓溫的邀請,前往灞上。
但是,你們也知道,慕容鮮卑亡我之心不死,所以我們也要做好防範慕容鮮卑進攻的準備。
經過我與眾人商議,決定帶領你們眾人前往,不知你們可否願意?”
張蠔和20名東宮衛隊的將士聽罷,個個喜形於色,齊聲答道:“願意!”
張蠔高興地問道:“義父,那我們什麽時候出發?”
冉閔看向張蠔,笑道:“你不用去了!”
張蠔聽罷,驚訝地問道:“為什麽?”
冉閔笑道:“我前往灞上,若是慕容鮮卑來襲,又該怎麽辦?”
張蠔聽罷,驚訝凝固於臉上。
冉閔道:“你留下來協助蔣乾大將軍防守野王。”
張蠔聽罷,長長地歎了一口氣,神色沮喪至極。
冉閔見罷笑道:“莫要氣餒,要想戰鬥,機會多的是。如果慕容鮮卑襲擊野王,你便是中堅力量。
到時候自然會有你戰鬥的機會,知道嗎?”
張蠔聽罷,立即轉憂為喜,高興地說道:“知道了,義父!”
張蠔還是年齡小,容易哄騙,冉閔稍微一哄,張蠔便高興得不知東南西北。
冉閔看向鄧襄和王遠二人,說道:
“你們二人會識文斷字,以後便是我的左右參軍,跟隨在我的左右,明白嗎?”
鄧襄和王遠二人聽後,也是喜上眉梢,同時拱手答道:
“是,陛下!”
冉閔微微一笑,說道:“此次出征,你二人也不用去了。你們二人留下來協助麵具張。
一邊作為麵具張的陪伴,繼續練習武藝;一邊作為麵具張的左右臂膀,一同防守野王。
可否明白?”
鄧襄和王遠二人聽後,一半沮喪,一半高興。
沮喪的是,二人不能跟隨冉閔前往灞上作戰。
高興的是,這是冉閔對二人的信任。
二人同時拱手道:“是,陛下!”
冉閔再次看向高興等18人,說道:
“以前在石勒時期,手下曾有王陽、夔安、支雄、冀保、吳豫、劉膺,桃豹、逯明、郭敖、劉征、劉寶、張曀仆、唿延莫、郭黑略、張越、孔豚、趙鹿、支屈六18人。
他們在山東、河北交界之地,經常身騎戰馬,身穿鎧甲,手持長矛,腰懸戰刀,身背弓箭,黑紗蒙麵,風馳電掣,來去如風,殺人放火,打家劫舍,侵襲官府,搶劫富人。
被當地人稱之為‘十八騎士’,又被稱作‘十八魔王’。
你們說,這‘十八騎士’和‘十八魔王’的稱唿威不威風?”
眾東宮衛隊的將士聽後,心中頓時明白,於是齊聲答道:“威風!”
冉閔聽罷,哈哈大笑道:
“從此以後,你們十八人便稱作‘野王十八騎’,好不好?”
眾將士聽罷,個個心中高興,齊聲答道:“好!”
冉閔再次笑道:“我們野王十八騎的特色,那就是:
快如風,烈如火;所過之處,寸草不生;強弓彎刀,善騎善射;以一敵百,所向無敵。
知道嗎?”
眾將士聽罷,齊聲大喊道:“明白!”
冉閔再次掃視眾人一周,再次大聲地喝道:
“我們野王十八騎的特色是什麽?”
18位將士聽後,皆都齊聲大喊道:
“快如風,烈如火;所過之處,寸草不生;強弓彎刀,善騎善射;以一敵百,所向無敵。”